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會雲叟禪師原文
氣味似前輩,見之長眼明。
閒須研法味,老不減詩情。
草聖因蛇斗,禪枝解虎爭。
一堂聊寄傲,疏快餞餘生。
詩詞問答
問:重會雲叟禪師的作者是誰?答:釋德洪
問:重會雲叟禪師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重會雲叟禪師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庚韻
參考注釋
氣味
(1) 嗅覺所感到的味道
氣味濃香
散發出氣味
(2) 比喻人的性格、情調
有點沙文主義氣味
前輩
(1) 年歲大的人
前輩之風俗。——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我的前輩
(2) 較老的一代
革命前輩
(3) 生活在先前時代的人
(4) 一個團體或組織的著名的資格較老的成員
(5) 具有共同遺產的早期的人,不一定能追溯到血緣關係
(6) 在職務或進程上走在別人前面的人
克卜勒是 牛頓的前輩
長眼
方言。注意、當心。 郭澄清 《大刀記》第九章:“這幾個零錢兒,要留心,要長眼,別掉了,別叫小偷兒給掏了去!”
法味
佛教語。謂因參悟妙法而產生的悅樂。《華嚴經·十回向品》:“願一切眾生,得無量法味。” 南朝 梁 蕭統 《僧正》詩:“已知法味樂,復悅玄言情。”《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遙觀以覺人風美,近禮方知法味濃。”
不減
不次於,不少於
其英雄本色不減當年
詩情
(1).作詩的情緒、興致。 唐 劉禹錫 《秋詞》之一:“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宋 陸游 《瀼西》詩:“亦知憂吏責,未忍廢詩情。” 清 王夫之 《東閣梅》詩:“香國 揚州 錦陣豪,詩情偏向峭寒高。”
(2).詩一般的美妙意境。 郭小川 《春歌》之一:“不是我捨不得花費筆墨,只因為春天的詩情太濃太多。”
草聖
對在草書藝術上有卓越成就的人的美稱。如 漢 代 張芝 、 唐 代 張旭 等。 晉 衛恆 《四體書勢》:“ 弘農 張伯英 ……臨池學書,池水盡黑。下筆必為楷則,常曰‘怱怱不暇草書’,寸紙不見遺,至今世尤寶其書, 韋仲將 謂之草聖。” 張彥遠 《法書要錄》卷一引 南朝 宋 羊欣 《采古來能書人名》:“ 弘農 張芝 ,高尚不仕,善草書,精勁絶倫……人謂為草聖。” 唐 杜甫 《飲中八仙歌》之七:“ 張旭 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清 趙翼 《稚存往寧國時曾約同游黃山遲余不到歸以負約相嘲和韻報之》:“始知草聖運腕神,端仗劒娘斗眉嫵。”
枝解
(1).分解肢體。枝,通“ 肢 ”。《儀禮·鄉射禮》“乃設折俎” 漢 鄭玄 註:“牲體枝解節折以實俎也。”
(2).古代指分裂四肢的酷刑。《韓非子·奸劫弒臣》:“此 商君 之所以車裂於 秦 ,而 吳起 之所以枝解於 楚 者也。”《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吳起 為 楚悼王 立法……功已成矣,而卒枝解。”
虎爭
比喻爭奪的劇烈。《史記·南越列傳》:“ 項羽 、 劉季 、 陳勝 、 吳廣 等州郡各共興軍聚眾,虎爭天下,中國擾亂,未知所安。”《三國志·吳志·吳主傳》“大將軍 諸葛瑾 取 柤中 ” 裴松之 注引 晉 習鑿齒 《漢晉春秋》:“ 零陵 太守 殷禮 言於 權 曰:‘今天棄 曹 氏,喪誅累見,虎爭之際而幼童蒞事。’” 唐 李白 《留別於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詩:“ 秦 趙 虎爭血中原,當去抱關救公子。”
寄傲
寄託曠放高傲的情懷。 晉 陸雲 《逸民賦》:“眄清霄以寄傲兮,泝凌風而頽嘆。”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 唐 司空圖 《連珠》:“苟慚白首而待聘,不若 滄洲 而寄傲。” 宋 陸游 《休日留園中至暮乃歸》詩:“盡道官身屬太倉,未妨寄傲向林塘。” 明 汪廷訥 《獅吼記·赤壁》:“幽棲處,喜二客從予寄傲。斗酒藏家,鱸魚歸網,怎不向江頭遐眺!”
疏快
亦作“疎快”。1.開闊;暢快。 唐 杜甫 《有客》詩:“患氣經時久,臨江卜宅新。喧卑方避俗,疏快頗宜人。”《清史稿·理密親王允礽傳》:“前執 允礽 ,朕日日不釋於懷。自頃召見一次,胸中乃疏快一次。”
(2).粗率直爽。 宋 葉夢得 《石林家訓》卷三:“吾見人言類不過有四……而人之聽言其類不過二途:純質者,不辨是非,一皆信之;疎快者,不計利害,一皆傳之。”
(3).明快爽朗。 清 張祥齡 《<半篋秋詞>序錄》:“詞有南北,出主入奴:喜疏快者,麗密以為病;注氣局者,烹鍊以為嗤。求悅於人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