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錄事吳正傳登景德寺閣韻(按宣城縣誌作開元寺閣)

作者:潘泰之 朝代:元代

原文

上國大賢吳季子,風流非復舊潘郎。

君詩秋色同瀟灑,我興滄州空渺茫。

宦海才名雖異調,騷人胸次豈殊鄉。

三生杜牧今何處,眼冷禪林木葉黃。

詩詞問答

問:《和錄事吳正傳登景德寺閣韻(按宣城縣誌作開元寺閣)》的作者是誰?答:潘泰之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陽韻 出處:宛陵群英集卷八、御選元詩卷五十一

2. 按宣城縣誌作開元寺閣

參考注釋

上國

(1).指國都以西的地區。《左傳·昭公十四年》:“夏, 楚子 使 然丹 簡上國之兵於 宗丘 。” 杜預 註:“上國,在國都之西。西方居上流,故謂之上國。”

(2). 春秋 時稱中原各諸侯國為上國,與 吳 楚 諸國相對而言。《左傳·昭公二十七年》:“﹝ 吳子 ﹞使 延州來 季子 聘於上國,遂聘於 晉 ,以觀諸侯。” 孔穎達 疏引 服虔 曰:“上國,中國也。蓋以 吳 辟在東南,地勢卑下,中國在其上流,故謂中國為上國也。”《國語·吳語》:“ 越 滅 吳 ,上征上國。” 韋昭 註:“上國,中國也。” 三國 魏 陳琳 《檄吳將校部曲文》:“﹝ 夫差 ﹞抗衡上國,與 晉 爭長。” 清 劉大櫆 《送張福清序》:“昔在自古, 閩 粵 不齒於上國。”

(3).外藩對帝室或朝廷的稱呼。《後漢書·陳蕃傳》:“夫諸侯上象四七,垂耀在天,下應分土,藩屏上國。” 李賢 註:“上象四七,謂二十八宿各主諸侯之分野,故曰下應分土,言皆以輔王室也。” 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吾雖德薄,位為蕃侯,猶庶幾戮力上國,流惠下民。” 唐 白居易 《祭迴鶻可汗文》:“撫有九姓,制臨一方,氣吞諸戎,名播上國。”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五:“惟 布達拉 一區,其土膏衍,其人秀好,其音 華夏 ,故 吐番贊普 都之,以鞭撻四夷,抗衡上國。”

(4).指京師。 南朝 梁 江淹 《四時賦》:“憶上國之綺樹,想 金陵 之蕙枝。”《資治通鑑·唐德宗建中二年》:“今海內無事,自上國來者,皆言天子聰明英武,志欲致太平,深不欲諸侯子孫專地。” 胡三省 註:“時藩鎮竊據,自比古諸侯,謂京師為上國。”《紅樓夢》第四回:“ 薛蟠 素聞得都中乃第一繁華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機會,一來送妹待選,二來望親,三來親自入部銷算舊賬,再計新支,--其實只為遊覽上國風光之意。”

大賢

非常有道德才能的人

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季子

〈方〉∶約兩三月的一段時間

他家裡有病人,花了不少錢,這季子難買牛了

風流

(1) 風采特異,業績突出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2) 才華出眾,自成一派,不拘泥於禮教

是真名士自風流

(3) 放蕩不羈

如此風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響的婚禮

(4) 具有 * 特點或 * 上得到滿足

風流小說

(5) 風俗教化

風流篤厚,禁罔疏闊。——《漢書·刑法志》

(6) 遺風,流風餘韻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7) 風度;儀表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唐· 杜甫《詠懷古蹟》

(8) 風韻,多指好儀態

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紅樓夢》

復舊

①恢復陳舊的習俗、觀念、制度等。②恢復原來的樣子:~如初。

潘郎

指 晉 潘岳 。 岳 少時美容止,故稱。 南朝 陳徐陵 《洛陽道》詩之一:“ 潘郎 車欲滿,無奈擲花何。” 宋 史達祖 《夜行船》詞:“白髮 潘郎 寬 沉 帶,怕看山,憶他眉黛。” 明 葉憲祖 《夭桃紈扇》第一折:“ 河陽 城裡鬭丰神,好映 潘郎 彩色新。” 寧太一 《秋興四迭前韻》之二:“ 潘郎 老去情絲減,誰與重栽一縣花?”後亦以代指貌美的情郎。 前蜀 韋莊 《江城子》詞之一:“緩揭繡衾,抽皓腕,移鳳枕,枕 潘郎 。” 宋 周邦彥 《玲瓏四犯》詞:“穠李夭桃,是舊日 潘郎 ,親試春艷。”參見“ 潘安 ”。

秋色

(1) 一種中常橄欖棕色,它比一般橄欖棕色稍暗,且稍稍綠些

(2) 秋天的景色

秋色宜人

瀟灑

(1) 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神情瀟灑)

