贛州別丁雁水僉事

作者:王士禎 朝代:清代

贛州別丁雁水僉事原文

與君暫相見,揮手古虔州。

孤棹山俱遠,雙江水亂流。

急灘穿詰曲,深竹叫鉤輈。

離別兼羈旅,中宵感白頭。

詩詞問答

問:贛州別丁雁水僉事的作者是誰?答:王士禎
問:贛州別丁雁水僉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贛州別丁雁水僉事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王士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禎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尤韻 出處:漁洋山人精華錄卷十

參考注釋

相見

彼此會面

整個代表團在終點站與他們相見

揮手

揮動手臂或手中拿著的東西表示信號、問候或致敬

不住地向他揮手,直到列車在遠處消失

孤棹

亦作“ 孤棹 ”。獨槳。借指孤舟。 唐 長孫佐輔 《杭州秋日別故友》詩:“獨隨孤櫂去,何處更同衾。” 宋 徐鉉 《送黃秀才姑熟辟命》詩:“水雲孤棹去,風雨暮春寒。” 明 姚潛 《葉南屏田梅岑攜樽過訪同家舒恭侄賦》詩:“孤棹愁中去,清歌醉後聽。” 柳亞子 《為香凝先生題畫》詩:“緣溪孤櫂夷猶去,人與歸鴉共渺綿。”

江水

即 長江 。《淮南子·墬形訓》:“何謂六水?曰 河水 、 赤水 、 遼水 、 黑水 、 江水 、 淮水 。” 高誘 註:“ 江水 出 岷山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一》:“ 岷山 ,即 瀆山 也,水曰 瀆水 矣。又謂之 汶 。 阜山 在徼外, 江水 所導也。” 唐 韓愈 《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詩:“ 盆城 去 鄂渚 ,風便一日耳。不枉故人書,無因帆 江水 。”

亂流

(1).放縱恣行。《楚辭·離騷》:“固亂流其鮮終兮, 浞 又貪夫厥家。”

(2).橫渡江河。《後漢書·方術傳下·徐登》:“﹝ 趙炳 ﹞又嘗臨水求渡,船人不和之, 炳 乃張蓋坐其中,長嘯呼風,亂流而濟。” 宋 蘇轍 《武昌九曲亭記》:“乘漁舟,亂流而南。” 明 唐寅 《游金山》詩:“孤嶼崚嶒插水心,亂流擕酒賦登臨。”

(3).水流不循常道。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淮水》:“ 油水 又東曲,岸北有一土穴徑尺,泉流 * ,沿波三丈入於 油水 ,亂流南屈,又東北注於 淮 。” 唐 李嘉祐 《送王牧往吉州謁王使君叔》詩:“野渡花爭發,春塘水亂流。”

(4).紛亂的水波。 唐 韋應物 《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詩:“寒樹依微遠天外,夕陽明滅亂流中。”《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那一輪紅日尚未銜山,一片斜陽照得水面上亂流明滅。”

急灘

河道中水淺流急之處。 唐 崔道融 《溪夜》詩:“漁人拋得釣筒盡,卻放輕舟下急灘。”

詰曲

屈曲;屈折。 唐 宋之問 《秋蓮賦》:“復道兮詰曲,離宮兮相屬。” 明 袁宏道 《送徐太府見可入計序》:“公之文,嚴於法而沉於氣,往往詘常調而自伸其才,故變幻詰曲,無不極情之所至。” 清 周亮工 《哭許有介》詩:“蠅頭詰曲懷人札,豕腹彭亨傲客詩。”

深竹

茂密的竹林。 唐 張南史 《陸勝宅秋暮雨中探韻》:“同人永日自相將,深竹閒園偶辟疆。”

鉤輈

(1).鷓鴣鳴聲。 唐 韓愈 《杏花》詩:“鷓鴣鉤輈猿叫歇,杳杳深谷攢青楓。” 宋 歐陽修 《送梅秀才歸宣城》詩:“罷亞霜前稻,鉤輈竹上禽。” 清 曹寅 《白杜鵑意謂聲似鷓鴣》詩:“何處啼山雪滿身,鉤輈愁過落花晨。”

(2).象聲詞。形容某些南方方言的語音。 唐 劉禹錫 《蠻子歌》:“蠻語鉤輈音,蠻衣斑斕布。” 清 沉起鳳 《諧鐸·雉媒》:“綵衣翩若,軟語鉤輈。” 劉師培 《文說》:“故宣之於口,或音涉鉤輈。”

離別

(1) 暫時或永久離開

我離別故鄉已經兩年了

(2) 分手,分開

羈旅

亦作“羇旅”。1.寄居異鄉。《左傳·莊公二十二年》:“ 齊侯 使 敬仲 為卿,辭曰:‘羇旅之臣……敢辱高位?’” 杜預 註:“羇,寄;旅,客也。”《史記·陳杞世家》:“羈旅之臣,幸得免負擔,君之惠也。” 唐 韓愈 《又與柳中丞書》:“夫遠徵軍士,行者有羇旅離別之思,居者有怨曠騷動之憂。” 宋 陸游 《六言》詩之四:“壯歲京華羈旅,暮年湖海清狂。”

(2).指客居異鄉的人。《周禮·地官·遺人》:“野鄙之委積,以待羇旅。” 鄭玄 註:“羇旅,過行寄止者。”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涉務》:“ 江 南朝士,因 晉 中興,南渡 江 ,卒為羈旅。”《資治通鑑·晉惠帝太安二年》:“ 機 以羇旅事 穎 ,一旦頓居諸將之右, 王粹 等心皆不服。” 清 龔自珍 《台城路·同人皆詗知余近事》詞:“ 吳 棉已把桃笙換,流光最驚羈旅。”

