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張天瑞答陳少參

作者:江源 朝代:明代

次張天瑞答陳少參原文

兩浙江山十度游,平生欲與古人侔。

紫微分署留連飲,嚴子高台慘澹秋。

龍管鳳笙天上夢,疏燈微雨驛邊樓。

行行不為徵求急,西北烽煙滿眼愁。

詩詞問答

問:次張天瑞答陳少參的作者是誰?答:江源
問:次張天瑞答陳少參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次張天瑞答陳少參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江源的名句有哪些?答:江源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尤韻

參考注釋

兩浙

亦作“ 兩淛 ”。 浙東 和 浙西 的合稱。(1) 唐 肅宗 時析 江南東道 為 浙江東路 和 浙江西路 , 錢塘江 以南簡稱 浙東 、以北簡稱 浙西 。 宋 代有 兩浙路 。地轄今 江蘇省 長江 以南及 浙江省 全境。 唐 元稹 《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夢四十韻》:“九霄難就日, 兩浙 僅容舠。”《宋史·太宗紀二》:“﹝ 淳化 三年十一月﹞己亥,禁 兩浙 諸州巫師。”《古今小說·簡帖僧巧騙皇甫妻》:“世世靴從不斷,子孫出入金門。他是 兩浙 錢王 子, 吳 越 國王孫。”《二刻拍案驚奇》卷六:“ 至正 末年, 張士誠 氣概弄得大了,自 江 南 江 北、 三吳 、 兩淛 直拓至 兩廣 益州 ,盡歸掌握。”(2)今 浙江省 以 富春江 等為界分為 浙東 、 浙西 。 兩浙 指 浙江省 。 郁達夫 《兩浙漫遊後記》:“統觀 兩浙 的山,當以自 黃山 西來的 昱嶺山脈 莫乾山脈 天目山脈 為主峰。”

江山

江河和山嶺,指國家的疆土或政權

江山如此多嬌

江山險固。——《資治通鑑》

江山如畫。——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千古江山。——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平生

(1) 終身;一生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婚姻是一個人的平生大事

(2) 向來;素來

他平生是很勤儉的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清· 林覺民《與妻書》

古人

泛指前人,以區別於當世的人

紫微

(1).即紫微垣。星官名,三垣之一。《晉書·天文志上》:“紫宮垣十五星,其西蕃七,東蕃八,在北斗北。一曰紫微,大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 唐 杜甫 《秋日荊南送薛明府辭滿告別奉寄薛尚書之作三十韻》:“紫微臨六角,皇極正乘輿。”《雲笈七籤》卷三:“紫微金闕,七寳騫樹。” 清 厲鶚 《東城雜記·灌園生》:“象天河而鑿池,擬紫微而建閣。”參見“ 紫微垣 ”。

(2).指帝王宮殿。《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乃立 靈光 之秘殿,配 紫微 而為輔。” 張載 註:“ 紫微 ,至尊宮,斥京師也。” 唐 李白 《宮中行樂詞》之一:“小小生金屋,盈盈在 紫微 。”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射策》:“和鳴雙鳳喜來儀,三殿花香入 紫微 。”

(3).亦作“ 紫薇 ”。 唐 開元 元年改中書省為紫微省,中書舍人為紫微舍人。 唐 李嘉祐 《和張舍人中書宿直》:“ 漢 主留才子,春城直紫微。” 宋 黃庭堅 《次韻曾子開舍人游籍田載荷花歸》:“紫微樂暇日,披襟詠風漣。”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地部一》:“紫微原為帝星,以其政事之所從出,故中書省亦謂之紫微,而舍人為紫微郎。”《警世通言·錢舍人題詩燕子樓》:“當時有中書舍人 錢易 ,字 希白 ……久住紫薇,意欲一歷外任。”

留連

不願意離開

留連忘返

嚴子

(1).即 莊子 。避 東漢 明帝 諱,莊改為“嚴”。《漢書·敘傳上》:“若夫 嚴子 者,絶聖棄智,修生保真,清虛澹泊,歸之自然。” 顏師古 註:“ 嚴 , 莊周 也。”

