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犯清音原文
杯傾醽醁。
盤盛魚脡。
酹滴重泉幽境。
寵靈遼邈。
幸原黎稷惟馨。
一束芻追古。
三尊禮備今望之。
你忠和孝死勝生。
芳名應並此山存我兩人呵。
披衷告語情還咽那逆賊呵。
磔首臠焚你怨已伸。
鶴歸華表。
雲散楚岑。
願祈肸蠁通神櫬。
瀝丹誠。
兩行玉箸。
血染杜鵑深。
詩詞問答
問:六犯清音的作者是誰?答:吾邱瑞
問:六犯清音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出處:六十種曲 運甓記 第三十八出
參考注釋
醽醁
亦作“醽淥”。美酒名。 晉 葛洪 《抱朴子·嘉遯》:“藜藿嘉於八珍,寒泉旨於醽醁。” 宋 黃庭堅 《念奴嬌》詞:“寒光零亂,為誰偏照醽淥。” 元 曾瑞 《醉太平》曲:“ 蘇堤 堤上尋芳樹, 斷橋 橋畔沽醽醁, 孤山 山下酹 林逋 。” 張昭漢 《久別瓊玉表妹賦此志懷》詩:“詩思雜離情,宛如中醽醁。”
重泉
(1).猶深淵。《淮南子·齊俗訓》:“積水重泉,黿鼉之所便也。”《晉書·裴頠傳》:“是以欲收重泉之鱗,非偃息之所能獲也。” 南朝 梁 丘遲 《夜發密岩口》詩:“萬尋仰危石,百丈窺重泉。”
(2).指土壤的深層。 清 方文 《贈姚有僕進士》詩:“山勢鬱且奇,文木托其巔。上枝拂垂雲,下根入重泉。”
(3).猶九泉。舊指死者所歸。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潘岳<悼亡>》:“美人歸重泉,悽愴無終畢。” 宋 蘇軾 《祭單君貺文》:“云何不弔,銜痛重泉。”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宦娘》:“獨此技未有嫡傳,重泉猶以為憾。”
(4).古地名。《楚辭·天問》:“ 湯 出 重泉 ,夫何辠尤?” 王逸 註:“ 重泉 ,地名也。”《史記·河渠書》:“ 臨晉 民願穿 洛 以溉 重泉 以東萬餘頃故鹵地。” 張守節 正義引《括地誌》:“ 重泉 故城在 同州 蒲城縣 東南四十五里,在 同州 西北亦四十五里。”
(5).苔蘚名。《表異錄·蔬穀》引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苔名重泉,亦呼宣蘚,亦名妬草。”今本《述異記》卷下作“重錢”。
幽境
幽雅的勝境。 唐 白居易 《小台》詩:“幽境與誰同?閒人自來往。”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二·景隆八發》:“黃冠不浄,寳殿無拘。睠三清之幽境,為百戲之所都。”
寵靈
恩寵光耀;使得到恩寵福澤。《左傳·昭公七年》:“今君若步玉趾,辱見寡君,寵靈 楚國 ,以信 蜀 之役,致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貺矣,何 蜀 之敢望!” 孔穎達 疏:“言開其恩寵賜以威靈以及 楚國 。”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之南徐州刺史辭闕表》:“臣過承寵靈,閔默假日,徒抱皇慈,無充橫草。” 宋 王安石 《賀致政文太師啟》:“ 蕭何 漢 之宗臣, 方叔 周 之元老,寵靈莫二。” 明 唐順之 《與嚴介溪相公書》:“ 順之 此行,荷國寵靈,並承門下指教,深懼不能稱任。” 清 龔自珍 《尊史三》:“要知古之人所以寵靈史氏,鎮撫王室,以增天府之重,則可知也。”
遼邈
(1).猶遼遠。《宋書·江夏文獻王義恭傳》:“ 交阯 遼邈,畏喪藩將,政刑每闕,撫蒞惟艱。” 宋 陸游 《登慧昭寺小閣》詩:“歲月消磨閲亭傳,山川遼邈弊衣裘。”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仙人島》:“至一處,潮水所經,四望遼邈。”參見“ 遼遠 ”。
(2).相去甚遠;懸殊。 晉 葛洪 《抱朴子·交際》:“悲夫,生民用心之不鈞,何其遼邈之不肖也哉。”《新編分門古今類事·婚兆·韋固赤繩》:“雖讎敵之家,貴賤遼邈,天涯從宦, 吳 楚 異鄉,此繩一繫,終不可逭。”
束芻
(1).捆草成束。《詩·唐風·綢繆》:“綢繆束芻,三星在隅。”《新唐書·忠義傳中·張巡》:“明日賊攻城,設百樓, 巡 柵城上,束芻灌膏以焚焉。”一說,喻男女成婚。參見“ 束薪 ”。
(2).成束的草。《宋史·荊罕儒傳》:“ 罕儒 令人負束芻徑趨 太原 城,焚其東門。”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濰水狐》:“驢之為物龐然也……倘執束芻而誘之,則帖耳輯首,喜受羈勒矣。”
