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窗聽雨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蕉窗聽雨原文

朝退幾少閒,虛齋坐斐榻。

雨師奏其能,煩暑清六合。

塵囂此焉浣,祈歲予心愜。

蕉窗綠蔭稠,豈用文綺雜。

人鮮俗慮對,境有清景答。

瀟灑靡不宜,此際興無乏。

目謀足空濛,耳觀猶颯沓。

檐溜與溪煙,遠近一時納。

問我何所營,書史堪涉獵。

不似夏初時,殷憂在眉睫。

詩詞問答

問:蕉窗聽雨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蕉窗聽雨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二十二

參考注釋

齋坐

齋舍的座位。《宋書·吉翰傳》:“昨於齋坐見其事,亦有心活之。”

雨師

(1).古代傳說中司雨的神。《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 唐 白居易 《和微之三月三十日》:“雨師習習灑,雲將飄飄翥。” 清 閻爾梅 《戊申禊日詩》:“畚鍤平治紫陌新,雨師先為我清塵。”

(2).檉柳的別稱。 三國 吳 陸璣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其檉其椐》:“檉,河柳,生水旁,皮正赤如絳,一名雨師,枝葉似松。”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二·檉柳》:“按 羅願 《爾雅翼》云:天之將雨,檉先知之,起氣以應,又負霜雪不凋,乃木之聖者也。故字從聖,又名雨師。”

煩暑

悶熱;暑熱。《南史·梁武陵王紀傳》:“季月煩暑,流金鑠石,聚蚊成雷,封狐千里。” 宋 辛棄疾 《御街行》詞:“好風催雨過山來,吹盡一簾煩暑。” 明 楊慎 《漁家傲》詞:“六月 滇 南波漾渚,水雲鄉里無煩暑。” 鄭澤 《夏夜作》詩:“煩暑不我蒸,靈宮自澄澈。”

塵囂

指人世間的煩擾、喧囂

借門遊方士,焉測塵囂外。——陶潛《桃花源詩》

綠蔭

有葉樹木底下的陰地

夏日綠蔭遮陽,是避暑的好去處

文綺

(1).華麗的絲織物。《六韜·盈虛》:“ 帝堯 王天下之時,金銀珠玉不飾,錦繡文綺不衣。”《三國志·吳志·華覈傳》:“美貌者不待華采以崇好,艷姿者不待文綺以致愛。”《南史·循吏傳序》:“左右無幸謁之私,閨房無文綺之飾。”《明史·太祖紀三》:“壬申,罷天下歲織文綺。”

(2).比喻華麗的文辭。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或全任質素,或雜用文綺。”

俗慮

(1).世俗的思想情感。 唐 戴叔倫 《又酬曉燈離暗室》詩之四:“ 楚 僧話寂滅,俗慮比虛空。” 清 沉復 《浮生六記·閨房記樂》:“少焉,一輪明月已上林梢,漸覺風生袖底,月到波心,俗慮塵懷,爽然頓釋。”

(2).指凡庸的思想感情。 陳毅 《莫乾山紀游詞》之五:“ 莫乾 好,最好遊人多。飛瀑 劍池 滌俗慮, 塔山 遠景足高歌。結伴舞婆娑。”

清景

(1).猶清光。 三國 魏 曹植 《公宴》詩:“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參差。” 晉 葛洪 《抱朴子·廣譬》:“三辰蔽於天,則清景暗於地。” 唐 儲光羲 《終南幽居獻蘇侍郎》詩之一:“朝日懸清景,巍峩宮殿明。” 清 龔自珍 《桂殿秋》詞序:“時也方夜,月光吞吐,在百步外,盪瀣氣之空濛,都為一碧,散清景而離合,不知幾重。”參見“ 清光 ”。

(2).清麗的景色。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二:“ 謝靈運 ‘池塘生春草’,造語天然,清景可畫。”

瀟灑

(1) 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神情瀟灑)

畫法瀟灑

(2) 不拘謹的或無拘束的;不矯揉造作的

衣著瀟灑文雅

不宜

不適合,不適宜

這種土壤不宜種花生

此際

此時,這時候。 宋 秦觀 《滿庭芳》詞:“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 清 李漁 《奈何天·密籌》:“生平絶少皺眉時,此際偏教愁絶。” 清 陳天華 《猛回頭》:“我們到了那個時節,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還有什麼好處呢!咱家想到此際,把做官的念頭丟了,只想把我們的同種救出苦海。”

