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送梅公儀知杭州

作者:沈遘 朝代:宋代

七言送梅公儀知杭州原文

禁閣深嚴帝策書,侍臣才調蜀相如。

屢從金馬辭番直,又下承明佩左魚。

弩矢前驅登北固,壺漿迎路過姑蘇。

使君詩老江山勝,早晚新篇到石渠。

詩詞問答

問:七言送梅公儀知杭州的作者是誰?答:沈遘
問:七言送梅公儀知杭州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七言送梅公儀知杭州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詞韻第四部

2. 原缺,據四庫本補

參考注釋

禁閣

猶秘閣。宮中藏書之處。《宋書·律曆志下》:“ 法興 議曰:月蝕檢日度,事驗昭著,史注詳論,文存禁閣,斯又稽天之説也。”

深嚴

(1).深邃嚴密。 唐 李綽 《尚書故實》:“自櫃而入,則別有幽房邃閣,詰曲深嚴。” 宋 陳鵠 《耆舊續聞》卷九:“ 賈黃中 ‘青綸輝映輕前古,丹地深嚴隔世塵’……燦然有貴氣。” 清 阮葵生 《茶餘客話》卷二:“觀此情形,必非內庭深嚴邃密之地。”

(2).指深沉莊嚴。 宋 蘇軾 《策略五》:“及至後世,壞先王之法,安於逸樂而惡聞其過,是以養尊而自高,務為深嚴,使天下拱手,以貌相承而心不服。”

(3).謂極為嚴格。《金史·文藝傳下·王庭筠》:“﹝ 庭筠 ﹞為文能道所欲言,暮年詩律深嚴,七言長篇尤工險韻。”

策書

(1).指古代常用以記錄史實的簡冊。 晉 杜預 《<春秋經傳集解>序》:“ 仲尼 因 魯 史策書成文,考其真偽而志其典禮。” 唐 劉知幾 《史通·惑經》:“ 寧殖 出君,而卒自憂名在策書。” 宋 司馬光 《<呂獻可章奏集>序》:“君子之譏著之策書而昭明,垂之百世而不泯,誠哉是言也。” 清 何琇 《樵香小記·百國春秋》:“蓋古史官簡書、策書之分,策書詳其細目,如 墨子 之所稱, 左氏 據以作傳者是也;簡書舉其大綱,如《汲冢竹書》之體, 孔子 所據以作經者也。”

(2).指古代書寫帝王任免官員等命令的簡策。《漢書·龔勝傳》:“自 昭帝 時, 涿郡 韓福 以德行徵至京師,賜策書束帛遣歸。” 漢 蔡邕 《獨斷》卷上:“其( 漢 天子)命令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戒書。”《南史·褚裕之傳》:“即事緣情,不容均之凡僚,宜有策書,用申隆寄。” 宋 蘇洵 《任相》:“相不勝任,策書至而布衣出府,免矣。”

侍臣

皇帝左右的近臣

昔先皇頒僧保所貨西洋珠於侍臣,某得八焉。——明· 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才調

才氣

徐陵大奇之,謂人曰:“才調極高,此神童也。”——《隋書·許善心傳》

相如

相同;相類。《墨子·備城門》:“﹝門﹞廣八尺,為之兩相如。” 孫詒讓 間詁:“謂門左右兩扇同度。”《後漢書·文苑傳上·杜篤》:“厥土之膏,畝價一金,田田相如。” 李賢 註:“相如,言地皆沃美相類也。” 唐 韓愈 《符讀書城南》詩:“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第一出:“總祗道,男和女,不相如。難道真箇俺巾幗輩便於時無補。”

金馬

(1).金制的馬匹。《漢書·張騫傳》:“天子既好 宛 馬,聞之甘心,使壯士 車令 等持千金及金馬以請 宛王 貳師城 善馬……﹝ 宛王 ﹞遂不肯予 漢 使。 漢 使怒,妄言,椎金馬而去。”

(2).指 金馬門 。《文選·揚雄<解嘲>》:“ 公孫 創業於 金馬 ,驃騎發跡於 祁連 。” 李善 注引 孟康 曰:“ 公孫弘 對策於 金馬門 。” 宋 葉適 《題費肅校書遺事》詩:“郤辭 金馬 直,歸臥 錫山 峯。” 清 黃宗羲 《與陳介眉庶常書》:“若復使之待詔 金馬 , 魏野 所謂斷送老頭皮也。”

