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兒高原文
體羸心惴。衰容頓憔悴。
子母遭凌替。身陷家傾棄。
顛沛流離。死無葬身地反賊。
我宿稟冰霜厲。縱然九死心無二苦呵。
三木囊頭苦怎支。仰吁蒼穹知不知。
旦:夫徇忠義。妾身願隨逝。
痛憶姑年暮。履險遭顛躓。
及溺胥亡。共作忠良鬼婆婆。
此身甘玉碎。怎把名污青史天那。
天胡不憖遺。闔室顛連控告誰。
詩詞問答
問:月兒高的作者是誰?答:朱鼎
問:月兒高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出處:六十種曲 玉鏡記 第三十三出
參考注釋
憔悴
(1) 黃瘦;瘦損
憔悴孤虛。——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形容憔悴
憔悴了許多
(2) 枯萎;凋零
花有點憔悴
(3) 困頓
漂淪憔悴。——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詩
生民憔悴
(4) 煩惱
何苦將錢去買憔悴,白折了五百兩銀子,又送了五條性命。——《二刻拍案驚奇》
子母
(1).母子。亦指母女。《孟子·離婁下》:“夫 章子 ,豈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屬哉?”《史記·高祖本紀》:“老父已去, 高祖 適從旁舍來, 呂后 具言客有過,相我子母皆大貴。”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 法本 眾僧徒,別了 鶯鶯 、夫人子母,佛堂里自監覷,覷著收拾鋪陳來的什物。”《水滸傳》第二回:“兩個恐怕連累,只得去殿帥府首告:‘ 王教頭 棄家在逃,子母不知去向。’”
(2).指大小、主從關係。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八:“昔聞 東陵 瓜,近在 青門 外。連畛距阡陌,子母相鉤帶。”《通志·總序》:“文有子母,主類為母,從類為子。凡為字書者皆不識子母。”
(3).古稱錢幣輕而幣值低者為子,重而幣值高者為母。《國語·周語下》“古者天災降戾,於是乎量資幣、權輕重,以振救民。民患輕,則為作重幣以行之,於是乎有母權子而行,民皆得焉” 三國 吳 韋昭 註:“重曰母,輕曰子。以貿物,物輕則子獨行,物重則以母權而行之也。子母相通,民皆得其欲也。” 唐 杜甫 《乾元元年華州試進士策問》之五:“夫時患錢輕,以至於量資幣,權子母。代復改鑄,或行乎前榆莢、後契刀。” 仇兆鰲 注引 應劭 曰:“母,重也,其大倍,故為母。子,輕也,其輕小半,故為子。”
(4).猶言本利。子,利息;母,本金。 唐 柳宗元 《道州文宣王碑》:“立廩以周食,圃畦以毓蔬,權其子母,贏且不竭。”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秀姑》:“獲百金,入都營運。半年,子母幾相等。” 金和 《印子錢》詩:“今日與女錢十千,明日與我三百錢,三百復三百,如此五十日,累累十五千,子母償始畢。”
(5).指杯盤。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一:“ 龍朔 年已來,百姓飲酒作令,云:‘子母相去離,連臺拗倒。’子母者,盞與盤也;連臺者,連盤拗倒盞也。”
凌替
衰落;衰敗。 三國 魏 阮籍 《通易論》:“陰皆乘陽,陽剛凌替。君臣易位,亂而不已。”《周書·皇后傳序》:“至於邪僻既進,法度莫修,冶容迷其主心,私謁蠹其朝政,則風化凌替,而宗社不守矣。”《清平山堂話本·風月瑞仙亭》:“你家業凌替,可將我首飾釵釧賣了,修造房屋。”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雜記五則》:“ 羅 固巨族,累代為顯宦,後世雖漸凌替,而第宅閎深,園亭幽勝,猶甲於一鄉。” 鄭振鐸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五九章:“到了 萬曆 之間,則北劇益為凌替。”
淩替:衰落;衰敗。《元典章新集·戶部·婚姻》:“不幸男家生業凌替,元議財錢不能辦足,女家不放婚娶。” 梁啓超 《論中國國民生計之危機》:“彼 歐 美 百年來中產之家,所以日即凌替,馴至悉夷為資本家之奴隸者,胥以此也。”
傾棄
去世。 元 無名氏 《小孫屠》戲文第十四出:“誰信道得中途,驀忽娘傾棄。” 明 高明 《琵琶記·散發歸林》:“他椿庭萱室齊傾棄,怎不想家山桃李?”
