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其四原文
漢相噓遺鼎,艱危事匪躬。
應知有巨手,何必論成功。
千古君臣際,三分策慮中。
空餘出師表,淚灑永安宮。
詩詞問答
問:詠史·其四的作者是誰?答:李待問
問:詠史·其四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詠史·其四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李待問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待問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東韻
參考注釋
危事
危險的事情。《國語·吳語》:“危事不可以為安,死事不可以為生。” 漢 劉向 《說苑·奉使》:“ 公子遂 擅生事,《春秋》譏之,以為 僖公 無危事也。”《漢書·晁錯傳》:“兵,兇器;戰,危事也。”
匪躬
謂忠心耿耿,不顧自身。《易·蹇》:“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孔穎達 疏:“盡忠於君,匪以私身之故而不往濟君,故曰:匪躬之故。” 晉 葛洪 《抱朴子·博喻》:“是以 比干 匪躬而剖心於精忠, 田豐 見微而夷戮於言直。” 唐 權德輿 《奉和聖制豐年多慶九日示懷》詩:“聖言在推誠,臣職惟匪躬。”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至於 倭文端 之守正不阿,清操絶俗, 文文忠 之匪躬盡瘁,馴擾強蕃,方之 姚 宋 忠 唐 、 范 韓 翊 宋 ,殆無恧色。”
巨手
高手,喻指傑出的人物。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評論·評書》:“近日書家如 黃貞甫 、 董玄宰 二公俱巨手不必言,但不知誰當左次。” 清 汪森 《摸魚子·寄錫鬯》詞:“儔 班 馬 ,一代推君巨手。”
何必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成功
獲得預期的結果,達到目的
丞相放心,乾到江左,必要成功。——《三國演義》
千古
(1) 指久遠的年代
千古風流人物。——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千古江山。——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
縱有千古。——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成為千古罪人
(2) 永遠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葉—— *
千古奇聞
(3) 婉辭,哀悼死者,表示永別或永垂不朽。多用於輓聯、花圈等的上款
君臣
(1).君主與臣下。《易·序卦》:“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 唐 韓愈 《送浮屠文暢師序》:“彼見吾君臣父子之懿,文物事為之盛,其心有慕焉。” 宋 范仲淹 《陽禮教讓賦》:“侯以明之,罔替君臣之義;禮無違者,遂詣賓主之情。”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黃陶庵集外詩》:“當日君臣荒樂,文武酣嬉之狀,如遇目前。”
(2).中醫方劑中的主藥與輔藥。《素問·至真要大論》:“方制君臣何謂也? 岐伯 曰:‘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雲笈七籤》卷六六:“君臣相得,浮沉得度,藥物和合,即神仙之要妙也。”《醒世恆言·蔡瑞虹忍辱報仇》:“ 吳金 害了個寒症, 陳小四 假意殷勤,贖藥調理。那藥不按君臣,一服見效, 吳金 死了。”
(3).指主食和副食。 清 李漁 《閒情偶寄·頤養·調飲啜》:“可見性好之物,多食不為祟也,但亦有調劑君臣之法,不可不知……肉與食較,則食為君而肉為臣。”詳“ 君臣佐使 ”。
三分
(1).謂一分為三。《左傳·襄公十一年》:“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今天下三分, 益州 罷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清 唐孫華 《涿州懷古》詩:“三分 巴蜀 功成後,魂魄猶應戀故都。”
(2).指 三國 史話。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京瓦伎藝》:“ 霍四究 説《三分》, 尹常 賣《五代史》。”
(3).十分之三。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牛小姐盤夫》:“到如今,骨自道且説三分話,不肯全拋一片心。” 茅盾 《子夜》十七:“他們是不肯隨便放過的,況又有三分酒遮了臉。”
十份中的三份。《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七兮” 唐 孔穎達 疏:“此梅雖落,其實十分之中尚七未落,已三分落矣。”
策慮
猶計謀。 漢 劉歆 《遂初賦》:“攄 趙奢 之策慮,威謀完乎金城。”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大夫 嚭 者狂佞之人,達於策慮,輕於朝事。” 唐 李德裕 《幽州紀聖功碑銘序》:“精誠奮發,策慮愊憶,千里獻籌,一心憂國。” 宋 蘇舜欽 《舟中感懷寄館中諸君》詩:“諸君天下選,才業吁異常,願當發策慮,坐使中國強。”
出師表
散文篇名。三國蜀諸葛亮作。有前、後二表,均為作者於出師伐魏前上呈蜀後主劉禪的奏表。前表陳說作者伐魏的意圖,並向劉禪薦舉賢臣,規勸他“親賢臣,遠小人”。後表一般認為是後人偽托之作,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名句即出於此。
永安宮
(1).宮殿名。 東漢 宮殿。早圮。《後漢書·獻帝紀》:“﹝ 獻帝 ﹞遷皇太后於 永安宮 。” 李賢 注引《洛陽宮殿名》:“ 永安宮 周迴六百九十八丈,故基在 洛陽 故城中。”
(2).宮殿名。 三國 時 劉備 所建,故址在今 四川省 奉節縣 城內。公元222年, 蜀漢 先主 劉備 伐 吳 ,在 猇亭 戰敗後,駐軍 白帝城 (即今 奉節城 ),建此宮,次年死於此。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一》:“ 江水 又東逕 南鄉峽 ,東逕 永安宮 南, 劉備 終於此, 諸葛亮 受遺處也。” 唐 杜甫 《詠懷古蹟》之四:“ 蜀主 窺 吳 幸 三峽 ,崩年亦在 永安宮 。”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詠史·其四原文_詠史·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