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隔日接看豫撫奏,九分收麥尚稱餘。
河之南北秋胥報,地有瘠肥稔畢書。
總計中豐以上穫,所欣舊歉亦為舒。
幸民蘇息能無慰,慰敢心愉敬切予。
詩詞問答
問:《河南巡撫穆和藺奏報麥收九分有餘詩以志慰》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魚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八十一
2. 昨日方據直
參考注釋
隔日
中間隔一天
隔日我再來
你隔日到我這兒來拿東西
豫撫
猶安撫。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蒞任·詳文贅說》:“自豫撫題定之後,一切使客差員,大半皆由東路送往迎來,日無寧晷。”
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間的距離
總計
(1) 總括起來計算
總計十萬元
觀眾總計有三千人
(2) 總計數
以上
(1) 表示位置、次序或數目等在某一點之上
中家以上。——清· 方苞《獄中雜記》
(2) 前面的
幸民
謂僥倖於萬一之民。亦指不務正業而得過且過之人。《左傳·宣公十六年》:“善人在上,則國無幸民。諺曰:‘民之多幸,國之不幸也’,是無善人之謂也。” 宋 王禹偁 《上許殿丞論榷酒書》:“某竊聽輿言,以為閣下將取一郡榷酒之數,分於編戶,然後聽其自釀而沽諸。是亦割赤子之肉飫幸民之腹也。” 宋 陸游 《寄龔實之正言》詩:“ 至和 嘉佑 須公了,乞向昇平作幸民。”
蘇息
(1).休養生息。《書·仲虺之誥》“後來其蘇” 孔 傳:“待我君來,其可蘇息。” 唐 姚合 《聞魏州破賊》詩:“生靈蘇息到 元和 ,上將功成自執戈。”《明史·李賢傳》:“帝用其言,四方得蘇息。” 楊篤生 《新湖南》第四篇:“事至今日,尚欲求蘇息於恐怖政府之下,諸君,諸君,吾則安能忍而與此終古歟?”
(2).復活;甦醒。《三國志·魏志·杜襲傳》“祖父 根 ,著名前世” 裴松之 注引《先賢行狀》:“誅訖,車載城外, 根 以撲輕得蘇息,遂閉目不動搖。” 唐 杜甫 《喜雨》詩:“穀根小蘇息,沴氣終不滅。”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提狐置室中,俟其蘇息,送至曠野,縱之去。”
(3).猶休息。 三國 魏 嵇康 《難自然好學論》:“操筆執觚,足容蘇息。” 宋 曾敏行 《獨醒雜誌》卷七:“吾軍方自遠來,曾未蘇息。” 許地山 《危巢墜簡·春桃》:“她每天的疲勞就是這樣含著一點微笑,在小油燈底閃爍中,漸次得著蘇息。”
謂更生,恢復。 南朝 梁武帝 《淨業賦》序:“ * 既除,蒼生甦息。” 元 耶律楚材 《用萬松老人韻作十詩寄鄭景賢》之三:“絶後重甦息,飛花枯木林。” 鄧溥 《得大我書聞其歸自柏林喜而不寐》詩:“病體居然得甦息,故人無恙慰心情。”
能無
反問語。猶能不。《論語·子罕》:“法文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左傳·襄公三十年》:“公子侈,大子卑,大夫敖,政多門,以介於大國,能無亡乎?” 明 劉基 《旅興》詩之十:“人生非草木,能無感中情?”參見“ 能不 ”。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索莫對孤燈,陰雲積幾層
- 縱使丹青施妙手,難將寫入畫圖中章鑒《杭山八景》
- 舉頭盡到斷腸處,何必秋風江上猿黃滔《關中言懷》
- 國史舊編加簡對,春秋直筆任詩刪呂聲之《賀太常黃少卿》
- 異國有歸興,去鄉無客愁
- 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長夢采華芝
- 自他兼濟,無功之功釋道寧《偈六十九首》
- 書癖鑽窗蜂未出,詩情繞樹鵲難安錢鍾書《生日》
- 脈脈倚柴扉謝應芳《風入松 梅花》
- 水仙踰月駐芳馨,人物誰堪眼共青晁說之《水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