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叔寶將歸莆中時余方東遊作此為別

作者:李雲龍 朝代:明代

原文

爾有還家夢,余今負劍游。

明朝臨遠水,各自上孤舟。

鵬嶺行逢雪,蘆溪已過秋。

不知魚與雁,他雨若為投。

詩詞問答

問:《林叔寶將歸莆中時余方東遊作此為別》的作者是誰?答:李雲龍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尤韻

參考注釋

還家

(1).回家。《後漢書·臧洪傳》:“ 中平 末,棄官還家,太守 張超 請為功曹。” 唐 韓愈 《送進士劉師服東歸》詩:“還家雖闕短,指日親晨飱。”《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 滿生 ﹞行至 汴梁 中牟 地方,有個族人在那裡做主簿,打點去與他尋些盤費還家。”

(2).歸還農家。 陳殘雲 《南大門風光·河畔飄起紅旗》:“土改的鑼鼓聲,和貧苦農民‘土改還家’的歡笑聲,震盪了 深圳 南岸勞苦者的心聲,有些人回到家鄉,分到了土地,安居樂業搞生產。”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二部六:“咱們挖地主財寶是要咱們的血汗帳,是財寶還家。”

(3).指把農作物收穫回來。 劉澍德 《拔旗》:“附帶還有一條:注意不要拋撒,保證顆粒還家。”

負劍

(1).謂推劍於背。《戰國策·燕策三》:“ 秦王 之方還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左右乃曰:‘王負劍!王負劍!’遂拔以擊 荊軻 ,斷其左股。”《史記·刺客列傳》“王負劍” 唐 司馬貞 索隱:“ 王劭 曰:‘古者帶劍上長,拔之不出室,欲王推之於背,令前短易拔,故云“王負劍”。’”

(2).佩劍;持劍。《戰國策·趙策一》:“君其負劍而御臣以國,舍臣於廟,授吏大夫,臣試計之。” 南朝 陳 徐陵 《梁貞陽侯與王太尉僧辯書》:“況復邦家不造,至此橫流,宗社無依,何所逃責,因以提戈負劍,臥泣行號,言念 荊 巫,志雪讎恥。”《新五代史·吳世家論》:“﹝ 楊行密 ﹞嘗使從者 張洪 負劍而侍, 洪 拔劍擊 行密 ,不中。”

(3).抱小孩之狀。《禮記·曲禮上》:“負劍辟咡詔之,則掩口而對。” 鄭玄 註:“負謂置之於背,劍謂挾之於旁。” 孔穎達 疏:“負劍辟咡詔之者,豈但在行須教正,在抱時亦令習也。”後因以指對孩子從小的教習。 清 錢謙益 《趙景之宮允六十壽序》:“余兒時受先宮保負劍之訓,曰:‘孺子如有聞也,必以 趙先生 為師。’”

(4).謂伏劍取死。負,通“ 伏 ”。《墨子·節葬下》:“是故百姓冬不仞寒,夏不仞暑,作疾病死者,不可勝計也,此其為敗男女之交多矣,以此求眾,譬猶使人負劍而求其壽也。” 孫詒讓 間詁:“負伏通。《左傳·襄三年》:‘ 魏絳 將伏劍。’ 孔 疏云:‘謂仰劍刃,身伏其上而取死也。’”

明朝

〈方〉∶明天

各自

(1) 各人自己

他們各自的家

各自解決食宿問題

各自棄甲投戈。——《三元里人民抗英》

(2) 各方中的每一方

各自多做自我批評

孤舟

孤獨的船。 晉 陶潛 《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詩:“眇眇孤舟游,緜緜歸思紆。” 宋 陸游 《戲題江心寺僧房壁》詩:“史君千騎駐霜天,主簿孤舟冷不眠。” 明 高啟 《出郭舟行避雨樹下》詩:“一片春雲雨滿川,漁簑欲借苦多緣。多情水廟門前柳,庶我孤舟半日眠。”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若為

(1).怎樣;怎樣的。《南齊書·高逸傳·明僧紹》:“天子若來,居士若為相對?” 唐 蕭意 《長門失寵》詩:“不知金屋裡,更貯若為人?” 宋 蘇軾 《和沉立之留別詩》之二:“試問別來秋幾許,春江萬斛若為量?” 清 納蘭性德 《浣紗溪》詞:“身向雲山那畔行,北風吹斷馬嘶聲。深秋遠塞若為情!” 寧調元 《燕京雜詩》:“弦管 燕京 三月天,風沙撲面若為憐?”

(2).怎堪。 唐 王維 《送楊少府貶郴州》詩:“明到 衡山 與 洞庭 ,若為秋月聽猿聲?” 唐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東亭》:“幸不折來傷歲暮,若為看去亂鄉愁。” 唐 白居易 《重到華陽觀舊居》詩:“若為重入 華陽觀 ,病鬢愁心四十三。”

(3).怎能。《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隔谷歌一》:“食糧乏盡若為活?救我來!救我來!” 唐 孟棨 《本事詩·情感》:“沙場征戍客,寒苦若為眠?” 宋 范成大 《燕堂書事》詩:“耳邊情話少,笑口若為開?”