顛沛流離
謂人事的拂逆、挫折之多。形容生活窮困,到處流浪
至於沒出土兒,就遭了這場顛沛流離,驚風駭浪。——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
葬身
埋葬屍體,也借指殘骸以某處為歸宿
死無葬身之地
霜厲
明亮鋒利。 晉 張協 《長鋏銘》:“長鋏陸離,弭凶防違;素刃霜厲,溢景橫飛。” 唐 王勃 《七夕賦》:“君王迺馭風殿而長懷,俯雲臺而自矯。矜雅範而霜厲,穆沖衿而煙渺。”
縱然
縱使,縱令、即使——用在偏正複句的偏句中,表示讓步關係,相當於“即使”、“縱使”
今晚縱然有霜,也不會很大
九死
猶萬死。《文選·<楚辭·離騷>》:“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劉良 註:“九,數之極也,言……雖九死無一生,未足悔恨。”《後漢書·馮衍傳下》:“雖九死而不眠兮,恐餘殃之有再。”《宋史·趙鼎傳》:“白首何歸,悵餘生之無幾;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
無二
(1).謂沒有異心。《左傳·僖公十五年》:“必報德,有死無二。”
(2).獨一無二。《史記·淮陰侯列傳》:“﹝足下﹞誅 成安君 ,徇 趙 ,脇燕,定 齊 ,南摧 楚 人之兵二十萬,東殺 龍且 ,西鄉以報,此所謂功無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漢書·谷永傳》:“將軍履上將之位,食膏腴之都,任 周召 之職,擁天下之樞,可謂富貴之極,人臣無二。” 漢 王充 《論衡·恢國》:“前世龍見不雙,芝生無二,甘露一降。”
(3).沒有兩樣,相同。《二刻拍案驚奇》卷四:“兩個秀才情知是他父親被害了……次日到街上往來察聽,三三兩兩幾處説來,一般無二。”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諦視布灰之處,手跡足跡,宛然與生時無二。”
三木
古代加在犯人頸、手、足上的三件刑具。《漢書·司馬遷傳》:“ 魏其 ,大將也,衣赭,關三木。” 顏師古 註:“三木,在頸及手足。”《後漢書·馬援傳》:“可有子抱三木,而跳梁妄作,自同分羹之事乎?” 李賢 註:“三木者,桎、梏及械也。” 明 張煌言 《虜廷以余倡義既久波累親朋搒掠備至聞之泫然》詩:“所悲諸父行,斑白攖三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大總統令內務司法兩部通飭所屬禁止刑訊文》:“三木之下,何求不得!”
囊頭
古代酷刑。以物蒙蓋頭部。《後漢書·黨錮傳·范滂》:“ 桓帝 使中常侍 王甫 以次辨詰, 滂 等皆三木囊頭,暴於階下。” 李賢 註:“三木,項及手足皆有械,更以物蒙覆其頭也。” 明 王世貞 《鳴鳳記·夫婦死節》:“囊頭三木刑何慘,你足疲指折猶難免。”《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還喜未及會審,不受那三木囊頭之苦。”參見“ 三木 ”。
蒼穹
蒼天;天空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忠義
(1) 忠心和義氣
忠義之士
(2) 指有忠心和義氣的人
表彰忠義
妾身
舊時女子謙稱自己。 三國 魏 曹植 《雜詩》之三:“妾身守空閨,良人行從軍。” 南朝 梁 江淹 《古離別》詩:“君在天一涯,妾身長別離。”《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師父若肯收留做弟子,便是妾身的有結果了。”
履險
亦作“ 履嶮 ”。身處險境。 晉 孫綽 《庾冰碑》:“履險思夷,處滿思沖。”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文章》:“ 陸機 犯順履險, 潘岳 乾沒取危。”《南史·侯安都傳》:“ 周侯 交不擇人,而推心過差,居危履嶮,猜防不設。” 宋 洪邁 《夷堅丁志·金溪渡讖》:“工役者日有履險之勞。”
顛躓
(1).倒仆;下跌。 晉 葛洪 《抱朴子·百里》:“冒昧苟得,闇於自量者,慮中道之顛躓,不以駑薾服鸞衡。”《資治通鑑·隋煬帝大業元年》:“既戰,偽北; 林邑 逐之,象多陷地顛躓。” 清 馮桂芬 《啟李宮保論減賦》:“駑馬日行百里,強以二百里,必不及百里而顛躓矣。”
