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伯襄·其二原文
昔與子行樂,秋月照城闉。
今與子為別,朔風揚飛塵。
子奮垂天翼,高飛薄蒼旻。
而我羈樊籠,有志不獲伸。
子往燕山北,我留粵海濱。
我為道旁璧,子為席上珍。
升沉方異路,安問參與辰。
龍劍匣中鳴,嘆息此焉分。
詩詞問答
問:送李伯襄·其二的作者是誰?答:李雲龍
問:送李伯襄·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六部
參考注釋
行樂
一般以為是“尋歡作樂”、“享樂”的同義詞,只是感 * 彩略有不同
老年人常多憂慮。少年人常好行樂(把“行樂”講成“持樂觀態度”比較更接近作者原意)。——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世間行樂亦如此。——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秋月
(1).秋夜的月亮。 晉 陶潛 《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詩:“叩栧新秋月,臨流別友生。” 唐 杜甫 《十七夜對月》詩:“秋月仍圓夜,江村獨老身。” 清 陸圻 《與歌者陳郎》詩:“玉管謾吹秋月白,紅牙曾對綺筵新。” 殷夫 《放腳時代的足印》詩:“秋月的深夜,沒有蟲聲攪破寂寞,便悲哀也難和我親近。”
(2).秋季。《魏書·長孫嵩傳》:“比及秋月,徐乃乘之,則 裕 首可不戰而懸。”《南齊書·州郡志上》:“土甚平曠,刺史每以秋月多出 海陵 觀濤,與 京口 對岸, 江 之壯闊處也。”
城闉
城內重門。亦泛指城郭。《魏書·崔光傳》:“誠宜遠開 闕里 ,清彼 孔 堂,而使近在城闉,面接宮廟。”《文選·謝莊<宋孝武宣貴妃誄>》:“崇徽章而出寰甸,照殊策而去城闉。” 李善 註:“闉,城曲重門也。” 宋 陸游 《野興》詩:“東望城闉十里遙,野人生計日蕭條。” 清 姚燮 《歲暮》詩:“獨立城闉移遠目,忍將舊事説安饒。”
為別
猶分別,相別。 唐 李白 《送友人》詩:“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宋 晏殊 《浣溪沙》詞:“為別莫辭金盞酒,入朝須近玉爐煙。”
朔風
北風
朔風厲嚴寒,陰氣下微霜。——三國 魏· 阮籍《詠懷》
紙灰飛揚,朔風野大,阿兄歸矣,猶屢屢回頭望汝也。——清· 袁枚《祭妹文》
飛塵
(1).飛揚的灰塵。 晉 陸機 《長安有狹邪行》:“輕蓋承華景,騰步躡飛塵。” 明 馬鑾 《張麗華》詩:“臨春高閣忽棲鴉,香作飛塵玉委沙。”
(2).喻輕微的事物。 南朝 梁 江淹 《拜正員外郎表》:“皇緯如紐,慚飛塵之效。”
垂天翼
比喻凌雲壯志。語本《莊子·逍遙遊》。《南史·謝晦傳》:“偉哉橫海鱗,壯矣垂天翼。” 宋 蘇軾 《次韻周開祖長官見寄》:“海南未起垂天翼,澗底仍依徑寸庥。”參見“ 垂天 ”。
高飛
(1).高高飛翔。《詩·小雅·菀柳》:“有鳥高飛,亦傅於天。” 漢 王逸 《九思·悼亂》:“玄鶴兮高飛,曾逝兮青冥。”
(2).比喻遠遁。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緝捕》:“即傳該房寫票僉差,而胥捕故為延挨,潛馳報信,則已高飛遠蹈,難於追獲矣。”
(3).樹名。即唐棣。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二·扶栘》:“栘乃白楊同類,故得楊名。按《爾雅》:‘唐棣,栘也。’ 崔豹 曰:‘栘楊, 江 東呼為夫栘。圓葉弱蔕,微風則大搖,故名高飛,又曰獨搖。’”