中宵

中夜,半夜。 晉 陸機 《贈尚書郎顧彥先》詩之二:“迅雷中宵激,驚電光夜舒。” 唐 陸贄 《貞元九年大赦制》:“中宵屢興,終食累嘆。” 清 龔自珍 《懺心》詩:“經濟文章磨白晝,幽光狂慧復中宵。” 陳毅 《滿江紅·游廣東旋到海南島度假》詞:“應中宵起舞到雞鳴,練腰腳。”

白頭

(1) 白頭髮,多指年老

少白頭

白頭到老

(2) 老年

(3) 不署名的

白頭帖子(不署名的字帖兒)

白頭材料

詩詞推薦

  • 月哀十首·其三

    李江明代〕雀屏虛影夜悠悠,有分天緣未到頭。歡喜教兒蕉有葉,荒涼望石淚空流。鳥啼花落人如夢,冰冷霜寒月似秋。惆悵
  • 和史魏公酬北山壽老

    劉應時宋代〕黃髮了國事,歸來雙頰紅。園林白日靜,樂事何豐融。更許柏庭友,來依春桂叢。境勝香山遠,辭高支遁同。眷茲
    贛州別丁雁水僉事原文_贛州別丁雁水僉事的賞析_古詩文
  • 越來溪

    虞堪元代〕每踏扁舟過越來,青山何處復登台。野花荊棘多迷恨,空逐寒沙白鳥回。
  • 偈頌一百五十首

    釋心月宋代〕晝見日,夜見星,妙高山色青又青。便與麽去,不惟打失鼻孔,亦乃失卻眼睛。且過在於何,黃河從源濁。
  • 頌古

    釋慧空宋代〕說似一物則不中,個是南嶽讓和尚。東山早曾與麼來,帶累同行俱喫棒。
  • 靈照女贊

    釋法薰宋代〕惡種草,行冤家。笊籬定價,分文不差。末梢猶尀耐,機先不讓爺。
  • 菩薩蠻

    羅志仁宋代〕曉鶯催起。問當年秀色,為誰料理。悵別後、屏掩吳山,便樓燕月寒,鬢蟬雲委。錦字無恁,付銀燭、盡燒千紙。
  • 傳上人丐鹽求頌

    釋正覺宋代〕瀕海人居不事田,生涯清白是家傳。雷鳴山麓潮橫雪,津出泥沙鹵泛蓮。冰玉色承熬煉力,蕨薇滋藉合和緣。舌頭
  • 月珠寺明月樓

    程少逸宋代〕風菜差差午暑清,眼明茶碗打花輕。 * 小歇誰驚起,簌簌楠花落雨聲。
    贛州別丁雁水僉事原文_贛州別丁雁水僉事的賞析_古詩文
  • 齊謳行

    陸機魏晉〕營丘負海曲。沃野爽且平。洪川控河濟。崇山入高冥。東被姑尤側。南界聊攝城。海物錯萬類。陸產尚千名。孟諸
  • 西直門外

    乾隆清代〕北郊卜祭方希澤,好雨依旬大利農。禾黍勃然如助長,往來似此得稀逢。告功況值精禋舉,歸化仍傳遠部從。諸務
  • 鵲山亭

    曾鞏宋代〕大亭孤起壓城顛,屋角峨峨插紫煙。濼水飛綃來野岸,鵲山浮黛入晴天。少陵騷雅今誰和,東海風流世謾傳。太守
  • 題馮公嶺旅邸

    劉宰宋代〕層樓傑閣聳朱欄,樓下行人自往還。但見彩雲橫木未,不知身在翠微間。
    贛州別丁雁水僉事原文_贛州別丁雁水僉事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李威甫掌長興教

    王立道明代〕匹馬河橋別,南雲欲滿空。歸心依岸柳,秋色動江楓。帝命師儒重,文風吳越同。他年逢弟子,應自識胡公。
  • 戲筆二首

    楊萬里宋代〕喔詩只道更無題,物物秋來摠是詩。著意染須玄尚白,梳頭得虱素成緇。
  • 蔡用拙值包憲副約以首春遊西湖卻別

    李遵明代〕但息城隅搔首頻,倏驚路草巳如茵。君探勝跡包山洞,我對新煙鑒水濱。醉似無功陳酒德,名從有道合人倫。年來
  • 偈頌一百五十首

    釋心月宋代〕春山青,春水綠,獨立危亭看不足。李花白,桃花紅,一色同中又不同。知音惟有寒山子,拊掌歌笑臨春風。
    贛州別丁雁水僉事原文_贛州別丁雁水僉事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印禪者

    釋懷深宋代〕要如璞玉深藏器,莫比囊錐立露尖。隨處關門安穩坐,不妨終日口如鉗。
  • 初秋寓直三首

    鄭畋唐代〕曉星獨掛結麟樓,三殿風高藥樹秋。玉笛數聲飄不住,問人依約在東頭。宿鳥翩翩落照微,石台樓閣鎖重扉。步廊
  • 過浮雲宿七尺

    孟淳元代〕山雲憐客歲晚行,小雨遽止雪不成。陰霾漸開日隱見,軋軋筍輿和澗聲。谷中青煙一縷起,忽散無跡旋復生。上嶺
贛州別丁雁水僉事原文_贛州別丁雁水僉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