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同師川駒父玉父游大梵院小軒

作者:洪朋 朝代:宋代

原文

山氣夕巃嵷,川光暮澄凝。

欞軒俯川岳,拄杖相與登。

脫屨就閒曠,秉羽居高明。

盤礴飛鳶上,揮斥蜿虹橫。

令弟各英妙,舌本淮湖傾。

朋也老無能,前身雲水僧。

蕭蕭緣坡竹,涼飆為我興。

執熱快一濯,何必踏層冰。

詩詞問答

問:《晚同師川駒父玉父游大梵院小軒》的作者是誰?答:洪朋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一部

2. 原作籠,據丁本改

參考注釋

山氣

(1).山中的雲霧之氣。 漢 淮南小山 《招隱士》:“山氣巃嵸兮石嵯峨,谿谷嶄巖兮水曾波。” 唐高宗 《九月九日》詩:“野浄山氣歛,林疏風露長。” 金 元好問 《僧寺阻雨》詩:“山氣森岑入葛衣,砧聲偏與客心期。”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石牌樓後面的夕陽在西方一抹淡紫的山氣中隱沒下去。”

(2).山中氣候;山中空氣。 明 袁宗道 《夏日小齋雜興》詩之三:“最憐山氣爽,徙榻傍窗紗。” 郭沫若 《游里加湖》:“傍晚在湖邊林際散步,山氣肅穆,沁人心脾。”

巃嵷

亦作“巄嵷”。見“ 巃嵸 ”。

川光

波光水色。 唐 岑參 《林臥》詩:“遠峯帶雨色,落日搖川光。” 唐 杜甫 《白水縣崔少府高齋三十韻》:“兵氣漲林巒,川光雜鋒鏑。” 唐 韋應物 《義演法師西齋》詩:“長嘯依亭樹,悵然川光瞑。”

澄凝

沉靜貌。 唐 歐陽詹 《回鸞賦》:“颺凜凓以風清,寂澄凝而月靜。” 宋 梅堯臣 《八月十五夜有懷》詩:“萬里絶瑕玷,百丈已澄凝。”

欞軒

有窗格的長廊。 三國 魏 曹植 《贈徐幹》詩:“飛觀百餘尺,臨牖御櫺軒。” 唐 羊士諤 《九月十日郡樓獨酌》詩:“櫺軒一尊泛,天景洞虛碧。” 明 何景明 《觀春雪》詩:“佳人御櫺軒,上客倚飛蓋。”

川岳

猶山川。 南朝 宋 顏延之 《車駕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後湖》詩:“德禮既普洽,川岳徧懷柔。” 南朝 齊 王儉 《褚淵碑文》:“公稟川岳之靈暉,含珪璋而挺曜。”

山川。 南朝 齊 王儉 《太宰文簡褚彥回碑》:“ 文公 稟川岳之靈暉,含珪璋而挺曜。”《南齊書·高帝紀下》:“晷緯凝象,川岳表靈。”

拄杖

(1).執持。 三國 魏 曹操 《陌上桑》:“食芝英,飲醴泉,拄杖桂枝佩秋蘭。”

(2).支撐著拐杖。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 韓康伯 病,拄杖前庭消搖。” 宋 蘇軾 《次韻參寥寄少游》:“當年步月來幽谷,拄杖穿雲冒夕煙。”

(3).手杖,拐杖。 唐 錢起 《題延州聖僧穴》詩:“四時樹長書經葉,萬歲巖懸拄杖籐。” 宋 陸游 《晚步江上》詩:“高柳陰中扶拄杖,平沙穩處據胡牀。” 明 馬愈 《馬氏日抄·憨皮袋》:“乃 貫休 所畫 彌勒佛 像,橫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間曳一蕉扇。”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 禹 來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 鯀 的兒子的話,’一個拿拄杖的學者說。”

相與

副詞。表示同時同地做某件事。可譯為“共同”

舍人相與諫。——《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卒相與歡。

平原君竟與 毛遂偕。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發也。——《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因相與言。——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高明

具有獨到見解,高超技藝的人

另請高明

盤礴

亦作“ 盤薄 ”。 1.廣大,雄偉。《漢書·司馬相如傳上》“珉玉旁唐” 顏師古 注引 晉 郭璞 曰:“旁唐言盤礴。” 唐 楊炯 《西陵峽》詩:“絶壁聳萬仞,長波射千里,盤薄 荊 之門,滔滔南國紀。” 宋 文天祥 《建康》詩:“ 金陵 古會府,南渡舊陪京,山勢猶盤礴, 江 流已變更。”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戴思顏》:“有詩名,氣宇盤礴,每有過人。” 明 李東陽 《宿劉諫議祠用前韻》:“江山盤礴堪輿氣,精爽分明夢覺時。”