蒼旻
蒼天。 晉 陶潛 《感士不遇賦》:“蒼旻遐緬,人事無已。” 宋 蘇軾 《和王斿》之一:“白髮故交空掩卷,淚河東注問蒼旻。” 清 黃鷟來 《和陶飲酒》之九:“鴻鵠初高舉,千里蒼旻開。”
樊籠
(1) 鳥籠
(2) 比喻不自由的境地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晉· 陶淵明《歸園田居》
有志
有志向;有志氣。《禮記·禮運》:“ 孔子 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 丘 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漢 王粲 《詠史》:“人生各有志,終不為此移。” 唐 韓愈 《送區冊序》:“﹝ 區冊 ﹞入吾室,聞詩書仁義之説,欣然喜,若有志於其間也。” 孫中山 《勸告北軍將士宣言書》:“ 民國 新成,時方多事,執干戈以衛社稷,正有志者建功樹業之時。”
不獲
不得,不能。《書·顧命》:“疾大漸,惟幾,病日臻,既彌留,恐不獲誓言嗣,茲予審訓命汝。” 孔 傳:“恐不得結信出言,嗣續我志。” 晉 盧諶 《贈崔溫》詩:“良儔不獲偕,舒情將焉訴?” 唐 韓愈 《復志賦》:“進既不獲其志願兮,退將遁而窮居。” 清 戴震 《道墟圖詩序》:“聞 章氏 子弟多才且賢,而余不獲交其一二,是則余之陋也。”
山北
古時泛指 終南 、 太華 二山以北之地。《戰國策·魏策三》:“所亡乎 秦 者, 山 北、 河 外、 河 內大縣數百,名都數十。” 吳師道 補正引《史記正義》:“山, 華山 也。”《舊唐書·竇建德傳》:“請自 滏口 之道,乘 唐國 之虛,連營漸進,以取 山 北。”
粵海
指 中國 南部 廣東 一帶的海域,又作為 廣東 或 廣州 的代稱。 康有為 《過虎門》詩:“ 粵海 重關二 虎 尊,萬龍轟鬭事何存?” 章炳麟 《梁園客》詩跋:“ 粵海 有文士,少入詞苑。”此指 廣東 。 毛 * 《和柳亞子先生》:“飲茶 粵海 未能忘,索句 渝州 葉正黃。”此指 廣州 。
為道
(1).猶言修道。《老子》:“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2).指矯性而為高遠難行之事。《禮記·中庸》:“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作嚮導。《左傳·隱公五年》:“ 邾 人告於 鄭 曰:‘諸君釋憾於 宋 ,敝邑為道。’” 陸德明 釋文:“道,音導。本亦作‘導’。”
席上珍
(1).見“ 席珍 ”。
(2).可供席上珍玩的物品。 費硯 《撫印宗派絕句》:“百鍊老鐵圓且潤,治印能為席上珍。”
升沉
(1).升謂升進,沉謂黜退。指仕宦之升降進退。 唐 劉肅 《大唐新語·懲戒》:“始, 仁軌 既官達,其弟 仁相 在鄉曲,昇沉不同,遂搆嫌恨,與 軌 別籍。”
(2).指升進與黜退者。 前蜀 杜光庭 《興州王承休特進為母修黃籙齋詞》:“神功救物,無遺動植之中;惠力宣恩,普及昇沉之內。”
(3).泛指世事之盛衰得失。 唐 牛僧孺 《席上贈劉夢得》詩:“休論世上昇沉事,且鬭樽前見在身。” 宋 楊萬里 《又和木犀初發呈張功夫》之一:“掇取仙山入 京 洛 ,不妨冷眼看昇沉。”
(1).升降。舊時謂仕途得失進退。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詩:“升沉應已定,不必問 君平 。”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三:“何自閒人無籍在,不妨冷眼看升沉。”《警世通言·老門生三世報恩》:“後來許多年少的門生,賢愚不等,升沉不一。” 清 王愈擴 《周亮工先生小傳》:“所至有政聲,不以升沉介意。”
