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六月下旬雨透滋,邊方晚種已逾時。
雖稱禾黍資沾潤,那望倉箱救餒飢。
各屬同乎仍待訊,一心切矣祇憐遲。
無須諱飾勤周恤,其善推行付有司。
詩詞問答
問:《陜甘總督勒爾謹奏報得雨詩以志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詞韻第三部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四十
2. 勒爾謹奏省城於六月二十日自卯至亥得雨深透於秋禾有益盞指未被災之禾稼而言其餘各屬是否相同於成災地畝能否補救均未奏及復傳諭勒爾謹令據實覆奏無稍粉飾並令實力查辦災務俾各得所
參考注釋
六月
《詩·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國語·晉語四》:“ 秦伯 賦《六月》。” 韋昭 註:“《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業。《小雅》其詩云:‘王於出征,以匡王國。’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國。’此言 重耳 為君,必霸諸侯以匡佐天子。”後多用以指衛國定亂的正義之師。《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七·梁郊祀樂章》:“白日體無私,皇天輔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師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賦》:“於是竿木羣興,風雲畢會,興六月之師,振九天之鋭。”
下旬
每月二十一日到月底的日子
邊方
亦作“邉方”。1.邊地;邊疆。 漢 蔡邕 《上漢書十志疏》:“父子家屬,從充邊方。”《宋書·夷蠻傳·訶羅陁國》:“仰維大國,藩守曠遠,我即邊方藩守之一。” 宋 蘇舜欽 《己卯冬大寒有感》詩:“近聞邊方奏,中覆多沉沒。” 明 馮夢龍 《女丈夫·郡主募兵》:“窮兵海岸,耀武邉方。” 王闓運 《<桂陽州志>序》:“薄宦邊方。”
(2).邊際。 宋 朱熹 《齋居感興》詩之九:“人心要如此,寂感無邊方。”
逾時
亦作“踰時”。1.超過規定的時間。《禮記·三年問》:“今是大鳥獸,則失喪其羣匹,越月踰時焉,則必反巡,過其故鄉,翔回焉,鳴號焉。”《漢書·谷永傳》:“使天下黎元鹹安家樂業,不苦踰時之役,不患苛暴之政,不疾酷烈之吏。”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巴志》:“惟逾時之役,懷怨曠之思。” 唐 穀神子 《博異志·敬元穎》:“有鄰家取水女子,可十數歲,怪每日來於井上,則逾時不去,忽墮井中而溺死。”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四:“政治工作大隊第二隊本邀余於午後四時前往談話,歸已逾時,住處被移至 崇德祠 。”
(2).一會兒;片刻。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酒狂》:“ 繆 噪逾時,其子方知,扶持歸家。” 潘漠華 《晚上》:“店堂里坐的人們漸漸稀少下去,只剩著幾個無家可歸的潦鬼,還在那兒默然各自痴坐,但逾時又互相在那裡顧盼。”
禾黍
(1).禾與黍。泛指黍稷稻麥等糧食作物。《史記·宋微子世家》:“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後漢書·承宮傳》:“後與妻子之 蒙陰山 ,肆力耕種,禾黍將孰,人有認之者, 宮 不與計,推之而去,由是顯名。” 宋 曾鞏 《送程公闢使江西》詩:“袴襦優足徧里巷,禾黍豐穰罄郊野。”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節:“由草料的恐慌,發生了芻秣的栽培;由芻秣的栽培,更發明了禾黍的種植。”
(2).《詩·王風·黍離序》:“《黍離》,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 宗周 之顛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後以“禾黍”為悲憫故國破敗或勝地廢圮之典。 唐 許渾 《金陵懷古》詩:“楸梧遠近千官塚,禾黍高低 六代 宮。” 宋 蘇軾 《南都妙峰亭》詩:“池臺半禾黍,桃李餘榛菅。” 明 梁辰魚 《浣紗記·擒嚭》:“千載 吳 宮皆禾黍。嘆故國已無望。” 清 周實 《重九偕吹萬天梅亞希哲夫石子平子諸子過明故宮謁孝陵有作》詩之一:“松楸抱恨依殘日,禾黍傷心賦變風。”
沾潤
(1).浸濕;滋潤。《後漢書·獨行傳·諒輔》:“未及日中時,而天雲晦合,須臾澍雨,一郡沾潤。”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中:“一日,馳馬從禽,忽值暴雨,而浮光裘略無沾潤,上方嘆為異物也。” 葉聖陶 《涿鹿的劈山大渠》詩:“如許英雄幹勁足,渠成當在預期先。久渴之坡得沾潤,從今歲歲是豐年。”
(2).比喻受益。《老殘遊記》第五回:“如能救得他們三人性命,一則是件好事,二則大家也可沾潤幾兩銀子。” 鄭觀應 《盛世危言·銀行上》:“存銀之人或今日存入,明日支出,彼亦不得不為代勞,是不啻眾人之總帳房,苟不予以沾潤,誰樂為之?” 葉聖陶 《城中·在民間》:“認識文化,享用文化,在一般人至多只有一點一滴的沾潤罷了。”
倉箱
《詩·小雅·甫田》:“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 鄭玄 箋:“ 成王 見禾穀之稅,委積之多,於是求千倉以處之,萬車以載之。是言年豐收入踰前也。” 朱熹 集傳:“箱,車箱也。”後因以“倉箱”喻豐收。 唐 權德輿 《中書門下賀兩表》:“籉笠就緒,倉箱可期。” 明 徐渭 《賀兵侍江公擢戶書啟》:“邊儲告匱,久無望於倉箱。”
餒飢
飢餓。亦指飢餓之人。 唐 孟雲卿 《田園觀雨兼晴後作》詩:“秋成不廉儉,歲餘多餒飢。”
一心
(1) 全心全意地;專心;一心一意
一心為革命
(2) 齊心;同心
萬眾一心
無須
不必;用不著
我全知道了,你無須說了
諱飾
隱諱和掩飾
周恤
見“ 周恤 ”。
亦作“ 周卹 ”。周濟,接濟。《金史·逆臣傳·仆散師恭》:“﹝ 僕散師恭 ﹞本微賤, 宗乾 嘗周恤之。”《二刻拍案驚奇》卷四:“﹝官宦﹞把當時貧交看不在眼裡,放不在心上,全無一毫照顧周恤之意。” 清 昭槤 《嘯亭續錄·吳六奇》:“ 查孝廉 伊璜 奇其人,嘗加周卹,公深感之。” 吳組緗 《天下太平》:“他要周恤村上貧苦無依的孤寡。”
推行
(1) 推廣實行
推行新政策
(2) 推動物體向前
村民有弋鳧者,善用排槍,置小舟,上覆以席,推行水中,百發百中,僉呼之為雁戶。——清· 薛福成文
有司
指官吏。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故稱
陛下可將彼家屬送有司問罪。——《三國演義》
召有司案圖。——《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宜付有司論其刑賞。——諸葛亮《出師表》
授之於有司。——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