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歸原文
久向朱明上釣船,一歸池館有秋煙。
臨風野鶴白相笑,過雨牆花紅可憐。
引鏡漸傷今日老,擁書惟嘆古人賢。
荊妻卻肯親提瓮,不為家貧薄□宣。
詩詞問答
問:秋歸的作者是誰?答:何鞏道
問:秋歸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秋歸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先韻
參考注釋
明上
猶聖上。對君王的尊稱。《晏子春秋·問下二十》:“命之曰狂僻之民,明上之所禁也。” 吳則虞 集釋引 錢熙祚 云:“《荀子注》作‘明主’。”《三國志·魏志·張邈傳》“還保城,不敢出” 裴松之 注引 漢 王粲 《英雄記》:“ 布 遣 許汜 、 王楷 告急於 術 …… 汜 楷 曰:‘明上今不救 布 ,為自敗耳! 布 破,明上亦破也。’ 術 時僭號,故呼為明上。” 清 趙翼 《陔餘叢考·至尊》:“又人主之稱曰‘上’……又有稱君為‘明上’者。”
釣船
漁船。
一歸
(1).歸來或往來一次。《呂氏春秋·報更》:“寡人之國小,不足以留客,雖游,然豈必遇哉?客或不遇,請為寡人而一歸也。”《新唐書·何蕃傳》:“事父母孝,學太學,歲一歸。” 唐 劉滄 《贈顓頊山人》詩:“ 洛陽 紫陌幾曾醉, 少室 白雲時一歸。”
(2).猶言同歸。《文選·陸機<演連珠>》:“臣聞性之所期,貴賤同量;理之所極,卑高一歸。” 李善 註:“言物雖貴賤殊流,高卑異級,至其極也,殊塗共歸。” 晉 郭璞 《山海經圖贊·譽石》:“譽石殺鼠,蠶食而肥,物性雖反,齊之一歸。”
(3).謂逝去。 唐 徐夤 《鶴詩》:“閬苑瑤臺歲月長,一歸華表好增傷。” 宋 蘇軾 《王復秀才所居雙檜》詩:“青蓋一歸無覓處,只留雙檜待昇平。”
(4).珠算上單位除法練習之一。參見“ 歸除 ”。
池館
亦作“ 池舘 ”。池苑館舍。 南朝 齊 謝朓 《游後園賦》:“惠氣湛兮帷殿肅,清陰起兮池館涼。” 宋 韓維 《登湖光亭》詩:“雪盡塵消徑露沙,公家池舘似山家。” 清 姚椿 《<喬處士遺集>序》:“侍御有池館在 柘溪 ,去城絶遠。”
秋煙
(1).秋日的煙靄。 唐 盧照鄰 《宴梓州南亭》詩:“長薄秋煙起,飛梁古蔓垂。” 唐 包佶 《奉和常閣老晚秋集賢院即事》:“秋煙凝縹帙,曉色上璇題。” 唐 李紳 《宿揚州水館》詩:“輕檝過時搖水月,遠燈繁處隔秋煙。”
(2).比喻易於消失的事物。 爐魂 《對於張之洞死後之湖南人》:“區區電稟,徒為惡障狂浪所銷磨,百數十日間,孤誠熱血,悉化秋煙。”
臨風
迎風;當風。《楚辭·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怳兮浩歌。” 南朝 宋 謝莊 《月賦》:“臨風嘆兮將焉歇,川路長兮不可越。” 唐 杜甫 《與嚴二郎奉禮別》詩:“出涕同斜日,臨風看去塵。” 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水滸傳》第三九回:“不覺酒湧上來,潸然淚下,臨風觸目,感恨傷懷。” 蘇曼殊 《寄調箏人》詩:“偷嘗仙女脣中露,幾度臨風拭淚痕。” 冰心 《寄小讀者》五:“我想起我的母親,不覺憑在甬道的窗邊,臨風偷灑了幾點酸淚。”
野鶴
鶴居林野,性孤高,常喻隱士。 唐 劉長卿 《送方外上人》詩:“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 唐 韋應物 《贈王侍御》詩:“心同野鶴與塵遠,詩似冰壺見底清。”
白相
(1) 〈方〉∶遊玩;玩耍
我們白相了多年
(2) * ;玩弄女人
花紅
(1) 為慶賀喜事而贈送的插花掛紅的衣料禮品
花紅緞匹
有拏獲宋江者,賞錢萬萬貫,執雙花紅。——《水滸傳》
(2) 盈利
(3)
(4) 一種落葉小喬木( Malus asiatica ),葉子卵形或橢圓形,花粉紅色。果實球形,像蘋果而小,黃綠色帶微紅,是常見的水果
(5) 這種植物的果實。也叫“林檎”或“沙果”
(6) 賞金
可憐
(1) 值得憐憫
露出一副可憐相
(2) 數量少或質量壞得不值一提
可憐的家產
引鏡
