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鄭東溟同年(時為登州守)·其二

作者:王漸逵 朝代:明代

原文

玉扃餘閒散,靈縱漫眺游。

星岩敞丹穴,蓬閣瞰瀛洲。

海水幾清淺,雲槎任去留。

帝閽歸召近,蒼佩待螭頭。

詩詞問答

問:《別鄭東溟同年(時為登州守)·其二》的作者是誰?答:王漸逵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王漸逵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漸逵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尤韻

2. 時為登州守

參考注釋

玉扃

玉飾的門戶。 唐 白居易 《長恨歌》:“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 小玉 報 雙成 。” 元 李庾 《西都賦》:“黃宅緇廬,金篆玉扃,以張帝居,用壯天下。”

閒散

(1) 清閒而又無管束

(2) 閒著不使用的

閒散資金

丹穴

(1).山穴。《呂氏春秋·貴生》:“ 越 人三世殺其君。 王子搜 患之,逃乎丹穴。 越國 無君,求 王子搜 而不得,從之丹穴。” 高誘 註:“《淮南》云:丹穴,山穴也。”一說指 禹穴 ,傳說中的 夏禹 葬地。 明 歸有光 《浙省策問對二道》:“ 王子搜 之丹穴,即 禹穴 也。”

(2).傳說中的地名。《爾雅·釋地》:“岠 齊州 以南,戴日為 丹穴 。”《淮南子·氾論訓》:“ 丹穴 太蒙 。” 高誘 註:“ 丹穴 ,南方當日之下也; 太蒙 ,西方日所入處也。”《隋書·天文志上》:“南戴日下,所謂 丹穴 也。”

(3).傳說中的山名。《山海經·南山經》:“ 丹穴 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皇。” 漢 張衡 《東京賦》:“鳴 女牀 之鸞鳥,無 丹穴 之鳳皇。” 唐 陳子昂 《鴛鴦篇》:“鳳凰起 丹穴 ,獨向梧桐枝。”後以“丹穴”為鳳凰的代稱。 宋 梅堯臣 《送知和州杜駕部》詩:“桐花欲開時,羣噣爭哺兒,但求黃口飫,焉問丹穴飢。”

(4).產硃砂的礦穴。《漢書·貨殖傳·巴寡婦清》:“ 巴 寡婦 清 ,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世。” 顏師古 註:“丹,丹砂也。穴者,山谷之穴出丹也。”

(5).煉丹修道的岩穴。 唐 錢起 《登釜山遇道人》詩之二:“山階壓丹穴,藥井通洑流。” 明 梅鼎祚 《玉合記·卜居》:“待功成還辭赤社,更歸丹穴。”

蓬閣

見“ 蓬萊閣 ”。

瀛洲

亦作“ 瀛州 ”。1.傳說中的仙山。《列子·湯問》:“ 渤海 之東,不知幾億萬里……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輿 ,二曰 員嶠 ,三曰 方壺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萊 ……所居之人,皆仙聖之種。”《史記·秦始皇本紀》:“ 齊 人 徐市 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 蓬萊 、 方丈 、 瀛洲 ,僊人居之。” 唐 李白 《夢遊天姥吟留別》:“海客談 瀛洲 ,煙濤微茫信難求。” 明 無名氏 《鳴鳳記·鄒林遊學》:“ 瀛洲 同泛濟川船,伊吾共仗屠龍劍。”

(2).借指 日本 。 章炳麟 《獄中贈鄒容》詩:“ 鄒容 吾小弟,被髮下 瀛洲 。” 魯迅 《集外集·<題三義塔>詩》:“偶值大心離火宅,終遺高塔念 瀛洲 。”

