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旨查恤征緬弁兵陣亡者因成是什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征緬誰期方伯欺,僨轅狼藉眾殃罹。

縱令巧飾伊馳牘,何致不憐彼死綏。

既悉庸臣多隱報,定教節士被恩施。

此時此事慚猶睹,三嘆寧惟杜牧之。

詩詞問答

問:《降旨查恤征緬弁兵陣亡者因成是什》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六十六

2. 滇兵應調征緬者不下一萬七千餘乃楊應琚措置乖方致軍士攖賊鋒冒瘴癘而死及迷失不歸者幾及其半即將弁亦有臨陣捐軀者應琚務為欺飾匿不上聞無由加優恤而勵忠□茲以廷鞫李時升始悉梗概因諭總督明瑞巡撫鄂寧核實臚奏以分別恤賚

參考注釋

方伯

殷 周 時代一方諸侯之長。後泛稱地方長官。 漢 以來之刺史, 唐 之採訪使、觀察使, 明 清 之布政使均稱“方伯”。《禮記·王制》:“天子百里之內以共官,千里之內以為御,千里之外設方伯。”《史記·周本紀》:“ 周 室衰微,諸侯彊並弱, 齊 、 楚 、 秦 、 晉 始大,政由方伯。” 裴駰 集解引 鄭司農 曰:“長諸侯為方伯。”《漢書·何武傳》:“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職在進善退惡。” 唐 韓愈 《送許使君刺郢州序》:“ 於公 身居方伯之尊,蓄不世之材,而能與卑鄙庸陋相應答如影響。” 清 王韜 《淞濱瑣話·金玉蟾》:“薦章交上,升任 黔 中廉訪使,旋升方伯,改授 雲南 巡撫。”

僨轅

覆車。比喻覆敗。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兵部·征安南》:“即 張永嘉 當局,曾議恢復 大寧 三衛故地。使其説果行,亦必至僨轅取禍矣。” 清 錢謙益 《按察使黃公八十壽序》:“行乎萬里之塗,恃其有用,而不知止息,則必有僨轅折軸之患。”

狼藉

(1) 亂七八糟;散亂、零散

聞其兒為吏,放縱狼藉。——《後漢書·張酺傳》

滿目狼藉

杯盤狼藉

(2) 也作“狼籍”

縱令

即使——用在偏正複句的偏句,表示假設的讓步,即退一步提出某種情況

縱令失敗,我們也要繼續試驗

巧飾

(1).工巧裝飾。 漢 王符 《潛夫論·務本》:“百工者,以致用為本,以巧飾為末。”

(2).詐偽粉飾。《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贊》:“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 晉 杜預 《上黜陟課法略》:“法令滋章,巧飾彌多。”

死綏

(1).謂軍隊敗退,;將領應當治罪。《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司馬法》‘將軍死綏’……是古之將者,軍破於外,而家受罪於內也。自命將征行,但賞功而不罰罪,非國典也。其令諸將出征,敗軍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舊唐書·忠義傳下·李源》:“《禮》著死綏,《傳》稱握節,捐生守位,取重人倫。”

(2).效死沙場。 唐 杜牧 《聞慶州趙縱使君與党項戰中箭身死長句》:“死綏卻是古來有,驍將自驚今日無。”《資治通鑑·唐德宗興元元年》:“上有掣肘之譏,下無死綏之志。”《明史·王元翰傳》:“平居凍餒,脫巾可虞,有事怨憤,死綏無望。塞北之患未可知也。”

(3).指死於戰事者。 唐 陳子昂 《為副大總管屯營大將軍蘇宏暉謝表》:“遂得齒劍餘魂,更參授鉞之任;死綏之魄,復同挾纊之恩。”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一:“ 方振聲 以縣丞謚‘義烈’,俱照知府例卹,則皆出特恩。蓋我聖朝崇奬死綏不遺微末如此也。”

