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其一·四海清平四首

作者:敦煌曲子 朝代:唐代

原文

四海天下及諸州。

皆言今歲永無憂。

長圖歡宴在高樓。

寰海內。

束手願歸投。

朱紫盡風流。

殿前卿相對。

列諸侯。

叫呼萬歲願千秋。

皆樂業。

鼓腹滿田疇。

詩詞問答

問:《感皇恩·其一·四海清平四首》的作者是誰?答:敦煌曲子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注釋

1.  出處:敦煌歌辭總編卷三

參考注釋

四海

(1) 指全國各地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三國志·諸葛亮傳》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準

(3) 豪放、豁達

老牛說:“真是大手筆,四海得很”

天下

(1) 四海之內,全中國

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孫子·謀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孫丑下》

天下三分。——諸葛亮《出師表》

天下之美。——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2) 人世間,社會上

天下誰人不識君。——唐· 高適《別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天下事有難易乎。——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縞素。——《戰國策·魏策》

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以天下之所順。

先天下之憂而憂。——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後天下之樂而樂。

(4) 國家或國家的統治權

傳天下不足多。——《韓非子·五蠹》

為天下理財。——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共爭天下。——《資治通鑑》

天下事誰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間

知天下之寒。——《呂氏春秋·察今》

今歲

指今年

今歲是個豐收年

無憂

(1).沒有憂患;不用擔心。《左傳·昭公三十二年》:“ 范獻子 謂 魏獻子 曰:‘……從王命以紓諸侯, 晉國 無憂。’”《史記·張儀列傳》:“為大王計,莫如事 秦 。事 秦 則 楚 韓 必不敢動;無 楚 韓 之患,則大王高枕而臥,國必無憂矣。” 唐 羅鄴 《上東川顧尚書》詩:“龍節坐持兵十萬,可憐 三蜀 盡無憂。” 宋 朱熹 《次瑞泉詩韻》:“終待寒泉食,無憂水鏡昏。”

(2).佛教語。參見“ 無憂王 ”、“ 無憂樹 ”。

長圖

(1).大幅的地圖。借指廣闊的地域。《文選·何晏<景福殿賦>》:“遙目九野,遠覽長圖。” 李善 注引《周禮》:“遂人掌邦之野,以土地之圖經田野。”

(2).久遠之計。 南朝 宋 鮑照 《登大雷岸與妹書》:“長圖大念,隱心者久矣。” 清 黃景仁 《醉歌行別伍三》:“揮手且去,各為長圖。”

歡宴

歡樂地宴請

歡宴來賓

高樓

高層的住宅大樓或辦公大樓

海內

古人認為我國疆土四面為海所環抱,因而稱國境以內為海內

海內之地。——《孟子·梁惠王上》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內大亂。——《資治通鑑》

束手

(1)

(2) 捆住了手,比喻毫無辦法

束手無策

(3) 指不抵抗;投降

近者奉辭伐罪,旌麾南指,劉琮束手。——《資治通鑑》

歸投

投奔;歸順。《宋書·武帝紀上》:“傾其巢窟,令賊奔走之日,無所歸投。”《敦煌曲子詞·感皇恩》:“還(寰)海內,束手願歸投。”

朱紫

(1).紅色與紫色。《文選·張衡<西京賦>》:“木衣綈錦,土被朱紫。” 李善 註:“朱紫,二色也。” 宋 梅堯臣 《洛陽牡丹》詩:“紅棲 金谷 妓,黃值 洛川 妃。朱紫亦皆附,可言人世稀。”

(2).《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朱,正色;紫,間色之好者。惡其邪好而奪正色。”後因以“朱紫”喻正與邪、是與非、善與惡。《東觀漢記·宗資傳》:“ 汝南 太守 宗資 ,任用善士,朱紫區別。”《後漢書·陳元傳》:“夫明者獨見,不惑於朱紫;聽者獨聞,不謬於清濁。” 南朝 梁 劉孝標 《廣絕交論》:“見一善則盱衡扼腕,遇一才則揚眉抵掌,雌黃出其脣吻,朱紫由其月旦。” 唐 劉知幾 《史通·編次》:“ 班固 踵武,仍加祖述於其間……朱紫以之混淆,冠履於焉顛倒。”

(3).比喻辭采。《南齊書·周顒傳》:“ 顒 音辭辯麗,出言不窮,宮商朱紫,發口成句。”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定勢》:“是以括囊雜體,功在銓別,宮商朱紫,隨勢各配。”

(4).古代高級官員的服色或服飾。謂朱衣紫綬,即紅色官服,紫色綬帶。《藝文類聚》卷四八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吏部郎表》:“方愧朱紫,永懵鈞衡。”

