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原文

【其一】

胡塵輕拂建章台,聖主西巡蜀道來。

劍壁門高五千尺,石為樓閣九天開。

【其二】

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

草樹雲山如錦繡,秦川得及此間無。

【其三】

華陽春樹號新豐,行入新都若舊宮。

柳色未饒秦地綠,花光不減上陽紅。

【其四】

誰道君王行路難,六龍西幸萬人歡。

地轉錦江成渭水,天回玉壘作長安。

【其五】

萬國同風共一時,錦江何謝曲江池。

石鏡更明天上月,後宮親得照蛾眉。

【其六】

濯錦清江萬里流,雲帆龍舸下揚州。

北地雖夸上林苑,南京還有散花樓。

【其七】

錦水東流繞錦城,星橋北掛象天星。

四海此中朝聖主,峨眉山下列仙庭。

【其八】

秦開蜀道置金牛,漢水元通星漢流。

天子一行遺聖跡,錦城長作帝王州。

【其九】

水綠天青不起塵,風光和暖勝三秦。

萬國煙花隨玉輦,西來添作錦江春。

【其十】

劍閣重關蜀北門,上皇歸馬若雲屯。

少帝長安開紫極,雙懸日月照乾坤。

詩詞問答

問: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的作者是誰?答:李白
問: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李白的名句有哪些?答:李白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其一】

胡兵的戰塵使長安的宮殿受到了污染,聖三西巡來到了蜀道。劍門高聳,高達五乾余尺,石壁像樓閣一樣昂首九天。

【其二】

錦城成都如九天所開,萬戶乾門$3像畫圖一樣美麗。其地的草樹雲山如同綿繡,秦川長安的風光能比得上這裡美麗嗎?

【其三】

華陽國的春樹絕似影豐,太上星所駕幸的新都如同長安的舊宮。柳色之青綠絕不下於秦地之柳,花光之紅艷也不減於上陽之花。

【其四】

誰說君王行路難呢?皇帝的互駕西幸使得萬眾歡騰。好像是地將錦江轉成了灌水,天將玉壘變回到了長安。

【其五】

天下一時,萬國同風,錦江風光哩一點比不上長安的曲江?蜀國的石鏡明寶可比天上之明月,後宮的殯妃親得前去映照麗影。

【其六】

灌錦江水長流萬里,龍嗣佳上雲帆,向東可以直下揚州。北方的長安雖有上林苑可供誇耀,南京成都也有散花樓可與之媲美。

【其七】

錦江水東流繞過錦城。江上七僑恰似北天上的北斗七星。天下士庶都雲集此地來朝見聖主,峨眉山上有座座仙庭相連。

【其八】

秦惠王時置金牛以引誘蜀王滅開黝道,所經之漢水仿佛與銀河相通口天子西巡一道留下了許多聖跡,流城成都從此回以長為帝王州矣。

【其九】

蜀中水澡天青,了無纖塵;風光和暖,氣侯宜人,遠勝三秦。一路上煙水春花隨伴玉葷,都一起西來為錦江增添春色。

【其十】

劍閣為蜀北門的一座重關,上皇的車駕歸回長安,隨駕壓車馬如雲。少帝在長安大開宮門迎接上呈的歸來,二需如同雙日並耀,朗照天地。

注釋

⑴上皇:指唐玄宗李隆基。

⑵建章台:漢代長安宮有建章宮,宮中有建章台。此代指唐代宮苑。

⑶成都:即今四川成都。

⑷秦川:即秦嶺以北、渭水流域的關中平原。此指長安。

⑸華陽:蜀國的國號,此指成都。新豐,漢縣名。

⑹上陽:唐宮名,高宗所建,在洛陽。

⑺六龍:皇帝之車駕龍,馬之美稱。

⑻同風:即風俗同一。《漢書·終牟傳》:今天為一,萬里同風

⑼石鏡:據《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有一美艷的山精被蜀主納為宮妃,死後蜀王為她作冢,蓋地數畝,高七丈,上有石鏡,晶瑩照人。

⑽龍舸:皇帝的舟船。

⑾散花樓:一名錦江樓,在成都錦江邊。

⑿錦城:即成都。

⒀金牛:即金牛道,是由秦入蜀的要道。

⒁星漢:即河漢,銀河。

⒂三秦:項羽滅秦後,將秦地三分,封給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謂之三秦。

⒃煙花:謂春景也。玉輦:皇家所乘之車。

⒄雲屯:集聚如雲,形容人多。

⒅雙懸日月:謂二日並耀,指唐玄宗和唐肅宗。日月:偏指複詞,此單指日。日者君象。

詩文賞析

李白在安史之亂中有題目相仿的兩組七絕:《永王東巡歌》和《上皇西巡南京歌》。《永王東巡歌》是頌歌,而關於《上皇西巡南京歌》的意旨,歷來有爭議,主要有兩種看法:一說認為是頌歌,意在為唐玄宗的還朝而感到欣喜,為國家形勢的好轉而高興;另一說認為基本是反諷唐玄宗的逃跑主義,看似歌頌,實為諷刺。

頌歌說

《上皇西巡南京歌》是產生於特定歷史背景下和詩人特定處境中的一組頌詩。組詩的內容要點是:一、以慶幸勝利的心情,讚頌上皇兩巡南京;二、極力鋪陳成都之美,表明“安吾君”的欣慰之情;三、標榜上皇西巡給蜀地帶來的榮耀。《西巡歌》作於舉國歡慶之時,而詩人自身卻正處於危難之中。所謂“特定歷史背景”、“詩人特定處境”指此。《西巡歌》的讚頌為玄宗而發。李白雖對玄宗有過怨望,同時又有眷戀與感戴之情。由於他的冤獄是肅宗一手造成,所以寄希望於玄宗,故詩的最後一句是“雙懸日月照乾坤”。《流夜郎聞酺不預》與《上皇西巡南京歌》作於同時,是針對肅宗而發,悲憤莫名,二詩作意不同。

諷刺說

安史之亂中,國家處在風雨飄搖的情境,而李白也不幸陷入內戰的漩渦中,他運用一貫的諷刺手法,表面上以唐玄宗“西巡”為“盛事”,表面上一句批評也沒有,其實抒發了他對玄宗棄國出奔的可恥行為的義憤,字字見血,首首入骨。

標籤:諷喻詩

詩詞推薦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原文_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