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瀑布

作者:蔡瑗 朝代:宋代

梁山瀑布原文

會稽之南羅浮北,中有大梁神仙宅。

瀑流今占掛長虹,瀉下銀河數千尺。

詩詞問答

問:梁山瀑布的作者是誰?答:蔡瑗
問:梁山瀑布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梁山瀑布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陌韻

2. 《輿地紀勝》卷一三一《福建路·漳州》

參考注釋

會稽

(1).山名。在 浙江省  紹興縣 東南。相傳 夏禹 大會諸侯於此計功,故名。一名 防山 ,又名 茅山 。《左傳·哀公元年》:“ 越子 以甲楯五千保於 會稽 。”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越地傳》:“﹝ 禹 ﹞更名 茅山 曰 會稽 。”

(2).郡名。 秦 置,今 江蘇省 東部及 浙江省 西部地。《漢書·嚴助傳》:“ 嚴助 , 會稽  吳 人。”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政事》:“ 賀太傅 作 吳郡 ,初不出門, 吳 中諸強族輕之,乃題府門云:‘ 會稽 雞,不能啼。’” 清  吳偉業 《過朱買臣墓》詩:“ 翁子 窮經不自貧, 會稽 連守拜為真。”

羅浮

山名。在 廣東省 東江 北岸。風景優美,為 粵 中遊覽勝地。 晉 葛洪 曾在此山修道,道教稱為“第七洞天”。相傳 隋 趙師雄 在此夢遇梅花仙女,後多為詠梅典實。 南朝 陳 徐陵 《奉和山地》:“ 羅浮 無定所,鬱島屢遷移。” 唐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中:“ 南海 以竹為甑者,類見之矣,皆 羅浮 之竹也。” 元 張可久 《天淨沙·孤山雪夜》曲:“淡粧人在 羅浮 ,黃昏月上 西湖 ,翠袖翩翩起舞。” 清 屠宸楨 《疏影》詞:“酒醒黃昏,看足香痕,好夢 羅浮 重省。”參見“ 羅浮夢 ”。

中有

即中陰。《俱舍論·分別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應至處,故中有非生。”《大乘義章》卷八:“兩身之間,所受陰形,名為中有。”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四講:“ 犢子 主張有‘中有’(‘生有’與‘死有’之間的狀態),此論也有‘中間涅槃’即在中有中入滅的說法。”詳“ 中陰 ”。

大梁

(1) 架在山牆或屋架上最高的一根橫樑,也叫正梁、脊檁

(2) 主要的任務或責任人

他在單位挑大樑

(3) 戰國時 魏國都城,現 河南省 開封市

魏有隱士曰 侯贏…為 大梁夷門(東門)監者。——《史記·魏公子列傳》

神仙

(1) 神話中指能力非凡、超脫塵世、長生不老的人物

神仙詭誕之說,謂顏太守以兵解,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脫,實未嘗死。——《梅花嶺記》

(2) 道家指人所能達到的至高神界的人物。比喻能預料或看透事情的人;又比喻逍遙自在、無牽無掛的人

瀑流

(1).方言。噴涌的泉水。 清 郝懿行 《證俗文》卷十七:“ 齊 人謂泉涌高數尺曰瀑流,又曰趵突。”

(2).猶洪流。 李大釗 《今》:“照這個道理講起來,大實在的瀑流,永遠由無始的實在向無終的實在奔流。”

瀑布。 唐 李白 《蜀道難》詩:“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厓轉石萬壑雷。” 唐 岑參 《終南雲際精舍尋法澄上人不遇》詩:“崖口懸瀑流,半空白皚皚。” 朱自清 《溫州的蹤跡·綠》:“岩上有許多稜角,瀑流經過時,作急劇的撞擊,便飛花碎玉般亂濺著了。”

長虹

(1) 虹霓

(2) 喻指拱形長橋

銀河

完整地環繞天球伸展的一條寬而發亮的不規則光帶,看起來像一條河,銀河只在晴天夜晚可見,它是由無數暗星(恆星)的光引起的

千尺

極言其深、高、長。 唐 李白 《贈汪倫》詩:“ 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 汪倫 送我情。” 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為明》詩:“虬甲龍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蔭 南山 。”

詩詞推薦

梁山瀑布原文_梁山瀑布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