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乘風破浪圖四首·其二·扶桑東望海天孤

作者:王士禎 朝代:清代

原文

扶桑東望海天孤,虎節龍章擁萬夫。

正是水犀酣戰日,樓船十道下澎湖。

詩詞問答

問:《題乘風破浪圖四首·其二·扶桑東望海天孤》的作者是誰?答:王士禎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王士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禎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虞韻 出處:漁洋山人精華錄卷九

參考注釋

扶桑

(1) 亦名朱槿,錦葵科植物。花冠大型,是著名觀賞植物

(2) 神話中的樹木名

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山海經·海外東經》。 郭璞注:“扶桑,木也。” 郝懿行箋疏:“扶當為榑。《說文》雲:“榑桑,神木,日所出也。”

(3) 後用來稱東方極遠處或太陽出來的地方

扶桑開朝暈,此高台端。——《文選·陸士衡·樂府·日出東南隅行》

行乎東極之外,經扶桑之中林。——左思《吳都賦》

(4) 傳說中的東方海域的古國名,我國相沿以為日本的代稱

扶又若薺。—— 王維《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序》

扶桑正是秋光好,楓葉如丹照嫩寒。—— 魯迅《送增田君歸國》

赤縣扶桑一衣帶水。—— 郭沫若《沁園春》

虎節

(1). 周 代山國使者出行時所持的符節。《周禮·地官·掌節》:“凡邦國之使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皆金也。” 鄭玄 註:“使節,使卿大夫聘於天子諸侯,行道所執之信也,土,平地也。山多虎,平地多人,澤多龍,以金為節鑄象焉。” 孫詒讓 正義引 江永 曰:“此即小行人之虎、人、龍節,列國之使,各用其虎、人、龍節,以為行道之信。觀其用虎節,知其自山國而來,人、龍亦然。”

(2).泛指符節。 唐 顏真卿 《贈僧皎然》詩:“龍池護清激,虎節到深邃。” 宋 王安石 《送鄆州知府宋諫議》詩:“首路龍旗盛,提封虎節嚴。賜衣纏紫艾,衛甲綴朱綅。” 清 汪懋麟 《送舟次二兄冊封琉球》詩:“稽顙請封聖人喜,虎節特令儒臣持。”

龍章

(1).龍紋;龍形。《禮記·郊特牲》:“旂十有二旒,龍章而設日月,以象天也。” 南朝 宋 鮑照 《從庾中郎遊園山石室》詩:“怪石似龍章,瑕璧麗錦質。”《南史·宋紀上·武帝》:“嘗游 京口 竹林寺 ,獨臥講堂前,上有五色龍章,眾僧見之。”

(2).指龍旗。《管子·兵法》:“三曰舉龍章,則行水。”

(3).皇帝的儀仗。 唐 溫庭筠 《湖陰詞》:“白虬天子金鍠鋩,高臨帝座回龍章。”亦借指皇帝。 唐 韓偓 《六月十七日召對自辰及申方歸本院》詩:“清水簾開散異香,恩深咫尺對龍章。” 宋 秦觀 《次韻東坡上元扈從三絕》之一:“赭黃繖底望龍章,不斷惟聞蠟炬香。” 清 李漁 《魚籃記·餞圓》:“自歸順以來,荷蒙丞相推薦呵,去專兵征強橫,又得龍章寵。”

(4).指得專征伐的大將之旗。 清 鈕琇 《觚賸·偽牘諭降》附 鈕蕙 卜識:“上御 日本 貢刀,令予跨赤驦以試,深蒙嘉嘆。隨手授曰:資爾武備,戮力王家,越日載錫龍章,昭示奬勸。尋轉參戎,量移副帥。”

