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緣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結緣原文

我聞一切佛,令人滅緣起。

緣起尚須滅,豈有結緣理。

今朝四月八,俗傳浴佛禮。

雲是淨飯宮,悉達生所始。

種種除垢香,煎成五色水。

佛生本無垢,何用頻澆洗。

累累籬邊豆,引蔓忘憂喜。

燃萁鼎烹之,謂結緣須此。

豆悟人則痴,有似兒女子。

此禮出釋家,其師應怪鄙。

伏臘隨俗尚,亦復聽爾爾。

飽吃豆百顆,更賦詩滿紙。

問柱佛生無,燈籠答唯唯。

詩詞問答

問:結緣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結緣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十四

參考注釋

一切

所有

一切不事事。——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豈可一切拘以定月哉?——宋·沈括《夢溪筆談》

常覺一切事。——清·梁啓超《譚嗣同傳》

令人

使人

令人髮指

令人興奮

緣起

事情的起因

成立學會的緣起

結緣

佛教徒指與佛結下緣分。泛指結下緣分

他和音樂結了緣

今朝

(1) 今天

(2) 現在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四月八

(1). 貴陽 附近苗族的重要節日之一。每逢夏曆四月初八日,苗族均著盛裝,群集 貴陽 噴水池旁,吹笙奏笛,縱情歌唱,紀念歷史傳說中的民族英雄 亞努 。附近布依族民眾也多參加。解放後,成為當地各族人民友好團結的聚會。

(2).布依、侗、水等族節日之一。各族各地稱呼不一,有“開秧節”、“牧童節”等稱。這天,吃糯米飯,並讓牛休息。

(3).佛誕生之辰,為浴佛會,寺院搭苫棚座,施茶水鹽豆,以黃布帛為懸旌,書曰“普結良緣”。見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結緣》。

俗傳

民間傳說。《李衛公問對》卷中:“牝牡之法,出於俗傳,其實陰陽二義而已。” 郭沫若 《月蝕》:“擊鐘鳴鼓便是想駭去那條天狗,把日月救出。這是我們 四川 鄉下的俗傳,也怕是我們 中國 自古以來的傳說。”

浴佛

相傳農曆四月八日為釋迦牟尼生日,這一天佛教徒用各種名香浸水洗佛像

雲是

如此。《文選·陸厥<奉答內兄希叔>詩》:“徂落固雲是,寂蔑終始斯。” 張銑 註:“言人死固亦如是寂寞。”

悉達

見“ 悉達多 ”。

種種

(1) 各種各樣

種種在其中。——《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種種貽害。——《廣東軍務記》

設定種種障礙

(2) 頭髮短的樣子

白髮種種來無情

五色

指青、黃、赤、白、黑五色,也泛指各種色彩

五色紛披。——《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生本

生命的根本。《呂氏春秋· * 》:“其於物也,不可得之為欲,不可足之為求,大失生本。”

無垢

佛教語。謂清淨無垢染。多指心地潔淨。 唐 陸贄 《月臨鏡湖賦》:“至明洞幽,至清無垢。” 宋 蘇軾 《見溫泉壁上有詩亦作一絕》:“若信眾生本無垢,此泉何處覓寒溫?”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太陽呀,你請傾耳靜聽,這兒安睡著兩個無垢的人,我採摘花兒來把他們埋殯。”

何用

(1).為什麼。《詩·小雅·節南山》:“國既卒斬,何用不監?” 孔穎達 疏:“何以不監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傳·莊公六年》:“何用弗受也?為以王命絶之也。”

(2).憑什麼;用什麼。《穀梁傳·僖公元年》:“是 齊侯 與? 齊侯 也。何用見其是 齊侯 也?” 漢 王充 《論衡·骨相》:“人曰命難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體。” 唐 韓愈 《食曲河驛》詩:“殺身諒無補,何用答生成?”

