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慕寺原文
建置始神堯,額名永慕標。
斯乾開梵宇,貽厥奉東朝。
意淨鐘聲度,心安幡影飄。
巡檐閱前什,歲月箇中消。
詩詞問答
問:永慕寺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永慕寺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永慕寺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蕭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十二
參考注釋
建置
亦作“ 建寘 ”。1.扶植。《左傳·昭公七年》:“吾子取 州 ,是免敝邑於戾,而建寘 豐氏 也。”
(2).建立;設定。《漢書·武五子傳贊》:“後遂命將出征,略取 河南 ,建置 朔方 。”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夫樹猶親戚,土猶士民,建置不久,則輕下慢上。” 唐 柳宗元 《四門助教廳壁記》:“參明堂之政,原大教之極,其建置之道弘也。” 清 江上蹇叟 《通番之始》:“若其地理之分合,建置之沿革,則均不詳也。” 郭沫若 《十批判書·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古時所謂‘國’本是等於部落的意思,所謂‘封建藩衛’也不過是建置大小不等的各種殖民部落而已。”
(3).建造;興建。 唐 李翱 《與本使請停率修寺觀錢狀》:“若將興之,是 苻融 、 梁武 皆為 仲尼 、 周公 也;若將廢之,閣下又何患其尚寡,而復率其屬合力建置之也?” 宋 范仲淹 《代胡侍郎奏表》:“前知州 李詔 在任日,重修宣聖廟,建置學舍數十廈。”
(4).猶建樹。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三:“ 宋 端平 間, 真西山 參大政,未及有所建置而薨。”
(5).設施。 明 唐順之 《提督軍務兼巡撫謝表》:“事體一同所職,而建置各有攸司。” 馮自由 《中國教育會與愛國學社》:“然敝會同志無權無勢,一切建置皆白地起造,無有憑藉。”
神堯
唐 代對 唐高祖 李淵 的尊稱。 唐 杜甫 《別李義》詩:“ 神堯 十八子,十七王其門。” 仇兆鰲 註:“《通鑑》 天寳 十三載二月,上 高祖 諡曰 神堯大聖光孝皇帝 。”
額名
題寫在匾額上的名稱。 明 張居正 《謝堂樓額名並賜金疏》:“昨者,臣以恭建樓堂,尊藏宸翰,不揣輕微,妄以額名上請。”
永慕
長久思念。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 南朝 梁武帝 《旌沉崇傃詔》:“方欲以永慕之晨,更為再期之始。” 唐 無名氏 《著勝六年判》:“墳抽細草,撫書帶而增悲;牖掛殘絲,拂琴絃而永慕。”
斯乾
(1).澗水。《詩·小雅·斯乾》:“秩秩斯乾,幽幽 南山 。” 毛 傳:“乾,澗也。”《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幽幽叢薄,秩秩斯乾。” 劉良 註:“秩秩,水流皃,斯乾,澗水也。”
(2).《詩·小雅》篇名。小序謂是 周宣王 建築宮室落成時的祝頌歌辭,後人用為“儉宮室”之典。《文選·張衡<東京賦>》:“改奢即儉,則合美乎《斯乾》。” 薛綜 註:“《斯乾》謂 周宣王 儉宮室之詩也。今 漢光武 改 西京 奢華而儉約,合《斯乾》之美。”
梵宇
佛寺。《梁書·張纘傳》:“經法王之梵宇,覩因時之或躍;從四海之宅心,故取亂而誅虐。” 唐 宋之問 《登禪定寺閣》詩:“梵宇出三天,登臨望八川。”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小生是 西洛 貧儒,四海遊學歷州府,至 蒲州 ,因而到梵宇。”《老殘遊記》第二回:“﹝ 老殘 ﹞到了 鐵公祠 前,朝南一望,只見對面 千佛山 上,梵宇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
貽厥