(3).《後漢書·徐穉傳》:“及 林宗 有母憂, 穉 往弔之,置生芻一束於廬前而去。”後因以“束芻”稱祭品。 明 李東陽 《望狄梁公祠用前韻》:“寄遠束芻誰與致,衝寒瘦馬不勝騎。” 明 袁宏道 《哭江進之》詩序:“乙巳秋,聞 進之 兄卒於 蜀 ……欲躬致束芻,值有邑乘之役,素車白馬,未卜何日。”
尊禮
(1).尊崇禮法。《禮記·表記》:“ 周 人尊禮尚施。” 孔穎達 疏:“尊禮尚施者,謂尊重禮之往來之法,貴尚施惠之事也。”《宋史·道學傳一·張載》:“故其學尊禮貴德,樂天安命。”
(2).隆重的禮儀。《國語·越語下》:“王曰:‘與人奈何?’對曰:‘卑辭尊禮,玩好女樂,尊之以名。如此不已,又身與之市。’” 韋昭 註:“言當卑約其辭、尊重其禮以求平。”一說,尊禮,撙禮。謂貶抑自己的身份,不敢以平等之禮相待。見 俞樾 《群經平議·國語二》“卑辭尊禮”。
(3).敬重而厚待。《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如 燕 , 昭王 擁彗先驅,請列弟子之座而受業,築 碣石宮 ,身親往師之。作《主運》。其游諸侯見尊禮如此。”《北史·張彫武傳》:“帝甚重之,以為侍講,與侍書 張景仁 並被尊禮,同入 華元殿 ,共讀《春秋》。” 明 焦竑 《玉堂叢語·寵遇》:“ 太祖 尊禮 劉基 ,嘗稱老先生而不名。”
忠和
忠實謙和。《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鄉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一曰六德:知、仁、聖、義、忠、和。” 賈公彥 疏:“‘中’下從‘心’,謂言出於心,皆有忠實也;雲和不剛不柔者,謂寬猛相濟者也。”《後漢書·章帝紀》:“蓋君人者,視民如父母,有憯怛之憂,有忠和之教,匍匐之救。”
芳名
(1) 敬辭,稱年輕女子的名字
(2) 美好的名聲
芳名永垂
告語
告訴,訴說
奔走告語
告語同齡人
逆賊
叛賊
罵逆賊當死。——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鶴歸華表
晉 陶潛 《搜神後記》卷一:“ 丁令威 ,本 遼東 人,學道於 靈虛山 。後化鶴歸 遼 ,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壘壘。’遂高上沖天。”後常用“鶴歸華表”感嘆人世的變遷。 唐 趙嘏 《舒州獻李相公》詩:“鶴歸華表山河在,氣返青雲雨露全。” 明 孫蕡 《<朝雲>詩序》:“鶴歸華表添新塚,燕蹴飛花落舞筵。”
雲散
像天空的雲那樣四處散開。比喻曾經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各個地方
舊友雲散
楚岑
楚 山。 唐 孟郊 《送清遠上人歸楚山舊寺》詩:“波中出 吳 境,霞際登 楚 岑。”
通神
通於神靈。形容本領極大、才能非凡。 漢 王延壽 《魯靈光殿賦》:“非夫通神之俊才,誰能剋成乎此勛。” 唐 李商隱 《王昭君》詩:“ 毛延壽 畫欲通神,忍為黃金不顧人。” 清 張德彝 《隨使法國記·馬賽波爾多紀事》:“因 郎柏爾 病癒……深贊 惕庵 之能,察脈通神,為今日之 和緩 。”
丹誠
赤誠的心。《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承答聖問,拾遺左右,乃臣丹誠之至願,不離於夢想者也。” 唐 元稹 《鶯鶯傳》:“則當骨化形銷,丹誠不泯。” 明 馮夢龍 《山歌·葵花》:“姐兒好像蜀葵能,胸中一片是丹誠。” 清 阮葵生 《茶餘客話》卷一:“ 徐東海 乾學 ,為司寇時,人贈以聯云:‘萬方玉帛朝 東海 ,一點丹誠向北辰。’”
兩行
(1). 莊子 謂不執著於是非的爭論而保持事理的自然均衡為“兩行”。《莊子·齊物論》:“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 郭象 註:“任天下之是非。”
(2).兩者一起通行、流行。《毛詩·周南關雎詁訓傳》 唐 陸德明 題註:“故訓舊本多作故,今或作詁……案:詁、故皆是古義,所以兩行。”
(3).兩者一起施行、實行。《新唐書·呂諲傳》:“始在 河西 ,悉知諸將能否,及為尹,奏取材者數十人總牙兵,故威惠兩行。”
玉箸
見“ 玉筯 ”。
杜鵑
(1) 杜鵑屬的一種鳥,體長約15厘米,體背尾部均黑色,體下面白色、雜有深色橫條紋,腳黃色,常把卵下到別的鶯鳥巢里
(2) 一種常綠或落葉灌木,葉子橢圓形,花多為紅色。供觀賞。也叫“杜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