(3).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用、不須。《後漢書·孔融傳》:“ 文舉 舍我死,吾何用生為?” 唐 王泠然 《題河邊枯柳》詩:“今日摧殘何用道!數里曾無一株好。”《續資治通鑑·帝顯德元年》:“今皆國家臣子也,何用致疑!”《二刻拍案驚奇》第十七卷:“﹝ 景小姐 ﹞遂也回他一首,和其末韻雲……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魯迅 《故事新編·奔月》:“如果那時不去射殺它,留到現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飯菜?”

澆洗

沖洗。 王統照 《這時代》詩:“這時代,火與血澆洗著城市與鄉村的屍骸。”

累累

(1) 多次

(2) 數目多得無法計算的

罪行累累

(3) 重疊,重積;另聯貫成串,眾多的樣子

邊豆

猶籩豆。 宋 沉括 《故朝散大夫右諫議大夫張公墓志銘》:“後數歲某不幸失邊豆之助,遂壻公門下。”

憂喜

優愁與歡喜。《史記·淮陰侯列傳》:“貴賤在於骨法,憂喜在於容色,成敗在於決斷,以此參之,萬不失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得失以道》:“何必與夫時俗之人同得失憂喜而動乎心?”《水滸傳》第三五回:“ 宋江 聽罷,納頭便拜太公,憂喜相伴。”

鼎烹

亦作“ 鼎亨 ”。鼎鑊之刑。《漢書·嚴朱吾丘主父等傳贊》:“ 主父 求欲鼎亨而得族。” 唐 楊乘 《甲子歲書事》詩:“豎子未鼎烹,大君尚旰食。”

有似

類似;如同。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附會》:“馭文之法,有似於此。” 唐 韓愈 《贈崔立之評事》詩:“可憐無益費精神,有似黃金擲虛牝。” 宋 張先 《定風波》詞:“有似中秋雲外月,皎潔,不團圓待幾時圓。”

兒女子

(1).猶言婦孺之輩。《史記·高祖本紀》:“此非兒女子所知也。” 唐 韓愈 《與華州李尚書書》:“拜辭之後,竊念旬朔不即獲侍言笑,東望殞涕,有兒女子之感。” 清 張三禮 《空谷香序》:“吾不知出於仙佛之炎炎皇皇耶,出於兒女子之喁喁于于淒淒楚楚耶?”

(2).孩童。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葵》“拔大者買之”自註:“兒女子七歲已上皆得充事也。”

釋家

佛教;佛教徒。 南朝 宋 謝靈運 《辨宗論》:“一合於道塲,非十地之所階,釋家之唱也。” 唐 沉亞之 《靈光寺僧靈祐塔銘》:“釋家之法,以弟子嗣師。”

伏臘

亦作“ 伏臈 ”。1.古代兩種祭祀的名稱。“伏”在夏季伏日,“臘”在農曆十二月。《史記·留侯世家》:“ 留侯 死,並葬黃石,每上冢伏臘,祠 黃石 。”《後漢書·孝明帝紀》:“今百姓送終之制,競為奢靡。生者無擔石之儲,而財力盡於墳土。伏臘無糟糠,而牲牢兼於一奠。” 明 唐順之 《皇陵行》:“伏臈烝嘗時不後,清明寒食更澆酒。”

(2).指伏祭和臘祭之日,或泛指節日。 漢 楊惲 《報孫會宗書》:“田家作苦,歲時伏臘,烹羊炮羔,斗酒自勞。”《周書·晉盪公護傳》:“每四時伏臘, 高祖 率諸親戚,行家人之禮,稱觴上壽。”《梁書·處士傳·何胤》:“每伏臘放囚還家,依期而返。” 清 錢謙益 《壽何嶧縣序》:“兩從叔翩翩少年,歲時伏臘,與先生輩徵逐讌飲,有承平王孫之樂。”

(3).借指生活或生活所需的物質資料。 唐 白居易 《江樓早秋》詩:“欲作雲泉計,須營伏臈資。” 宋 蘇舜欽 《答韓持國書》:“此雖與兄弟親戚相遠,而伏臘稍充足,居室稍寬。”《金史·王去非傳》:“督妻孥耕織以給伏臘。”

