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梅卷原文
牡丹池館鬧春殘,多少詩人被眼瞞。
我有癯仙最知己,一枝留與雪中看。
詩詞問答
問:題梅卷的作者是誰?答:況肩吾
問:題梅卷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題梅卷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寒韻 出處:皇元風雅卷之三
參考注釋
牡丹
(1) 芍藥屬草本植物或灌木,包括很多雜交品種,因花美麗而被廣泛栽培,花單瓣或重瓣,紅色、粉紅色或白色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宋· 周敦頤《愛蓮說》
(2) 又如:《牡丹亭》。內容寫一個宦家的女兒杜麗娘,夢見書生柳夢梅同她發生戀愛,從此害相思病而死,後來又還魂同柳夢梅結為夫妻的故事。明代傳奇作品,是湯顯祖之代表作
池館
亦作“ 池舘 ”。池苑館舍。 南朝 齊 謝朓 《游後園賦》:“惠氣湛兮帷殿肅,清陰起兮池館涼。” 宋 韓維 《登湖光亭》詩:“雪盡塵消徑露沙,公家池舘似山家。” 清 姚椿 《<喬處士遺集>序》:“侍御有池館在 柘溪 ,去城絶遠。”
春殘
春將盡。 唐 王建 《謝田贊善見寄》詩:“自知酒病衰腸怯,遙怕春殘百鳥凌。” 五代 齊己 《蝴蝶》詩:“日晚來仍急,春殘舞未慵。” 宋 陸游 《南鄭馬上作》詩:“ 南鄭 春殘信馬行,通都氣象尚崢嶸。”
多少
(1) 指量度或數量大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絕句》
你有多少錢
(2) 或多或少;未特別指出的或未確定的東西(如數量或價格)
按多少錢一里收費
(3) 稍微
天氣多少有些變化
(4) 疑問代詞
(5) 問數量
正不曾問得你多少價錢。——《水滸傳》
(6) 表示不定的數量
最後終於寫出來了——作了多少努力,得到了多少歡樂,只有這位業餘作者才知道
詩人
作詩的名人
生來就是一個詩人,不是造就出來的
癯仙
(1).隱居山澤的術士。 宋 蘇軾 《余與李廌方叔相知久矣作詩送之》:“歸家但草凌雲賦,我相夫子非癯仙。”
(2).骨姿清瘦的仙人。指梅花。 宋 陸游 《射的山觀梅》詩之二:“凌厲冰霜節愈堅,人間那有此癯仙。”《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回:“凝情待久,無限恨、癯仙知否?”
知己
(1) 了解、賞識自己
(2) 親密的朋友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莫愁前路無知己。——唐· 高適《別董大》
(3) 彼此相互了解而關係密切的
知己話
一枝
(1).一根枝杈。《莊子·逍遙遊》:“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 晉 張華 《鷦鷯賦》:“其居易容,其求易給,巢林不過一枝,每食不過數粒。”後用以比喻棲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詩:“已忍伶俜十年事,強移棲息一枝安。” 宋 曾鞏 《次道子中書問歸期》:“一枝數粒身安穩,不羨雲鵬九萬飛。” 清 方文 《廬山·玉簾泉》詩:“小樓暖可居,他日借一枝。”
(2).一支。一根。用於細長的東西。《兒女英雄傳》第十一回:“等到望見過往的客商到了,一枝響箭便算個號令,大家纔不約而同的下山。” 老舍 《趙子曰》第二:“主席的虎項微俯,拿了一枝香菸。”
(3).一支。一個支派。《景德傳燈錄·元安禪師》:“ 石頭 一枝,看看師滅矣。” 宋 秦觀 《次韻邢敦夫秋懷》之二:“暮有二客至,俱以能禪聞。一枝 惠林 出,一派 智海 分。” 清 鄭燮 《范縣署中寄舍弟墨》:“剎院寺祖墳,是東門一枝大家公共的,我因葬父母無地,遂葬其傍。”
(4).一支。猶言一隊。《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正遇著 范 賊一枝游兵,劫奪行李財帛,將人口追得三零四散。”《東周列國志》第六回:“臣當引一枝兵,為 蔡 鄉導。”
中看
好看,令人悅目
這東西好吃不中看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題梅卷原文_題梅卷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