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蘇軾春帖子詞因成是詠原文
立春帖子進東坡,副本澄心寫擘窠。
謝傅欲題太極榜,獻之不肯意云何。
詩詞問答
問:臨蘇軾春帖子詞因成是詠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臨蘇軾春帖子詞因成是詠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臨蘇軾春帖子詞因成是詠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歌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一
參考注釋
春帖子
又稱春帖、春端帖、春端帖子。 宋 制,翰林一年八節要撰作帖子詞。或歌頌昇平,或寓意規諫,貼于禁中門帳。於立春日撰作的帖子詞,稱“春帖子”。多為五、七言絕句。其體工麗。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七:“ 歐公 與 王禹玉 、 范忠文 同在禁林,故事進春帖子,自皇后貴妃以下,諸閤皆有。” 宋 周密 《武林舊事·立春》:“﹝立春日﹞學士院撰進春帖子。” 陳衍 《遼詩紀事·無名氏》:“《高麗圖經》: 廣化門 ,王府之偏門也,榜《周易》繇辭五字,仍有春帖子云雲。”參閱 宋 周煇 《清波雜誌》卷十。
東坡
(1).東邊坡地。 唐 蘇頲 《先是新昌小園期京兆尹一訪茲願不果率然成章》詩:“寂寞東坡叟,傳呼北里人。” 唐 白居易 《東坡種花》詩之二:“東坡春向暮,樹木今何如?”
(2).地名。在 湖北省 黃岡縣 憢東。 宋 蘇軾 《東坡》詩:“雨洗 東坡 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
(3). 宋 蘇軾 自號 東坡居士 ,因以“東坡”為其別稱。 宋 施彥執 《北窗炙輠》卷上:“昨 強幼安 來説話,引援甚富。某謂之曰:‘若此者, 六一 語;若此者, 溫公 語;若此者, 東坡 語;若此者, 山谷 語; 強幼安 語卻在甚處?’” 明 王鏊 《震澤長語·文章》:“ 東坡 為詩,無非譏切時政,借曰意在愛君,亦從諷諫可也。” 清 吳汝綸 《與楊伯衡論方劉二集書》:“於八家則 望溪 近 歐 曾 ,而 海峰 近 東坡 。”參見“ 東坡居士 ”。
副本
(1) 從著作,檔案原件或正本複製的本子
(2) 著作原稿以外的謄錄本
澄心
(1).使心情清靜。《文子·上義》:“ 老子 曰:‘凡學者能明於天人之分,通於治亂之本,澄心清意以存之,見其終始,反於虛無,可謂達矣。’” 唐 呂岩 《水龍吟》詞:“萬事澄心定意,聚真陽、都歸一處。”《醒世姻緣傳》第九三回:“ 晁梁 澄心定慮了一會,將那寺中房廊、屋舍、園圃、庭堂合他住過的禪房榻炕,都能想記無差。”
(2).靜心。 晉 陸機 《文賦》:“罄澄心以凝思,眇眾慮而為言。” 唐 王魯復 逸句:“清泉繞屋澄心遠,曙月銜山出定遲。”
擘窠
(1).寫字、篆刻時,為求字型大小勻整,以橫直界線分格,叫“擘窠”。擘,劃分;窠,框格。 唐 顏真卿 《乞御書放生池碑額表》:“前書點畫稍細,恐不經久。臣今謹據石擘窠,大書一本,隨表奉進。” 宋 趙希鵠 《洞天清祿集·古鐘鼎彝器辨》:“ 漢 印多用五字,不用擘窠。”
(2).指大字。 清 趙翼 《岣嶁碑歌》:“想見摩崖作擘窠,六丁下照火光赤。” 清 曹寅 《尚中索書真州東園予有愧焉作詩留別情見乎辭》:“請我書綽楔,擘窠當門前。”參見“ 擘窠大字 ”。
謝傅
見“ 謝太傅 ”。
太極
(1).古代哲學家稱最原始的混沌之氣。謂太極運動而分化出陰陽,由陰陽而產生四時變化,繼而出現各種自然現象,是宇宙萬物之原。《易·繫辭上》:“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孔穎達 疏:“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2). 宋 代理學家則認為“太極”即是“理”。《朱子語類》卷七五:“太極只是一箇渾淪底道理,裡面包含陰陽、剛柔、奇耦,無所不有。” 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太和》:“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謂太極也。”
(3).謂天宮,仙界。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七二:“時路烏足爭?太極可翱翔。” 晉 葛洪 《抱朴子·吳失》:“園囿擬上林,館第僭太極。”《雲笈七籤》卷八:“太極有元景之王,司攝三天之神仙者也。”
不肯
——用於否定式助動詞表示拒絕
他不聽勸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裝一台輔助引擎
云何
(1).為何,為什麼。《詩·唐風·揚之水》:“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先公勳業如是,君作《東征賦》,云何相忽略?” 宋 范成大 《嘲峽石》詩:“云何清淑氣,孕此詭譎跡?”
(2).如何;怎么辦;怎么樣。《史記·司馬穰苴列傳》:“召軍正問曰:‘軍法期而後至者云何?’對曰:‘當斬。’”《後漢書·班勇傳》:“今立副校尉,何以為便?又置長吏屯 樓蘭 ,利害云何?” 宋 蘇軾 《次韻王定國南遷回見寄》:“心通豈復問云何,印可聊須答如是。” 魯迅 《朝花夕拾·後記》:“上面並無題字,不知宣傳者於意云何。”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晨旌幾礙觀山目,夜柝翻驚夢月情馬大同《題龍潭石岩》
- 繡屏遮枕四邊移王采《浣溪沙》
- 邑令直微爾,爭如相國榮林同《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薛修》
- 佳句初開卷宋褧《菩薩蠻 丹陽道中》
- 嵩山石壁掛飛流,無限神仙在上頭顧況《送李秀才游嵩山》
- 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韓非及後人《韓非子·有度》
- 江寺饒吾觀白水,郡亭喜弟看洪潮陽枋《中秋黃池舟中獨酌五首》
- 西成錫小宴,促坐才尺咫宋孝宗《和史浩曲宴澄碧殿詩》
- 轍跡隨入途,金蘭同有永郭波《陸象山先生墓》
- 逢辰正自千齡會,勝日何妨一醉同陳造《又對廳》
![臨蘇軾春帖子詞因成是詠原文_臨蘇軾春帖子詞因成是詠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