空濛

〈書〉形容迷茫:山色~ㄧ煙雨~。

耳觀

謂但憑耳聞。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七:“晚節始極旁搜,使事該切,措法操縱,雖思探溟海,而不墮魔境。世之耳觀者,乃謂其比前少退,可笑也。” 明 王世貞 《與俞仲蔚書》之十:“僕自寳 褚河南 《哀冊》,後偶再閲 宋景濂 、 方希古 二跋,定知彼所見 詹 本之為摹,或為贋也,第恐耳觀者翻據以蜉蝣撼我。”

颯沓

(1).紛繁、眾多貌。《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魚貫鳬躍,颯沓鱗萃。” 李周翰 註:“颯沓鱗萃,言多也。”

(2).盤旋貌。 南朝 宋 鮑照 《舞鶴賦》:“颯沓矜顧,遷延遲暮。” 唐 李白 《上雲樂》詩:“淋漓颯沓,進退成行。” 明 唐順之 《從軍行送呂兵曹募兵遼海》:“飛沙颯沓迷亭障,組練繽紛皆北向。”

(3).迅疾貌。 漢 應瑒 《西狩賦》:“按轡清途,颯沓風翔。屬車轇轕,羽騎騰驤。” 唐 李白 《俠客行》:“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清 錢謙益 《己卯除夕偕孟陽守歲崇德郁振公吳可黃二先輩俱集》詩:“流光颯沓將過客,世事朦朧欲曙天。”

(4).象聲詞。 南朝 齊 謝朓 《和劉西曹<望海台>》:“差池遠鴈沒,颯沓群鳬驚。” 明 袁宗道 《葛醫序》:“然每寒暑之夜,聞馬蹄颯沓,問之則紫襴客也。” 清 徐士俊 《汪十四傳》:“箭聲颯沓來。”

檐溜

房檐流下的雨水

遠近

(1) 遠處和近處

遠近聞名

(2) 指距離的長短

(3) 指關係的親疏

一時

(1) 一個時期

此一時彼一時

一時多少豪傑。——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2) 短時間

一時半刻

一時紉。——《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一時從者千人。——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3) 同一時候。

一時收禽(一時:同時。禽:通“擒”。收禽:逮捕奸黨)。——《後漢書·張衡傳》

一時皆下。——唐·李朝威《柳毅傳》

一時齊發,眾妙畢備。——《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4) 一些時候

攻一時。——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何所

何處。《史記·孝武本紀》:“人皆以為不治產業而饒給,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 韓愈 《感春》詩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處處。”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聽我語:我所思兮在何所?”

書史

(1).記事的史官。亦指掌文書等事的吏員。 晉 王嘉 《拾遺記·周穆王》:“ 穆王 即位三十二年,巡行天下……有書史十人,記其所行之地。” 宋 朱翌 《猗覺寮雜記》卷上:“故 唐 人無不善書,遠至邊裔書史、里儒,莫不書字有法。” 宋 文天祥 《<集杜詩·蕭資>序》:“閤門路鈴 蕭資 ,本書史也。”

(2).典籍,指經史一類書籍。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顏延之<侍宴>》:“揆日粲書史,相都麗聞見。” 唐 韓愈 《此日足可惜贈張籍》詩:“閉門讀書史,窗戶忽已涼。”《醒世恆言·劉小官雌雄兄弟》:“ 劉奇 對 對方 道:‘賢弟如此美質,何不習些書史?’”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昌齡藏書》:“﹝ 昌齡 ﹞性耽書史,築 謙益堂 ,丹鉛萬卷。”

涉獵

(1) 粗略地閱讀;瀏覽。不深入鑽研

涉獵書記,不能為醇儒。——《漢書·賈山傳》

涉獵甚廣

有的只要稍加涉獵即可

諸子及經史多所涉獵。——明· 顧炎武《復庵記》

(2) 稍加探究

涉獵一下考古學

初時

起初;開始的時候。《戰國策·魏策三》:“初時 惠王 伐 趙 ,戰勝乎 三梁 。”《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一·子夜歌三九》:“初時非不密,其後日不如。”《水滸傳》第四六回:“那伙人初時不知,輪著槍棒趕來。” 許地山 《暗途》:“初時雖覺得有些妨礙,不多一會,什麼都可以在幽暗中辨別一點。”

殷憂

深深的憂慮

殷憂必竭誠。——唐· 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眉睫

眉毛和睫毛;比喻近在眼前

詩詞推薦

蕉窗聽雨原文_蕉窗聽雨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