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新水令

作者:鄭廷玉 朝代:元代

雙調新水令原文

欽承聖敕坐南衙。

掌刑名糾察奸詐。

衣輕裘乘駿馬。

列祗候擺頭踏。

憑著我𢠳劣村沙。誰敢道僥倖奸猾。

莫說百姓人家。便是官宦賢達。綽見了包龍圖影兒也怕。

詩詞問答

問:雙調新水令的作者是誰?答:鄭廷玉
問:雙調新水令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雙調新水令是什麼體裁?答:散曲
問:鄭廷玉的名句有哪些?答:鄭廷玉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元曲選 後庭花 第三折

參考注釋

欽承

恭敬地繼承或承受。《書·說命下》:“監於先王成憲,其永無愆,惟 説 式克欽承。” 三國  魏  曹丕 《與鍾大理書》:“嘉貺益腆,敢不欽承。” 唐  王維 《為崔常侍謝賜物表》:“臣幸居無事,待罪 西門 ,恭守嘉謨,欽承成憲。” 宋  王安石 《覃恩轉官二道詔》:“爾等能以忠力靖共職事,進位一等。往其欽承。”

南衙

(1). 唐 代禁衛軍有南衙、北衙之分。南衙又稱“南牙”,兵分隸十六衛,統屬宰相管轄。《新唐書·尉遲敬德傳》:“南衙北門兵與府兵尚雜鬭, 敬德 請帝手詔諸軍聽 秦王 節度,內外始定。”參見“ 衙兵 ”。

(2). 唐代 宰相官署。因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均在皇宮之南,故稱。 唐  吳競 《貞觀政要·論納諫》:“ 太宗 乃謂 玄齡 曰:‘君但知南衙事,我北門少有營造,何預君事?’”《新唐書·高元裕傳》:“ 元裕 諫曰:‘今西頭勢乃重南衙,樞密之權過宰相。’”

(3). 宋 時稱 開封府 之官署為南衙。 宋  何薳 《春渚紀聞·熙陵獎拔郭贄》:“一日﹝ 郭贄 ﹞方與僧對弈,外傳 南衙大王 至,以 太宗 龍潛日,嘗判 開封府 ,故有南衙之稱。” 宋  陸游 《記太子親王尹京故事》:“或問 太宗 以來尹京則謂之南衙,何也?曰: 開封府 治所本在 正陽門 南街東。然 太宗 為尹,乃就 晉 邸視事, 晉 邸又在大內乃府治之南,故曰南衙。”

刑名

(1) 古時指刑律

刑名之學

(2) 刑罰的名稱,如死刑、徒刑等

(3) 清代主管刑事的(幕僚)

刑名師爺

糾察

維持公共治安的人

奸詐

奸偽狡猾

一幫 * 的、奸詐的人

輕裘

輕暖的皮衣。《論語·雍也》:“ 赤 之適 齊 也,乘肥馬,衣輕裘。”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玄輅既駕,輕裘斯御。” 明  王世貞 《憶昔》詩:“輕裘 鄠杜  張公子 ,挾瑟 邯鄲  呂氏 倡。”

駿馬

駿足。即良馬;跑得快的好馬

祗候

(1).恭侯。 唐  張鷟 《遊仙窟》:“承聞此處有神仙之窟宅,故來祗候。”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局詐》:“曲折十餘里,始至公主第,下騎祗候。”

(2).職官名。 宋 代祗候分置於東、西上閣門,與閣門宣贊舍人並稱閣職,祗候分佐舍人。 元 代各省、路、州、縣分別設祗候若干名,為供奔走驅使的衙役。 元  明 亦指官府衙役,勢家僕從頭目。 元  馬致遠 《薦福碑》第一折:“不敢久停久住,祗候將馬來。” 元  關漢卿 《魯齋郎》楔子:“見一簇人鬧,祗候,你看是甚么人?”參閱《宋史·職官志六》。

頭踏

(1).古代官員出行時,走在前面的儀仗。 元  石子章 《竹塢聽琴》第二折:“老夫此來不張傘蓋,不擺頭踏,你知老夫的這意么?”《西遊記》第十二回:“來到 東華門 前,正撞著宰相 蕭瑀 散朝而回,眾頭踏喝開街道。”《醒世姻緣傳》第六二回:“只見前邊擺列著許多頭踏,又有許多火把紗燈。”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逮社》:“排頭踏青衣前走,高軒穩扇蓋交抖。”參見“ 頭答 ”、“ 頭達 ”。

(2).形容威風。 元  張國賓 《薛仁貴》第四折:“俺孩兒便得來家,你看他參隨人馬甚頭踏。”

詩詞推薦

雙調新水令原文_雙調新水令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