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冷庵歸田韻原文
投簪慷慨問歸程,直向山中隱姓名。
刪後有詩追大雅,醉來無夢到承明。
舟移別渚收殘釣,春及西疇報曉耕。
回首宦途人擾擾,白頭奔走負生平。
詩詞問答
問:次冷庵歸田韻的作者是誰?答:祁順
問:次冷庵歸田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次冷庵歸田韻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庚韻
參考注釋
投簪
丟下固冠用的簪子。比喻棄官。 晉 陸機 《應嘉賦》:“苟形骸之可忘,豈投簪其必谷。”《雲笈七籤》卷一○七:“粗得山水,便投簪高邁。”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射策》:“二子之名既就,一生之願已酬,當投簪海岸,駕橇山林。” 清 金農 《題青林溝所居》詩:“塵坌炎光晝已空,投簪久羨濯纓翁。”
慷慨
(1) 充滿正氣,情緒激昂
慷慨就義
(2) 大方;不吝嗇
慷慨解囊
歸程
回歸的路程
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唐· 李白《送菩薩蠻》
中隱
指閒官。 唐 白居易 《中隱》詩:“大隱住朝市,小隱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囂諠。不如作中隱,隱在留司官。” 宋 蘇軾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之五:“未成小隱聊中隱,可得長閒勝暫閒。” 元 耶律楚材 《和摶霄韻代水陸疏文因其韻為十詩》之五:“中隱冷官閒況味,歸心無日不山林。”
姓名
人的姓氏和名字
大雅
(1).《詩經》的組成部分之一。舊訓雅為正,謂詩歌之正聲。《詩大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廢興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雅》為 周 王畿內樂調。《大雅》多為 西周 王室貴族的作品,主要歌頌 周 王室祖先乃至 武王 、 宣王 等之功績,有些詩篇也反映了 厲王 、 幽王 的暴虐昏亂及其統治危機。《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吳公子 札 來聘……為之歌《大雅》。曰:‘廣哉,熙熙乎!曲而有體,其 文王 之德乎!’”後亦用以稱閎雅淳正的詩篇。 唐 李白 《古風》之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自 杜甫 後,大雅不作,至 明 乃復振。”
(2).稱德高而有大才的人。《文選·班固<西都賦>》:“大雅宏達,於茲為羣。” 李善 註:“大雅,謂有大雅之才者。《詩》有《大雅》,故以立稱焉。” 明 蔣燦 《題杜少陵像》詩:“大雅長往矣,遺容後代看。” 清 感惺 《斷頭台·受讞》:“那議會啊,聚四方里耆英大雅。”
(3).泛指學識淵博的人。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剪報一斑>拾遺附文》:“至於分類分得不倫不類,那是小子底學識不到,還得大雅指正指正呢。”
(4).謂高尚雅正。 宋 葉適 《賀縣尉》詩:“端龐還有北人風,大雅元非 楚 士同。” 清 戴名世 《<野香亭詩集>序》:“其音和平而大雅,其旨綿渺而藴藉。” 葉聖陶 《倪煥之》十七:“這樣不傷大雅而又含有象徵意義的詞兒正合於一個青年人寄興的需要,他就常常用它。”
承明
(1).古代天子左右路寢稱承明,因承接明堂之後,故稱。 漢 劉向 《說苑·修文》:“守文之君之寢曰左右之路寢,謂之承明何?曰:承乎明堂之後者也。”
(2).即 承明廬 。《漢書·翼奉傳》:“ 未央宮 又無 高門 、 武臺 、 麒麟 、 鳳皇 、 * 、 玉堂 、 金華 之殿,獨有 前殿 、 曲臺 、 漸臺 、 宣室 、 承明 耳。” 南朝 梁元帝 《去丹陽尹荊州》詩:“驂駕乘駟馬,謁帝朝 承明 。” 宋 辛棄疾 《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詞:“想夜半 承明 ,留教視草,卻遣籌邊。”參見“ 承明廬 ”。
西疇
西面的田疇。泛指田地。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 宋 陸游 《遣興》詩:“老病豈堪常作客,夢尋歸路傍西疇。”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六:“ 杭菫浦 題其《歸來草》云:……東皋舒嘯復西疇,人較 柴桑 更遠遊。”
報曉
用聲音使人知道天亮了
金雞報曉
回首
(1) 把頭轉向後方
(2) 回顧
可堪回首。——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3) 婉辭。死亡
回首之日
宦途
仕途;做官的經歷、路徑
晏閭閻凡伍,少無特操,階緣人乏,班齒宦途。——《南齊書·王晏傳》
擾擾
形容紛亂的樣子
綠雲擾擾,梳曉鬟也。——唐· 杜牧《阿房宮賦》
白頭
(1) 白頭髮,多指年老
少白頭
白頭到老
(2) 老年
(3) 不署名的
白頭帖子(不署名的字帖兒)
白頭材料
奔走
(1) 為某種目的而奔波忙碌
無奔走之勞矣。——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永之人爭奔走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2) 很快地走;急行
生平
(1) 人的整個生活過程,一生
作者生平事跡
汝之生平,吾已作傳。——清· 袁枚《祭妹文》
(2) 有生以來
生平最大的安慰是得到人們的信任
因念黃山當生平奇覽。——明· 徐宏祖《游黃山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