(2).奮發貌。 宋 秦觀 《曾子固哀詞》:“辰來遲而去速兮,固前俢以跋疐,方盤礴而上征兮,遽相羊而補外。”

(3).盤屈牢固貌。 南朝 梁 江淹 《草木頌·豫章》:“下貫金壤,上籠赤霄,盤薄廣結,捎瑟曾喬。” 唐 白居易 《有木詩》之四:“有木名杜梨,陰森覆丘壑。心蠹已空朽,根深尚盤礴。”

(4).延伸;逶迤。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四》:“二重層迭於邨後,蓋北自 觀音山 盤礴而盡於此。” 清 顧炎武 《五台山》詩:“東臨 真定 北 雲中 ,盤薄 幽 並 一氣通。”

(5).徘徊;逗留。 宋 林逋 《秋日含山道中回寄歷陽希然山人》詩:“林落人家總入詩,下驢盤薄立多時。” 金 王若虛 《林下四友贊》:“盤礴兮岩阿,容與兮煙蘿,籍豐草兮偃臥,愬長風兮浩歌。”

(6).《莊子·田子方》:“ 宋元君 將畫圖,眾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筆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後至者,儃儃然不趨,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視之,則解衣般礴臝。君曰:‘可矣,是真畫者也。’”“般礴”本謂箕坐,後作“盤礴”,指恣意作畫。《苕溪漁隱叢話後集·東坡一》引 宋 黃庭堅 《題伯時天育驃騎圖》詩:“明窗盤礴萬物表,寫出人間真乘黃。” 明 李東陽 《題計汝和墨菊》詩:“偶將盤礴累高情,畫苑人人識姓名。” 清 錢謙益 《題宋徽宗杏村圖》詩:“至尊盤礴自遊藝,宛是前身畫師製。”

(7).箕踞。伸開兩腿坐。 宋 蘇軾 《和<飲酒>》序:“在 揚州 時,飲酒過午輒罷,客去,解衣盤礴終日,歡不足,而適有餘。” 元 成廷珪 《夏日過萬蓬庵》詩:“愛汝東庵暑氣薄,解衣盤礴坐莓苔。” 清 方苞 《送王篛林南歸序》:“余每朝餐罷,負手步階除,則 篛林 推戶而入矣。至則解衣盤薄,諮經諏史,旁若無人。”

(8).引申為不拘形跡,曠放自適。 宋 陸游 《與李運使啟》:“至於盤礴遊戲之翰墨,嬉笑怒駡之文章,過 黃初 而有餘,嗟 正始 之復見。” 明 莫是龍 《筆麈》:“不知此生,身心俱曠,飲啄自適,放恣形骸之外,盤礴溪山之間,俯仰無累於情,起居鹹順其欲。”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九:“早起,雪覆身上如堆絮,道人拂袖而起,額上汗猶津津然;或投身海中,盤薄游泳,如弄潮兒。”

(9).指大石。《舊唐書·張廷珪傳》:“況此建設,事殷木工,或開發盤礴,峻築基階,或塞穴洞,通轉採斫,輾壓蟲蟻,動盈巨億。”

槃礴:1.箕踞而坐。《莊子·田子方》:“ 宋元君 將畫圖……有一史後至者,儃儃然不趨,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視之,則解衣槃礴,臝。君曰:‘可矣,是真畫者也。’” 成玄英 疏:“解衣箕坐,倮露赤身,曾無懼憚。” 宋 王安石 《虎圖》詩:“想當槃礴欲畫時,睥睨眾史如庸奴。”

(2).引申為傲視。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項斯》:“槃礴宇宙,戴薊花冠,披鶴氅,就松陰,枕白石,飲清泉,長吟細酌,凡如此三十餘年。”

(3).亦作“ 槃薄 ”。盤踞地上。《晉書·五行志中》:“ 洛陽宮 西 宜秋里 石生地中,始高三尺,如香鑪形,後如傴人,槃薄不可掘。”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雞足山》:“往 雞足山 ,山陰而上,屈盤取路,至西南岡,山峯險阻,崖徑槃薄,乃以錫扣,剖之如割,山徑既開,逐路而進。”

(4).猶磅礴。高大貌。 晉 郭璞 《江賦》:“ 虎牙 嵥豎以屹崒, 荊門 闕竦而槃礴。”《文選·郭璞<江賦>》作“磐礴”。 李善 註:“廣大貌。” 金 元好問 《梁父吟扇頭》:“槃礴萬古心,塊石入危坐。”

