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知過堂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題知過堂原文

向陽處必得春早,莩甲旋看綠到荄。

自是一元資以始,可欣萬宇與之皆。

梅心柳眼侵尋問,江硯宣毫次第排。

知過由來貴改過,空言改亦有何佳。

詩詞問答

問:題知過堂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知過堂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題知過堂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佳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二十

參考注釋

向陽

面對太陽;朝著太陽;比喻蒙受恩遇

必得

必須,一定要

必得如此

莩甲

猶萌芽。《後漢書·章帝紀》:“方春生養,萬物莩甲。”

自是

(1) 自然是

眾人見他如此無禮,自是憤憤不平

(2) 自以為是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從此

一元

(1).事物的開始。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英》:“謂一元者,大始也。”《漢書·董仲舒傳》:“《春秋》謂一元之意,一者萬物之所從始也,元者辭之所謂大也。謂一為元者,視大始而欲正本也。”

(2). 漢 《三統曆》法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年為一元。《漢書·律曆志上》:“凡四千六百一十七歲,與一元終。經歲四千五百六十,災歲五十七。”

(3). 宋 邵雍 把世界從開始到消滅的一個周期叫做一元。一元有十二會,一會有三十運,一運有十二世,一世有三十年,故一元共有十二萬九千六百年。見所著《皇極經世·觀物篇一》。《朱子語類》卷二四:“到得一元盡時,天地又是一番開闢。”《西遊記》第一回:“蓋聞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

(4).一個中心或本原。參見“ 一元化 ”、“ 一元論 ”。

(5).指天下。《晉書·赫連勃勃載記》:“夷一元之窮災,拯六合之沉溺。”

(6).一頭。參見“ 一元大武 ”。

(7). 清 代稱元寶一枚為一元。 清 袁枚 《答孫補山相公書》:“捧到國寶一元,照人若雪。”

(8). 清 末以來的貨幣單位,銀圓一枚為一元,一元等於十角或一百分。元,本作“圓”。

萬宇

(1).極言屋宇之多。宇,屋檐。 晉 陸機 《七徵》:“萬宇雲覆,千楹林錯。”

(2).天下。 南朝 齊 謝朓 《元會曲》:“天儀穆藻殿,萬宇壽皇基。” 唐 褚亮 《祈穀樂章·舒和》詩:“庶俾億齡禔景福,長欣萬宇洽時邕。” 宋 陸游 《天申節賀表》:“天子有父尊之至,心均萬宇之歡。”

梅心

梅花的苞蕾。 唐 元稹 《寄浙西李大夫》詩之一:“柳眼梅心漸欲春,白頭西望憶何人?” 宋 李清照 《孤雁兒》詞:“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柳眼

早春初生的柳葉如人睡眼初展,因以為稱。 唐 元稹 《生春》詩之九:“何處生春早,春生柳眼中。” 宋 周邦彥 《蝶戀花·柳》詞:“愛日輕明新雪後,柳眼星星,漸欲穿窗牖。”《南宮詞紀·皂羅袍·閨怨》套曲:“柳眼新青浮動,漸千絲萬縷,染畫春工。”《紅樓夢》第七八回:“驚柳眼之貪眠,釋蓮心之味苦。” 陳三立 《寓園春集和伯純》:“枿根釋雪痕,柳眼碎煙纈。”

侵尋

亦作“ 侵潯 ”。漸進,漸次發展。《史記·孝武本紀》:“是歲,天子始巡郡縣,侵尋於 泰山 矣。” 裴駰 集解引 晉灼 曰:“遂往之意也。” 司馬貞 索隱:“ 小顏 云:‘浸淫漸染之義。’蓋尋淫聲相近,假借用耳。” 漢 司馬相如 《大人賦》:“嬐侵潯而高縱兮,紛鴻涌而上厲。” 宋 葉適 《胡尚書奏議序》:“自古賢人君子,進常艱,退常易,富貴有節,無侵尋之求。” 明 歸有光 《乞致仕疏》:“見今病勢侵尋,不能前邁,伏乞聖恩,容臣休致。” 廖仲愷 《全民政治論譯本序》:“ 中華民國 成立八年,變亂侵尋,迄無寧歲,中間經改易國體者兩次,違憲解散國會者兩次。”參見“ 侵淫 ”。

宣毫

指 宣城 所產的毛筆。 唐 王建 《宮詞》之七:“ 延英 引對碧衣郎,江硯宣毫各別牀。天子下簾親考試,宮人手裡過茶湯。”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酒失》:“﹝ 薛書記 ﹞醒來乃作《十離》詩獻府主:‘越管宣毫始稱情,紅牋紙上撒花瓊。都緣用久鋒頭盡,不得 羲之 手裡擎。’”《剪燈餘話·賈雲華還魂記》:“﹝ 娉娉 ﹞徐入生室,取宣毫,寫絶句一首於生練裙上,投筆而去。”

次第

依一定順序,一個挨一個地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之一)》

次第花開

知過

自知過失。《左傳·宣公二年》:“吾知所過矣,將改之。” 魯迅 《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何等有人情,又何等知過,何等守法,又何等果決,我們的文學家做得出來么?”

