瑣窗郎原文
怪喬才忒煞輕儇。特傳言。
輒作慳。不思領諾敢肆刁頑。
如今悔卻當初垂盼合:從教。文成雲錦定遭訕。
空落莫。枉嗟嘆。
詩詞問答
問:瑣窗郎的作者是誰?答:葉憲祖
問:瑣窗郎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七部 出處:六十種曲 鸞鎞記 第十一出
參考注釋
喬才
(1).詈詞。猶無賴,惡棍。 元 關漢卿 《竇娥冤》第四折:“端詳這文冊,那廝亂綱常當合敗。便萬剮了喬才,還道報寃讎不暢懷。” 元 楊顯之 《酷寒亭》第四折:“將這廝喫劍喬材,任逃走向天涯外。”
(2).狡獪的伎倆。《二刻拍案驚奇》卷八:“有等奸胎,慣弄喬才,巧妝成科諢難猜。”
忒煞
亦作“ 忒殺 ”。太,過分。《朱子語類》卷二三:“ 陳少南 要廢《魯頌》,忒煞輕率。” 元 無名氏 《硃砂擔》第四折:“我痴心想望貞潔,你做事忒殺非為。”《醒世恆言·灌園叟晚逢仙女》:“這老官兒真箇忒煞古怪,所以有這樣事。” 清 納蘭性德 《點絳唇·詠風蘭》詞:“忒煞蕭疎,爭耐秋如許,還留取冷香半縷,第一 湘江 雨。”
輕儇
(1).輕佻;不莊重。 宋 司馬光 《起請科場札子》:“容止輕儇,言行醜惡。” 明 宋濂 《大明故賢善大夫御史中丞兼太子贊善大夫章公神道碑銘》:“及成童,嶷然莊重,不習鄉井輕儇態。”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清吏條陳》:“幸而叛軍皆輕儇學生,毫無遠略。”
(2).輕快,矯健。 清 洪昇 《長生殿·合圍》:“聽罷了令,疾翻身躍登錦鞍,側著帽,擺手輕儇。”
傳言
(1) 通過多人而了解到的不一定真實的訊息、新聞
夫傳言不可以不察。——《呂氏春秋·慎行論》
(2) 傳話
領諾
允諾;承諾
這是上級指令,也只能領諾
刁頑
態度刁鑽頑劣
如今
在這些日子裡;現在,當今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史記·項羽本紀》
如今咱們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學生
當初
(1) 一開始,最初
當初打算在這裡蓋棟大樓
(2) 泛指從前或特指過去發生某件事情的時候
阿Q當初很不快,後來便很不平。—— 魯迅《阿Q正傳》
垂盼
(1).猶看重。《南史·王誕傳》:“ 長人 知下官蒙公垂盼,今輕身單下,必當以為無虞,可少安其意。” 明 葉憲祖 《鸞鎞記·合譖》:“怪喬才忒煞輕儇,特傳言,輒作慳,不思領諾敢肆刁頑,如今悔卻當初垂盼。”
(2).猶見愛。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葛巾》:“幸蒙垂盼,緣在三生。” 清 李漁 《意中緣·捲簾》:“他方纔不住把眼睛瞧我,又先替我畫畫,分明是垂盼之意。”
從教
(1).聽從教導。《韓非子·詭使》:“無二心私學,聽吏從教者,則謂之陋。”
(2).指信教的人;教徒。 清 夏燮 《中西紀事·江楚黜教》:“ 羅 至 撫州 中途,憩息於從教 陳 姓之宅。”
(3).指脅從、受教唆的人。 清 魏源 《陝西按察使贈布政使嚴公神道碑銘》:“以其間縛悍 回 於 華 渭 ,禽餘匪於 寧羌 城固 ,皆治渠魁,寬脅從,曰:‘吾但治從逆,不治從教。’”
(4).從此使得;從而使。 唐 韓偓 《偶見》詩:“千金莫惜旱蓮生,一笑從教 下蔡 傾。”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余愛其晚年佳句,如:‘廢書祇覺心無著,少飲從教睡亦清。’”
(5).聽任;任憑。 宋 韋驤 《菩薩蠻》詞:“白髮不須量,從教千丈長。” 明 高啟 《夜雨》詩:“醉來獨滅青燈臥,風雨從教滴夜長。” 清 錢謙益 《團扇篇》詩:“從教妾扇經秋掩,但願君心並月圓。”
文成
(1). 漢 代將軍名號。《史記·封禪書》:“ 齊 人 少翁 以鬼神方見上……於是乃拜 少翁 為文成將軍,賞賜甚多。”後以“文成”指 少翁 。 漢 班固 《西都賦》:“騁 文成 之丕誕,馳 五利 之所刑。” 唐 溫庭筠 《馬嵬驛》詩:“ 甘泉 不得重相見,誰道 文成 是故侯。” 宋 楊億 《漢武》詩:“力通 青海 求龍種,死諱 文成 食馬肝。”
(2).舞樂名。《舊唐書·音樂志二》:“ 文宗 廟樂請奏《文成》之舞, 武宗 廟樂請奏《大定》之舞。”
雲錦
一種品級很高的提花絲織物,因花紋瑰麗如雲得名
落莫
(1).文彩相連貌。《急就篇》卷二:“豹首落莫兔雙鶴。” 顏師古 註:“豹首若今獸頭錦,落莫謂文綵相連,又為兔及雙鶴之形也。”
(2).冷落;菽蓼。 唐 韓愈 《送楊少尹序》:“不知 楊侯 去時城門外送者幾人?車幾輛?馬幾匹……不落莫否?” 明 馮夢龍 《古今譚概·口碑·南吏部》:“國朝吏部之權俱在北曹,南曹殊落莫。” 清 侯方域 《書昌黎<潮州謝上表>後》:“蓋士君子之自處,固有生死不難決絶,而落莫悲涼之際,反惝然不能自恃者。”
(3).落魄,潦倒。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李宣古》:“竟薄命無印綬之譽,落莫自終。”《警世通言·鈍秀才一朝交泰》:“傳説 馬德稱 未死,落莫在京。”《醒世恆言·十五貫戲言成巧禍》:“你是一時運限不好,如此落莫,再過幾時,定時有個亨通的日子!”
嗟嘆
見“ 嗟嘆 ”。
亦作“ 嗟嘆 ”。吟嘆;嘆息。《禮記·樂記》:“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東觀漢記·牟融傳》:“帝數嗟嘆,以為才堪宰相。”《世說新語·文學》“ 晏 聞 弼 名” 劉孝標 注引《王弼別傳》:“ 弼 之卒也, 晉景帝 嗟嘆之。”《太平廣記》卷二○四引 唐 袁郊 《甘澤謠·許雲封》:“﹝ 韋應物 ﹞夜泊 靈璧驛 。時雲天初瑩,秋露凝冷,舟中吟諷,將以屬詞。忽聞 雲封 笛聲,嗟嘆良久。”《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四:“今日既承不棄到此,如何只是嗟嘆?” 丁玲 《莎菲女士日記·三月二十七》:“他聽見明天我要上山時,他顯出的那驚詫和一種嗟嘆,又很安慰到我,於是我真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