持鏡。《後漢書·朱浮傳》:“引鏡窺影。”《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引鏡皆明目,臨池無洗耳。” 李善 注引 三國 蜀 譙周 《考史》:“ 公孫述 竊位於 蜀 , 蜀 人 任永 乃託目盲。及 述 誅, 永 澡盥引鏡自照曰:‘時清則目明也。’”後因以指時世清明。 金 元好問 《贈張文舉御史》詩:“無窮白日青天在,會有先生引鏡年。”
傷今
憂思今日。常用以表達對現狀的不滿。 宋 辛棄疾 《賀新郎·用前韻再賦》詞:“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右手淋浪才有用,閒卻持螯左手。漫贏得、傷今感舊。” 明 李時勉 《<犁眉公集>序》:“傷今悼古,牢籠百態,可以超邁當世者,則於《覆瓿集》見之。” 魯迅 《準風月談·雙十懷古》:“附記:這一篇沒有能夠刊出,大約是被抽去了的,蓋雙十盛典,‘傷今’固難,‘懷古’也不易了。”
擁書
(1).持書。 漢 蔡邕 《楊復碑》:“文學之徒,擁書抱籍,自遠而至,稟采豐華。”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緒言:“吾朝夕擁書於是,俛讀仰思,澄神離形,歸對妻兒,慹然若非人。”
(2).聚書,藏書。參見“ 擁書百城 ”。
古人
泛指前人,以區別於當世的人
荊妻
對人稱己妻的謙詞。 明 無名氏 《錄親記·託夢》:“ 周羽 屈受這災危,拚殘軀便做他鄉之鬼,可憐賢達我荊妻,便做有男兒也難存濟。” 清 李漁 《憐香伴·僦居》:“只是荊妻早逝,後嗣杳然。”
提瓮
《後漢書·列女傳·鮑宣妻》:“ 勃海 鮑宣 妻者, 桓氏 之女也,字 少君 。 宣 嘗就 少君 父學,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裝送資賄甚盛。 宣 不悅……妻乃悉歸侍御服飾,更著短布裳,與 宣 共挽鹿車歸鄉里。拜姑禮畢,提瓮出汲,脩行婦道,鄉邦稱之。”後遂用為修行婦道、甘於貧苦的典故。 明 單本 《蕉帕記·鬧婚》:“如夢。幸配 梁鴻 。喜齊眉燕爾,自甘提瓮。”
不為
(1).不做;不乾。《詩·衛風·淇奧》:“善戲謔矣,不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又以其子孫之所請也,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銘始不實。”
(2).謂收成不好。《墨子·雜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備湛旱、歲不為。” 王念孫 《讀書雜誌·墨子六》:“‘歲不為’,猶《玉藻》言年不順成也。”《淮南子·本經訓》:“是故上下離心,氣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為。” 高誘 註:“不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夫璿玉致美,不為池隍之寶;桂椒信芳,而非園林之實。”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先破後承,始開終結,內分八股,股股相對,繩墨不為不嚴矣。”
(1).不因為。《荀子·天論》:“天行有常,不為 堯 存,不為 桀 亡。” 漢 東方朔 《答客難》:“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彥 《浣溪沙》詞:“不為蕭娘舊約寒,何因容易別 長安 。”
(2).不為了。《漢書·揚雄傳下》:“蓋聞聖主之養民也,仁霑而恩洽,動不為身。” 顏師古 註:“言憂百姓也。”
貧薄
(1).謂貧窮,少資財。 漢 揚雄 《元後誄》:“還奉於此,以處貧薄。”《敦煌變文集·秋胡變文》:“家中貧薄,寧可守餓而死,豈樂黃金為重?”《二刻拍案驚奇》卷六:“但寒家起自蓬蓽,一向貧薄自甘。” 王西彥 《魚鬼》三:“但他依然守著自己那份貧薄的職業,沒有受到損害的雙手依然可以擎持錘子和鑿子,生活的道路依然沒有因殘廢而中斷。”
(2).淺陋,短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