飛鳶

(1).飛翔的鳶。《後漢書·馬援傳》:“仰視飛鳶砧砧墮水中。”

(2).古代的飛行器。《列子·湯問》:“夫 班輸 之雲梯, 墨翟 之飛鳶,自謂能之極也。”

揮斥

(1) 意氣奔放

(2) 揮手呵斥

令弟

尊稱對方的弟弟

英妙

(1).年少而才華出眾的人;少年英俊。 晉 潘岳 《西征賦》:“ 終童 山 東之英妙, 賈生 洛陽 之才子。” 隋 薛道衡 《豫章行》:“ 江 南地遠接 閩 甌 , 山 東英妙屢經游。” 宋 蘇舜欽 《朝奉大夫王公行狀》:“ 子野 英妙,不衒文乾進,當世佳士也。”

(2).美好的少壯時期。 唐 杜甫 《七月一日題終明府水樓》詩:“ 虙子 彈琴邑宰日, 終軍 棄繻英妙時。”

(3).優美。 宋 文天祥 《集杜詩·陸樞密秀夫詩序》:“﹝ 秀夫 ﹞字 君實 ,文筆英妙。”

舌本

舌根;舌頭。《晉書·殷仲堪傳》:“每雲三日不讀《道德經》,便覺舌本間強。” 宋 陸游 《貧甚賣常用酒杯作詩自戲》:“生時不肯澆舌本,死後空持酬墳土。” 清 趙翼 《啖荔戲書》詩:“端陽才過初嘗新,酸澀猶教舌本縮。” 沉鈞儒 《寥寥集·趺坐詩》:“潑案茶香翻舌本,繞檐嵐翠壓眉端。”

無能

毫無能力

腐敗無能

前身

(1) 佛教用語。指輪迴前的生命

(2) 事物的上一個狀態

雲水僧

行腳僧。 宋 黃庭堅 《送張天覺》詩:“去國行萬里,淡如雲水僧。” 金 元好問 《寄趙宜之》詩:“一瓶一缽百無累,恨我不如雲水僧。” 明 高啟 《期張校理王著作徐記室游虎阜》詩:“前身似是雲水僧,餘習愛覓名山登。”

蕭蕭

(1) 形容馬嘶鳴聲

馬鳴蕭蕭

蕭蕭班馬鳴。——唐· 李白《送友人》

車轔轔,馬蕭蕭。——唐· 杜甫《兵車行》

(2) 風聲

風蕭蕭兮易水寒。——《戰國策·燕策》

風蕭蕭

(3) 冷落淒清的樣子

(4) 花白稀疏的樣子

祖父看見了鏡里的白髮蕭蕭

涼飆

亦作“ 涼飇 ”。亦作“涼颷”。秋風。 漢 班婕妤 《怨歌行》:“常恐秋節至,涼飇奪炎熱。” 唐 王勃 《易陽早發》詩:“復此涼飆至,空山飛夜螢。” 宋 王安石 《回橈》詩:“柴荊散策靜涼飈,隱几扁舟 白下 潮。”

為我

戰國 時期 楊朱 主張的“損一毫利天下不與,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學說。《孟子·盡心上》:“ 楊子 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執熱

謂手執灼熱之物。《詩·大雅·桑柔》:“誰能執熱,逝不以濯。” 毛 傳:“濯所以救熱也。” 鄭玄 箋:“當如手執熱物之用濯。”一說,謂苦熱。 段玉裁 曰:“執熱,言觸熱、苦熱。濯,謂浴也……此詩謂誰能苦熱,而不澡浴以潔其體,以求涼快者乎?”見《〈詩〉“執熱”解》。《孟子·離婁上》:“今也欲無敵於天下,而不以仁,是猶執熱而不以濯也。” 朱熹 集註:“言誰能執熱物而不以水自濯其手乎?” 南朝 梁 周興嗣 《千字文》:“骸垢想浴,執熱願涼。” 唐 韓愈 《答張籍書》:“今乃大得所圖,脫然若沉痾去體,洒然若執熱者之濯清風也。”

何必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層冰

猶厚冰。 宋 辛棄疾 《念奴嬌·和南澗載酒見過雪樓觀雪》詞:“便擬明年,人間揮汗,留取層冰潔。” 元 袁桷 《渝州老人歌》:“渴飲古澗之層冰,暮宿古松之危枝。” 清 劉大櫆 《金節母傳》:“﹝太恭人﹞獨身孤立於層冰積雪之中。”

詩詞推薦

晚同師川駒父玉父游大梵院小軒原文_晚同師川駒父玉父游大梵院小軒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