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山東得雨原文
北方春雨短,竟如成例事。
畿輔今歲幸,一犁資種植。
齊鄭麥為秋,切切常廑意。
況復經冬旱,三白未兆瑞。
頃聞流移眾,溝壑將填棄。
治安恆目蒿,調和更心愧。
以此常自責,敢雲厭災異。
置郵傳奏章,方牧佳音至。
青齊被膏澤,沃壤興鋤利。
稍解眉間愁,更積心中思。
豫洛亦我民,此雨曾沾未。
詩詞問答
問:聞山東得雨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聞山東得雨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三十九
參考注釋
北方
(1) 向北的方向;地球北極的方向
(2) 特指中國黃河以北的地區
北方有侮臣者。——《墨子·公輸》
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資治通鑑》
春雨
(1).春天的雨。《莊子·外物》:“春雨日時,草木怒生。” 唐 方乾 《水墨松石》詩:“垂地寒雲吞大漠,過 江 春雨入全 吳 。” 明 劉基 《春雨》詩:“春雨和風細細來,園林取次發枯荄。”
(2).用以比喻恩澤。 明 無名氏 《鳴鳳記·林遇夏舟》:“幸天恩同沾春雨,最堪悲,又分襟雲山兩處暌違。”
(3).曲名。 蘇曼殊 《本事詩》:“《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 浙江 潮。”自註:“《春雨》,曲名。”
成例
成形的做法;常規;先例
還按成例辦
畿輔
國都所在的地方,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區
畿輔某官某妻。——明· 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今歲
指今年
今歲是個豐收年
種植
(1) 栽種植物或莊稼
種植了大面積的小麥
(2) 細胞,尤指腫瘤細胞脫落至一個新的部位並繼續生長
種植癌
切切
(1) 急切;急迫
何至切切如此
(2) 哀怨、憂傷貌
心切切而內圮
(3) 深切
切切為恨
(4) 懇摯
待我心切切
(5) 務必;必須——多用於書信
切切不可忘記
(6) 用在布告、條令等尾,表示再三告誡
切切此布
(7) 形容聲音輕細而急促
以弦切切。——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嘈嘈切切錯雜彈。
況復
亦作“況復”。1.更加;加上。 隋煬帝 《白馬篇》:“本持身許國,況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詩:“干戈況復塵隨眼,鬢髮還應雪滿頭。” 明 梁辰魚 《於虎丘殿階遇張月容》曲:“眼波橫,況復香肩偷憑。”
(2).何況,況且。《陳書·江總傳》:“況復才未半古,屍素若茲。” 唐 馬總 《意林·傅子》:“蜘蛛作羅,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況復人乎?” 唐 劉駕 《寄遠》詩:“得書喜猶甚,況復見君時。”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詩》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視,況復不相識。”
三白
(1).三度下雪。《全唐詩》卷八八載《占年》:“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 宋 蘇軾 《次韻陳四雪中賞梅》:“高歌對三白,遲暮慰 安仁 。” 金 元好問 《雪後招鄰舍王贊子襄飲》詩:“ 河南 冬來已三白,土膏墳起如蜂房。” 明 唐寅 《擬瑞雪降群臣賀表》:“祥徵三白,允昭聖德之符。”
(2).指鹽、蘿蔔、飯。三者皆白色,故謂。《續談助》卷五引 唐 楊華 《膳夫經手錄》:“蘿蔔,貧寠之家,與鹽、飯皆行,號為三白。”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六:“ 東坡 嘗與 劉貢父 言:‘某與舍弟習制科時,日享三白,食之甚美,不復信世間有八珍也。’ 貢父 問三白。答曰:‘一撮鹽,一楪蘿蔔,一盌飯,乃三白也。’”
(3).指三白酒。 明 謝肇淛 《五雜俎·物部三》:“ 江 南之三白,不脛而走半九州矣,然 吳興 造者,勝於 金昌 。”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品酒》:“其中矯矯獨出者,則有 松江 之三白,色微黃極清,香沁肌骨,惟稍烈耳。”參見“ 三白酒 ”。
(4).西瓜的一種。其皮、瓤、子俱白,故名。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西瓜》:“六月初旬,西瓜已登,有三白、黑皮、黃沙瓤、紅沙瓤各種。”
(5).同“ 三白法 ”。《高僧傳·遺身·元慧》:“何謂三白?通曰:事理二種,一白飯、白水、白鹽事也;二身不遍觸、口誦真經、意不妄緣,此三明白非黑業也。”
未兆
尚未顯出跡象。《老子》:“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 三國 魏 嵇康 《養生論》:“縱少覺悟,鹹嘆恨於所遇之初,而不知慎眾險於未兆,是由 桓侯 抱將死之疾,而怒 扁鵲 之先見,以覺痛之日為受病之始也。” 晉 葛洪 《抱朴子·審舉》:“人君雖明並日月,神鑒未兆,然萬機不可以獨統,曲碎不可以親總,必假目以遐覽,借耳以廣聽。”
