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元叔因呈知府內翰

作者:李正民 朝代:宋代

寄元叔因呈知府內翰原文

聞說移居向越州,三生風月舊曾游。

秦碑古字應難讀,禹穴餘書尚可求。

海蟹江珧薦𨤍醁,林苞野蕨助餚羞。

遙知屢下陳蕃榻,顧我飄零阻獻酬。

詩詞問答

問:寄元叔因呈知府內翰的作者是誰?答:李正民
問:寄元叔因呈知府內翰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寄元叔因呈知府內翰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李正民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正民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尤韻

參考注釋

聞說

猶聽說。 唐 孟浩然 《洛中訪袁拾遺不遇》詩:“聞説梅花早,何如北地春?”《水滸傳》第二三回:“江湖上多聞説 武二郎 名字,不期今日卻在這裡相會。” 清 吳偉業 《聞台州警》詩之一:“聞説 天台 踰萬丈,可容長嘯碧峯頭?”

移居

遷居

三生

佛家所說的三世轉生,即前生、今生和來生

世說三生如不謬,共疑巢許是前身。——白居易《贈張處士山人》

三生有幸

風月

(1) 本指清風明月

初秋涼夕,風月甚美。——《南史·褚彥回傳》

(2) 男女情愛

如今長大了,漸知風月。——《紅樓夢》

秦碑

指 秦始皇 所建的石碑。 唐  杜甫 《登兗州城樓》詩:“孤嶂 秦 碑在,荒城 魯 殿餘。” 宋  陸游 《出遊》詩:“ 秦 碑 禹 窆風煙外,一弔興亡萬古愁。”

古字

指隸書以前的古代文字。《漢書·藝文志》:“ 魯共王 壞 孔子 宅,欲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凡數十篇,皆古字也。” 北周  庾信 《鏡賦》:“鏤五色之盤龍,刻千年之古字。”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下:“ 班 史多用古字,以 西漢 去古未遠也。”

應難

(1).應付危難。《管子·重令》:“臣下不順,上令難行,則應難不捷。”

(2).答難。 漢  揚雄 《法言·重黎》:“請問‘蓋天’。曰:‘蓋哉!蓋哉!應難未幾也。’” 汪榮寶 義疏:“ 子云 有難蓋天八事……彼時蓋天家必有強辭奪理以應之者,故曰應難未幾也。”

禹穴

(1).相傳為 夏禹 的葬地。在今 浙江省  紹興 之 會稽山 。《史記·太史公自序》:“二十而南遊 江 、 淮 ,上 會稽 ,探 禹穴 。” 裴駰 集解引 張晏 曰:“ 禹 巡狩至 會稽 而崩,因葬焉。上有孔穴,民閒雲 禹 入此穴。” 南朝  宋  謝靈運 《游山》詩:“幸游 建德 鄉,觀奇經 禹穴 。” 唐  李白 《越中秋懷》詩:“何必探 禹穴 ,逝將歸 蓬丘 。”

(2).指 會稽  宛委山 。相傳 禹 於此得 黃帝 之書而復藏之。 唐  李白 《送二季之江東》詩:“ 禹穴 藏書地, 匡山 種杏田。” 王琦 註:“ 賀知章 《纂山記》曰: 黃帝 號 宛委穴 為 赤帝 陽明之府,於此藏書。 大禹 始於此穴得書,復於此穴藏之,人因謂之 禹穴 。” 禹 於 宛委山 得 黃帝 金簡書之說,見《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 宋  陸游 《秋雨初霽徙倚門外有作》詩:“前身已預 蘭亭 會,老眼曾窺 禹穴 書。” 清  王譽昌 《舟泊武林城外因憶新安會稽之勝賦呈確慶夫子志別》詩:“學溯 考亭 開霧障,書探 禹穴 破雲封。”

(3).相傳為 夏禹 決 漢水 時的住處。在今 陝西省  旬陽縣 東。《大清一統志·興安府·古蹟》:“ 禹穴 在 洵陽縣 東一百三十里。高八尺,深九尺。旁鎸“禹穴”二字。穴右有泉,味甚清洌。世傳 禹 決 漢水 時居此。”

尚可

合格的,能通過檢查的

海蟹

海產螃蟹,較河蟹大

江珧

亦作“ 江鰩 ”。亦作“江瑤”。一種海蚌。殼略呈三角形,表面蒼黑色。生活於海邊泥沙中。肉柱味鮮美,為海味珍品。 宋  蘇軾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詩:“似開江鰩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 宋  劉子翬 《食蠣房》詩:“江瑤貴一柱,嗟豈棟樑質。”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介二·海月》:“《王氏宛委録》云:‘ 奉化縣 四月南風起,江珧一上,可得數百。如蚌稍大,肉腥韌不堪。惟四肉柱長寸許,白如珂雪,以鷄汁瀹食肥美。過火則味盡也。’”

詩詞推薦

寄元叔因呈知府內翰原文_寄元叔因呈知府內翰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