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歌

作者:佘翔 朝代:明代

鄱陽湖歌原文

赤烏日日下鄱陽,十萬樓船殺伐張。

一自鯨鯢先授首,東南無處不梯航。

詩詞問答

問:鄱陽湖歌的作者是誰?答:佘翔
問:鄱陽湖歌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鄱陽湖歌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陽韻

參考注釋

赤烏

(1).古代傳說中的瑞鳥。《呂氏春秋·有始》:“赤烏銜丹書集於 周 社。”《尚書大傳》卷二:“ 武王 伐 紂 ,觀兵於 孟津 ,有火流於王屋,化為赤烏,三足。”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正緯》:“白魚赤烏之符,黃金紫玉之瑞。”

(2).金烏。亦代指太陽。《初學記》卷三十引 三國 吳 薛綜 《赤烏頌》:“赫赫赤烏,惟日之精。” 唐 白居易 《勸酒》詩:“天地迢迢自長久,白兔赤烏相趁走。”《 * 詞話》第二七回:“到了那赤烏當午的時候,一輪火傘當空,無半點雲翳。” 清 趙翼 《毒暑》詩:“毒暑今年甚,當空煽赤烏。”參見“ 金烏 ”。

(3).古氏族名。《穆天子傳》卷二:“天子西征。甲戌,至於 赤烏 之人,其獻酒千斛於天子,天子使 祭父 受之,曰: 赤烏氏 先出自 周 宗。” 清 龔自珍 《反祈招序》:“夫 瑤池 有白雲之鄉, 赤烏 為美人之地。”

日日

(1) 天天

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清· 林覺民《與妻書》

(2) 一天一天地

淫侈之俗日日以長。——賈誼《論積貯疏》

鄱陽

(1).地名。 春秋 楚 番 邑, 秦 置 番縣 , 漢 改 鄱陽縣 。今改 波陽縣 ,在 江西省 東北部。《史記·楚世家》“ 吳 復伐 楚 ,取 番 ” 張守節 正義引 唐 李泰 《括地誌》:“ 饒州 鄱陽縣 , 春秋 時為 楚 東境, 秦 為 番縣 ,屬 九江郡 。 漢 為 鄱陽縣 也。”《文選·左思<吳都賦>》:“ 鄱陽 暴謔,中酒而作。” 劉逵 註:“ 鄱陽 人俗性暴急。” 明 李夢陽 《豆莝行》:“ 鄱陽 十日路斷截, 廬山 百姓啼寒餓。”

(2).指 鄱陽湖 。 明 徐禎卿 《彭蠡》詩:“茫茫 彭 蠡 口,隱隱 鄱陽 岑。”

十萬

數目。一百個千。用以形容數量極多。《孟子·公孫丑下》:“如使予欲富,辭十萬而受萬,是欲富乎?” 唐 杜甫 《漁陽》詩:“繫書請問 燕 耆舊,今日何須十萬兵?” 宋 陸游 《好事近》詞:“驅退睡魔十萬,有雙龍蒼璧。” 陳毅 《梅嶺三章》詩之一:“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 閻羅 。”

樓船

高大有樓的戰船

殺伐

(1) 殺戮

互相殺伐

(2) 攻打,泛指征戰

殺伐之聲

(3) 指整治人,使吃苦頭

他們亂扣帽子,打棍子,大行殺伐之能事

(4) 指處事果斷的魄力

他是個有殺伐決斷的人

一自

猶言自從。 唐 杜甫 《復愁》詩之五:“一自風塵起,猶嗟行路難。” 元 關漢卿 《雙赴夢》第二折:“一自為臣不曾把君誑;這場勾當,不由我索君王行醖釀箇謊。” 蘇曼殊 《吳門依易生韻》之四:“一自美人和淚去,河山終古是天涯。”

鯨鯢

(1).即鯨。雄曰鯨,雌曰鯢。 唐 盧綸 《奉陪渾侍中上巳日泛渭河》詩:“舟檝方朝海,鯨鯢自曝腮。” 元 馬致遠 《岳陽樓》第一折:“想鸞鶴只在秋江上,似鯨鯢吸盡銀河浪。” 明 李夢陽 《鄱陽湖十六韻》:“力屈鯨鯢仆,聲回雁鶩呼。”