畫法瀟灑

(2) 不拘謹的或無拘束的;不矯揉造作的

衣著瀟灑文雅

滄州

也作“滄洲”。靠近水的地方。常喻指隱士的居處:赴滄州訪求賢才。

渺茫

(1) 時地遠隔,模糊不清

一別音容兩渺茫。——白居易《長恨歌》

(2) 煙波遼闊的樣子

扶桑已在渺茫中。——韋莊《送日本國僧敬龍歸》

宦海

官場;喻為官如同海水似的起伏跌盪

宦海風波,實難久戀。——《儒林外史》

才名

(1).才華與名望。《三國志·魏志·賈詡傳》:“是時, 文帝 為五官將,而 臨菑侯 植 才名方盛,各有黨與,有奪宗之議。” 宋 陸游 《讀李杜詩》:“才名塞天地,身世老風塵。” 清 黃景仁 《夜坐述懷呈思復》詩:“似水才名難療渴,投閒芳序易消魂。”

(2).指兼有才華與名望。《北齊書·文襄紀》:“至於才名之士,鹹被薦擢。”

騷人

(1) 指詩人

騷人墨客

(2) 泛指憂愁失意的文士、詩人

正聲何微茫,哀怨起騷人。——李白《古風》

遷客騷人,多會於此。——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胸次

胸間。亦指胸懷。《莊子·田子方》:“行小變而不失其大常也,喜怒哀樂不入於胸次。” 宋 黃庭堅 《題高君正適軒》詩:“豁然開胸次,風至獨披襟。” 元 關漢卿 《裴度還帶》頭折:“人説他胸次高傲,果然如此!” 鄭振鐸 《桂公塘》十四:“ 天祥 覺得胸次很光明,很舒暢,前之未有的放懷無慮。”

殊鄉

不同的趨向。鄉,通“ 嚮 ”。《文選·揚雄<羽獵賦>》:“壯士忼慨,殊鄉別趣,東西南北,騁耆奔欲。” 李善 註:“鄉,音向。 毛萇 《詩》傳曰:‘趣,趨也。’”

異鄉;他鄉。 晉 王嘉 《拾遺記·軒轅黃帝》:“帝乘雲龍而游,殊鄉絶域,至今望而祭焉。” 唐 王勃 《夏日登韓城門樓寓望》詩序:“流離歲月,羈旅山川,輟仙駕於殊鄉,遇良朋於異縣。” 宋 張炎 《南樓令》詞:“風雨客殊鄉,梧桐傍小窗。”

三生杜牧

唐 杜牧 去官後,鬱郁不得志,落拓 揚州 ,好作青樓之游,以風流名。有《遣懷》詩云:“十年一覺 揚州 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後言風情者,多以“三生 杜牧 ”比況出入歌舞繁華之地的風流才士。 宋 黃庭堅 《廣陵春早》詩:“春風十里珠簾卷,髣髴三生 杜牧 之。” 宋 姜夔 《琵琶仙》詞:“十里 揚州 ,三生 杜牧 ,前事休説。” 清 趙翼 《紅橋》詩:“三生 杜牧 曾游處,前度 劉郎 再到年。”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林木

(1) 生長在樹林中的樹

(2) 樹林

林木蔥鬱

詩詞推薦

  • 登證明觀

    釋子千宋代〕欲知相續振宗風,常似泉源晝夜通。若使為霖布寰宇,每隨雲霧下高峰。
  • 木蘭花/玉樓春

    佚名宋代〕東風昨夜歸來後。景物便為春意候。金絲齊奏喜新春,願介香醪千歲壽。尋花插破桃枝臭。造化工夫先到柳。熔酥
  • 淨光山四詠呈水心先生宿覺庵

    徐照宋代〕公說曹溪事,經今六百年。庵基平地築,碑記遠人傳。種竹初遮日,蔬岩只欠泉。自當居鼎鼐,豈在學修禪。
    和錄事吳正傳登景德寺閣韻(按宣城縣誌作開元寺閣)原文_和錄事吳正傳登景德寺閣韻(按宣城縣誌作開元寺閣)的賞析_古詩文
  • 題仇英采芝圖

    乾隆清代〕芻豢百年養,芝術千齡美。課童斸雲根,九華辨蒼紫。精氣資坎離,煉玉謝刀匕。彷佛龐德公,不然抱朴子。
  • 此君室

    方蒙仲宋代〕先生嘯諾余,嘗欲訪青士。門生可舉輿,不必命兒子。
    和錄事吳正傳登景德寺閣韻(按宣城縣誌作開元寺閣)原文_和錄事吳正傳登景德寺閣韻(按宣城縣誌作開元寺閣)的賞析_古詩文
  • 水西寓目同梁幼寧明府賦·其四