(5).古代高級官員的服色或服飾。謂紅色、紫色官服。 唐 白居易 《偶吟》:“久寄形於朱紫內,漸抽身入蕙荷中。”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七:“唯大賢忽為人縶維,官至朱紫。” 清 李漁 《奈何天·憂嫁》:“下官只因宦途偃蹇,家計蕭條,不以朱紫為榮,但覺素封可羨。”

風流

(1) 風采特異,業績突出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2) 才華出眾,自成一派,不拘泥於禮教

是真名士自風流

(3) 放蕩不羈

如此風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響的婚禮

(4) 具有 * 特點或 * 上得到滿足

風流小說

(5) 風俗教化

風流篤厚,禁罔疏闊。——《漢書·刑法志》

(6) 遺風,流風餘韻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7) 風度;儀表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唐· 杜甫《詠懷古蹟》

(8) 風韻,多指好儀態

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紅樓夢》

卿相

執政的大臣。《孟子·公孫丑上》:“夫子加 齊 之卿相,得行道焉,雖由此霸王,不異矣。”《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起 不為卿相,不復入 衛 。” 唐 杜甫 《送顧八分文學適洪吉州》詩:“高歌卿相宅,文翰飛省寺。” 康有為 《大同書》丙部:“人人皆可由白屋而為王侯、卿相、師儒,人人皆可奮志青雲,發揚蹈厲,無階級之害。”

諸侯

古時帝王所轄各小國的王侯

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宋· 蘇洵《六國論》

叫呼

亦作“ 叫嘑 ”。亦作“ 叫謼 ”。1.呼喊;呼叫。《淮南子·兵略訓》:“喜怒而合四時,叫呼而比雷霆。”《新唐書·南蠻傳中·南詔下》:“二月,蠻以雲梁、鵝車四面攻,士叫謼。”《新唐書·陳子昂傳》:“春作無時,何望有秋?彫甿遺噍,再罹艱苦,有不堪其苦,則逸為盜賊,揭梃叫嘑,可不深圖哉!”

(2).指稱呼。 清 李漁 《巧團圓·得妻》:“只為他錯投胎,把娘來叫呼。致令我莽報德,借伊來償補。”

(3).指譏笑。《後漢書·荀韓鍾等傳論》:“ 漢 自中世以下,閹豎擅恣,故俗遂以遁身矯絜放言為高。士有不談此者,則芸夫牧豎已叫呼之矣。” 李賢 註:“叫呼,譏笑之也。”

萬歲

(1) 千秋萬代,永遠存在(祝頌的話)

皆呼萬歲。——《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民稱萬歲。——《戰國策·齊策四》

(2) 封建時代臣民對皇帝的稱謂

千秋

(1) 千年

(2) 歲月久遠

(3) 生日。敬辭,指人的壽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氣,豈不惹人議論?——曹雪芹《紅樓夢》

樂業

安於職守,樂於效力。樂,意動用法,以…為樂。業,職守

兵精足用,英雄樂業,當橫行天下。——《資治通鑑》

全民樂業

鼓腹

(1).鼓起肚子。謂飽食。《莊子·馬蹄》:“夫 赫胥氏 之時,民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 唐 岑參 《南溪別業》詩:“逍遙自得意,鼓腹醉中游。” 清 曹寅 《五月十一夜集西堂限韻》:“在昔鼓腹游,真意非等倫。”

(2).拍擊腹部,以應歌節。 元 無名氏 《醉寫赤壁賦》第一折:“高歌鼓腹,長笑掀髯,我則待慢登臨感慨悅他這箇 仲宣 樓。”

(3).捧腹大笑。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五:“余於國朝前輩名家,亦偶窺一斑,聊附於此,以當鼓腹。”

田疇

(1).泛指田地。《禮記·月令》:“﹝季夏之月﹞可以糞田疇,可以美土疆。” 孫希旦 集解引 吳澄 曰:“田疇,謂耕熟而其田有疆界者。” 漢 賈誼 《新書·銅布》:“銅布於下,採銅者棄其田疇,家鑄者損其農事,穀不為則鄰於飢。” 宋 范仲淹 《稼穡惟寶賦》:“田疇播殖之時,豈慙種玉。” 郭沫若 《屈原》第一幕:“園後為籬柵,有門在正中偏右,園外一片田疇。”

(2).指封地。《韓詩外傳》卷三:“頒其爵列、等級、田疇,以賞羣臣。” 唐 元稹 《陽城驛》詩:“我實 唐 士庶,食 唐 之田疇。”

(3).指農業。《南齊書·州郡志上》:“ 鬱州 在海中,周迴數百里,島出白鹿土,有田疇魚鹽之利。”

(4).田官。《文子·自然》:“昔 堯 之治天下也, 舜 為司徒, 契 為司馬, 禹 為司空, 后稷 為田疇, 奚仲 為工師。”

詩詞推薦

感皇恩·其一·四海清平四首原文_感皇恩·其一·四海清平四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