(2).比喻兇惡的敵人。《左傳·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鯨鯢而封之,以為大戮。” 杜預 註:“鯨鯢,大魚名,以喻不義之人吞食小國。”《晉書·愍帝紀》:“掃除鯨鯢,奉迎梓宮。”《資治通鑑·晉愍帝建興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鯨鯢,大魚,鉤網所不能制,以此敵人之魁桀者。”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誅妖檄文》:“ 雍正 、 乾隆 以下,姦奴 和昇 攬權,賣官鬻爵,荼毒等於鯨鯢。” 康有為 《遣人入北尋幼博墓攜骸南歸》詩:“鯨鯢橫波斜日曛,誓起義師救聖君。”

(3).借指海盜。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李壯烈戰跡》:“海中盜艇猖獗,鯨鯢日盛。”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七:“掃蕩鯨鯢,肅清海甸,總是大快事,不必計較功伐。”

(4).比喻無辜被殺之人。舊題 漢 李陵 《答蘇武書》:“妻子無辜,並為鯨鯢。” 唐 元稹 《王迪貶永州司馬》:“﹝家屬﹞適遭蜂蠆,並為鯨鯢。” 章炳麟 《討滿洲檄》:“ 漢 民無罪,盡為鯨鯢。”

授首

指投降或被殺

秦楚合而為一,以臨 韓, 韓必授首。——《戰國策·秦策四》

東南

介於東和南之間的方向

方是時,博雞者以義聞東南。——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無處

(1).無所處。謂沒有處置的理由。《孟子·公孫丑下》:“若於 齊 ,則未有處也。無處而餽之,是貨之也。” 趙岐 註:“我在 齊 無事,於義未有所處也。義無所處而餽之,是以貨財取我。”

(2).猶無為,無常。《呂氏春秋·圜道》:“帝無常處也,有處者乃無處也。” 高誘 註:“有處,有為也。有為則不能化,乃無處為也。”

(1).沒有處所;沒有地方。《楚辭·九辯》:“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廓而無處。”《漢書·高后紀》:“汝為將而棄軍, 呂氏 今無處矣。” 顏師古 註:“言見誅滅,無處所也。” 唐 杜甫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之一:“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告訴只顛狂。” 茅盾 《子夜》十七:“可是她這樣的苦悶卻又無處可以告說。”

(2).無一處,沒有任何地方。 唐 方乾 《送孫百篇游天台》詩:“遠近常時皆藥氣,高低無處不泉聲。”《初刻拍案驚奇》卷五:“漫山遍野,無處不到,並無一些下落。”

梯航

(1).梯與船。登山渡水的工具。 唐 呂溫 《與族兄皋請學<春秋>書》:“翹企聖域,莫知所從,如仰高山、臨大川,未獲梯航,而欲濟乎深、臻乎極也。” 清 趙翼 《八十自壽》詩:“炎徼風清無瘴癘,蠻陬地闢有梯航。”

(2).引申指有效的途徑。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三:“悟不可恃,勤不可間;悟以見心,勤以盡力:此學詩之梯航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白於玉》:“曩所授,乃《黃庭》之要道,仙人之梯航也。”

(3).亦作“ 梯杭 ”。“梯山航海”的省語。謂長途跋涉。 唐玄宗 《賜新羅王》詩:“玉帛遍天下,梯杭歸上都。”杭,通“ 航 ”。 宋 張孝祥 《念奴嬌·仲欽提刑仲冬行邊》詞:“梯航入貢,路經頭痛身熱。”

(4).指水陸交通。 明 梁辰魚 《浣紗記·治定》:“而今應受天王寵,看萬國梯航一旦通。” 嚴復 《論世變之亟》:“自勝代末造,西旅已通,迨及國朝,梯航日廣。”

(5).比喻引薦人才。 唐 黃滔 《啟刑部鄭郎中》:“郎中模楷詞林,梯航名路,每慮或遺於片善,常憂不採於一言。”

詩詞推薦

鄱陽湖歌原文_鄱陽湖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