由來

(1)

(2) 事情發生的原因

(3) 歷來;自始以來;從發生到目前

由來已久

改過

改正錯誤

我們既要勇於認錯,又要勇於改過

空言

(1).謂不切實際的話。《呂氏春秋·知度》:“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虛辭,不好淫學流説。” 晉 盧諶 《覽古》詩:“ 秦 人來求市,厥價徒空言。” 魯迅 《花邊文學·安貧樂道法》:“事實是毫無情面的東西,它能將空言打得粉碎。”

(2).謂只起褒貶作用而不見用於當世的言論主張。《史記·太史公自序》:“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司馬貞 索隱:“空言,謂褒貶是非也。空立此文,而亂臣賊子懼也。” 唐 韓愈 《與孟尚書書》:“ 孟子 雖賢聖,不得位,空言無施,雖切何補。” 明 梅之熉 《<古今譚概>敘》:“士君子得志則見諸行事,不得志則託諸空言。”

有何

有什麼。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七:“幾日試來那幾日唱名?得意那不得意?有何傳示、有何書信?”《水滸傳》第五三回:“風過處,一尊黃巾力士出現,躬身稟復:‘我師有何法旨?’”如:有何不可;有何難哉。

詩詞推薦

  • 再題研山絕句示竹垞

    王士禎清代〕南唐寶石劫灰餘,長與幽人伴著書。青峭數峰無恙在,不須淚滴玉蟾蜍。
  • 擁爐

    程珌宋代〕已甘灰冷竹窗前,那意移來近繡氈。唯有幽人一寒暑,閉門高臥雪深天。
  • 題蕭氏友恭堂

    陳謨元代〕庭前紫荊樹,四時根如石。誠非雨露私,乃是友恭積。蘭蓀產其陰,松桂左右翼。清風列嘉賓,賞弄終日夕。伯氏
  • 老熱

    白居易唐代〕一飽百情足,一酣萬事休。何人不衰老,我老心無憂。仕者拘職役,農者老田疇。何人不苦熱,我熱身自由。臥風
    題知過堂原文_題知過堂的賞析_古詩文
  • 冬至南郊禮成述事

    乾隆清代〕迓一陽生舉大祀,奉天眷命性存存。正壇九奏胥躬執,配位諸儀分駿奔。已幸五旬作元後,更叨五代獲元孫。子於
  • 人日

    乾隆清代〕七葉仙蓂放,風光到上闌。德將仁一致,卦與復同觀。銀燕思春社,瑤葩斗曉寒。齋居方變食,未敢試辛盤。
  • 贈梅里周青士

    李煒明代〕畸人棲隱處,廛市亦清風。飲啄矜孤鶴,逍遙笑二蟲。夷門公子過,詩史布衣雄。豈學呂高士,寒依米桶中。
  • 訓兒童兒首人子

    陳淳宋代〕人子勤於孝,無時志不存。夜來安寢息,早起問寒暄。
    題知過堂原文_題知過堂的賞析_古詩文
  • 投知己

    秦韜玉唐代〕爐中九轉煉雖成,教主看時亦自驚。群岳並天先減翠,大江臨海恐無聲。賦歸已罷吳門釣,身老仍拋楚岸耕。唯有
  • 墨竹

    白玉蟾宋代〕虛舟惠我一墨竹,紙上森森一枝玉。展向庭前與鶴看,今宵不許枝頭宿。
    題知過堂原文_題知過堂的賞析_古詩文
  • 尋梅

    沈蔚宋代〕今年早覺花信蹉。想芳心、未應誤我。一月小徑幾回過。始朝來尋見,雪痕微破。眼前大抵情無那。好景色、只消
  • 再和題黃免耕吟藁

    許月卿宋代〕優遊一辟難贊經,仲舒師友盡時名。已登鄉國一經薦,未究天人三策情。文定浚源雖瑩徹,牧堂奕葉必敷榮。紫陽
    題知過堂原文_題知過堂的賞析_古詩文
  • 融州望鄉

    陳藻宋代〕故國來來八十程,登樓迷卻桂州城。望鄉不分千山隔,上趁金烏日裡行。
    題知過堂原文_題知過堂的賞析_古詩文
  • 滿庭芳 贈曹八先生

    馬鈺元代〕妙玄易解,心意難善。窮究如何長便。牢捉牢擒,爭奈馬猿跳健。十二時中返倒,斗唆人、生情起念。當發願,便
    題知過堂原文_題知過堂的賞析_古詩文
  • 到村

    杜甫唐代〕碧澗雖多雨,秋沙先少泥。蛟龍引子過,荷芰逐花低。老去參戎幕,歸來散馬蹄。稻粱須就列,榛草即相迷。蓄積
  • 望薊門

    祖詠唐代〕燕台一望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沙場烽火連胡月,海畔雲山擁薊城。少小
    題知過堂原文_題知過堂的賞析_古詩文
  • 贈泉守趙表之二首

    黃公度宋代〕禪翁笑擁兩朱輪,麈尾 * 付底人。千里謳吟真刺史,三朝出入老宗臣。春風半道旌旗轉,南國一番桃李新。莫把
  • 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之五 田光先生

    陳子昂唐代〕自古皆有死。徇義良獨稀。奈何燕太子。尚使田生疑。伏劍誠已矣。感我涕沾衣。
    題知過堂原文_題知過堂的賞析_古詩文
  • 綠瑣

    陳允平宋代〕綠瑣銀台燭焰紅,月痕斜過井梧東。背人約住黃金釧,輕札香羅護守宮。
    題知過堂原文_題知過堂的賞析_古詩文
  • 紹興丁丑題烏石山

    雲盤山人宋代〕烏□□怪石,撐突倚山巔。□□群羊伏,昂昂萬馬聯。何年現蓬島,終古頌桑田。相揖閩王宅,東隅有九仙。
題知過堂原文_題知過堂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