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木碗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題木碗原文

西藏丹書進,先之木碗呈。

所嘉誠彼重,那論物斯輕。

樸質非無當,大文橫有庚。

九經明著義,厚往例銀罌。

詩詞問答

問:題木碗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木碗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題木碗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庚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五十三

2. 西藏歲貢例以新正進丹舒克蓋彼語祝釐詞也華言切音遂謂之丹書亦通

參考注釋

西藏

全稱“西藏自治區” ,中國西南部的民族自治區,面積12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189萬,位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區內有大小湖泊千餘個,雅魯藏布江水力資源豐富,雅魯藏布江谷地為經濟發達地區,經濟以畜牧為主,氂牛為主要畜種,交通以公路為主,是中國的經濟落後地區

丹書

(1).古時以朱筆記載犯人罪狀的文書。《左傳·襄公二十三年》:“初, 斐豹 ,隸也,著於丹書。” 杜預 註:“蓋犯罪沒為官奴,以丹書其罪。” 三國 魏 曹操 《度關山》詩:“有燔丹書,無普赦罪。”《文選·陸機<謝平原內史表>》:“苟削丹書,得夷平民。” 李周翰 註:“丹書,定罪之書。”

(2).傳說中赤雀所銜的瑞書。《呂氏春秋·應同》:“及 文王 之時,天先見火,赤烏銜丹書集於 周 社。”《史記·周本紀》“生 昌 ,有聖瑞” 張守節 正義引《尚書帝命驗》:“季秋之月甲子,赤爵銜丹書入於 酆 ,止於 昌 戶。其書云:‘敬勝怠者吉,怠勝敬者滅……以不仁得之,不仁守之,不及其世。’” 北周 庾信 《周祀五帝歌·赤帝雲門舞》:“赤雀丹書飛送迎,朱絃絳鼓罄虔誠。”

(3).指《洛書》。傳說 夏禹 治水時, 洛水 神龜負之而出,故稱《洛書》。《淮南子·俶真訓》:“ 洛 出丹書, 河 出緑圖。”

(4).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襲的享有免罪等特權的證件。 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僕之先,非有剖符丹書之功。” 元 王惲 《玉堂嘉話》卷四:“肆申白馬之盟,庸示丹書之約。” 明 張居正 《擬唐回鶻率眾內附群臣賀表》:“丹書錫誓,既崇 日逐 之封;赤芾疏榮,仍懋秩訾之賞。”

(5).朱筆書寫的文字。 漢 荀悅 《漢紀·昭帝紀》:“ 漢 使至 匈奴 , 常惠 數私見使,教之曰:‘陛下親射 上林 中,得白雁,足有繫帛丹書,言 武 等在荒澤中。’” 景耀同 《次韻黃季剛相思》之一:“囓臂當年底有盟,丹書斜上甚分明。”

(6).朱筆書寫的詔書。 唐 武元衡 《奉酬淮南中書相公見寄》詩:“金玉裁玉度,丹書奉帝俞。” 元 白樸 《牆頭馬上》第四折:“親捧丹書下九重,路人爭識五花驄。” 明 李東陽 《送焦守靜先生使襄府》詩:“丹書玉節又南行,一日龍光起四瀛。”

(7).古代方士用以呪邪鎮鬼的朱文符書。 漢 仲長統 《昌言》:“於是淫厲亂神之禮興焉,侜張變怪之言起焉,丹書厭勝之物作焉。”《後漢書·方術傳·解奴辜》:“又 河 南有 麴聖卿 ,善為丹書符劾,厭殺鬼神而使命之。”

(8).道教語。即丹書墨籙。指以墨書寫符文的朱漆之簡。泛指煉丹之書,道教經書。見《雲笈七籤》卷七。 明 屠隆 《綵毫記·祖餞都門》:“授丹書早晚驅雞,與夫人同學驂鸞。”

木碗

一種飲具,尤其是木質飲具

樸質

質樸本真而不加文飾的

無當

不值,不逢。《楚辭·九辯》:“萷櫹槮之可哀兮,形銷鑠而瘀傷;惟其紛糅而將落兮,恨其失時而無當。” 王逸 註:“不值聖王,而年老也。”

(1).不合乎;不符合。《禮記·學記》:“鼓無當於五聲,五聲弗得不和;水無當於五色,五色弗得不章。”

(2).指物體無底部。《晏子春秋·諫下一》:“寸之管無當,天下不能足之以粟。” 吳則虞 集釋引 孫星衍 曰:“ 劉淵林 註:‘當,底也,去聲。’” 晉 左思 《<三都賦>序》:“玉巵無當,雖寳非用。” 唐 元稹 《賦得玉卮無當》:“共惜連城寳,飜成無當卮。”

(3).不恰當;不相稱。《三國志·魏志·賈詡傳》:“ 太祖 破 荊州 ,欲順 江 東下。 詡 諫…… 太祖 不從” 南朝 宋 裴松之 註:“然則 魏武 之東下,非失算也。 詡 之此規為無當矣。”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知精神現象實人類生活之極顛,非發揮其輝光,於人生為無當。”

大文

(1).宏大的文章,偉大的作品。《北史·薛道衡傳》:“涉歷經史,有才思,雖不為大文,所有詩詠,大致清遠。” 田北湖 《與某生論韓文書》:“世之尊崇 愈 者,方以是篇為巨製大文,而授受誦習焉。”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故人若讀 鄂謨 (Homeros)以降大文,則不徒近詩,且自與人生會。”

(2).謂繁盛的文飾。 南朝 梁簡文帝 《七勵》:“溫麗瓊臺,密華承寢;當戶之縠,大文之錦。”

九經

(1).九條南北向的大道。《周禮·考工記·匠人》:“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 賈公彥 疏:“南北之道為經,東西之道為緯。”

(2).儒家治國平天下的九項準則。《禮記·中庸》:“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羣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 孔穎達 疏:“治天下國家之道,有九種常行之事,論九經之目次也。”

(3).九部儒家經典。名目相傳不一。《漢書·藝文志》指《易》、《書》、《詩》、《禮》、《樂》、《春秋》、《論語》、《孝經》及國小。 陸德明 《經典釋文錄》指《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孝經》、《論語》。《初學記》卷二一所引九經,與《經典釋文》略異,有《左傳》、《公羊》、《穀梁》,無《春秋》、《孝經》、《論語》。 五代 齊己 《酬九經者》詩:“九經三史學,窮妙又窮微。” 元 楊顯之 《瀟湘雨》第一折:“黃卷青燈一腐儒,九經三史腹中居。”《醒世恆言·馬當神風送滕王閣》:“﹝ 王勃 ﹞幼有大才,貫通九經,詩書滿腹。” 清 錢謙益 《蘇州府重修學志序》:“古之學者,九經以為經,註疏以為緯。”

例銀

依照慣例應該給予的銀兩。《紅樓夢》第七八回:“誰知他哥嫂見他一嚈氣,便回了進去,希圖早些得幾兩傳送例銀。”

詩詞推薦

題木碗原文_題木碗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