庸臣

平庸之臣。《管子·小匡》:“﹝ 桓公 ﹞使 鮑叔牙 為宰, 鮑叔 辭曰:‘臣,君之庸臣也。’”《漢書·賈誼傳贊》:“﹝ 賈誼 ﹞使時見用,功化必盛,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 清 黃燮清 《黃天盪懷古》詩:“從古庸臣好和議,寒潮嗚咽使人悲。”

節士

有節操的人。《韓詩外傳》卷十:“吾聞之,節士不以辱生,遂奔敵殺七十人而死。”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王轂》:“ 轂 亦大節士,輕財重義,為鄉里所譽。” 清 蔣士銓 《桂林霜·遣遁》:“就是屠腸抉舌成何濟,説甚么節士臨邊聽鼓鼙。”

恩施

(1).施恩,恩賜。《史記·儒林列傳》:“詔書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際,通古今之義,文章爾雅,訓辭深厚,恩施甚美。”《後漢書·桓帝紀》:“州郡檢查,務崇恩施,以康我民。” 唐 薛用弱 《集異記·丁岩》:“虎於陷中,踴躍盤旋,如荷恩施。” 陳毅 《滿江紅·游廣東旋至海南島度假一周》詞:“革命百年成與敗,自由豈是恩施得?”

(2).指恩惠。《醒世恆言·大樹坡義虎送親》:“但行刻薄人皆怨,能布恩施虎亦親。”

此時

這時候。《後漢書·劉玄傳》:“﹝ 韓夫人 ﹞輒怒曰:‘帝方對我飲,正用此時持事來乎!’” 唐 白居易 《琵琶記》:“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三回:“此時已經四更天光景了。”

三嘆

亦作“ 三嘆 ”。多次感嘆,形容慨嘆之深。《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吾子置食之間三嘆,何也?” 唐 杜甫 《惜別行送劉判官》詩:“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嘆聚散臨重陽。”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予每讀其史傳及《正氣歌》,未嘗不三嘆流涕也,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

謂三人隨著歌唱者發出讚嘆之聲,予以應和。《文選·陸機<文賦>》:“雖一唱而三嘆,固既雅而不艷。” 李善 註:“唱,發歌句者;三嘆,三人從而嘆之。”

杜牧

字牧之,唐代著名詩人,京兆萬年(現陝西西安)人

詩詞推薦

  • 溪上小酌

    陸游宋代〕岸幘出籬門,投竿俯溪瀨。魚聚忽千百,鳥鳴時一再。新涼社瓮香,亦有雉兔賣。歡言洗杯酌,又破止酒戒。
  • 雜詩

    曹丕魏晉〕西北有浮雲,亭亭如車蓋。惜哉時不遇,適與飄風會。吹我東南行,行行至吳會。吳會非我鄉,安得久留滯。棄置
    降旨查恤征緬弁兵陣亡者因成是什原文_降旨查恤征緬弁兵陣亡者因成是什的賞析_古詩文
  • 春風

    鄭剛中宋代〕劉郎桃樹欲撓春,一夜飄零最惱人。不似窮秋作霜露,摧殘蒲柳有誰嗔。
    降旨查恤征緬弁兵陣亡者因成是什原文_降旨查恤征緬弁兵陣亡者因成是什的賞析_古詩文
  •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辛棄疾宋代〕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
    降旨查恤征緬弁兵陣亡者因成是什原文_降旨查恤征緬弁兵陣亡者因成是什的賞析_古詩文
  • 送當塗趙少府赴長蘆