(3).指 漢 代國家藏書之所。 漢 班固 《兩都賦》序:“內設 金馬 石渠 之署,外興樂府協律之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匡贊》:“聖上好文,書籍之盛事,自古未有…… 前漢 有 金馬 、 石渠 , 後漢 有 蘭臺 、 東觀 。”

(4).指朝廷或帝都。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詩案》:“自家 章惇 ……鼠鑽倖穴,因而位列銅螭;孤假權門,自此威行金馬。” 康有為 《和臨桂周黻卿翰林有感》:“蹉跎夢金馬,感愴泣銅駞。”

(5).借指翰林院。亦指翰林。 宋 徐鉉 《柳枝》詞:“ 金馬 詞臣賦小詩,梨園弟子唱新詞。” 明 何景明 《春雪諸翰林見過》詩之二:“置酒邀金馬,開軒對玉珂。” 清 龔自珍 《洞仙歌》:“又七載低顏軟塵紅,向 金馬 詞場,訊他榮悴。”參見“ 金馬玉堂 ”。

(6).我國 福建省 沿海 金門 、 馬祖 兩島的並稱。

番直

值勤。《魏書·尒朱榮傳》:“ 榮 又奏請番直,朔望之日引見三公、令僕、尚書、九卿及 司州 牧、 河南 尹、 洛陽 河陰 執事之官,參論國治,經綸王道。”《新唐書·李大亮傳》:“﹝ 大亮 ﹞身三職,宿衛兩宮。每番直,常假寐。帝勞曰:‘公在,我得酣臥。’” 宋 曾鞏 《芍藥廳》詩:“ 洧 外送歸情放蕩,省中番直勢拘攣。”

承明

(1).古代天子左右路寢稱承明,因承接明堂之後,故稱。 漢 劉向 《說苑·修文》:“守文之君之寢曰左右之路寢,謂之承明何?曰:承乎明堂之後者也。”

(2).即 承明廬 。《漢書·翼奉傳》:“ 未央宮 又無 高門 、 武臺 、 麒麟 、 鳳皇 、 * 、 玉堂 、 金華 之殿,獨有 前殿 、 曲臺 、 漸臺 、 宣室 、 承明 耳。” 南朝 梁元帝 《去丹陽尹荊州》詩:“驂駕乘駟馬,謁帝朝 承明 。” 宋 辛棄疾 《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詞:“想夜半 承明 ,留教視草,卻遣籌邊。”參見“ 承明廬 ”。

左魚

符契的左半。 唐 宋 時符契作魚形,故名。見《新唐書·車服志》、《宋史·兵志十》。 唐 杜牧 《新轉南曹未敘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吳興書此篇以自見志》詩:“平生江海志,佩得左魚歸。” 宋 王楙 《野客叢書·郡守左符》:“ 唐 故事,以左魚給郡守,以右魚留郡庫,每郡守之官,以左魚合郡庫之右魚,以此為信。”亦稱“ 左魚符 ”。 宋 楊萬里 《跋陸務觀<劍南詩稿>》詩之二:“ 劍外 歸乘使者車, 浙東 新得左魚符。”

弩矢

(1).弩弓與箭。《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蜀 太守以下郊迎,縣令負弩矢先驅, 蜀 人以為寵。” 司馬貞 索隱:“亭吏二人,弩矢合是亭長負之,今縣令自負矢,則亭長當負弩也。”《漢書·霍光傳》:“會為票騎將軍擊 匈奴 ,道出 河東 , 河東 太守郊迎,負弩矢先驅。”

(2).弩所發射的箭。《後漢書·天文志上》:“弩矢雨集,城中負戶而汲。”《西京雜記》卷四:“ 茂陵 輕薄者化之,皆以雜寳錯廁翳障,以 青州 蘆葦為弩矢,輕騎妖服,追隨於道路,以為懽娛也。”

前驅

(1) 前導

一箭斃其前驅

(2) 先頭部隊;先鋒

三千為前驅。——《資治通鑑·唐紀》

前驅清道。

以二千五百人為前驅

(3) 引導事物發展的先行者

革命前驅

北固

山名。固,也寫作“顧”。在今 江蘇省 鎮江市 東北。有南、中、北三峰。北峰三面臨江,形勢險要,故稱“北固”。 南朝 梁武帝 曾登此山,謂可為 京口 壯觀,改曰“北顧”。參閱《世說新語·言語》“ 荀中郎 在 京口 ,登 北 固 望海雲” 劉孝標 注引《南徐州記》、《南史·臨川靜忠王宏傳》。 元 薩都剌 《偕曹克明登北固樓》詩:“ 江南 三月萬花柳, 北固山 頭一回首,東風吹緑 揚子江 ,灧灧紅波瀉春酒。”