(5).畫或繡龍之服。天子之服。語出《禮記·明堂位》:“ 有虞氏 服韍, 夏後氏 山, 殷 火, 周 龍章。”《後漢書·鄧禹傳論》:“及其威損 栒邑 ,兵散 宜陽 ,褫龍章於終朝,就侯服以卒歲。” 李賢 註:“龍章,袞龍之服也。” 唐 駱賓王 《晚憩田家》詩:“龍章徒表 越 , 閩 俗本非華。” 明 楊慎 《送卞蘇溪歸敘州序》:“言 鄧仲華 之賢,亦曰褫龍章而無慍。”

(6).袞龍之服和章甫之冠。《文選·趙至<與嵇茂齊書>》:“表龍章於裸壤,奏韶舞於聾俗。” 李善 註:“龍,袞龍之服。章,章甫之冠也。” 唐 李白 《自溧水道哭王炎》詩之一:“天上墜玉棺,泉中掩龍章。”

(7).喻不凡的文采、風采。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顧彥先 ,八音之琴瑟,五色之龍章。” 南朝 梁 沉約 《賀齊明帝登祚啟》:“龍章日綵,煥若麗天。” 唐 駱賓王 《上兗州崔長史啟》:“偉龍章之秀質,騰孔雀於觿年。” 唐 李白 《冬日於龍門送從弟京兆參軍令問之淮南覲省序》:“觀夫筆走羣象,思通神明,龍章炳然,可得而見。” 清 陳田 《明詩紀事己籤·李攀龍》:“ 於鱗 七言,函思英發,襞調豪邁,如八音鳳奏,五色龍章,開闔鏗鏘,純乎美矣。”

(8).對皇帝文章的諛稱。 明 何鏜 《重刻<誠意伯劉公文集>序》:“天語焜燁龍章,具在《翊運篇》中。”借指詔書,敕令。 明 無名氏 《鳴鳳記·林遇夏舟》:“鳳鸞昔日輕分羽,正 上林 花媚忘歸。忽蒙天使龍章墜。” 清 李果 《范文正公祠》詩:“先皇銀榜龍章在,紅樹階前交映明。”

萬夫

萬人;萬民;眾人。《書·鹹有一德》:“萬夫之長,可以觀政。” 晉 陸機 《擬古·東城一何高》詩:“一唱萬夫嘆,再唱梁塵飛。” 唐 杜甫 《將適吳楚留別章使君留後兼幕府諸公》詩:“近辭痛飲徒,折節萬夫後。” 明 劉基 《郁離子·省敵》:“萬夫一力,天下無敵。”

正是

(1).就是。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 桓 曰:‘第一流復是誰?’ 劉 曰:‘正是我輩耳!’”《二刻拍案驚奇》卷九:“前日分散之後,我問鄰人,説是外婆家接去,想正是 馮 家了。” 茅盾 《子夜》十四:“倉皇中他看清了一個,正是 張阿新 。”

(2).恰是。 唐 溫庭筠 《楊柳枝》詞之一:“正是玉人腸絶處,一渠春水赤欄橋。”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今朝正是箇成婚日。” 巴金 《滅亡》第十八章:“正是黃昏時候,天色漸漸陰沉起來。”

(3).確實是。對客觀存在的真實性表示肯定。 元 關漢卿 《單刀會》第四折:“又不比九重龍鳳闕,可正是千丈虎狼穴。” 洪深 《趙閻王》第一幕:“這城內便有萬千居民,正是人煙稠密,市場熱鬧。”

(4).確實是。用於表示同意別人意見時加重語氣。《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衛先生 道:‘近來的選事益發壞了!’ 隨先生 道:‘正是。前科我兩人該選一部,振作一番。’”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正是,我們怎么都發昏了!還不快些攙扶 雙喜 到裡面去。”

(5).應諾之詞。猶言好的。《二刻拍案驚奇》卷九:“ 龍香 對媒婆道:‘老娘你先進去,我在門外張一張罷。’媒婆道:‘正是。’”

