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張公子

作者:汪由敦 朝代:清代

贈張公子原文

懦術雍容講藝時,盧前王后感心期。

十年未脫諸生籍,一顧終慚國士知。

畏壘尚余他日淚,橫山仍結故鄉思。

寒鐙蕭寺無人問,憔悴西華鬢欲絲。

詩詞問答

問:贈張公子的作者是誰?答:汪由敦
問:贈張公子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贈張公子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汪由敦的名句有哪些?答:汪由敦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2. 故邑侯海寧張權大先生子由敦,童子試時出公門下。

參考注釋

雍容

(1) 形容儀態溫文大方

宣為人好威儀,進止雍容。——《漢書·薛宣傳》

雍容有禮

雍容華貴

(2) 舒緩;從容不迫

從車騎,雍容閒雅其都。——《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雍容大方

講藝

講論六藝。《後漢書·樊準傳》:“及 光武皇帝 受命中興,羣雄崩擾,旌旗亂野,東西誅戰,不遑啟處,然猶投戈講藝,息馬論道。”《文選·顏延之<皇太子釋奠會作>》:“國尚師位,家崇儒門,稟道毓德,講藝立言。” 李善 註:“《西都賦》曰:‘講論乎六藝。’”《魏書·儒林傳·常爽》:“是故 季路 勇士也,服道以成忠烈之概; 寧越 庸夫也,講藝以全高尚之節。”

前王

(1).已故帝王;先王。《詩·周頌·烈文》:“於乎前王不忘。” 毛 傳:“前王, 武王 也。”《楚辭·離騷》:“忽奔走以先後兮,及前王之踵武。” 朱熹 集註:“欲其有以躡先王之遺跡也。”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吳王壽夢傳》:“昔前王未薨之時嘗晨昧不安。”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褒崇庸德,前王之令典。” 唐玄宗 《平胡》詩:“武功今已立,文德愧前王。”

(2).古代舉行儀式時在前面引導帝王。《周禮·秋官·大司寇》:“及納亨,前王,祭之日,亦如之。” 賈公彥 疏:“前王謂步行在王前,為道引也。”

感心

感動心意。《漢書·禮樂志》:“威儀足以充目,音聲足以動耳,詩語足以感心。” 明 高啟 《<婁江吟藁>序》:“凡可以感心而動目者一發於詩。”

十年

形容時間長久。《左傳·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 楊伯峻 註:“十年,言其久也。” 唐 賈島 《劍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諸生

明代稱考取秀才入學的生員為諸生

諸生學於太學。——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諸生許用德。——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一顧

(1).一看。 漢 東方朔 《七諫·怨思》:“過故鄉而一顧兮,泣戲欷而霑衿。”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辨騷》:“每一顧而掩涕,嘆君門之九重,忠怨之辭也。” 唐 劉長卿 《題虎丘寺詩》:“徘徊北樓上,江海窮一顧。” 巴金 《利娜》上篇:“怎樣才能夠使他知道我在這裡千方百計地求他一顧啊!”

(2).《戰國策·燕策二》有經 伯樂 一顧而馬價十倍之說。後以“一顧”喻受人引舉稱揚或提攜知遇。 南朝 齊 謝朓 《和王主簿怨情》詩:“生平一顧重,宿昔千金賤。”《南史·蕭子顯傳》:“一顧之恩,非望而至。” 唐 李益 《將赴朔方早發漢武泉》詩:“問我此何為,平生重一顧。”

(3).謂顧瞻偏重於某一邊。《史記·季布欒布列傳》:“當是之時, 彭王 一顧,與 楚 則 漢 破,與 漢 而 楚 破。”

國士

(1).一國中才能最優秀的人物。《左傳·成公十六年》:“皆曰:國士在,且厚,不可當也。”《戰國策·趙策一》:“ 知伯 以國士遇臣,臣故國士報之。” 宋 黃庭堅 《書幽芳亭》:“士之才德蓋一國則曰國士。”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維揚生》:“以 張良 、 韓信 之才,不識為國士。”

(2).一國中最勇敢、有力量的人。《墨子·公孟》:“國士戰且扶人,猶不可及也。今子非國士也,豈能成學又成射哉!”《荀子·子道》:“雖有國士之力,不能自舉其身,非無力也,勢不可也。” 王先謙 集解:“國士,一國勇力之士。”

(3). 太平天囯 改翰林為“囯士”。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傑歸真》:“改翰林為囯士,謂其學識超乎一囯,以囯士待之,自克以囯士報也。”

畏壘

(1).山名。

(2).借指鄉野。 宋 劉克莊 《和季弟韻》之六:“老愛家山安 畏壘 ,早知世路險 瞿唐 。” 清 趙翼 《調守廣州》詩:“地偏恰似 仇池 穴,俗厚難忘 畏壘 鄉。”

(3).形容宏大。 康有為 《<廣藝舟雙楫>序》:“汝負畏壘之材,取桀杙,取櫩櫨,安器汝!”

他日

(1) 將來;來日,將來的某一天或某一時期

他日見於王。——《孟子·梁惠王下》

他日驢一鳴。——《戰國策·魏策》

他日不忘老人芋。——清· 周容《芋老人傳》

願他日得志。

(2) 以往;昔日

故鄉

家鄉,自己出生的地方

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樂府詩集·木蘭詩》

蕭寺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中:“ 梁武帝 造寺,令 蕭子云 飛白大書‘蕭’字,至今一‘蕭’字存焉。”後因稱佛寺為蕭寺。 唐 李賀 《馬》詩之十九:“蕭寺馱經馬,元從 竺國 來。”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楔子:“可正是人值殘春 蒲郡 東,門掩重關蕭寺中。”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魯公女》:“ 招遠 張於旦 ,性疎狂不覊,讀書蕭寺。”

無人

(1).沒有人才。《左傳·文公十三年》:“﹝ 士會 ﹞乃行。 繞朝 贈之以策,曰:‘子無謂 秦 無人,吾謀適不用也。’” 金 元好問 《曲阜紀行》詩之八:“吾謀未及用,勿謂 秦 無人。”

(2).沒有人;沒人在。《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秦王 屏左右,宮中虛無人。” 三國 魏 應璩 《與侍郎曹良思書》:“足下去後,甚相思想。《叔田》有無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風人之作,豈虛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詞:“深院無人,黃昏乍拆鞦韆,空鎖滿庭花雨。”參閱《詩·鄭風·叔于田》。

憔悴

(1) 黃瘦;瘦損

憔悴孤虛。——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形容憔悴

憔悴了許多

(2) 枯萎;凋零

花有點憔悴

(3) 困頓

漂淪憔悴。——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詩

生民憔悴

(4) 煩惱

何苦將錢去買憔悴,白折了五百兩銀子,又送了五條性命。——《二刻拍案驚奇》

西華

道教仙宮名。對 東華 而言。 東華 為男仙所居,以 東王公 領; 西華 為女仙所居,以 西王母 領。故女仙名籍稱《西華仙籙》。《雲笈七籤》卷七:“《八素經》云: 西華宮 有琅簡蕊書,當為真人者,乃得此文。”

詩詞推薦

贈張公子原文_贈張公子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