(1).指留傳;遺留。語出《書·五子之歌》:“明明我祖,萬邦之君,有典有則,貽厥子孫。” 孔 傳:“貽,遺也。言仁及後世。”《後漢書·皇后紀序》:“向使因設外戚之禁,編著《甲令》,改正后妃之制,貽厥方來,豈不休哉!” 明 王廷相 《慎言·保傅》:“立國規模,其大節不純如此,貽厥後昆淺矣。”
(2).特指傳位。《三國志·魏志·文帝紀》“大饗六軍及 譙 父老百姓於邑東” 裴松之 注引 晉 孫盛 曰:“ 魏王 既追 漢 制,替其大禮,處莫重之哀而設饗宴之樂,居貽厥之始而墜王化之基,及至受禪,顯納二女,忘其至恤以誣先聖之典,天心喪矣,將何以終!” 唐 高適 《同觀陳十六史興碑》詩:“我來觀雅製,慷慨變毛髮。季主盡荒淫,前王徒貽厥。” 孫欽善 註:“貽厥,傳與子孫之意。”《新唐書·令狐滈傳》:“ 綯 ( 令狐綯 ),大臣,當調護國本,而 大中 時,乃引諫議大夫 豆盧籍 、刑部侍郎 李鄴 為 夔王 等侍讀,亂長幼序,使先帝貽厥之謀幾不及陛下。”
(3).指子孫;後嗣。《文選·王儉<褚淵碑文>》:“明皇不豫,儲後幼沖,貽厥之寄,允屬時望。” 呂向 註:“貽厥謂後嗣也。”《南史·到溉傳》:“﹝ 溉 ﹞子 鏡 …… 鏡 子 藎 ,早聰慧,位尚書殿中郎,嘗從 武帝 幸 京口 ,登 北顧樓 賦詩。 蓋 受詔便就,上以示 溉 曰:‘ 藎 定是才子,翻恐卿從來文章假手於 藎 。’因賜絹二十疋。後 溉 每和御詩,上輒手詔戲 溉 曰:‘得無貽厥之力乎?’” 唐 顏真卿 《郭公廟碑》:“況乎友於著睦,矕龍虎者十人;貽厥有光,紆青紫者八九。”
東朝
(1).古代宮殿的別稱。指 漢 長樂宮 。太后所居。因在 未央宮 之東,故稱。《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孝惠帝 為東朝 長樂宮 ,及閒往,數蹕煩人,迺作復道。” 裴駰 集解引《關中記》:“ 長樂宮 本 秦 之 興樂宮 也。 漢 太后常居之。”《漢書·灌夫傳》:“東朝廷辯之。” 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東朝,太后朝也。”
(2).也借指太后、太妃。 宋 蘇軾 《春帖子詞·皇太妃閣》詩之三:“孝心日奉東朝養,儉德應師大練風。” 王文誥 註:“按《漢書》 惠帝 東朝 長樂宮 ,時 呂太后 居 長樂 ,後世稱太后為東朝。” 明 張居正 《輓歌》之八:“北極恩長戴,東朝養未伸。”
(3).古代宮殿的別稱。指 唐 大明宮 ,亦稱 東內 。 唐 崔日用 《奉和人日重宴大明宮恩賜彩縷人勝應制》:“新年宴樂坐東朝,鐘鼓鏗鍠大樂調。” 唐 元稹 《王惠超左清道率府率制誥》:“ 王惠超 等率侍衛以導從吾於黃麾左右者,皆東朝之勤吏也。”參見“ 東內 ”。
(4).即東宮。太子所居。《文選·顏延之<應詔宴曲水作詩>》:“帝體麗明,儀辰作貳;君彼東朝,金昭玉粹。” 李善 註:“東朝,東宮也。” 唐 韓愈 《順宗實錄四》:“皇太子見百寮於東朝,百寮拜賀。” 宋 梅堯臣 《贈太子太傅王尚書輓詞》詩之一:“北極履聲絶,東朝車跡湮。”
(5).借指太子。《文選·陸機<答賈長淵>詩》:“東朝既建,淑問峩峩。” 李善 註:“謂 愍懷太子 也。” 北周 庾信 《周太子太保步陸逞神道碑》:“天子以大臣之喪,躬輟聽訟;東朝以師傅之尊,親臨攢祭。” 倪璠 註:“東朝,謂太子也。”
(6).指 三國 吳 。因 吳 在 蜀 東,故稱。《三國志·吳志·孫翊傳》:“ 蜀 丞相 諸葛亮 與兄 瑾 書曰:‘既受東朝厚遇,依依於子弟。’”
聲度
猶聲調。 宋 吳坰 《五總志》:“至夕,乃與同列飲酒以待,果一男子三嘆而歌。有 趙瓊 者,傾耳墮淚,曰:此 秦七 聲度也。”
心安
內心安適坦然
心安意適
巡檐
亦作“ 巡檐 ”。來往於檐前。 唐 杜甫 《舍弟觀赴藍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詩之二:“巡簷索共梅花笑,冷蘂疎枝半不禁。” 元 邵亨貞 《貞溪初夏次南金韻》:“巡簷燕子掠晴絲,隔塢茶煙出院遲。” 清 納蘭性德 《鳳凰台上憶 * ·守歲》詞:“錦瑟何年,香屏此夕,東風吹送相思。記巡檐笑罷,共捻梅枝。” 潘飛聲 《題孝耕崇效寺楸陰感舊圖編》詩:“想見巡簷新得句,老僧疑是 駱賓王 。”
見“ 巡簷 ”。
歲月
年月日子;時間
歲月如流
然後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箇中
此中;其中
箇中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