壺漿

茶水、酒漿。以壺盛之,故稱。《公羊傳·昭公二十五年》:“國子執壺漿。” 唐 李白 《丁督護歌》:“水濁不可飲,壺漿半成土。” 元 張憲 《岳鄂王歌》:“義旗所指人不驚,王師到處壺漿迎。” 明 張居正 《黃馬》詩:“揚鞭渡 淮淮水 清, 金陵 父老壺漿迎。” 臧克家 《自己的寫照》五:“一腳踏遍了千古的戰場,沿途的民眾愛戴我們,大道兩旁斷不了壺漿。”參見“ 壺漿簞食 ”。

路過

途中經過

他每次路過總要來看望他的老戰友

從天津到上海,路過濟南

姑蘇

亦作“ 姑胥 ”。1.山名。在 江蘇省 吳縣 西南。《史記·河渠書》:“上 姑蘇 ,望五湖。”《淮南子·人間訓》:“﹝ 越王 ﹞甲卒三千人,以禽 夫差 於 姑胥 。”參閱 宋 范成大 《吳郡志》、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南六·吳縣》。

(2).指 姑蘇台 。《國語·越語下》:“ 吳王 帥其賢良與其重祿,以上 姑蘇 。” 韋昭 註:“ 姑蘇 ,宮之臺也,在 吳閶門 外,近湖。”《史記·吳太伯世家》:“ 越 因伐 吳 ,敗之 姑蘇 。” 司馬貞 索隱:“ 姑蘇 ,臺名,在 吳縣 西三十里。”《後漢書·濟南安王康傳》:“ 吳 興 姑蘇 而滅。” 李賢 註:“ 姑蘇臺 一名 姑胥臺 。” 明 梁辰魚 《浣紗記·謀吳》:“姑擊之於 檇李 ,復敗於 姑蘇 。”參見“ 姑蘇臺 ”。

(3). 蘇州 吳縣 的別稱。因其地有 姑蘇山 而得名。《荀子·宥坐》:“女以諫者為必用邪? 吳子胥 不磔 姑蘇 東門外乎!” 漢 王符 《潛夫論·邊議》:“ 孟明 補闕於 河西 , 范蠡 收責於 姑胥 。” 唐 張繼 《楓橋夜泊》詩:“ 姑蘇 城外 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明 馮夢龍 《山歌·月上》:“ 姑蘇 李秀才 ,貧而滑稽。” 清 李漁 《慎鸞交·譎諷》:“來此已是 姑蘇 ,料想地方官員,一定要來參謁。”

使君

漢代稱呼太守刺史,漢以後用做對州郡長官的尊稱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樂府詩集·陌上桑》

詩老

對詩人的敬稱。意謂老於作詩者,作詩老手。 宋 蘇軾 《鳳翔八觀·王維吳道子畫》詩:“ 摩詰 本詩老,佩芷襲芳蓀。” 清 顧宗泰 《懷師友詩·袁簡齋太史》:“ 六朝 金粉剩名園,重過難招詩老魂。”

江山

江河和山嶺,指國家的疆土或政權

江山如此多嬌

江山險固。——《資治通鑑》

江山如畫。——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千古江山。——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早晚

(1) 早晨和晚上

他每天早晚都練氣功

(2) 時候

他已走了多半天了,這早晚多半已經到家了

(3) 〈方〉∶泛指將來某個時候

你早晚進城來,到我們這裡坐坐

(4) 或早或晚

人早晚要死的

新篇

(1).新的作品。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樂府》:“ 張華 新篇,亦充庭萬。” 唐 白居易 《詩解》詩:“新篇日日成,不是愛聲名。” 宋 王安石 《王中甫學士輓辭》:“種橘園林無舊業,采苹洲渚有新篇。”

(2).喻指歷史上的新階段。 郭小川 《憶延安》詩:“‘七大’後,上前線,在 楊家嶺 禮堂中,譜寫了歷史新篇。”

石渠

(1).石築的水渠。 漢 劉楨 《公宴》詩:“清川過石渠,流波為魚防。” 唐 孟浩然 《病癒過龍泉寺精舍呈易業二公》詩:“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

(2).見“ 石渠閣 ”。

詩詞推薦

七言送梅公儀知杭州原文_七言送梅公儀知杭州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