俗尚

世俗的風尚。 唐 韓愈 《與馮宿論文書》:“然閔其棄俗尚而從於寂寞之道,以之爭名於時也。” 宋 陸游 《跋花間集》之二:“久而自厭,然梏於俗尚,不能拔出。”《明史·西域傳三·烏斯藏》:“惟因其俗尚,用僧徒化導為善,乃遣使廣行招諭。” 李大釗 《平民主義》五:“見了這些分裂的現象,都湊集在一個時代,凡在這個時代所制的器物,所行的俗尚,都帶著分裂的色采,就說現在的時代是分裂的時代。”

亦復

(1).也。表示同樣。《後漢書·霍諝傳》:“至於趨利避害,畏死樂生,亦復均也。”《世說新語·言語》“ 德操 曰” 南朝 梁 劉孝標 註:“如君所言,亦復佳。”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結構》:“半途而廢者居多,差釐毫而謬千里者,亦復不少也。” 茅盾 《子夜》七:“弱者終不免被吞併,企業界中亦復如此。”

(2).又。《世說新語·德行》“我何顏謝 桓公 ” 南朝 梁 劉孝標 註:“一門之內,有忠與孝,亦復何恨!”

爾爾

(1)

(2) 表示應答的詞,相當於“是是”

媒人下床去,諾諾復爾爾。——《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3) 如此

不過爾爾

賦詩

吟詩;寫詩。《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 唐 王維 《慕容承攜素饌見過》詩:“紗帽烏皮幾,閒居懶賦詩。”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生長在 北平 的書香門第,下棋,賦詩,作畫,很自然地在他的生活里占了很多的時間。”

燈籠

照明用具,有透明的罩防風,通常有支架或提手

唯唯

(1).恭敬的應答聲。 戰國 楚 宋玉 《<高唐賦>序》:“王曰:‘試為寡人賦之。’ 玉 曰:‘唯唯。’”《漢書·司馬相如傳上》:“ 齊王 曰:‘雖然,略以子之所聞見言之。’僕對曰:‘唯唯。’” 顏師古 註:“唯唯,恭應之辭也。”《醒世恆言·蘇小妹三難新郎》:“ 老泉 納於袖中,唯唯而出。” 梁斌 《播火記》四七:“ 劉老萬 、 劉老士 、 嚴老松 皆拱手唯唯稱是。”

(2).引申為恭順謹慎之義。《新唐書·牛仙客傳》:“為相謹身無它,與時沉浮,唯唯恭願。”

(3).應而不置可否貌。《戰國策·秦策三》:“ 秦王 跪而請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 范雎 曰:‘唯唯。’有間, 秦王 復請, 范雎 曰:‘唯唯。’若是者三。” 宋 徐鉉 《稽神錄·林昌業》:“忽有一男子,年可三十,髭髯甚長,來詣 林 , 林 問何人,但微笑,唯唯不對。”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十二章:“余聆玉人詞旨,心乃奇駭,唯唯不能作答。”參見“ 唯唯否否 ”。

(4).相隨而行貌。《詩·齊風·敝笱》:“敝笱在梁,其魚唯唯。” 鄭玄 箋:“唯唯,行相隨順之貌。”《南史·文學傳·卞彬》:“蝌斗唯唯,羣浮闇水。” 唐 李鹹用 《贈友弟》詩:“誰能終歲搖頳尾,唯唯洋洋向碧濤。”