(6).舊小說、戲曲里的套語。目的在於引出詩詞、熟語。《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正是:麥穗兩歧,農人難辨。” 元 鄭廷玉 《看錢奴》第一折:“正是:虧心折盡平生福,行短天教一世貧。”《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一:“正是:福無雙至猶難信,禍不單行果是真。”

水犀

(1).犀牛的一種。因生活於水中,故名。《國語·越語上》:“今 夫差 衣水犀之甲者億有三千。” 韋昭 註:“犀形似豕而大。今徼外所送,有山犀、水犀。”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獸二·犀》:“水犀出入水中,最為難得……水犀皮有珠甲,山犀則無。” 清 趙翼 《嶺南物產圖》詩:“水犀角在鼻,石羊膽藏足。”

(2).見“ 水犀軍 ”。

(3).草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二·草犀》﹝集解﹞引 陳藏器 曰:“草犀生 衛 、 婺 、 洪 、 饒 間,苗高二三尺,獨莖,根如細辛。生水中者名水犀。”

酣戰

相持而長時間的激戰

酣戰數百回合,不分勝負

樓船

高大有樓的戰船

十道

(1).指儒家提倡的 * 道德的十個方面。《尚書大傳》卷一下:“五作十道,孝力為右。” 鄭玄 註:“十道,謂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愛、弟恭、夫和、妻柔、姑慈、婦聽者也。”

(2).十個行政區域。 唐 貞觀 初,分全國為 關內 、 河南 、 河東 、 河北 、 山南 、 淮南 、 江南 、 隴右 、 劍南 、 嶺南 等十道。

(3).十個行政區域。 元 代 江南 行台所轄十道: 江東 建康道 、 江西 湖東道 、 江南 浙西道 、 浙東 海右道 、 江南 湖北道 、 嶺北 湖南道 、 嶺南 廣西道 、 海北 廣東道 、 海北 海南道 、 福建 閩海道 。參閱《元史·百官志二》。

(4).即十善。不犯十惡。見《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卷六。

澎湖

(1).我國群島名。在 台灣海峽 東南部。大小64個島嶼,總稱 澎湖列島 或 澎湖群島 。屬 台灣省 。 陳少白 《興中會革命史要》四:“那 澎湖 系十餘個小島,一眼望盡,山高不過二三十尺,全無樹木,貧瘠非常。”

(2).我國港灣名。 澎湖灣 ,也稱 澎湖港 。在 澎湖列島 中 澎湖 、 漁翁 、 白沙 三大島之間,灣闊水深。

標籤:扶桑

詩詞推薦

  • 紫泉行宮十詠·其三·鏡湖

    乾隆清代〕盆湖一畝堪稱鏡,朗照形容清絕塵。可識世無大小界,各能有鑒漫欺人。
  • 讀韓非子

    釋文珦宋代〕非本韓國諸公子,胡乃人形心蝮{尷監換蟲}。身既入秦而媚秦,肆無忌憚浮商李。狂言著書三十篇,讀者能無污
  • 樂語

    王義山宋代〕龍樓日永,鶴禁風薰,拂曉壽星光現。無限霞裾,欣傳帝母,與佛同生華旦。佳氣慈闈,看龍顏歡動,玉卮親勸。
  • 竹間納涼

    徐僑宋代〕拙哉百事不如人,天畀清閒適我真。好是山深林密處,且還康濟比天民。
  • 南堂雜興

    陸游宋代〕年過八十更應稀,又向清秋聽搗衣。一片雨來書幔黑,數聲鍾斷釣船歸。酒壚好事能焚券,齏瓮無情未解圍。剩欲
    題乘風破浪圖四首·其二·扶桑東望海天孤原文_題乘風破浪圖四首·其二·扶桑東望海天孤的賞析_古詩文
  • 過高塶城

