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州二首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潤州二首原文

句吳亭東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無馬跡,綠水橋邊多酒樓。
大抵南朝皆曠達,可憐東晉最風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聞吹《出塞》愁。
謝眺詩中佳麗地,夫差傳里水犀軍。
城高鐵瓮橫強弩,柳暗朱樓多夢雲。
[潤州城,孫權築,號為鐵瓮。
]畫角愛飄江北去,釣歌長向月中聞。
揚州塵土試回首,不惜千金借與君。

詩詞問答

問:潤州二首的作者是誰?答:杜牧
問:潤州二首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潤州二首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杜牧的名句有哪些?答:杜牧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向吳亭東放眼望去千里清秋,我當年曾經在這裡高歌暢遊。
寺里結滿青苔沒有馬的足跡,橋邊蕩漾綠水增添很多酒樓。
大體上南朝人物個個都曠達,可愛那東晉名士世上最風流。
月明之夜更加希望桓伊出現,聽他用笛聲吹奏出塞的怨愁。

謝眺詩中讚美此處是最好的美麗地方,夫差傳記里說是他訓練穿犀牛皮鎧甲的水軍的地方。
城高如鐵桶橫列勁弩硬弓,綠柳濃暗女子在紅樓中做著巫山雲雨的約會夢。
雕畫的號角聲順著南風飄向江北,月下也常聽有隱士在此唱著釣魚歌。
揚州駕騎車馬的人回頭到鎮江一試旅遊,我將不吝嗇千兩黃金借給您。

注釋
潤州:治所在今江蘇鎮江。
句吳:即吳國。《史記·吳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荊蠻,自號句吳。”句:一作“向”。向吳亭:在丹陽縣南面。
放歌:放聲歌唱。 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馬:一作“鳥”。
曠達:開朗,豁達。多形容人的心胸、性格。《晉書·裴頠傳》:“處官不親所司,謂之雅遠;奉身散其廉操,謂之曠達。”
可憐:可愛,可羨慕。風流:灑脫放逸,風雅瀟灑。《後漢書·方術傳論》:“漢世之所謂名士者,其風流可知矣。”
桓伊:東晉將領、名士,早年月下遇王懿之為他吹笛。
一笛:指一支笛的聲音。唐沈彬《金陵》詩之二:“一笛月明何處酒?滿城秋色幾家砧。”出塞:曲名,曲調哀愁。
謝朓:南朝齊文學家。
夫差:春秋末期吳國國君。水犀軍:披水犀甲的水軍。
鐵瓮:潤州城,孫權築,號為鐵瓮。
朱樓:謂富麗華美的樓閣。《後漢書·馮衍傳下》:“伏朱樓而四望兮,采三秀之華英。”
畫角:古管樂器。傳自西羌。
釣歌:漁歌。漁人所唱的歌。唐王勃《長柳》詩:“郊童樵唱返,津叟釣歌還。”
揚州:今屬江蘇。塵土:指塵世;塵事。
千金:極言錢財多。

詩文賞析

這是杜牧遊覽江南時寫的詩。潤州,治所在今江蘇鎮江。向吳亭在丹陽縣南面。

首句起勢恢弘。詩人登上向吳亭,極目東望,茫茫千里,一片清秋景色,給人一種極荒忽無際的感覺。詩人的萬端思緒,便由登覽而觸發,大有紛至沓來之勢。

詩從眼前的景色寫起,再一筆宕開,追憶起昔年遊覽的情形。“放歌”二字可見當年酣舞狂歌的賞心樂事,如今舊地重遊,恰逢惹愁的高秋季節,神往之中隱含著往事不再的悲哀。這一聯,一景一情,寫詩人初上亭來的所見、所感,並點出時間、地點、事由。

頷聯沒有續寫昔年遊覽的光景,而是以不儘儘之,把思路從昔年拉回到眼前,承首句寫詩人下亭遊覽時所見的景物。潤州系東晉、南朝時的重鎮,也是當時士人們嬉遊的繁華都會。“青苔”二句,一寫先朝遺寺的荒涼冷落,一寫河邊酒樓盛景依舊,對仗十分工整。從寫法上看,本來是寺里長滿青苔,橋下蕩漾綠水,詩人卻故意顛倒語序,把鮮明的色彩放在句頭,突出一衰一盛的對比,形象地反映了潤州一帶風物人情的滄桑變化,這就為下一聯抒發思古之情創造了條件。

頸聯再轉,讓思路從眼前出發,漫遊時空,飛躍到前代。詩人由眼前的遺寺想到東晉、南朝,又由酒樓想到曾在這裡嬉遊過的先朝士人,巧妙地借先朝士人的生活情事而寄慨。東晉、南朝的士人,曠達風流曾為一時美談,可是他們在歷史的舞台上都不過是匆匆的過客而已,只留下虛名為後人所企羨。中間兩聯由覽物而思古,充滿著物在人空的無限哀惋之意。

