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詔洞原文
衡泌棲遲風尚清,蝸廬焚後一身輕。
千秋洞口傳三詔,遁世微嫌未遁名。
詩詞問答
問:三詔洞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三詔洞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三詔洞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庚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二十三
參考注釋
衡泌
1.謂隱居之地。語本《詩.陳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樂飢。"朱熹集傳:"此隱居自樂而無求者之詞。言衡門雖淺陋,然亦可以游息;泌水雖不可飽,然亦可以玩樂而忘飢也。"棲遲
亦作“ 棲遟 ”。亦作“ 棲遅 ”。亦作“棲犀”。1.游息。《詩·陳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 朱熹 集傳:“棲遲,游息也。” 晉 袁宏 《後漢紀·光武帝紀七》:“夫以 鄧生 之才,參擬王佐之略,損翮弭鱗,棲遲刀筆之間,豈以為謙,勢誠然也。” 元 虞集 《次韻杜德常博士萬歲山》:“玉幾由來常咫尺,衡門此日遂棲遟。” 清 劉大櫆 《贈方抱之序》:“無亭臺苑囿以為眺望之資,無梵宇琳宮之閒靚以為棲遲之地。” 邵燕祥 《獻詩》:“今天,我想像我是一隻燕子,棲遲在箭樓的 北京 雨燕。”
(2).耗散。《荀子·王制》:“務本事,積財物,而勿忘(妄)棲遲薛越也,是使羣臣百姓皆以制度行,則財物積,國家案自富矣。”
(3).滯留。《後漢書·馮衍傳下》:“久棲遟於小官,不得舒其所懷,抑心折節,意悽情悲。” 宋 孔武仲 《瓜步阻風》詩:“門前白浪如銀山,江上狂風如怒虎。船痴艣硬不能拔,未免棲遅傍洲渚。”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母怒,逐其故夫去,此子憤悒不食,其故夫亦棲遲旅舍,不肯行。” 郭沫若 《聖者》:“海外棲遲又一年,蒼茫往事已如煙。”
(4).漂泊失意。 唐 李賀 《致酒行》:“零落棲遲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長壽。”《舊唐書·竇威傳》:“昔 孔丘 積學成聖,猶狼狽當時,棲遲若此,汝效此道,復欲何求?”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公薦》:“今則不然,忘往日之棲遲,貪暮年之富貴,僕恐前途更失,後悔難追。” 宋 陸游 《上鄭宣撫啟》:“某流落無歸,棲遲可嘆。”
風尚
社會風貌與時尚
樹立新風尚
蝸廬
狹小如蝸殼的房子
蝸廬四壁空。——陸游《蝸廬》
一身
(1) 全身,渾身
一身正氣
(2) 一套(衣服)
一身新衣服
(3) 一個人
孑然一身
千秋
(1) 千年
(2) 歲月久遠
(3) 生日。敬辭,指人的壽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氣,豈不惹人議論?——曹雪芹《紅樓夢》
口傳
(1) 把見聞、意見、信仰和習俗通過口說授下去的過程
(2) 通過口述來傳授
遁世
獨自隱居,避開俗世;避世隱居
遁世絕俗
微嫌
細小的嫌隙。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詞林·王師竹宮庶》:“其為庶常時,值同館有以微嫌詈吏部吏者。時, 蒲坂 楊襄毅 為太宰,聞之大怒,愬之 江陵 相公 。”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自盡》:“若其微嫌小隙,殞身於彼者之家……此又刁惡之無足惜者也。”
遁名
猶言隱姓埋名。《藝文類聚》卷五七引 三國 魏 劉邵 《七華》:“ 玄休先生 ,棄世遁名。”《梁書·文學傳下·謝幾卿》:“遁名屠肆,發跡關市,其人緬邈,餘流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