流移
(1).流亡;遷移。《後漢書·朱穆傳》:“百姓荒饉,流移道路。”《舊唐書·回紇傳》:“﹝ 迴紇 ﹞無君長,居無恆所,隨水草流移。” 宋 司馬光 《論賑濟札子》:“凡人情戀土,各願安居,苟非無以自存,豈願流移他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廣東起義前後清方檔案》:“若各鄉復以畏清鄉之故相率流移,全局可立形瓦解。”
(2).指流離失所的人。 宋 李綱 《與折仲古龍學書》:“境內盜賊,悉已淨盡,流移歸業。”《續資治通鑑·宋理宗淳祐二年》:“卿宜務忠實以革欺誕,施威信以戢潰衄,廣惠愛以撫流移。” 清 吳偉業 《贈遼左故人》詩:“曾募流移耕塞下,豈遷豪傑實 關 中。” 梁啓超 《袁崇煥傳》第二節:“ 廷弼 兼程冒雪,徧閲形勢,招流移,繕守具,簡士馬,肅軍令,主固守不浪戰。”
溝壑
溪谷,山澗
雖少,願及未填溝壑而托之。——《戰國策·趙策》“填溝壑”,此處是死的意思
世間溝壑中水鑿之處,皆有植土龕岩,亦此類耳。——宋· 沈括《夢溪筆談》
治安
(1) 國家與社會的安寧
擾亂治安
(2) 治理,使社會安定
治安保衛工作
調和
(1) 調解使和好
調和對立的觀點
(2) 配合得適當;和諧
色彩調和
(3) 折中;妥協
(4) 混和;攙和
(5) 調味
非調和之有異。——清· 周容《芋老人傳》
(6) 調味品
以此
(1).猶言用這,拿這。《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君因謂 武侯 曰:‘試延以公主, 起 有留心則必受之,無留心則必辭矣。以此卜之。’” 劉大白 《小鳥之群》:“如果枷鎖鐐銬,是一種榮典,一定有些人以此驕人,也一定有些人唯恐求之不得。”
(2).因此。《史記·季布欒布列傳》:“當是時,諸公皆多 季布 能摧剛為柔, 朱家 亦以此名聞當世。”《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原來納粟入監的,有幾般便宜:好讀書,好科舉,好中,結末來又有個小小前程結果。以此宦家公子,富室子弟,到不願做秀才,都去援例做太學生。”
自責
自己譴責自己
沉痛自責
災異
亦作“災異”。指自然災害或某些異常的自然現象。《漢書·宣帝紀》:“蓋災異者,天地之戒也。”《後漢書·張衡傳》:“天鑒孔明,雖疎不失。災異示人,前後數矣,而未見所革,以復往悔。” 唐 劉知幾 《史通·史官建置》:“國不置史,註記無官,是以行事多遺,災異靡書。”《三國演義》第一○二回:“臣今職掌司天臺,但有禍福,不可不奏:近有羣鳥數萬,自南飛來,投於 漢水 而死,此不祥之兆;臣又觀天象,見奎星躔於太白之分,盛氣在北,不利伐 魏 ;又 成都 人民,皆聞柏樹夜哭:有此數般災異,丞相只宜謹守,不可妄動。” 嚴復 《救亡決論》:“曩己丑、庚寅之間, 祈年殿 與 太和門 數月連燬。一所以事天,一所以臨民:王者之大事也。災異至此,可為寒心!”
置郵
用車馬傳遞文書信息。亦謂傳遞文書信息的驛站。《孟子·公孫丑上》:“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 焦循 正義:“置、郵、傳三字,同為傳遞之稱。以其車馬傳遞謂之置郵,謂之驛。其傳遞行書之舍,亦即謂之置郵,謂之驛。” 唐 楊炯 《<王子安集>舊序》:“教之者逾於激電,傳之者速於置郵。” 宋 范成大 《麻線堆》詩:“舟檝避潢潦,置郵疾飛馳。”按,古制,置為馬遞,郵為步遞,原有區別,後即混用。
傳奏
轉達奏聞。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中:“一巡檢使臣敢以札子直達御前,固已可駭;在當時,通進司亦何敢傳奏。”
方牧
古時統治一方的軍政長官方伯與州牧的並稱。後泛指地方長官。 三國 魏 曹植 《文帝誄》:“方牧妙舉,欽於恤民。” 趙幼文 註:“方牧,即《舜典》之四岳、十二牧,謂 魏 代之刺史、太守統治百姓之官。”《晉書·王濬傳》:“授臣以方牧之任,委臣以征討之事。” 南朝 梁 范雲 《贈張徐州謖》詩:“還聞稚子説,有客款柴扉……疑是 徐方牧 ,既是復疑非。” 唐 劉知幾 《史通·暗惑》:“古人謂方牧為二千石者,以其祿有二千石故也。”
佳音
好的訊息
佇盼佳音
膏澤
(1) 滋潤土壤的雨水
良田無晚歲,膏澤多豐年。——曹植《贈徐幹》
(2) 比喻恩惠
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沃壤
肥沃的土地
眉間
在二側眉毛間、額部的平坦隆起;亦指緊接著鼻根上方的額骨或正中矢狀斷面通過此區的一點
積心
謂積累仁心。《呂氏春秋·察微》:“故智士賢者,相與積心愁慮以求之。” 高誘 註:“積累其仁心,思慮其善政,以求致治也。”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風昏生月暈,水落織冰文舒岳祥《寄正仲》
- 清白傳家衲僧事,其間轉處看工夫釋正覺《因雪示隨行禪者》
- 關東有賢女
- 亭檻但小草,山林自奇材
- 悠然返空寂,晏海通舟航呂溫《風詠》
- 層陰填空白日昏,仰見巨尾垂輪囷韓維《觀龍和謝師厚》
- 神物不虛生,寄託遇明主曹勛《白馬篇》
- 義倉有粟腐,物價敢喧闐林光朝《代陳季若上倉使》
- 碧落翻霞彩,千秋不老春宋太宗《逍遙詠》
- 滿目暮山平遠,一池雲錦清酣查簽《萬州湖灘寄王夔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