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之子天都秀,蜚聲及盛年。
曈曈初上日,浩浩出山泉。
愛客客逾重,逃名名轉膻。
延陵有奇節,多屬少君傳。
詩詞問答
問:《贈吳符遠並謝其借書末章及之·其一》的作者是誰?答:沈守正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先韻
參考注釋
之子
這個人。《詩·周南·漢廣》:“之子于歸,言秣其馬。” 鄭玄 箋:“於是子之嫁,我願秣其馬。” 晉 潘岳 《悼亡詩》:“之子歸窮泉,重壤永休隔。” 金 元好問 《寄贈龐漢》詩:“之子貧居久,詩文日有功。” 清 方文 《李臨淮玄素招集松筠閣》詩:“之子蓄奇懷,中宵肆良讌。”
天都
(1).天空。《淮南子·泰族訓》:“又況登 泰山 ,履石封,以望八荒,視天都若蓋,江河若帶,又況萬物在其間者乎?”
(2).帝王的都城。 唐 王維 《終南山》詩:“ 太乙 近天都,連山到海隅;白雲迴望合,青靄入看無。” 明 唐順之 《請皇太子受朝疏》:“衣冠鹹萃於天都,歡欣交通於萬國。”
(3).星名。屬於南方七星中的星宿。《晉書·天文志上》:“七星……一名天都,主衣裳文繡,又主急兵盜賊。”
(4). 安徽 黃山 高峰名。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游黃山日記》:“疎木茸茸中,仰見羣峯盤結, 天都 獨巍然上挺……上至平岡,則 蓮花 、 雲門 諸峯,爭奇競秀,若為 天都 擁衛者。” 清 王士禛 《送孫無言歸黃山》詩之三:“更問 黃山 奇絶處, 天都 瀑布勝 匡廬 。”參閱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南十·黃山》。
蜚聲
聞名於
桃源桃源獨蜚聲,千載誰是親兄弟。——李贄《過桃源謁三義詞》
蜚聲樂壇
盛年
青壯年
失於盛年,猶當晚學
曈曈
(1) 日出時光亮的樣子
(2) 閃爍的樣子
上日
(1).朔日,即農曆初一。《書·舜典》:“正月上日,受終於 文祖 。” 孔 傳:“上日,朔日也。”《初學記》卷四引 隋 杜台卿 《玉燭寶典》:“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曰上日。” 清 金農 《元日過張少府小飲花下》詩:“仙尉逢 梅福 ,同為上日吟。”一說上日指陰曆每月上旬之吉日。 清 王引之 《經義述聞·尚書上》:“上日、元日,皆非謂朔日也。上日謂上旬吉日……自 張衡 《西京賦》始以元日為朔日,而 漢 以前無之。”
(2).佳日,佳節。 唐 李乂 《奉和人日清暉閣宴群臣遇雪應制》詩:“上日登樓賞,中天御輦飛。” 宋 蘇軾 《內中御侍已下賀皇太后冬至詞語》:“眷東風之協應,嘉上日之同歡。” 清 曹寅 《和竹磵姪上巳韻》:“上日宜稱巳,春來三月三。”
浩浩
(1) 廣闊宏大
浩浩的宇宙
(2) 水勢很大
浩浩湯湯。——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浩浩長江水,奔流向東海
山泉
山地湧出的泉水
清澈的山泉
逃名
(1).逃避聲名而不居。《後漢書·逸民傳·法真》:“ 法真 名可得而聞,身難得而見;逃名而名我隨,避名而名我追。” 唐 司空圖 《歸王官次年作》詩:“酣歌自適逃名久,不必門多長者車。” 龐樹柏 《寄懷俞養浩先生》詩:“逃名儻悔才為累,畏俗無如酒最宜。”
(2).逃脫罪名。 唐 劉知幾 《史通·惑經》:“自夫子之修《春秋》也,蓋他邦之篡賊其君者有三,本國之弒逐其君者有七,莫不缺而靡録,使其有逃名者。”
延陵
(1).古邑名。 春秋 吳 邑,公子 季札 因讓國避居(一說受封)於此。故址在今 江蘇 常州市 。《公羊傳·襄公二十九年》:“﹝ 季札 ﹞去之 延陵 ,終身不入 吳 國。” 何休 註:“ 延陵 , 吳 下邑。”《史記·吳太伯世家》:“ 季札 封於 延陵 。”
(2).借指 季札 。 漢 王粲 《贈文叔良》詩:“ 延陵 有作, 僑 肸 是與。” 宋 范仲淹 《吳岩寺》詩:“唯有 延陵 逃遁去,清名高節老乾坤。” 清 李漁 《憐香伴·狂喜》:“你雖是 王莽 虛謙,我當做 延陵 真讓。”參見“ 延陵季子 ”。
(3). 漢成帝 陵。《漢書·成帝紀》:“﹝ 綏和 二年﹞四月己卯,葬 延陵 。”
(4).指 漢成帝 。《漢書·元後傳》:“行道之人為之隕涕,況於陛下,時登高遠望,獨不慙於 延陵 乎!”
(5).複姓。 南朝 宋 有 延陵蓋 。見《宋書·謝晦傳》。
有奇
還有零頭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明· 魏學洢《核舟記》
少君
(1). 周 代稱諸侯之妻。《左傳·定公十四年》:“從我而朝少君。” 孔穎達 疏:“少君,猶小君也。君為大君,夫人為小君。”
(2).尊稱他人之妻。 清 張泰來 《江西詩社宗派圖錄·謝逸謝薖》:“一日, 惠洪 過溪堂,見 無逸 ( 謝逸 )所居一室,生涯如 龐藴 ,少君方炊,稚子 宗野 汲水, 無逸 誦書掃除,見師放帚大笑曰:‘聊復爾耳。’”
(3).年幼之君。《左傳·哀公六年》:“少君不可以訪,是以求長君。”
(4). 漢武帝 時 齊 方士名。姓 李 ,以祠灶、辟穀、卻老之方往見 武帝 。謂祠灶,丹砂可化為黃金,黃金成以為飲食器則益壽,可以不死。事見《漢書·郊祀志上》。 漢 王充 《論衡·道虛》:“ 武帝 之時,有 李少君 ,以祠灶辟穀卻老見上。” 宋 梅堯臣 《溫成皇后輓詞》:“歌欲傳《長恨》,人將問 少君 。” 清 陳孟楷 《湘煙小錄·香畹樓憶語》:“鰥目炯炯,恆至嚮晨,雖有 鴻都 、 少君 之術,似亦未易措置也。”
(5).泛指道士。 唐 賈島 《過楊道士居》:“無話 瀛洲 路,多年別少君。”
(6).舊時敬稱他人之子。《紅樓夢》第一一四回:“弟那年在 江西 糧道任時,將小女許配與統制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