(3). 唐太宗 為網羅人才,設定文學館,任命 杜如晦 、 房玄齡 等十八名文官為學士,輪流宿於館中,暇日,訪以政事,討論典籍。又命 閻立本 畫像, 褚亮 作贊,題名字爵里,號“十八學士”。時人慕之,謂“登瀛洲”。事見《新唐書·褚亮傳》。後來的詩文中常用“登瀛洲”、“瀛洲”比喻士人獲得殊榮,如入仙境。 宋 王禹偁 《病起歸思》詩之二:“四十為郎非不偶,況曾提筆直 瀛州 。” 明 沉鯨 《雙珠記·廷對及第》:“朝登 瀛洲 ,暮賜蓮炬。” 清 陳夢雷 《楊椒山先生祠》詩:“釁開馬市英魂恨,廟煥 瀛洲 俎豆香。”參見“ 登瀛洲 ”。

海水

(1) 海中或來自海中的水

海水浴

(2) 海洋中的水

(3) 海

海水不可斗量

清淺

(1).謂清澈不深。 南朝 宋 謝靈運 《從斤竹澗越嶺溪行》詩:“苹蓱泛沉深,菰蒲冒清淺。” 宋 王安石 《蒲葉》詩:“蒲葉清淺水,杏花和暖風。” 明 王問 《自山中泛湖歸》詩:“川塗風浪平,沿流弄清淺。” 田漢 《江漢漁歌》第五場:“ 大別山 頭掛夕陽, 月湖 清淺翻鴛鴦。”

(2).淺顯;不深奧。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卷中:“ 宋 豫章 太守 謝瞻 ……詩,其源出於 張華 。才力苦弱,故務其清淺,殊得風流媚趣。” 陳毅 《湖海詩社開徵引》:“ 元 白 自清淺, 劉 陸 但恣肆。”

(3).指銀河。 唐 李白 《游太山》詩之六:“舉手弄清淺,誤攀 織女 機。” 王琦 註:“《古詩》:‘河漢清且淺。’” 唐 孟郊 《古意》詩:“未得渡清淺,相對遙相望。”

去留

離開或留下

去留自己選擇

帝閽

(1).古人想像中掌管天門的人。《楚辭·離騷》:“吾令帝閽開關兮,倚閶闔而望予。” 王逸 註:“帝,謂天帝也;閽,主門者。”《文選·張衡<思玄賦>》:“叫帝閽使闢扉兮,覿 * 於瓊宮。” 呂延濟 註:“帝,天也;閽,守門人。” 周泳 《秋懷》詩:“長人千仞索人魂,欲駕玉蚪訴帝閽。”

(2).天門,天帝的宮門。《文選·揚雄<甘泉賦>》:“選 巫鹹 兮叫帝閽,開天庭兮延羣神。” 李善 注引 服虔 曰:“令 巫祝 叫呼天門也。” 清 黃遵憲 《庚辰諸君子約游賦此》詩:“高山九郎好痛哭,相繼呼天叩帝閽。”

(3).宮門,禁門。 前蜀 韋莊 《夏初與侯補闕有約遽聞捐館成長句四韻吊之》:“本約同來謁帝閽,忽隨川浪去東奔。”《舊唐書·韓思復傳》:“夫帝閽九重,塗遠千里,故借天下之耳以聽,聽無不聰。” 宋 黃庭堅 《次韻宋楙宗雪後書懷》:“ 漢 家太史 宋 公孫,漫逐班行謁帝閽。”

螭頭

(1).古代彝器、碑額、庭柱、殿階及印章等上面的螭龍頭像。亦借指殿前雕有螭頭形的石階等。 唐 姚合 《寄右史李定言》詩:“纔歸龍尾含雞舌,更立螭頭運兔毫。” 明 王鏊 《震澤長語·官制》:“我朝翰林皆史官,立班雖近螭頭,亦遠在殿下。”《紅樓夢》第十七回:“青松拂檐,玉蘭繞砌;金輝獸面,彩煥螭頭。” 康有為 《游金陵明故宮及孝陵秦淮舊板橋》詩:“虎踞龍盤猶有夢,摩桫翁仲立螭頭。”

(2).見“ 螭頭官 ”。

詩詞推薦

別鄭東溟同年(時為登州守)·其二原文_別鄭東溟同年(時為登州守)·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