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彭玉麟聯原文
以剛直奇偉之行,宣悱惻忠亮之節,使天下賢否智愚,皆深嚴憚,此獨中興一人,是所習聞先正;
憶侍游軍府之日,觀揮毫尊酒之間,至於今言論風采,都已莫追,空有梅花萬點,不堪悲哽孤兒。
詩詞問答
問:挽彭玉麟聯的作者是誰?答:方守彝
問:挽彭玉麟聯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挽彭玉麟聯是什麼體裁?答:對聯
注釋
1. 對聯 出處:彭剛直哀榮錄
參考注釋
剛直
剛強正直
您是那樣滿懷激情地給我講漢朝的范滂如何剛直不阿,挺身就險。——《一封終於發出的信》
奇偉
奇特雄偉
奇偉瑰怪。——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悱惻
內心悲苦淒切的
隱思君兮悱惻。——《楚辭·九歌·湘君》
* 悱惻
忠亮
(1).忠誠堅貞。 漢 蔡邕 《鼎銘》:“尚書 朱穆 ,立節忠亮。”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傳》:“伏見司隸 潁川 周弁 ,忠亮剛直,守法不回,有毗佐之器。” 宋 秦觀 《鮮于子駿行狀》:“公忠亮果斷,出於天性。”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清廷關於籌備立憲的諭旨與奏摺》:“該大臣久歷中外,誠信素孚,且世受國恩,秉性忠亮,必能竭誠贊助,力顧大局。”
(2).指忠誠堅貞的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設朝》:“收復中原,調燮黃閣,急須封拜卜忠亮。”
天下
(1) 四海之內,全中國
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孫子·謀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孫丑下》
天下三分。——諸葛亮《出師表》
天下之美。——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2) 人世間,社會上
天下誰人不識君。——唐· 高適《別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天下事有難易乎。——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縞素。——《戰國策·魏策》
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以天下之所順。
先天下之憂而憂。——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後天下之樂而樂。
(4) 國家或國家的統治權
傳天下不足多。——《韓非子·五蠹》
為天下理財。——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共爭天下。——《資治通鑑》
天下事誰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間
知天下之寒。——《呂氏春秋·察今》
深嚴
(1).深邃嚴密。 唐 李綽 《尚書故實》:“自櫃而入,則別有幽房邃閣,詰曲深嚴。” 宋 陳鵠 《耆舊續聞》卷九:“ 賈黃中 ‘青綸輝映輕前古,丹地深嚴隔世塵’……燦然有貴氣。” 清 阮葵生 《茶餘客話》卷二:“觀此情形,必非內庭深嚴邃密之地。”
(2).指深沉莊嚴。 宋 蘇軾 《策略五》:“及至後世,壞先王之法,安於逸樂而惡聞其過,是以養尊而自高,務為深嚴,使天下拱手,以貌相承而心不服。”
(3).謂極為嚴格。《金史·文藝傳下·王庭筠》:“﹝ 庭筠 ﹞為文能道所欲言,暮年詩律深嚴,七言長篇尤工險韻。”
中興
通常指國家由衰退而復興
國家中興
中興機會。——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一人
(1).古代稱天子。亦為天子自稱。《書·太甲下》:“一人元良,萬邦以貞。” 孔 傳:“一人,天子。”《書·湯誥》:“王曰:‘嗟爾萬方有眾,明聽予一人誥。’” 孔 傳:“天子自稱曰予一人。” 漢 班固 《 * 通·號》:“王者自謂一人者,謙也,欲言己材能當一人耳。故《論語》曰:‘百姓有過,在予一人。’臣謂之一人何?亦所以尊王者也,以天下之大,四海之內,所共尊者一人耳。故《尚書》曰:‘不施予一人。’” 宋 王禹偁 《待漏院記》:“況夙興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猶然,況宰相乎?” 明 唐寅 《嘉靖改元元旦作》詩:“一人正位山河定,萬國朝元日月明。”
(2).一個人。《詩·鄭風·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漢 枚乘 《上書諫吳王》:“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 明 李贄 《藏書世紀列傳總目前論》:“然則今日之是非,謂予 李卓吾 一人之是非,可也。”
(3).猶一體。《禮記·禮運》:“故聖人耐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也。”
(4).謂使全國之人齊心協力。《荀子·富國》:“故非有一人之道也,直將巧繁拜請而畏事之,則不足以持國安身,故明君不道也。” 楊倞 註:“謂不能齊一其人,同力以拒大國也。”
習聞
