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衙門行宮即事原文
舊新行館東西甸,相隔不過十里程。
一例春風堪駐蹕,更緣明曉便驅旌。
翻書即有徇今懼,對景寧無憶昔情。
裕性軒前玉蘭樹,故留幾朵向人榮。
詩詞問答
問:新衙門行宮即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新衙門行宮即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新衙門行宮即事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庚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七十七
參考注釋
行館
舊時官員出行在外的臨時居所。《水滸傳》第三八回:“ 張順 答道:‘些小微物,何足掛齒。兄長食不了時,將回行館做下飯。’” 明 袁宏道 《自從行別袁水部》詩:“我見行館 沙市 傍,市上桃花照春浪。”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四:“憂國焦勞,馳驅盡瘁,遂卒於 廣寧 行館。” 李烈鈞 《辛亥革命及督贛時期》:“余奉電先開省議會決定一切,並以 百花洲 陳列館為總理行館。”
東西
(1) 泛指各種具體或抽象的事物
吃東西
寫東西
(2) 特指人或動物(常含喜愛或厭惡的情感)
這小東西真可愛
媽,別理這東西,小心吃了他們的虧。——曹禺《雷雨》
相隔
彼此間距離
不過
(1)
——用在形容詞性的詞組或雙音形容詞後面,表示程度很高
那就再好不過了
(2)
——作連詞,表示轉折,只是
然亦不過增一倍而止矣。——清·洪亮吉《治平篇》
病人精神還不錯,不過胃口還不好
(3)
副詞,指明範圍;只,僅僅
不過是個小孩子
里程
(1) 行程
(2) 比喻過程
曲折的里程
一例
一律;同樣
春風
(1) 春天的風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
(2) 比喻和悅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長環境
駐蹕
皇帝后妃外出,途中暫停小住
一昨駐蹕金墉,備嘗遊覽。——《周書·宣帝紀》
明曉
(1).明達;精通。《後漢書·方術傳下·公沙穆》:“ 穆 明曉占候,乃豫告令百姓徙居高地,故 弘農 人獨得免害。”《南史·孔琳之傳》:“雖醉日居多,而明曉政事。” 清 顧炎武 《菰中隨筆》:“ 後漢 安帝 永初 五年,舉列將子孫明曉戰陣、任將帥者。”
(2).明白;清楚。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記事珠》:“ 開元 中, 張説 為宰相,有人惠 説 一珠,紺色有光,名曰記事珠。或有闕忘之事,則以手持弄此珠,便覺心神開悟,事無巨細,渙然明曉,一無所忘。” 清 葉廷琯 《吹網錄·韋津誤書死》:“至《段達傳》之作 津 沒於陣,當亦是言陷沒。惟陣字不如《北史》密字之明曉。 溫公 遂作為存沒之沒解,誤謂 津 亡於陣,竟書 津 死。”
(3).指使明白、知道。 宋 蘇轍 《進論·書論》:“及至 湯 武 征伐之際,周旋反覆,自述其用兵之意,以明曉天下。”
翻書
翻閱書籍。 宋 范成大 《再韻答子文》:“肩聳已高猶索句,眼明無用且繙書。”
對景
(1).對著眼前景物。 南唐 李煜 《浪淘沙》詞:“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 元 耶律楚材 《河中游西園》詩:“對景怕看紅日暮,臨池羞照白頭新。”
(2).比喻兩相符合;對路。《紅樓夢》第三三回:“ 襲人 聽了這兩件事都對景,心中也就信了八九分。”《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大家説這戲唱得對景。”
玉蘭
喬木。一種中國木蘭屬植物(Magnolia denudata),出葉前開放香味濃郁的大白花,供觀賞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新衙門行宮即事原文_新衙門行宮即事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