(2).敗亡;傾覆。《舊唐書·狄仁傑傳》:“自然賊深入必有顛躓之慮,淺入必無虜獲之益。” 宋 朱熹 《答張敬夫書》:“鋭於趨事,而昧於自知,吾恐其顛躓之速也。” 明 朱鼎 《玉鏡台記·聞雞起舞》:“荒雞午夜傳,忽驚回客夢殘。為只為乾坤顛躓,蹇蹇孤臣睡怎安。”
(3).困頓;挫折。 唐 獨孤及 《唐故范陽郡倉曹參軍京兆韋公墓志銘序》:“ 安祿山 以 范陽 叛,劫脅元元,以殺整眾,士之因官因居而困窘顛躓墮圍中者數千計。”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二十:“ 東坡 歸 陽羨 時,流離顛躓之餘,絶祿已數年。” 清 王韜 《淞濱瑣話·金玉蟾》:“所慮者君家夙稱素封,今顛躓歸來,其能免鄰里訕笑乎?” 柯靈 《香雪海·創作學習筆記》:“ 曹雪芹 如果不是親身經歷繁華,顛躓而墮入貧困,根本就不可能產生《紅樓夢》。”
(4).跌跌撞撞地行進、奔跑。 唐 陸龜蒙 《野廟碑》:“一旦有大夫之憂,當報國之日,則佪撓脆怯,顛躓竄踣。” 張賢亮 《靈與肉》一:“車轍交錯的土路坎坷不平,牲口在上面顛躓地踏著碎步。”
作忠
盡忠。 明 張綸 《林泉隨筆》:“今詳其詞意,蓋言君子之作忠効勞如此,而羣小之妨賢蠹國如彼。”
鬼婆婆
(1).指女神。 元 黃雪蓑 《青樓集·孫秀秀》:“ 孫秀秀 ,都下小旦色也。名公巨卿多愛重之。京師諺曰:‘人間 孫秀秀 ,天上鬼婆婆。’”
(2).指女鬼。 明 無名氏 《白兔記·祭賽》:“[淨:]‘叫道人快把十五殿門關了!’[醜:]‘怎么説?’[淨:]‘我見你這鬼婆婆都走出來了。’”
玉碎
為堅持正義而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
大丈夫寧當玉碎,安可以沒沒求活。——《南史·王僧達傳》
青史
古時用竹簡記事,所以後人稱史籍為青史
青史留名
永垂青史
胡不
何不。《詩·鄘風·相鼠》:“人而無禮,胡不遄死?”《詩·唐風·杕杜》:“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無兄弟,胡不佽焉?”《史記·張耳陳餘列傳》:“苟必信,胡不赴 秦 軍俱死?”《漢書·韋賢傳》:“黃髮不近,胡不時監?”
憖遺
亦作“慗遺”。1.願意留下。《詩·小雅·十月之交》:“不愸遺一老,俾守我王。”《左傳·哀公十六年》:“ 孔丘 卒,公誄之曰:‘旻天不弔,不愸遺一老,俾屏餘一人以在位。’”《史記·孔子世家》作“愸遺”。後以“愸遺”或“天不愸遺”作為哀悼老臣之辭。《舊唐書·方伎傳·葉法善》:“嘆徽音之未泯,悲形解之俄留。曾莫憗遺,殲良奄及。” 宋 秦觀 《曾子固哀詞》:“天不憖遺一老兮,固縉紳之所傷。” 清 黃宗羲 《祭馮韡卿文》:“天不憖遺,彤軒遂扃。”
2.特指前代留下的元老。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一》:“乘之周麾,徧勞憖遺。”
3.泛指遺棄;遺留。 清 潘耒 《戴南枝傳》:“先師既憗遺孤孫,族黨無相關者。”《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論地方自治之亟》:“然亦盍思夫吾族自治之能力,綿綿延延,經二千餘年專制政體之摧殘剝蝕,而憖遺一線者,固重賴此宗法之制也乎?” 章炳麟 《文學總略》:“有韻文中既録 漢祖 《大風》之曲,即《古詩十九首》亦皆入選,而 漢 晉 樂府,反有憖遺,是其於韻文也,亦予以節奏低卬為主,獨取文采斐然,足燿觀覽,又失韻文之本矣。”
闔室
全家。《列子·周穆王》:“ 宋 陽里華子 中年病忘……闔室毒之。” 唐 高彥休 《高闕史·秦中子得先人書》:“少年捧書大恐,闔室素服而泣。” 梁啓超 《新民說》二:“家長而不賢,固闔室為餓殍,藉令賢也,而能蔭庇我者幾何。”
顛連
(1) 形容說話做事錯亂,沒有條理
(2) 困頓不堪
吾兄弟之顛連而無告者也。——張載《西銘》
控告
(1) 申述,告訴
心思無所控告
(2) 向國家機關、司法機關告發
控告他犯了謀殺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