常聞。《漢書·董仲舒傳》:“習聞其號,未燭厥理。” 唐 韓愈 《原道》:“為 孔子 者,習聞其説,樂其誕而自小也,亦曰:‘吾師亦嘗云爾。’” 清 王夫之 《知性論》:“習聞而識之,謂有名之必有實,而究不能得其實。” 魯迅 《朝花夕拾·無常》:“至於勾攝生魂的使者的這無常先生,卻似乎於古無征,耳所習聞的只有什麼‘人生無常’之類的話。”
先正
(1).亦作“ 先政 ”。前代的賢臣。《書·說命下》:“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 孔 傳:“正,長也,言先世長官之臣。” 漢 潘勗 《冊魏公九錫文》:“惟祖惟父,股肱先正,其孰恤朕躬。” 晉 陸機 《辯亡論下》:“山川之險易守也,勁利之器易用也,先政之策易循也。”《北齊書·高勱傳》:“臣以蒙幼,濫叨拔擢,雖竭庸短,懼忝先政。” 宋 岳飛 《御書屯田三事跋》:“臣聞先正 司馬光 有言:德勝才,謂之君子。”
(2).泛指前代的賢人。 宋 邵博 《聞見後錄》卷三:“世謂先正論三江以味別,自 孔子 刪定《書》以來,學者不知也。” 明 宋濂 《題鄭北山追復誥後》:“會予有千里之役,始獲見此卷,走筆識之,殊不暇詳。若夫公之大節與賊 檜 ( 秦檜 )之姦,諸先正已極論之,亦不待詳也。” 清 惲敬 《<誦芬錄>序》:“《誦芬録》者,録 滎陽 鄭氏 自 浦江 遷 歸安 諸先正之言行也。” 章炳麟 《與人論國學書》:“及其自抒膺臆,糾葛不馴,虛張類例,以奮筆施評於先正。”
(3).前代的君長。《禮記·緇衣》引逸《詩》:“昔吾有先正,其言明且清。” 鄭玄 註:“先正,先君長也。”
游軍
流動作戰的軍隊。《三國志·魏志·諸葛誕傳》:“又使監軍 石苞 、 兗州 刺史 州泰 等簡鋭卒為游軍,備外寇。”《朱子語類》卷一二一:“如大軍廝殺相似,大軍在此坐以鎮之,游軍依舊去別處邀截,須如此作工夫方得。”《明史·薛顯傳》:“﹝ 顯 ﹞與 常遇春 攻 湖州 ,別將游軍取 德清 ,攻 昇山 水寨。”
(1).客軍,可作策應之用者。《三國志·魏志·荀攸傳》:“ 攸 言於 太祖 曰:‘ 繡 與 劉表 相恃為彊,然 繡 以游軍仰食於 表 , 表 不能供也,勢必離。’”
(2).指無固定防地,流動出擊的軍隊。《魏書·崔延伯傳》:“仕 蕭頤 ,為緣 淮 游軍,帶 濠口 戍主。”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 石勒 常傭於臨水,為游軍所囚。” 唐 李約 《從軍行》之三:“游軍藏 漢 幟,降騎説蕃情。”
揮毫
寫毛筆字或作畫
此君動輒揮毫於人前
揮毫題字
尊酒
猶杯酒。 唐 高適 《贈別沉四逸人》詩:“耿耿尊酒前,聯雁飛愁音。”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五:“尊酒之間,一談一笑,甚有前輩風,今不復見矣。” 清 方文 《從吳錦雯讀宋玉叔詩喜而有寄》詩:“惆悵掩尊酒,何時共懽讌。”
至於
(1) 表示程度、範圍
至於他,是一定會來的
越長城之限,至於 泰安。(至:動詞,抵達。)—— 清· 姚鼐《登泰山記》
至於勸善規過足矣。——清· 劉開《問說》
(2) 表示另提一件事
至於我個人的意見,以後再提
(3) 連詞。表示提出另一話題,用在下文開頭,為現代漢語所沿用
至於斟酌捐益。——諸葛亮《出師表》
至於負者歌於途。——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至於怨誹之多。——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至於農夫小民。——宋· 蘇軾《教戰守》
言論
關於政治和一般公共事務的議論
提倡 *
常好言論。——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以快言論。——清· 劉開《問說》
風采
美好的儀表舉止;神采
風采動人
空有
(1).佛教語。空,指法性;有,指幻相。謂相反相成的真俗兩諦。《佛地經論》卷四:“菩薩藏,千載已前,清淨一味,無有乖諍;千載已後,乃興空有二種異論。”《後漢書·西域傳論》:“詳其清心釋累之訓,空有兼遣之宗,道書之流也。” 李賢 註:“不執著為空,執著為有;兼遣謂不空不有,虛實兩忘也。” 南朝 梁簡文帝 《 * 頌》:“二諦現空有之津,二智包權實之底。” 宋 王安石 《望江南·歸依三寶贊》詞:“普願眾生同我願,能於空有善思惟。”
(2).徒有;只有。 後蜀 歐陽炯 《江城子》詞:“空有 姑蘇臺 上月,如 西子 鏡,照江城。”
梅花
(1) 梅樹的花
(2) 〈方〉∶臘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齋志異·促織》
不堪
(1)
用於形容詞後面表示程度深
忙碌不堪
疲備不堪
(2)
壞到極點
那飯菜都系不堪之物。——《紅樓夢》
悲哽
亦作“ 悲梗 ”。悲傷哽咽。《隋書·虞世基傳》:“ 世基 食輒悲哽,不能下。” 唐 崔櫓 《過蠻溪渡》詩:“身隨遠道徒悲梗,詩賣明時不值錢。” 宋 陸游 《跋<朝制要覽>》:“先君捐舘舍三十有四年,統得此於故廬,伏讀悲哽,敬識卷末。”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鴉頭》:“ 王 泫然悲哽。”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二七章:“ 法忍 聞余言……以悲梗之聲,百端解慰。” 沙汀 《淘金記》八:“她的聲調帶點悲哽,她的眼睛已經潤濕了。”
孤兒
(1)
(2) 年幼無父的孩童
(3) 失去父母的兒童
孤兒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