詩詞推薦

  • 無題

    張崇宋代〕群山起伏朝靈岳,恰似千官奉至尊。吳蜀未平宜假手,顧將餘力致乾坤。
    結緣原文_結緣的賞析_古詩文
  • 贈術士

    李處權宋代〕君平隱於卜,百錢非少多。術妙語更簡,數精心匪他。群書了在口,誦解如縣河。馳聲日籍籍,問肆肩相摩。小人
  • 孫賁知衢州去疑冢以其所得雙石作堂乞詩

    張舜民宋代〕芝蘭雖好忌當門,何況庭前惡土墩。畚鍤才興雙劍出,狐狸盡去老松蹲。百年守冢真堪笑,一日開軒亦可尊。安得
  • 青蓮朵·其一

    乾隆清代〕化石玲瓏佛缽花,雅宜旁置綠蕉芽。皇山峭透房山壯,兼美端堪傲米家。
  • 又和蔡子直

    蘇頌宋代〕官局誠俱冷,交盟信不寒。風霜兩鬢白,冰櫱一心丹。未剖方州竹,猶熏畫省蘭。北宮陪論定,應似漢丁桓。
  • 挽范丞相五首

    吳芾宋代〕貴處人臣極,居忘相位尊。朝廷名德重,前輩典刑存。方喜生同世,俄驚吊在門。百年知己恨,寂寞向誰論。
    結緣原文_結緣的賞析_古詩文
  • 千尺雪

    乾隆清代〕鹿期催向去,雪色待今來。即看清如爾,寧當虛擲哉。帶林寒皎皎,落礀素皚皚。卻是輸真者,蘭中早漉杯。
  • 白水道間

    趙蕃宋代〕一源曲折幾成橋,稻隴蔬畦高下澆。水碓暗鳴蛙吠草,綠雲亂點鷺侵苗。誰雲斗粟可相挽,到處佳山如見招。東畝
  • 辭陵絕句·其五

    李時勉明代〕昔日天門侍聖明,春回枯朽荷生成。鼎湖龍去青天遠,獨抱烏號淚雨傾。
  • 戊午初度

    沈守正明代〕巳過綱成躍馬年,縱逢唐舉不軒然。逃名漫學牆東隱,小築真疑岸上船。自嘆半生惟硯北,畏聞兩字在盧前。卻如
  • 艤舟亭疊舊作韻

    乾隆清代〕跋馬過府城,至此應登艇。雲有蘇子瞻,艤舟之舊境。其然豈其然,但覺松筠靜。千秋稱古蹟,如是率堪省。往來
  • 送陳敬初秀才北上

    陸德源元代〕江南八月鴻雁飛,故人挾策游京師。為郎作傅雖可期,老懷與爾寧分違。憶昨同舟風雨夕,胥江委蛇嚴灘白。紫陽
  • 代書問費征君九華亭

    蕭建唐代〕見說九華峰上寺,日宮猶在下方開。其中幽境客難到,請為詩中圖畫來。
    結緣原文_結緣的賞析_古詩文
  • 答程嘉定二首

    洪咨夔宋代〕練袂蒿簪不下堂,肯隨時世畫眉長。旁人莫解東風急,只道花梢合向陽。
    結緣原文_結緣的賞析_古詩文
  • 挽新昌呂修職

    陳傅良宋代〕不道千山阻,將遺百世名。有兒能自臻,此老已堪銘。祿豈無三釜,賢誰似一經。吾詞雖未就,應有護幽扃。
    結緣原文_結緣的賞析_古詩文
  • 吳甘寧斫營

    孫元晏唐代〕夜深偷入魏軍營,滿寨驚忙火似星。百口寶刀千匹絹,也應消得與甘寧。
    結緣原文_結緣的賞析_古詩文
  • 木蘭花慢(賀第二娶)

    彭子翔宋代〕仙家春不老,誰說到、牡丹休。算蠻柳樊櫻,怎生了得,白傅風流。枝頭。摽梅實好,奈綠陰、庭戶不禁愁。幸有
  • 梅花百詠·其十八·真

    李江明代〕傳此天真本自誰,令人真箇動神思。品題雪月歸康節,點畫乾坤見伏羲。內外兼該皆一理,始終誠實更何疑。些兒
  • 偈傾一百六十九首

    釋智朋宋代〕秋氣澄清,秋空如鏡。萬籟沉寂,明月一輪。盡大地人徹曉競觀,不知昧卻自己光明。
    結緣原文_結緣的賞析_古詩文
  • 北來

    乾隆清代〕日向北來日減愁,黍風禾露茂迎眸。已知下隰未成澇,更喜高原可卜秋。圖近忘遐誰則免,小佳差勝意堪留。愛斯
結緣原文_結緣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