    李雲龍明代〕東家亦有施,西家亦有施。不知花阿那,空自顰娥眉。
  • 岐陽三首

    元好問金代〕百二關河草不橫,十年戎馬暗秦京。岐陽西望無來信,隴水東流聞哭聲。野蔓有情縈戰骨,殘陽何意照空城。從誰
  • 暮秋聞雁

    廖行之宋代〕微日輸晴宿靄妝,征鴻迎暖到南州。相呼相喚稻粱熟,年去年來蘆葦秋。琴操曾遺中散恨,海瀕還見子卿不。夕陽
    和錄事吳正傳登景德寺閣韻(按宣城縣誌作開元寺閣)原文_和錄事吳正傳登景德寺閣韻(按宣城縣誌作開元寺閣)的賞析_古詩文
  • 點絳唇

    史浩宋代〕曾到蟾宮,玉輪乞得長隨手。數聲輕叩。已有鏘瓊玖。最好長清,渾不驚秋候。歌闌後。那回辭酒。笑把遮檀口。
    和錄事吳正傳登景德寺閣韻(按宣城縣誌作開元寺閣)原文_和錄事吳正傳登景德寺閣韻(按宣城縣誌作開元寺閣)的賞析_古詩文
  • 偈二十七首

    釋守淨宋代〕傳來鐵缽盛貓飯,摩衲袈裟入墨盆。祖翁活計都壞了,不知將底付兒孫。
    和錄事吳正傳登景德寺閣韻(按宣城縣誌作開元寺閣)原文_和錄事吳正傳登景德寺閣韻(按宣城縣誌作開元寺閣)的賞析_古詩文
  • 更漏子

    李煜唐代〕金雀釵,紅粉面,花里暫時相見。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香作穗,蠟成淚,還似兩人心意。珊枕膩,錦衾
    和錄事吳正傳登景德寺閣韻(按宣城縣誌作開元寺閣)原文_和錄事吳正傳登景德寺閣韻(按宣城縣誌作開元寺閣)的賞析_古詩文
  • 清平樂

    曹勛宋代〕春前別後。常是雙眉皺。生怕鶯聲催殘漏。夢破閒衾堆繡。又還玉露金風。秋聲先到房櫳。川上不傳尺素,雲間猶
  • 秋宿長安韋主簿廳

    李洞唐代〕水木清涼夜直廳,愁人樓上唱寒更。坐勞同步簾前月,鼠動床頭印鎖聲。
    和錄事吳正傳登景德寺閣韻(按宣城縣誌作開元寺閣)原文_和錄事吳正傳登景德寺閣韻(按宣城縣誌作開元寺閣)的賞析_古詩文
  • 和子瞻同王勝之游蔣山

    王安石宋代〕金陵限南北,形勢豈其然。楚役六千里,陳亡三百年。江山空幕府,風月自觥船。主送悲涼岸,妃埋想故蓮。台傾
  • 常山峪行宮晚秋·其一

    乾隆清代〕山容似畫淡彌趣,秋色如詩老益工。拾級丹梯搴霧荔,背屏翠壁眄霜楓。
  • 十二月二十日作

    文天祥宋代〕家國衰千古,星霜忽一周。黃沙漫故道,白骨委荒丘。許遠死何晚,李陵生自羞。南來冠不改,吾且任吾囚。
    和錄事吳正傳登景德寺閣韻(按宣城縣誌作開元寺閣)原文_和錄事吳正傳登景德寺閣韻(按宣城縣誌作開元寺閣)的賞析_古詩文
  • 風吹木葉吟

    邵雍宋代〕風吹木葉不吹根,慎勿將根苦自陳。天子舊都閒好住,聖人餘事冗休論。長年國里神仙侶,安樂窩中富貴人。萬水
    和錄事吳正傳登景德寺閣韻(按宣城縣誌作開元寺閣)原文_和錄事吳正傳登景德寺閣韻(按宣城縣誌作開元寺閣)的賞析_古詩文
  • 月台

    乾隆清代〕閣側假山號月台,玲瓏石上據葳嵬。團團真是明如鏡,照徹古今祗此哉。
  • 雜曲歌辭。獨不見

    王訓唐代〕日晚宜春暮,風軟上林朝。對酒近初節,開樓盪夜嬌。石橋通小澗,竹路上青霄。持底誰見許,長愁成細腰。
    和錄事吳正傳登景德寺閣韻(按宣城縣誌作開元寺閣)原文_和錄事吳正傳登景德寺閣韻(按宣城縣誌作開元寺閣)的賞析_古詩文
  • 脫京口入城難

    文天祥宋代〕輕身漂泊入鑾江,太守欣然為避堂。若使閉城呼不應,人間生死路茫茫。
    和錄事吳正傳登景德寺閣韻(按宣城縣誌作開元寺閣)原文_和錄事吳正傳登景德寺閣韻(按宣城縣誌作開元寺閣)的賞析_古詩文
和錄事吳正傳登景德寺閣韻(按宣城縣誌作開元寺閣)原文_和錄事吳正傳登景德寺閣韻(按宣城縣誌作開元寺閣)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