    文同宋代〕頹壁乍高低,中間已亂蹊。長原想鵝鸛,大冢記鯨鯢。黯澹寒雲結,蕭疏野草齊。興亡盡遺蹟,立馬看扶犁。
  • 次韻唐彥猷華亭十詠其八陸機宅

    王安石宋代〕故物一已盡,嗟此歲年深。野桃自著花,荒棘自生鍼。芊芊谷水陽,鬱郁崑山陰。俛仰但如昨,游者不可尋。
  • 賀晉府二殿下出閣用陳方伯韻

    祁順明代〕帝系源流正,天門寵渥頻。才華隨日進,甲第與年新。勝境連三島,芳筵具八珍。裁詩申燕賀,詞拙意偏真。
  • 次韻子瞻和淵明擬古九首

    蘇轍宋代〕杜門人笑我,不知宥天游。光明遍十方,咫尺陋九州。此觀一日成,袞袞通法流。竿木常自隨,何必返故丘。老聃
  • 將訪永安東山禪師先寄

    釋惟晤宋代〕庵在千株松桂下,更無塵事到夫君。高蹤罕過呼猿澗,靜思唯看抱石雲。日暮坐間禽影集,雪晴岸畔路形分。揚雄
  • 偈五首

    釋道行宋代〕雲籠岳頂,百鳥無聲。月隱寒潭,龍珠自耀。直得石樑忽然大悟,石洞頓爾心休。虛空開口作證,溪北石僧點頭。
    題乘風破浪圖四首·其二·扶桑東望海天孤原文_題乘風破浪圖四首·其二·扶桑東望海天孤的賞析_古詩文
  • 送西湖書院趙山長

    方回宋代〕東南大郡莫如杭,其西有湖夸錢唐。兩賢刺史一隱士,春秋祠祀專烝嘗。芙蓉楊柳鷗鷺傍,四時不絕炷瓣香。後來
  • 勾台符宋代〕無葉滋春色,有花開晚紅。
    題乘風破浪圖四首·其二·扶桑東望海天孤原文_題乘風破浪圖四首·其二·扶桑東望海天孤的賞析_古詩文
  • 雲花寺寓居贈海岸上人

    薛能唐代〕暫寄空門未是歸,上方林榭獨儒衣。吾師不語應相怪,頻惹街塵入寺飛。
    題乘風破浪圖四首·其二·扶桑東望海天孤原文_題乘風破浪圖四首·其二·扶桑東望海天孤的賞析_古詩文
  • 贈筆工沈秀榮

    仇遠宋代〕吾家歙石鋒芒出,不但挫墨亦挫筆。老懶作事苦不多,一筆才供兩三日。近知沈子藝希有,洗擇圓齊易入手。不論
    題乘風破浪圖四首·其二·扶桑東望海天孤原文_題乘風破浪圖四首·其二·扶桑東望海天孤的賞析_古詩文
  • 浮水石

    乾隆清代〕石以沉為德,水惟浮豈誣。云何卻轉換,誰與運機樞。上下地天泰,雲風龍虎需。由來能制勝,妙義揭陰符。
  • 細雨

    乾隆清代〕細雨每讓風,時零時復止。昨來看麥田,膏澤殊需俟。芃芃縱被阡,秀實難豫擬。頻縈怵惕懷,默驗盈虛理。
  • 再游寒山別墅作

    乾隆清代〕吳中不雨亦多陰,今日晴明悅可心。巀嶭天平試閒攬,夤緣別墅便重尋。峰寧藉沐都凝黛,泉豈須觀每聽琴。更上
  • 再和敏叔二首·其二

    許景衡宋代〕固知島可是詩奴,何況區區杜與吳。舉世徒能循覆轍,先生今為剪蘩蕪。淵明松菊還堪賦,白傅園池亦有圖。莫把
  • 黃鑒宋代〕遠水涵空迷極目,落花如霧擁歸軒。
    題乘風破浪圖四首·其二·扶桑東望海天孤原文_題乘風破浪圖四首·其二·扶桑東望海天孤的賞析_古詩文
題乘風破浪圖四首·其二·扶桑東望海天孤原文_題乘風破浪圖四首·其二·扶桑東望海天孤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