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清江捕魚圖原文
江上輕風吹短蓑,江邊漁父動漁歌。
漫將芳餌投湖渚,猶恐扁舟驚芰荷。
鳧鴨不妨隨錦纜,魴鯊須為擲金梭。
濠梁真樂誰圖畫,坐覺灘聲生素波。
詩詞問答
問:題清江捕魚圖的作者是誰?答:石寶
問:題清江捕魚圖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題清江捕魚圖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歌韻 出處:熊峰集卷四
參考注釋
江上
(1).江岸上。《呂氏春秋·異寶》:“﹝ 伍員 ﹞因如 吳 。過於 荊 ,至 江 上,欲涉。”《史記·伍子胥列傳》:“ 吳 人憐之,為立祠於 江 上,因命曰 胥山 。” 南朝 宋 鮑照 《發後渚》詩:“ 江 上氣早寒,仲秋始霜雪。” 唐 岑參 《餞王崟判官赴襄陽道》詩:“津頭 習氏宅 , 江 上 夫人城 。” 沉尹默 《燕歸梁》詞:“江上花開趁蝶尋,拚買醉千金。”
(2).江面上。《史記·伍子胥列傳》:“ 伍胥 遂與 勝 獨身步走,幾不得脫。追者在後。至 江 , 江 上有一漁父乘船,知 伍胥 之急,乃渡 伍胥 。” 唐 崔顥 《黃鶴樓》詩:“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 江 上使人愁。” 宋 蘇軾 《江神子·江景》:“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 清 黃景仁 《太白墓》詩:“清風 江 上洒然來,我欲因之寄微慕。”
(3).江中。 宋 蘇轍 《初發嘉山》詩:“洗硯去殘墨,遍水如黑霧。至今江上魚,頂有遺墨處。”
輕風
(1)
(2) 氣象學上指2級風:人的臉感覺有風,樹葉有些微響,旗幟開始飄動
(3) 泛指輕微的風;小風
輕風拂面
短蓑
雨具,短蓑衣。 唐 孟郊 《送淡公》詩:“短蓑不怕雨,白鷺相爭飛。” 金 田錫 《牧牛圖》詩:“何日承平如畫裡,短蓑長笛一川秋。”
漁父
漁翁,捕魚的老人
漁父見而問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漁歌
打魚人唱的歌
漁歌互答。——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芳餌
魚鉤上芳香的誘餌。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臣聞高飛之鳥,死於美食;深泉之魚,死於芳餌。”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之五:“芳餌沉水,輕繳弋飛。” 前蜀 花蕊夫人 《宮詞》:“釣線沉波漾彩舟,魚爭芳餌上龍鉤。”
扁舟
小船
一葉扁舟
扁舟尋釣翁。——唐· 李白《還山留別金門知己》
芰荷
指菱葉與荷葉。《楚辭·離騷》:“製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唐 羅隱 《宿荊州江陵驛》詩:“風動芰荷香四散,月明樓閣影相侵。” 明 陸采 《懷香記·索香看牆》:“芰荷池雨聲輕濺,似瓊珠滴碎還圓。”
鳧鴨
(1).水鴨。 宋 孔武仲 《汴河》詩:“時登絶逕步榆柳,或面荒陂看鳧鴨。” 宋 蘇轍 《趙少師自南都訪歐陽少師於潁州留西湖久之作詩獻陽公》:“棹進鳧鴨亂,樂作蟲魚驚。”
(2). 北魏 所定官號。指諸曹走使。《魏書·官氏志》:“每於制定官號,多不依 周 漢 舊名,或取諸身,或取諸物,或以民事,皆擬遠古雲鳥之義。諸曹走使謂之鳧鴨,取飛之迅疾。”
不妨
(1)
最好還是
你不妨現在就告訴他
(2)
無任何害處
你不妨去碰碰運氣
(3)
表示懷疑或不確定
我不妨說,傳導聲音的機械裝置是完善的
錦纜
錦制的纜繩;精美的纜繩。 南朝 陳 張正見 《公無渡河》詩:“金隄分錦纜,白馬渡蓮舟。” 唐 杜甫 《城西陂泛舟》詩:“春風自信牙檣動,遲日徐看綿纜牽。” 清 陳維崧 《永遇樂·東溪雨中修禊》詞:“錦纜籠沙,紅欄委浪,一碧無際。”
擲金
見“ 擲地金聲 ”。
濠梁
猶 濠 上。梁,橋樑。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濟水二》:“目對魚鳥,水木明瑟,可謂 濠 梁之性,物我無違矣。” 明 劉基 《題仲山和尚<群魚圖>》詩:“ 濠 梁之樂誰能寫? 袁蟻 死後無畫者。” 清 毛序 《偕同人散步》詩:“物我兩俱忘,不減 濠 梁興。” 陳毅 《七星岩》詩:“攀崖試腰腳,垂釣話 濠 梁。”參見“ 濠上 ”。
圖畫
(1)
(2) 繪畫
(3) 用線條、色彩描繪出來的形象(如油畫、素描或版畫)
(4) 比喻壯麗的江山
(5) 生動的描寫或形象的描繪
(6) 謀劃
灘聲
水激灘石發出的聲音。 南朝 梁元帝 《巫山高》詩:“灘聲下濺石,猿鳴上逐風。” 唐 杜甫 《送韓十四江東省覲》詩:“ 黃牛峽 靜灘聲轉, 白馬江 寒樹影稀。” 元 薩都剌 《曉上石壁灘》詩:“ 龍溪 三月人上船,十里五里灘聲喧。”
素波
白色的波浪。 漢武帝 《秋風辭》:“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 三國 魏 曹植 《九華扇賦》:“對緑水之素波,背玄澗之重深。” 唐 溫庭筠 《蔣侯神歌》:“ 楚神 鐵馬金鳴珂,夜動蛟潭生素波。”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一》:“但見迴瀾素波,觸石奮出。”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壯歲期加進,新吟未敢編。許庚《句》
- 犁平阡陌猶春雨,船載笙歌自晚風董嗣杲《石函橋》
- 天經地續發真藻,特驅小物歸毫端鞏豐《二蟲吟》
- 鐵面蒼髯士,金魚玉帶家項安世《贈周季隱》
- 不辭連日雨,未減一山春馬一浮《超山雨後報慈寺看梅》
- 南北幾何,丈二加五
- 我嘗效尤進薄少,土灰在喉津已噎鄭剛中《廣南食檳榔先嚼蜆灰蔞藤津遇灰藤則濁吐出一》
- 爐熏充雲氣,研滴當川瀆
- 有命孤蓬轉,何心勁箭加
- 循形不盈衿陸機《擬行行重行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