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嶺

作者:王士禎 朝代:清代

馬鞍嶺原文

南下畫眉關,遠色㬪諸嶺。

夤緣百裡間,齗齶蔽光景。

蹇嶇疲登降,纖路亦修整。

或廠如連軒,或植如負屏。

或如歧陽鼓,或如宛朐鼎。

如鳥或跂翼,如魚或骨鯁。

殊狀紛角逐,詭類爭一逞。

峭岸勢欲坼,捷足不遑騁。

二分垂在外,趾壓後人頂。

飛瀑時界道,赴壑力逾猛。

人與水鬥爭,心目各相警。

天意限雍梁,設險有斯境。

君子履忠信,小人懷僥倖。

永念垂堂言,乘危更三省。

詩詞問答

問:馬鞍嶺的作者是誰?答:王士禎
問:馬鞍嶺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王士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禎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一部 出處:漁洋山人精華錄卷二

參考注釋

畫眉

(1) 畫眉亞科的一種鳥( Garrulax canorus ),鳴聲婉轉動聽,是著名的籠禽,產地陝、甘以南的中國南部和東部。因有色眼圈而得此名

(2) 以黛描繪眉毛

遠色

遠天的顏色。 隋 薛道衡 《夏晚》詩:“高天澄遠色,秋氣入蟬聲。” 元 馬臻 《德清夜泊》詩:“遠色變昏晦,卸帆依淺沙。”

不近女色。《禮記·坊記》:“故君子遠色,以為民紀。” 清 唐甄 《潛書·兩權》:“今有厚養之士,節食,遠色,導氣,服藥,身無疾病,可以長年。”

夤緣

本指攀附上升,後喻攀附權貴,向上巴結

喬松孤立,蘿蔦夤緣,柔附凌雲,豈曰能賢。——《舊唐書·令孤楚牛僧孺傳贊》

夤緣得官

裡間

里、外間房屋中不直接與室外相通的房間。也叫“裡間屋”

齗齶

同“ 齦齶 ”。 唐 柳宗元 《游黃溪記》:“石皆巍然,臨峻流,若頦頷齗齶。”《廣 * ·茶譜一·茶一》:“《黃山志》: 蓮花菴 旁就石縫養茶,多輕香冷韻,襲人齗齶,謂之 黃山 雲霧茶。”

光景

(1) 一下,左右——表示估計

(2) 一般的情況

今天太悶熱,光景要下雨

(3) 表示大約的時間或數量

別里科夫沉默地坐了十分鐘光景。——《裝在套子裡的人》

登降

(1).增減。《左傳·桓公二年》:“夫德儉而有度,登降有數……百官於是乎戒懼而不敢易紀律。” 王引之 《經義述聞·春秋左傳上》:“登降以數言之,非以位言之也。登謂增其數,降謂減其數也。” 宋 范仲淹 《六官賦》:“俎豆之事,登降而不失其宜。”《宋史·食貨志上一》:“按田萊荒治之跡,較戶產登降之籍,驗米穀貴賤之價,考租賦盈虧之數。”

(2).引申為改革。 明 吳承恩 《<留思錄>序》:“夫古昔盛時,天子巡狩方岳之下,列國諸侯采詩以獻之,命太師陳而觀焉,於以登降政俗。”

(3).猶進退。指登階下階進退揖讓之禮。《墨子·非儒下》:“﹝ 孔丘 ﹞繁登降之禮以示儀,務趨翔之節以觀眾。”《韓非子·八說》:“登降周旋,不逮日中奏百。” 陳奇猷 集釋引 太田方 曰:“‘登降周旋’,指古禮也。” 唐 韓愈 《元和聖德詩》:“正月元日,初見宗祖。躬執百禮,登降拜俯,薦於新宮。”《宋史·樂志七》:“肅然威儀,登降周旋。”

(4).上下。指從低處到高處,從高處到低處。《文選·揚雄<甘泉賦>》:“登降峛崺,單埢垣兮。” 李善 註:“登降,上下也。” 漢 班彪 《北征賦》:“乘陵岡以登降,息 郇 邠 之邑鄉。” 晉 陶潛 《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詩:“我行豈不遙,登降千里餘。” 清 趙翼 《茅山紀游》詩:“峩峩 九霄殿 ,登降紛摩肩。”

(5).起伏。一起一落。 漢 司馬相如 《子虛賦》:“其南則有平原廣澤,登降陁靡,案衍壇曼。” 漢 班固 《西都賦》:“增盤崔嵬,登降炤爛。殊形詭制,每各異觀。”《隋書·天文志上》:“況人路迂迴,山川登降。”

