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涼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曉涼原文

渥雨既驅炎,微涼遂送曉。

無過與不及,時若豈弗好。

塞外曉晚涼,亦曰其常道。

而予復過慮,恐致霜來早。

然茲方六月,自解時尚藐。

因憶三曰憂,刻亦弗能少。

詩詞問答

問:曉涼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曉涼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八部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八十三

參考注釋

無過

(1).沒有過失。《左傳·宣公二年》:“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史記·蒙恬列傳》:“我何罪於天,無過而死乎?”《文獻通考·經籍五》:“詩發乎情者也,而情之所發,其辭不能無過。”

(2).沒有超過。《史記·蘇秦列傳》:“夫挾彊 秦 之勢以內劫其主,罪無過此者。”《法苑珠林》卷七:“何者最苦,一人言天下之苦無過婬欲。”《金史·樂志上》:“所以承天,無過乎質。天其祐之,惟精惟一。”

(3).不外乎,只不過。 唐 白居易 《白髮》詩:“不肯長如漆,無過總作絲。最憎明鏡里,黑白半頭時。” 元 無名氏 《馮玉蘭》第一折:“你把那行裝整頓,無過是一琴一鶴緊隨身。”《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五:“﹝ 陳德甫 ﹞無過在解舖里上些帳目,管些收錢舉債的勾當。”

(4).猶不如,比不上。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勸農》:“俺天生的快手賊無過。衙舍里消消沒的睃,扛酒去前坡。”

不及

(1)

 

不如,比不上

不及50幾年前

(2)

 

趕不上,來不及

躲避不及

後悔不及

(3)

 

夠不上

(4)

 

未被接近

作為對風采的描繪…,這部書是其他任何書都不及的

時若

四時和順。 唐 白居易 《為宰相賀雨表》:“臣聞聖明在上,刑政葉中,則天地氣和,風雨時若。” 宋 蘇軾 《春祈諸廟祝文》:“願疾沴之不興,庶風雨之時若。”

塞外

中國古代指長城以北的地區。也叫“塞北”

我們都想從鐵道兩旁看到一些塞外風光。——翦伯贊《內蒙訪古》

常道

(1).一定的法則、規律;常有的現象。《荀子·天論》:“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晉書·夏侯湛傳》:“政有常道,法有恆訓。”《魏書·食貨志》:“有無通 * 財不匱,勞逸均則人樂其業。此自古之常道也。” 宋 曾鞏 《兜率院記》:“古者為治有常道,生民有常業。”《元史·劉秉忠傳》:“國滅史存,古之常道。”

(2).通常的方法。《史記·范雎蔡澤列傳》:“進退盈縮,與時變化,聖人之常道也。”《北史·恩幸傳序》:“夫令色巧言,矯情飾貌,邀眄睞之利,射咳唾之私,乃苟進之常道也。”

(3).原來的軌道。《後漢書·襄楷傳》:“臣竊見去歲五月,熒惑入太微,犯帝坐,出端門,不軌常道。”

過慮

憂慮不必憂慮的事;過分憂慮

雨村便疾忙修書二封與 賈政並京營節度使 王子騰,不過說“令甥之事已完,不必過慮”之言寄去。——《紅樓夢》

來早

明天早晨。 唐 薛調 《無雙傳》:“今日已夜,郎君且就客戶一宿。來早同去未晚。”《三國演義》第二回:“來早設朝,使廷臣奏 董太后 原係藩妃,不宜久居宮中。”《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 王 兄暫請回步,來早定當報命。”

六月

《詩·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國語·晉語四》:“ 秦伯 賦《六月》。” 韋昭 註:“《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業。《小雅》其詩云:‘王於出征,以匡王國。’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國。’此言 重耳 為君,必霸諸侯以匡佐天子。”後多用以指衛國定亂的正義之師。《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七·梁郊祀樂章》:“白日體無私,皇天輔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師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賦》:“於是竿木羣興,風雲畢會,興六月之師,振九天之鋭。”

自解

(1).自我辯解;自作解說。《韓非子·難三》:“以不忠之臣事不明之君,君不知,則有 燕操 、 子罕 、 田常 之賊;知之,則以 管仲 、寺人自解。”《漢書·五行志中之下》:“臣 音 當先受誅,豈有以自解哉。” 清 李漁 《奈何天·總評》:“忽以奈何問天,天亦不能自解。”

(2).自求解脫;自行脫落。《莊子·大宗師》:“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結之。”《史記·龜策列傳》:“賢能令人戰勝攻取,不能自解於刀鋒,免剝刺之患。”《後漢書·方術傳上·許楊》:“ 晨 遂收 楊 下獄,而械輒自解。”《明史·楊廷和傳》:“給事、御史交章論 王瓊 罪狀,下詔獄。 瓊 迫,疏訐 延和 以自解。”

(3).自請解職。《宋書·隱逸傳·陶潛》:“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

時尚

當時的風尚;一時的習尚

仿照當時宮廷婦女服裝的樣式和時尚

詩詞推薦

曉涼原文_曉涼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