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蓮子·其二·本意原文
胡波慢似眼波秋,自愛風流照碧流。
嫌他年少顛狂甚,棹入荷花不舉頭。
詩詞問答
問:採蓮子·其二·本意的作者是誰?答:王士祿
問:採蓮子·其二·本意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王士祿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祿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尤韻
2. 舉棹
參考注釋
眼波
指流動如水波的目光
自愛
(1)
(2) 愛自己
(3) 寧願將愛戀指向自己而不指向他人
(4) 對自己的幸福或利益的關心
(5) 愛護自己的身體;珍惜自己的名譽
風流
(1) 風采特異,業績突出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2) 才華出眾,自成一派,不拘泥於禮教
是真名士自風流
(3) 放蕩不羈
如此風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響的婚禮
(4) 具有 * 特點或 * 上得到滿足
風流小說
(5) 風俗教化
風流篤厚,禁罔疏闊。——《漢書·刑法志》
(6) 遺風,流風餘韻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7) 風度;儀表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唐· 杜甫《詠懷古蹟》
(8) 風韻,多指好儀態
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紅樓夢》
碧流
綠水。 唐 孟浩然 《鸚鵡洲送王九之江左》詩:“洲勢逶迤遶碧流,鴛鴦鸂鶒滿灘頭。” 後蜀 顧敻 《河傳》詞:“碧流紋細,緑楊絲輭。” 宋 蘇軾 《次韻曹子方運判雪中同游西湖》:“雲山已作歌眉淺,山下碧流清似眼。” 應修人 《新柳》:“軟風吹著,細霧罩著,淺草托著,碧流映著--春色已上了柳梢了。”
他年
(1).猶言將來,以後。《左傳·成公十三年》:“ 曹 人使公子 負芻 守…… 負芻 殺其大子而自立也,諸侯乃請討之。 晉 人以其役之勞,請俟他年。” 唐 杜牧 《寄題甘露寺北軒》詩:“他年會著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清 龔自珍 《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漢鳳紐白玉印一枚喜極賦詩》:“引我飄搖思,他年能不能?”
(2).往年;以前。 唐 杜甫 《千秋節有感》詩之二:“聖主他年貴,邊心此日勞。” 唐 韓愈 《祭虞部張員外文》:“他年諸人,莫有能比。” 唐 薛能 《雕堂》詩:“他年誰識我,心跡在 徐州 。”
顛狂
言談舉止違背常情,放蕩不羈
荷花
(1)
(2) 多年生草本,生於水中,葉圓大,花紅或白,種子稱蓮,地下莖為藕
(3) 蓮的花
映日荷花別樣紅。——宋· 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荷花之異馥。——明· 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不舉
(1).不舉起。《孟子·梁惠王上》:“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 漢 王充 《論衡·效力》:“火之光也,不舉不明。”
(2).指不升起。 漢 蔡邕 《黃鉞銘》:“ 羌戎 受首於西彊, 百固 冰散於東鄰, 鮮卑 收跡,烽燧不舉。”
(3).不能舉;舉不起。《韓非子·說林下》:“夫踶馬也者,舉後而任前,腫膝不可任也,故後不舉。”《水滸傳》第一一五回:“眾人看 張橫 時,四肢不舉,兩眼朦朧。”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堪輿》:“舁夫凡十易肩,困憊不舉,相與委柩路側。”
(4).不舉辦;不進行。《韓非子·備內》:“是故明王不舉不參之事,不食非常之食。”《古詩為焦仲卿妻作》:“阿母謂阿女:‘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舉。’”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吏部·都給事升轉》:“至於會議出,而年例遂因之不舉矣,恐祖制終難高閣也。”
(5).不檢舉;不告發。《史記·秦始皇本紀》:“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後漢書·和帝紀》:“吏民踰僭。厚死傷生……有司不舉,怠放日甚。”
(6).不推薦。《墨子·尚賢上》:“得意賢士,不可不舉;不得意賢士,不可不舉。” 漢 荀悅 《漢紀·元帝紀上》:“富貴在身而列士不舉,是有狐白之裘,而反衣之。”
(7).不撫養。《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趙皇后》:“ 孝成趙皇后 ,本 長安 官人。初生時,父母不舉,三日不死,乃收養之。”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六:“ 哀帝 建平 四年四月, 山陽 方與女子 田無嗇 生子,未生二月前,兒啼腹中,及生,不舉,葬之陌上。” 唐 顧況 《補亡詩·囝》:“及其生汝,人勸不舉,不從人言,果獲其苦。”《金史·高彪傳》:“ 彪 始生,其父用術者言,為其時日不利於己,欲不舉,其母為營護。”
(8).不祭祀。《詩·大雅·雲漢》:“靡神不舉,靡愛斯牲。” 鄭玄 箋:“言王為旱之故,求於羣神,無不祭也。”
(9).沒有攻下。《韓非子·初見秦》:“ 趙 不舉, 韓 不亡, 荊 、 魏 不臣, 齊 、 燕 不親,霸王之名不成,四鄰諸侯不朝,大王斬臣以徇國,以為王謀不忠也。”
(10).古代逢大的天災人事,皆除去盛饌,偃息聲樂,稱作“不舉”。《左傳·莊公二十年》:“大司寇行戮,君為之不舉,而況敢樂禍乎!” 杜預 註:“去盛饌。” 孔穎達 疏:“不舉者,貶膳食徹聲樂也。”《周禮·天官·膳夫》:“大喪則不舉,大荒則不舉,大札則不舉,天地有烖則不舉,邦有大故則不舉。”《後漢書·蔡邕傳論》:“君子斷刑,尚或為之不舉,況國憲倉卒,慮不先圖,矜情變容,而罰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