(6).升降。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於是列髹彤之繡桷,垂琬琰之文璫,蝹若神龍之登降,灼若明月之流光。” 南朝 梁 陸倕 《新刻漏銘》:“履薄非兢,臨深罔戰。授受靡諐,登降弗爽。”

(7).立即降下。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洛水》:“歲時亢旱,天子祈雨不得。 良 乃曝身階庭,告誠引罪。自晨至中,紫雲沓起,甘雨登降。”

纖路

纖道。《人民文學》1981年第8期:“那是砌在寬闊的河裡的一條古老的纖路,全用大石堆成的。”

修整

(1) 修理

修整犁耙

(2) 修剪

修整樹枝

連軒

飛舞貌。《文選·木華<海賦>》:“翔霧連軒,洩洩淫淫。” 張銑 註:“連軒,飛皃。” 南朝 宋 鮑照 《舞鶴賦》:“始連軒以鳳蹌,終宛轉而龍躍。” 唐 李白 《大鵬賦》:“連軒沓拖,揮霍翕忽。”

骨鯁

(1) 魚骨頭

骨鯁在喉

(2) 比喻個性正直、剛健

彼項王骨鯁之臣, 亞父鍾離昧龍且周殷之屬,不過數人耳。——《史記·陳丞相世家》

殊狀

(1).謂形狀不同。 漢 王充 《論衡·講瑞》:“骨法不同,姓名不等,身形殊狀,生出異土。” 南朝 梁 丘遲 《旦發漁浦潭》詩:“詭怪石異象,嶄絶峯殊狀。” 唐 杜甫 《封西嶽賦》:“忽風翻而景倒,澹殊狀而異色。”

(2).謂情況不同。 宋 樓鑰 《送張定叟鎮襄陽》詩:“今雖居上游,事與古殊狀。”

角逐

較量;爭逐

且王之先帝,駕犀首而驂與服,以與秦角逐。——《戰國策·趙策》

群雄角逐

詭類

(1).奇特怪異的種類。《文選·張衡<西京賦>》:“其中則有黿鼉巨鱉,鱣鯉鱮鮦,鮪鯢鱨魦,脩額短項,大口折鼻,詭類殊種。” 薛綜 註:“詭類殊種,多雜物也。”《文選·左思<吳都賦>》:“葺鱗鏤甲,詭類舛錯。” 張銑 註:“言海物皆如葺飾其鱗,彫鏤其甲,詭怪異類,互相舛錯也。”

(2).猶醜類,狡詐之徒。 唐 柳宗元 《禡牙文》:“敢告無縱詭類,無劉我徒。”集注引 孫汝聽 曰:“詭類,謂凶醜。”

捷足

(1).腳步快。謂行動迅速。《前漢書平話》卷中:“ 秦 朝失其天下,天下共逐,高材捷足者先得之。”《野獲編補遺·刑部·戊戌謗書》引 明 朱東吉 《<閨鑒圖說>跋》:“昔 呂 欲得銓部以行道,誠恐 繡水 捷足,勢迫無奈,遂諾鯫生之計。” 龔爾位 《懷人》詩:“ 蜀 道不辭險,捷足馳驊騮。”

(2).指行動迅速的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迎駕》:“一旦神京失守,看中原逐鹿交走。捷足爭先,拜相與封侯,憑著這擁立功大權歸手。”

(3).善於行路的差役。《林則徐日記·道光十八年八月二十七日》:“作 福州 家書一封,編第六號,交 邵武 捷足帶 閩 。” 清 宣鼎 《夜雨秋燈錄·騙子》:“中丞狐疑莫解,使捷足入都探之,始知前者入騙子手矣。”

不遑

沒有時間;來不及

然而剛腸激發,不遑辭候,驚擾宮中,復忤賓客。——唐·李朝威《柳毅傳》

二分

(1).春分和秋分。《左傳·昭公二十一年》:“二至、二分,日有食之,不為災。” 杜預 註:“二至,冬至、夏至;二分,春分、秋分。”《文選·左思<魏都賦>》:“闡鉤繩之筌緒,承二分之正要。” 李善 註:“二分,春、秋之中者也。”《元史·世祖紀三》:“敕二分、二至及聖誕節日,祭星於司天臺。”

(2).分而為二。 晉 郭璞 《江賦》:“源二分於 崌 崍 ,流九派乎 潯陽 。”

(3).猶言兩份。 唐 徐凝 《憶揚州》詩:“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 揚州 。” 宋 蘇軾 《水龍吟·楊花詞》:“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4).十分之二,二成。 宋 蘇軾 《擬進士對御試策》:“今青苗有二分之息,而不謂之放債取利,可乎?”《元史·成宗紀四》:“ 江 南佃戶私租太重,以十分為率減二分,永為定例。”