詩人似乎長時間地沉浸在遐想中,直到日落月出,江面傳來一聲愁笛,才把他從沉思中喚醒。詩用“月明”表明時間的推移,以見沉思之久。“更想”的“更”字,則有無限低徊往復多情之意。然而這一聯的妙處,尤在其意境的深遠。秋夜月明,清冷淒迷,忽然傳來《出塞》曲的悲怨笛聲,又給詩增添了一層蒼涼哀切的氣氛。詩人由笛聲而更想到東晉“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的吹笛好手桓伊,他要借桓伊的笛聲來傳達心中的無限哀愁。豐富的想像,把時隔數百載的人事勾連起來,使歷史與現實,今人與古人,眼前的景物與心中的情事,在時空上渾然融成一體。因此,詩雖將無窮思緒以一“愁”字了結,卻給人以跌宕迴環、悠悠不已之感。

這首詩所抒發的,不過是封建知識分子因不得志所產生的人生無常的悲慨,但在藝術上卻很有特色。詩忽而目前,忽而昔年,忽而往古,忽而現在,忽而雜糅今古;忽而為一己哀愁,忽而為千古情事,忽而熔二者於一爐;揮灑自如,放縱不羈,在時空上和感情的表達上跳躍性極大。前人評杜牧的詩“氣俊思活”,於此可見一斑。(張金海)

詩詞推薦

  • 郭伯山輓詞

    戴栩宋代〕嘆息名流遠,西園事亦新。辟書三度晚,歸計一庭春。魂結憂邊夢,真傳苦學身。雙峰寒改色,應為失高人。
  • 寄彥博二首

    李流謙宋代〕世途今若此,吾道竟何如。學古疑無用,謀身忌太疎。引杯空慷慨,看鏡獨躊躇。千萬胸中語,因人略寄書。
    潤州二首原文_潤州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自遣

    齊己唐代〕瞭然知是夢,既覺更何求。死入孤峰去,灰飛一燼休。雲無空碧在,天靜月華流。免有諸徒弟,時來吊石頭。
    潤州二首原文_潤州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題山水圖

    釋行海宋代〕暮色溪山遠,煙林一兩家。孤舟何不在,雁欲下平沙。
    潤州二首原文_潤州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送處州斯遠二首

    趙蕃宋代〕孰有如公者,蘄州又處州。時人得稱誦,氓俗記君侯。吏有循良擇,官無內外憂。願將田裡事,一一奏前旒。
  • 挽吳丞相

    胡寅宋代〕追念宣和國勢孤,上公元宰導人諛。妖氛已覺前星暗,皇澤寧論少海枯。誰謂玉華傳玉座,共知青瑣伏青蒲。讒言
  • 歸葛嶺舊居

    賈似道宋代〕罷官歸舊宅,山水得頻過。息影堤邊樹,清心湖面波。勞無功可紀,頑有命相磨。見說連朝雨,田家正翦禾。
    潤州二首原文_潤州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嘉禾百詠槜李城

    張堯同宋代〕螳螂方捕楚,黃雀遽乘吳。交怨終亡國,君王到死愚。
  • 春晚

    方岳宋代〕一樽無計遣春留,落日傷情獨倚樓。柔綠怕堤如可染,老紅滿徑為誰愁。
    潤州二首原文_潤州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南館林塘

    羊士諤唐代〕郡閣山斜對,風煙隔短牆。清池如寫月,珍樹盡凌霜。行樂知無悶,加餐頗自強。心期空歲晚,魚意久相忘。
  • 里革斷罟匡君

    佚名先秦〕宣公夏濫於泗淵,里革斷其罟而棄之,曰:“古者大寒降,土蟄發,水虞於是乎講罛罶,取名魚,登川禽,而嘗之
  • 和周元吉左司郊祀慶成韻

    楊萬里宋代〕八觚泰畤六郊天,一柱明堂再饗先。日月旗常寒映雪,冕旒珠玉暖生煙。風回韶濩龍鱗外,花覆貔貅鳳闕前。喜溢
  • 石山素不駐足偶一徘徊心甚樂之他日結茅名曰

    錢時宋代〕上臨絕壁下深灣,合著危亭阿堵間。咫尺吾廬不相識,人間何處有溪山。
    潤州二首原文_潤州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尤袤宋代〕萬室歡呼忘凍餒,一犁酥潤到根苗。
  • 秋日送人西上

    夏竦宋代〕旅程看驛道,西去興何如。南國秋霖後,斜陽樹影疏。野光飛翠羽,溪 * 紅蕖。好去朝端客,人爭草薦書。
  • 記夢

    洪咨夔宋代〕青天一朵雲起東,斗黑怒雨驤玉龍。江頭女子十七八,喚出八十老龍翁。龍翁擲珠引龍舞,女子笑滿雙頰紅。天風
    潤州二首原文_潤州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題譙樓

    吹角老兵宋代〕畫角吹來歲月深,譙樓無古亦無今。不如歸我龍山去,松柏青青何處尋。
    潤州二首原文_潤州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尤丈京丈和篇涅對四用前韻為謝

    張鎡宋代〕江南從識桂花林,歲歲逢秋屬意深。夜氣未添承露掌,曉光先上辟寒金。玉笙殿迥應留月,鐵杵岩高不用砧。爭似
  • 池上絮

    韓愈唐代〕池上無風有落暉,楊花晴後自飛飛。為將纖質凌清鏡,濕卻無窮不得歸。
    潤州二首原文_潤州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鷓鴣天

    趙子發宋代〕約略應飛白玉盤。明樓漸放滿輪寒。天垂萬丈清光外,人在三秋爽氣間。聞葉吹,想風鬟。浮空仿佛女乘鸞。此時
    潤州二首原文_潤州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潤州二首原文_潤州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