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濟大師生辰原文
靖康二年四月十,眼見耳聞信不及。
三玄三要都揭開,露出法身赤吉力。
詩詞問答
問:臨濟大師生辰的作者是誰?答:釋德洪
問:臨濟大師生辰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臨濟大師生辰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詞韻第十七部
參考注釋
靖康
安康,安樂。 宋 曾鞏 《襄州岳廟祈雨文》:“甽畮克諧於豐富,里閭皆保於靖康。”
四月
一年有十二個月,四月就是一年中的第四月份。眼見
(1).眼看;目睹。 唐 杜甫 《絕句漫興》之一:“眼見客愁愁不醒,無賴春色到江亭。” 宋 程垓 《洞庭春色》詞:“多少事,有垂楊眼見,紅燭心知。”《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三:“真是天翻地覆的事,若不眼見,説著也不信。” 魯迅 《集外集·文藝與政治的歧途》:“他又眼見他的朋友們,很多在戰場上犧牲掉。”
(2).猶眼界。 郭沫若 《巨炮之教訓》:“唉!我可憐這島邦的國民,他們的眼見未免太小。”
(3).分明;顯然。《水滸傳》第五八回:“那個穿紅的,眼見是 宋江 了;道妝的,必是軍師 吳用 。” 王西彥 《靜水裡的魚》:“不過,使他感到不安的是,省城既已撤退,戰爭眼見日益接近了。”
(4).很快;馬上。《紅樓夢》第三一回:“眼見有婆婆家了,還是那么著。”
耳聞
耳朵所聽到的;親耳聞聽
他的一些事我早有耳聞
信不及
信不過,不能相信。《紅樓夢》第四三回:“ 尤氏 笑道:‘我有些信不及,倒要當麵點一點。’”《兒女英雄傳》第九回:“這話不是空談得的,少一時自然要還你們一個憑據。可不知你們四位信得及信不及?”
三玄
(1). 魏 晉 玄學家對《老子》、《莊子》和《周易》三書的合稱。道教亦沿用之。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洎於 梁 世,茲風復闡。《莊》、《老》、《周易》,總謂三玄。”《隋書·隱逸傳·徐則》:“﹝ 則 ﹞善三玄,精於議論。”
(2).指日、月、星。《雲笈七籤》卷五十:“天有三玄,謂日、月、星也。”
(3).佛家語。謂三種奧義。臨濟宗禪師宣揚教旨,一句中有三玄,一玄中有三要,總稱九帶。《續燈錄·東京華嚴普孜禪師》:“師為人清秀傑出,唱 臨濟 下三玄九帶,造 曹洞 五位十玄,皆妙得其家風要旨,學既該博,故湊泊者望其津涯而已。” 金 趙渢 《仙和尚坐脫》詩:“桶底脫時無一物,機輪轉處有三玄。”
三要
(1).三個重要方面。 明 薛瑄 《從政錄》:“養民生、復民性、禁民非,治天下之三要。” 明 薛瑄 《從政錄》:“不欺君、不賣法、不害民,此作官持己之三要也。”
(2).道家謂耳、目、口為三要。《陰符經》:“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靜。”註:“ 太公 曰:三要者,耳、目、口也。” 唐 齊己 《讀陰符經》詩:“三要洞開何用閉?高臺時去憑欄乾。”
揭開
使暴露出來
揭開宇宙的奧秘
法身
(1).佛教語。梵語意譯。謂證得清淨自性,成就一切功德之身。“法身”不生不滅,無形而隨處現形,也稱為佛身。各乘諸宗所說不一。《大般泥洹經·如來性品》:“知如來法身,長存不變易。” 隋 慧遠 《大乘義章》卷十八:“言法身者,解有兩義:一顯本法性以成其身,名為法身;二以一切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為法身。”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劫比他國》:“嘗聞佛説,知諸法空,體諸法性,是則以慧眼觀法身也。”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一章:“法身者,聖人成道之神明耳。”
(2).指高僧之身。 唐 盧簡求 《杭州鹽官縣海昌院禪門大師塔碑》:“法身魁岸,相好莊嚴,眉毛紺垂,顱骨圓聳。”
(3).舊指修煉得道之身。 明 張綸 《林泉隨筆》:“ 俞氏 則謂跨火不焦,入水不濡,道成之後,法身則然,豈可以血肉之軀投畀水火乎?”《西遊補》第十六回:“ 行者 一時難忍,現出大鬧天宮三頭六臂法身,空中亂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