在外

處於戶外;在…以外;出外

為將在外,自當奮勇

後人

(1) 後代的人

後人復哀後人。——唐· 杜牧《阿房宮賦》

(2) 又

後人哀之。

後人哀之而不鑒之。

後人以貫休詩名之。—— 宋· 沈括《夢溪筆談》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3) 一個祖先的直到最遠一代的後裔

(4) 子孫

(5) 後來的人,指新婦

不足迎後人。——《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飛瀑

即瀑布。因其勢飛流而下,故稱。 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典雅》:“眼琴緑陰,上有飛瀑。” 清 林則徐 《即目》詩:“飛瀑正拖千嶂雨,斜陽先放一峰晴。” 劉大白 《丁寧(二)》詩:“這是你心裡的飛瀑,琤琤瑽瑽的不滴的泉聲。”

界道

(1).劃為一道疆界。《文選·孫綽<游天台山賦>》:“赤城霞起而建標,瀑布飛流以界道。” 李善 註:“謂為道疆界也。”

(2).指行格。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 宋 亳 間有織成界道絹素,謂之烏絲欄、朱絲欄,又有繭紙。”

鬥爭

(1) 矛盾雙方的衝突,一方力求戰勝另一方

(2) 民眾當面批判、控訴

(3) 努力奮鬥

心目

(1) 內心

吾心目中。——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2) 想法和看法

天意

(1) 上天的意旨

(2) 帝王的心意

設險

謂利用險要之地建立防禦工事。《易·坎》:“王公設險,以守其國。” 唐 柳宗元 《邠寧進奏院記》:“設險西陲,而戎虜伏息。” 清 夏炘 《學禮管釋·釋溝洫井田異制》:“一二百里之內,尚非難事,其必多為溝澮者,既有以備水旱,而設險守國之意即存乎其中。”

君子

(1) 對統治者和貴族男子的通稱

彼君子兮。——《詩·魏風·伐檀》

君子不齒。——唐· 韓愈《師說》

君子寡慾。——司馬光《訓儉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後來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論語》

君子有不戰。——《孟子·公孫丑下》

君子博學。——《荀子·勸學》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傳》

(3) 對別人的尊稱

君子書敘。——唐· 李朝威《柳毅傳》

君子登山。——明· 顧炎武《復庵記》

同社諸君子。——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君子之後。——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忠信

忠誠信實。《易·乾》:“君子進德脩業,忠信所以進德也。”《史記·秦始皇本紀》:“此四君者,皆明知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重士,約從離衡。” 宋 歐陽修 《朋黨論》:“君子則不然,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是以寬厚出名的,講究忠信。”

人懷

人心,人的情緒。 晉 張協 《雜詩》之九:“洪潦浩方割,人懷昬墊情。” 明 宋濂 《佛光普照大師塔銘》:“殊不知末習澆漓,人懷厭怠。”

永念

念念不忘。《書·大誥》:“予永念曰:‘天維喪 殷 ,若穡夫,予曷敢不終朕畝。’” 南朝 宋 傅亮 《為宋公求加贈劉前軍表》:“勛高當年,而茅土弗及。撫事永念,胡寧可昧。” 明 何景明 《青石崖棧》詩:“慎爾千金驅,永念垂堂語。”

垂堂

靠近堂屋檐下。因檐瓦墜落可能傷人,故以喻危險的境地。《漢書·爰盎傳》:“千金之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騎衡。” 顏師古 註:“垂堂,謂坐堂外邊,恐墜墮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及第後隱居》:“時四郊多壘, 穎 以垂堂之誡,絶意祿位,隱於 鹿門 別墅。” 清 李漁 《玉搔頭·情試》:“陛下這番出遊,屈萬乘之尊,冒垂堂之險,實為社稷存亡之繫。”

乘危

登上或踏上危險之地,猶言冒險。《管子·禁藏》:“漁人之入海,海深萬仞,就波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 漢 陸賈 《新語·輔政》:“是以聖人居高處上,則以仁義為巢;乘危履傾,則以聖賢為杖。” 唐 吳兢 《貞觀政要·論畋獵》:“聖主不乘危,不徼幸。” 金 元好問 《贊皇郡太君墓銘》:“夫人戒之曰:‘從仕之暇,宜讀書養性,鞍馬間乘危蹈險,非書生之事。’”

三省

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中國歷史上隋唐時代三省同為最高政務機構,一般為中書決策,門下審議,尚書執行,實際上為三省長官共同負責中樞政務。這一制度對後代的官制影響很大

詩詞推薦

馬鞍嶺原文_馬鞍嶺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