(4).倘若。 唐 雍裕之 《江邊柳》詩:“若為絲不斷,留取繫郎船。” 唐 白居易 《春至》詩:“若為南國春還至,爭向東樓日又長。”

詩詞推薦

  • 釣石

    陶弼宋代〕守邊無一事,坐石釣東橋。水色連山疊,泥痕上海潮。餌經沙日暖,綸動水風飄。客正思新繪,魷鯨氣莫驕。
    林叔寶將歸莆中時余方東遊作此為別原文_林叔寶將歸莆中時余方東遊作此為別的賞析_古詩文
  • 己未元日

    劉克莊宋代〕久向優場脫戲衫,亦無布袋杖頭擔。化彌勒身千百億,問絳人年七十三。諸老蕭疏留後殿,高僧滅度少同參。未應
    林叔寶將歸莆中時余方東遊作此為別原文_林叔寶將歸莆中時余方東遊作此為別的賞析_古詩文
  • 醉蓬萊(壽別制垣)

    李曾伯宋代〕問江東父老,十數年來,誰為安石。萬里鯨波,一柱獨山立。漢橐班高,郢斤名重,喜動旌旗色。虎踞龍盤,有人
    林叔寶將歸莆中時余方東遊作此為別原文_林叔寶將歸莆中時余方東遊作此為別的賞析_古詩文
  • 南康黎蔡昆仲四君子隆興乾道間與余為廬陵郡

    曾豐宋代〕轉徒廬陵邂逅間,青燈相照稔相看。那知文社春隨冷,未放交盟血便寒。腰強豈猶便斂板,手閒何不試彈冠。山岩
  • 謝君植矮梅百許株蟠屈如輪臘至皆著花灑灑可

    喻良能宋代〕孤竹低回首陽下,許由偃蹇箕山巔。謝君雅有林泉趣,種得江梅如二賢。南州臘月溫和早,賴有冰花除熱惱。鱗差
    林叔寶將歸莆中時余方東遊作此為別原文_林叔寶將歸莆中時余方東遊作此為別的賞析_古詩文
  • 學無學頌一十五首

    釋印肅宋代〕十方世界口相吞,不斷圓音說普門。誰有普庵知說處,一個窮人不著裩。
  • 水龍吟

    吳文英宋代〕望中璇海波新,泛槎又幣銀河轉。金風細裊,龍枝聲奏,鈞簫秋遠。南極飛仙,夜來催駕,祥光重見。紫霄承露掌
  • 慶宮春

    姜夔宋代〕雙漿蓴波,一蓑松雨,暮愁漸滿空闊。呼我盟鷗,翩翩欲下,背人還過木末。那回歸去,盪雲雪,孤舟夜發。傷心
    林叔寶將歸莆中時余方東遊作此為別原文_林叔寶將歸莆中時余方東遊作此為別的賞析_古詩文
  • 釋奠詩

    虞展宋代〕正學昭昭責力行,湖湘一派到於今。好翻愚島詞鋒手,密察濂溪理窟心。二水秋清嚴奠禮,九疑雲近想韶音。詠歸
  • 新雁

    武衍宋代〕塞月程程遠,星河字字疎。不眠沙外不,恐濕足間書。倦翮支風去,悲聲落枕初。秋清人易感,政自不關渠。
  • 呈陳和叔二首

    王安石宋代〕數椽庳屋茨生草,三畝荒園種晚蔬。永日終無一杯酒,可能留得故人車。
  • 次韻章宰

    陳造宋代〕窮山從薄宦,小郡著衰翁。政術甘疎拙,辭壇敢長雄。一飢才自救,五細未宜中。又擬包羞去,京塵冒軟紅。
    林叔寶將歸莆中時余方東遊作此為別原文_林叔寶將歸莆中時余方東遊作此為別的賞析_古詩文
  • 水雲鄉和制機劉自昭韻三首

    吳潛宋代〕問君身世欲如何,付與漁翁欸乃歌。未酩酊時須酩酊,得磨駝處且磨駝。聲名草木知誰是,功業旗常在古多。百尺
  • 送劉司直赴安西

    王維唐代〕絕域陽關道,胡沙與塞塵。三春時有雁,萬里少行人。苜蓿隨天馬,葡萄逐漢臣。當令外國懼,不敢覓和親。
  • 夏日游慈恩寺

    劉得仁唐代〕何處消長日,慈恩精舍頻。僧高容野客,樹密絕囂塵。閒上凌虛塔,相逢避暑人。卻愁歸去路,馬跡並車輪。
    林叔寶將歸莆中時余方東遊作此為別原文_林叔寶將歸莆中時余方東遊作此為別的賞析_古詩文
  • 寄趙青山同舍檔四首

    汪元量宋代〕短褐離披紫鳳圖,非揚非墨亦非儒。獨憐後輩欺前輩,自笑今吾即故吾。
    林叔寶將歸莆中時余方東遊作此為別原文_林叔寶將歸莆中時余方東遊作此為別的賞析_古詩文
  • 冬日游甘露寺

    蔡肇宋代〕漕河膠舟水流咽,水關著鍵行者歇。大江伏槎臥長劍,萬頃濕銀寒不結。蓬萊諸仙亦避寒,海門冥冥凍欲坼。朔風
    林叔寶將歸莆中時余方東遊作此為別原文_林叔寶將歸莆中時余方東遊作此為別的賞析_古詩文
  • 雨中泛舟(六月十九日)·其四

    乾隆清代〕生衣卻暑變微涼,急陣才過水漲塘。便是連陰信何礙,晚晴終覺喜宜暘。
  • 西江月

    張伯端宋代〕天地才經否泰,朝昏好識屯蒙。輻來輳轂水朝宗。妙在抽添運用。得一萬般皆畢,休分南北西東。損之又損慎前功
  • 元夕

    張九成宋代〕前年元夕宴譙門,萬朵紅燈鬧早春。誰謂今宵頓寥落,長天獨擁一冰輪。
    林叔寶將歸莆中時余方東遊作此為別原文_林叔寶將歸莆中時余方東遊作此為別的賞析_古詩文
林叔寶將歸莆中時余方東遊作此為別原文_林叔寶將歸莆中時余方東遊作此為別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