(2).升降。謂際遇的幸與不幸。 唐 元稹 《寄樂天》詩:“榮辱升沉影與身,世情誰是舊 雷 陳 。”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下:“ 鄭碩道 在此,某與之卻是同年,與夢中所聞畧無少異,則出處升沉,動靜語默,悉皆前定也。” 魯迅 《彷徨·孤獨者》:“但是世事升沉無定,失意人也不會長是失意人,所以他也就很少長久的朋友。”
(3).升降。高低上下。 清 曹寅 《發橫林未到錫山六十里示同舍》詩:“冥鴻沙鳥極升沉,畫舫青簾共盍簪。”
(4).升降。價錢的漲落。 茅盾 《子夜》十一:“有人拿著小本子和鉛筆,仰起了臉抄錄‘牌子’上的票價升沉錄。”
(5).升降。謂時代的變遷與推移。 柯靈 《<阿英散文選>序》:“而且時代的升沉,也不是月旦作品價值的唯一標準。”
(6).褒貶。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凡宴談會集間,諸公皆以分別流品、升沉人物為事。”
指仕宦的升降進退。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吏部一·科道陞州府》:“要依上登極恩詔,一體擢用。此諸官他日敭歷陞沉,俱不可考。”
參與
亦作“ 參預 ”。亦作“ 參豫 ”。預聞而參議其事;介入,參加。《漢書·齊悼惠王劉肥傳》:“ 終古 使所愛奴與八子及諸御婢姦, 終古 或參與被席。”《晉書·唐彬傳》:“朝有疑議,每參預焉。”《三國志·吳志·朱桓傳》:“是時 全琮 為督, 權 又令偏將軍 胡綜 宣傳詔命,參與軍事。”《宋書·薛安都傳》:“事之本末,備皆參豫。” 明 王鏊 《震澤長語》卷上:“樞密參預朝政,始與宰相分權矣。” 聞一多 《說舞·社會的功能》:“在跳舞的白熱中,許多參與者都混成一體。”
龍劍
亦作“ 龍劒 ”。古有寶劍名龍淵、龍泉。後因稱寶劍為“龍劍”。 晉 郭璞 《蚍蜉賦》:“虎賁比而不懾,龍劒揮而不恐。” 唐 劉禹錫 《武陵觀火詩》:“ 晉 庫走龍劒, 吳 宮傷燕雛。” 明 傅新德 《送郭青字參藩巴蜀》詩:“萬里江湖龍劍合,一尊風雨 薊門 分。” 清 龔自珍 《自春徂秋偶有所觸拉雜書之漫不詮次得十五首》詩之五:“匣中龍劍光,一鳴四壁靜。” 柳亞子 《題<張蒼水集>》詩之四:“ 延津 龍劍沉淵久,出匣依然百鍊鋼。”
中鳴
(1).一種較為低沉的聲調。《晉書·樂志下》:“角,説者雲, 蚩尤 氏帥魑魅與 黃帝 戰於 涿鹿 ,帝乃始命吹角為龍鳴以御之。其後 魏武 北征 烏丸 ,越沙漠而軍士思歸,於是減為中鳴,而尤更悲矣。”
(2).吹奏樂器名。《隋書·禮儀志三》:“前部鼓吹一部,小鼓及鼙,長鳴、中鳴等各十八具,掆鼓、金鉦各二具。”
嘆息
(1) 嘆氣
惟聞女嘆息。——《樂府詩集·木蘭詩》
未嘗不嘆息。——諸葛亮《出師表》
聞琵琶已嘆息。——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倚杖自嘆息。——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僅嘆息曰。——《資治通鑑》
御史嘆息去。——清· 張廷玉《明史》
制府繞階嘆息,知變生肘腋,頃刻間便有作亂之事。——清· 魏源《聖武紀》
(2) 嘆美;讚嘆
姑娘此時,除了心中感激,點頭嘆息之外,再無別話。——《兒女英雄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