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靜明園古華嚴寺原文
雨餘曉岫矗新青,幾暇時臨翠輦停。
為謁空王瞻月相,卻教飛蓋傍雲扃。
風鈴常轉蓮花藏,貝葉閒披金字經。
試問奏章陳積否,隔林行漏已泠泠。
詩詞問答
問:登靜明園古華嚴寺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登靜明園古華嚴寺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登靜明園古華嚴寺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青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三
參考注釋
暇時
空閒的時間。 清 沉初 《西清筆記·紀恩遇》:“汝可即回,暇時仍往 懋勤殿 編纂‘石渠寶笈’。” 清 葉名灃 《橋西雜記·內閣掌故宜有專書》:“﹝ 名灃 ﹞暇時因雜輯羣籍中自 唐 迄 明 省名官判,建置沿革,手抄已成尺許,將命名曰‘中書舊事考’。”
翠輦
飾有翠羽的帝王車駕。《北史·突厥傳》:“ 啟人 奉觴上壽,跪伏甚恭。帝大悅,賦詩曰:‘ 鹿塞 鴻旗駐, 龍庭 翠輦回。’” 唐 李賀 《追賦畫江潭苑》詩之一:“行雲霑翠輦,今日似 襄王 。” 元 虞集 《和馬侍御西山口占》:“岧嶢宮殿水西頭,春日時聞翠輦游。” 清 洪昇 《長生殿·冥追》:“這不是羽蓋飄揚,鸞旌蕩漾,翠輦嵯峨!”
空王
佛教語。佛的尊稱。佛說世界一切皆空,故稱“空王”。《舊唐書·劉瞻傳》:“伏望陛下盡釋繫囚,易怒為喜,虔奉空王之教,以資愛主之靈。” 宋 陳師道 《和鄭戶部寶集丈室》之二:“貴有空王章,貧無置錐地。”《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從今後,伴藥爐經卷,自禮空王。”
月相
月亮明亮部分的不同形狀。主要的月相有四個,即朔、上弦、望、下弦
飛蓋
(1).馳車;驅車。 三國 魏 曹植 《公宴》詩:“清夜遊西園,飛蓋相追隨。” 南朝 梁 庾肩吾 《奉和春夜應令》:“詎假西園讌,無勞飛蓋游。” 宋 徐鉉 《和太常蕭少卿近郊馬上偶吟》:“田園經雨緑分畦,飛蓋間行九里堤。”
(2).高高的車篷。亦借指車。 晉 陸機 《輓歌詩》:“素驂佇轜軒,玄駟騖飛蓋。”《陳書·徐陵傳》:“高軒繼路,飛蓋相隨。” 明 何景明 《觀春雪》詩:“佳人御櫺軒,上客倚飛蓋。”
雲扃
(1).高山上的屋門。借指高山上的屋室。 南朝 宋 鮑照 《從登香爐峰》詩:“羅景藹雲扃,沾光扈龍策。” 錢振倫 註:“雲扃,猶雲扉也。” 唐 王勃 《七夕賦》:“聳詞峰於月殿,披翰藪於雲扃。”
(2).隱者的屋門或寺院的門。 唐 黃滔 《莆山靈岩寺碑銘》:“東歸之尋舊址,蒼苔四疊,嘉樹雙亞。訪舊僧,雲扃十扣,雲頂一存。” 清 魏源 《華山西谷》詩之二:“請謝世網塵,長枕秋雲睡。仙犬守雲扃,毋許漁樵至。”
(3).借指隱者的屋室或寺院。 宋 陸游 《幽居》詩之二:“面面秋山擁翠屏,天留三畝著雲扃。”
(4).謂被雲所遮蓋。 元 吳萊 《寄張子長》詩:“道途餘雪屩,巖穴但云扃。”
風鈴
殿閣塔檐的懸鈴,風吹髮出響聲,故稱。 唐 元稹 《神麴酒》詩:“遙城傳漏箭,鄉寺響風鈴。” 清 李漁 《慎鸞交·心歸》:“最奇的是橫階塔影,在平地上振響風鈴。” 徐遲 《哥德巴赫猜想·祁連山下》:“現在,能發出聲音的只有風和大雄寶殿樓閣上的風鈴叮噹。”
轉蓮花
即向日葵。也叫“轉日蓮”。 山陽 《轉蓮花》:“轉蓮花,金黃黃,一天到晚追太陽。”
貝葉
古代 印度 人用以寫經的樹葉。亦借指佛經。 唐 玄奘 《謝敕賚經序啟》:“遂使 給園 精舍,併入提封;貝葉靈文,鹹歸冊府。” 元 榮肇 《原釋》:“如兇惡之徒,日誦貝葉之書,心藏蛇蠍之行,既死矣,以其能信佛,佛即引之而享天堂之樂。”
金字經
指佛教經文。 唐 元稹 《清都夜境》詩:“閒開蘂珠殿,暗閲金字經。” 清 龔自珍 《醜奴兒令》詞:“春來沒箇關心夢,自懺飄零,不信飄零,請看牀頭金字經。”亦省稱“ 金字 ”。 唐 錢起 《猷川雪後送僧粲臨還京時避世臥疾》詩:“齋到盂空餐雪麥,經傳金字坐雪松。”
試問
(1).試著提出問題。試探性地問。《晉書·孫綽傳》:“沙門 支遁 試問 綽 :‘君何如許?’”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張左》:“ 左 甚異之,試問所從來,叟但笑而不答。” 清 王夫之 《上蔡威函先生》詩:“白苹秋色里,試問採蓮津。”
(2).試著提出問題。用於質問對方或者表示不同意對方的意見。 宋 蘇軾 《又和劉景文韻》:“試問壁間題字客,幾人不為看花來?”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結構》:“試問當年作者,有一不肖之人、輕薄之子厠於其間乎?” 許地山 《危巢墜簡》:“試問亘古以來這第一流人物究竟有多少?”
(3).考問。《新唐書·文藝傳中·李邕》:“未幾辭去, 嶠 驚,試問奧篇隱帙,了辯如響, 嶠 嘆曰:‘子且名家!’”《宋史·選舉志三》:“諸正名學生有試問《景祐新書》者,諸判局闕而合差,諸秤漏官五年而轉資者,無不屬於祕書。”《元史·選舉志一》:“以《通鑑節要》用 蒙古 語言譯寫教之,俟生員習學成效,出題試問,觀其所對精通者,量授官職。”
奏章
臣子向帝王呈遞的意見書
行漏
(1).古代計時的漏壺。因水隨時移而持續滴注,故稱。指時間。 唐 沉佺期 《奉和聖制幸禮部尚書竇希玠宅》詩:“不知行漏晚,清蹕尚裴徊。”
(2).指漏壺滴水聲。 唐 盧綸 《皇帝感詞》詩:“高旍花外轉,行漏樂前聞。”
泠泠
(1) 形容清涼;冷清
白露泠泠
(2) 本指流水聲。借指清幽的聲音
標籤:華嚴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