    李白唐代〕我來揚都市,送客回輕舠。因夸楚太子,便睹廣陵濤。仙尉趙家玉,英風凌四豪。維舟至長蘆,目送煙雲高。搖扇
  • 願成雙·梅腮褪

    顧均澤元代〕梅腮褪,柳眼肥。雨絲絲開到荼縻。一春常是盼佳期。不覺的香消玉體。忒風流姝媚。忒聰慧。怎生般信絕音稀。
  • 六十五歲新正自貽

    邵雍宋代〕予家洛城裡,況在天津畔。行年六十五,當宋之盛旦。南園臨通衢,北圃仰雙觀。雖然在京國,卻如處山澗。清泉
  • 宋中遇陳二

    高適唐代〕常忝鮑叔義,所期王佐才。如何守苦節,獨此無良媒。離別十年外,飄颻千里來。安知罷官後,惟見柴門開。窮巷
  • 萬壽山新齋成二首·其二

    乾隆清代〕壁戒錦繡帷,堂施翰墨筵。探賾披書林,契妙忘魚筌。近挹岫出雲,遠睇波含煙。恭已凜無逸,殷心祝有年。
  • 郊廟歌辭儀坤廟樂章雍和

    員半千唐代〕孝享雲畢,惟徹有章。雲感玄羽,風淒素商。瞻望神座,祗戀匪遑。禮終樂闋,肅雍鏘鏘。
  • 晚秋即事

    葉茵宋代〕曳筇獨獨倚柴扉,翠潑西山漾落暉。衲子頂雲隨雁遠,牧章腰笛挽牛歸。
    降旨查恤征緬弁兵陣亡者因成是什原文_降旨查恤征緬弁兵陣亡者因成是什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徐正時歸浦城

    曹勛宋代〕徐子志義士,觸熱如探湯。遠從南浦來,訪我存與亡。語兼瓊瑤溫,氣回蘭蕙芳。炎雲正爍石,懷抱為清涼。顧予
    降旨查恤征緬弁兵陣亡者因成是什原文_降旨查恤征緬弁兵陣亡者因成是什的賞析_古詩文
  •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邵雍宋代〕了生始可言常事,知性方能議大猷。只此長川無晝夜,為誰驅逼向東流。
    降旨查恤征緬弁兵陣亡者因成是什原文_降旨查恤征緬弁兵陣亡者因成是什的賞析_古詩文
  • 王提刑輓詞

    樓鑰宋代〕伯仲三珠樹,優為一世才。人琴先起恨,金玉遂俱摧。南阮方深痛,阿連尤可哀。桃花源上路,老眼更堪開。
    降旨查恤征緬弁兵陣亡者因成是什原文_降旨查恤征緬弁兵陣亡者因成是什的賞析_古詩文
  • 滿庭芳

    邵緝宋代〕落日旌旗,清霜劍戟,塞角聲喚嚴更。論兵慷慨,齒頰帶風生。坐擁貔貅十萬,銜枚勇、雲槊交橫。笑談頃,匈奴
  • 贈越子實

    戴表元宋代〕北風吹沙溪倒飛,白日未落山中歸。千邀萬覓不相就,誰信有人主穿微。幅巾大帶長襦袍,韋篋錦囊鮮彩毫。名門
  • 送朱季公守封川

    樓鑰宋代〕妙舞清歌有二姝,後堂曾見繡羅襦。嶺南太守風流勝,不用歸舟載綠珠。
  • 駐蹕德州示山東大小吏再疊舊作韻

    乾隆清代〕德水行宮復憩居,賦詩言志尚聽予。小廉 * 勉敦實,守潔政勤戒涉虛。中稔應籌餘一矣,偏災莫忘向隅如。入疆
  • 十月朔過殿

    孔武仲宋代〕平曉清風響北林,大明宮殿肅陰陰。雕輿來息雲天上,黼座遙瞻斗極深。庭廣袍衣自相照,朝回幡蓋尚餘音。太平
  • 水龍吟(老人壽詞)

    侯置宋代〕夜來霜拂簾旌,淡雲麗日開清曉。香猊金暖,冰壺玉嫩,佳辰寒早。橘綠橙黃,袖紅裙翠,一堂歡笑。正梅妃月姊
降旨查恤征緬弁兵陣亡者因成是什原文_降旨查恤征緬弁兵陣亡者因成是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