雩祭齋居·其一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雩祭齋居·其一原文

朱明應候秩南訛,殷禮初行祗敬多。

更值東郊方待澤,齋居夜夜問如何。

詩詞問答

問:雩祭齋居·其一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雩祭齋居·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雩祭齋居·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歌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二十一

2. 雩祭雖舉於去年而適以患癤命臣工恭代今年始親詣行禮故云

參考注釋

朱明

(1).夏季。 尸子 《卷上》:“春為青陽,夏為朱明,秋為白藏,冬為玄英。”《漢書·禮樂志》:“朱明盛長,旉與萬物。” 晉 潘岳 《射雉賦》:“於時青陽告謝,朱明肇授。” 唐 劉禹錫 《代謝端午賜物表》:“朱明仲月,端午佳辰。” 清 孫枝蔚 《惜夏》詩:“我餞朱明後,無衣暗自傷。”

(2).指立夏節。 南朝 梁 蕭統 《錦帶書十二月啟·中呂四月》:“節屆朱明,晷鍾丹陸。”《敦煌曲子詞·菩薩蠻》:“朱明時節櫻桃熟,捲簾嫩筍初成竹。” 元 柯丹邱 《荊釵記·繡房》:“寶篆香消,繡窗日永,又還節近朱明。”

(3).太陽。《楚辭·招魂》:“朱明承夜兮,時不可以淹。” 王逸 註:“朱明,日也。”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詩》之六六:“朱明不相見,奄昧獨無侯。” 明 王世貞 《天門開》詩:“朱明曜以東起,纖阿迫以西垂。”

(4).指傳說中的火神 祝融 。《淮南子·天文訓》:“南方火也,其帝 炎帝 ,其佐 朱明 。” 高誘 註:“舊説雲 祝融 。”

(5). 漢 郊祀歌名。《史記·樂書》:“春歌《青陽》,夏歌《朱明》,秋歌《西皞》,冬歌《玄冥》。”《後漢書·祭祀志中》:“立夏之日,迎夏於南郊,祭赤帝 祝融 ,車旗服飾皆赤,歌《朱明》。”

(6).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七洞天,即“朱明輝真之洞天”。在 廣東 羅浮山 。 宋 蘇軾 《次韻正輔同游白水山》:“ 朱明洞 里得靈草,翩然放杖凌蒼霞。” 宋 蘇軾 《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之三:“ 羅浮 高萬仞,下看 扶桑 卑。默坐 朱明洞 ,玉池自生肥。”

(7).指 明 朝。 明 朝皇帝姓 朱 ,故稱。《花城》1981年第6期:“自從 成吉思汗 的孫子 忽必烈 定都 北京城 ,經過 蒙元 、 朱明 、 滿清 ,七百多年。”

應候

(1).順應時令節候。 晉 陸雲 《寒蟬賦》序:“處不巢居,則其儉也;應候守節,則其信也。” 唐 李商隱 《為滎陽公進賀冬銀乳白身狀》:“黃鐘應候,白琯舒和。” 明 俞安期 《望海》詩:“日日潮來長應候,似應西答百川朝。” 清 王士禛 《居易錄談》卷中:“及二三月,眾花應候而發,而冬花已憔悴。”

(2).應接侍候。《紅樓夢》第七二回:“這是奶奶日間操心,惦記應候宮裡的事。”

南訛

(1).亦作“ 南為 ”、“ 南偽 ”、“ 南譌 ”。指夏時耕作及勸農等事。《書·堯典》:“申命 羲叔 ,宅南交,平秩南訛,敬致。” 孔 傳:“訛,化也。掌夏之官,平敘南方化育之事……四時同之,亦舉一隅。”《史記·五帝本紀》:“申命 羲叔 ,居 南交 。便程南為,敬致。” 司馬貞 索隱:“春言東作,夏言南為,皆是耕作營為勸農之事。”《漢書·王莽傳中》:“予之南巡,必躬載耨,每縣則薅,以勸南偽。” 南朝 齊 謝朓 《雩祭歌》:“火景方中南譌秩,靡草雲黃含桃實。”

(2).南方主夏屬火, 炎帝 所司。因用以借稱火神。 宋 王禹偁 《火星中而寒暑退賦》:“又若南訛赫怒,人失其所,焦砂爛石以何盛,輕箑纖絺而曷御。” 清 楊模 《閏六月初七夜月》:“南訛莫認火西流,顧兔高懸略似鉤。”

殷禮

(1).盛大的祭禮。《書·洛誥》:“ 周公 曰:‘王肇稱殷禮,祀於新邑,鹹秩無文。’” 蔡沉 集傳:“殷,盛也。”

(2). 殷 代的禮制。《禮記·中庸》:“吾學 殷 禮,有 宋 存焉。”《論語·為政》:“ 周 因於 殷 禮,所損益,可知也。”

祗敬

恭敬。《楚辭·離騷》:“ 湯 禹 儼而祗敬兮, 周 論道而莫差。” 唐 韓愈 《東都遇春》詩:“在庭百執事,奉職各祗敬。”

東郊

(1). 西周 時,特指其東都 王城 以東的郊外。 周 滅 商 後,遷 殷 民於此。《書·君陳》:“ 周公 既沒,命 君陳 分正東郊 成周 。” 孔穎達 疏:“ 周公 遷 殷 頑民於 成周 。頑民既遷, 周公 親自監之。 周公 既沒, 成王 命其臣名 君陳 代 周公 監之,分別居處,正此東郊 成周 之邑。”

(2).泛指國都或城市以東的郊外。《禮記·月令》:“﹝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於東郊。” 漢 班固 《西都賦》:“東郊則有通溝大漕。” 南朝 梁 沉約 《宿東園》詩:“ 陳王 鬭雞道, 安仁 采樵路。東郊豈異昔,聊可閒餘步。”《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東郊漸覺花供眼,南陌依稀草吐芽。”

齋居

(1).齋戒別居。《明史·左懋第傳》:“三月,大風霾。帝布袍齋居,禱之不止。” 清 鈕琇 《觚賸續編·芙蓉閣》:“時 世宗 齋居西宮,建設醮壇,勅大臣製青詞一聯,懸於壇門。”

(2).家居;閒居。 宋 王安石 《送鄆州知府宋諫議》詩:“坐鎮均勞逸,齋居養智恬。” 清 黃景仁 《荻港舟次》詩:“紛紛賓從厭粱肉,公也齋居飽饘粥。”

(3).家居的房舍;書房。 清 吳嘉賓 《得一齋記》:“吾宗繼之,以 顏氏 子得一之義,名其齋居。”

夜夜

(1) 每夜

他和祖母夏天夜夜在這裡納涼

夜夜達五更。——《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 又

夜夜不得息。

如何

(1)

(2) 用什麼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貼的問題

(3) 方式、方法怎樣

接下去的問題是如何表明我們的意思

(4) 在什麼情況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會

(5) 怎么,怎么樣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後如何。——《水滸傳》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樣”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湯問》

詩詞推薦

雩祭齋居·其一原文_雩祭齋居·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