(2).指 西漢 末 嚴君平 。 明 陸粲 《贈別王直夫》詩:“ 嚴子 時閉肆, 貢公 乃彈冠。”參閱《漢書·王貢兩龔鮑傳序》。

高台

(1).高建樓台。《管子·小匡》:“昔先君 襄公 ,高臺廣池,湛樂飲酒。”《左傳·昭公二十年》:“其適遇淫君……高臺深池,撞鐘舞女,斬刈民力,輸掠其聚,以成其違,不恤後人。”

(2).高的樓台。 晉 左思 《吳都賦》:“造 姑蘇 之高臺,臨四遠而特建。” 明 王世貞 《登岱》詩:“ 軒轅黃帝 有高臺,鞭石千秋輦道開。”

(3).比喻京師。《文選·曹植<雜詩>之一》:“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 李善 注引《新語》:“高臺,喻京師。”

(4).頭之別稱。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形貌·頭》:“《黃庭經》:高臺通天臨中野。”原註:“頭為高臺。”

慘澹

見“ 慘澹 ”。

龍管

亦作“ 龍筦 ”。1.筆管。 南朝 梁 庾肩吾 《書品論一》:“鷹爪舍(含)利,出彼兔毫。龍管潤霜,游茲蠆尾。”

(2).笛的美稱。 唐 李白 《襄陽歌》:“車旁側掛一壺酒,鳳笙龍管行相催。” 唐 田娥 《攜手曲》:“鳳笙龍管白日陰,盈虧自感青天月。” 元 陸仁 《思崑崙歌》:“仙嬪左右如雲稠,鳳笙龍筦音婉柔。”

鳳笙

(1). 漢 應劭 《風俗通·聲音·笙》:“《世本》:‘ 隨 作笙。’長四寸、十二簧、像鳳之身,正月之音也。”後因稱笙為“鳳笙”。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洛水》:“昔 王子晉 好吹鳳笙,招延道士與 浮丘 同游 伊 洛 之浦。” 唐 韓愈 《誰氏子》詩:“或雲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 蕭史 。” 明 何景明 《呂黃門畫竹歌》:“龍盤嶰谷山中石,更待 伶倫 截鳳笙。”

(2).指笙曲。 宋 張先 《虞美人》詞:“鳳笙何處高樓月,幽怨憑誰説。”

天上

天空中。如:飛機在天上飛;月亮掛在天上。

邊樓

指邊關的城樓。 清 吳兆騫 《出關》詩:“邊樓回首削嶙峋,篳篥喧喧驛騎塵。”

行行

(1).不停地前行。《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宋 張孝祥 《鷓鴣天》詞:“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簾第幾重?” 陳毅 《赴延安留別華中諸同志》詩:“行行過 太行 ,迢迢赴 延安 。”

(2).指情況進展或時序運行。 晉 陶潛 《飲酒》詩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 逯欽立 註:“行行,漸漸。” 唐 王建 《行見月》詩:“月初生,居人見月一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強半馬上看盈缺。”

(3).猶言走一走。《西遊記》第五二回:“ 老君 笑道:‘這猴兒不去取經,卻來我處何乾?’ 行者 道:‘取經取經,晝夜無停;有些阻礙,到此行行。’”

(4).行旅。 宋 梅堯臣 《送毛秘校罷宣城主簿被薦入補令》詩:“以此贈行行,無酒勿我怪。”

(1).每行。 唐 韓愈 《柳溪》詩:“柳樹誰人種?行行夾岸高。” 明 袁凱 《京師得家書》詩:“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歸鄉。” 林庚白 《坡行即目》詩:“炊煙燹後行行淚,物價兵間寸寸金。”

(2).各行各業。參見“ 行行出狀元 ”。

剛強負氣貌。《論語·先進》:“ 子路 ,行行如也; 冉有 、 子貢 ,侃侃如也。子樂。” 何晏 集解:“ 鄭 曰:‘樂各盡其性,行行,剛強之貌。’” 唐 元稹 《青雲驛》詩:“上天勿行行,潛穴勿悽悽,吟此青雲諭,達觀終不迷。”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仇大娘》:“明日,拘牒已至, 趙 行行殊不置意。”

不為

(1).不做;不乾。《詩·衛風·淇奧》:“善戲謔矣,不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又以其子孫之所請也,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銘始不實。”

(2).謂收成不好。《墨子·雜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備湛旱、歲不為。” 王念孫 《讀書雜誌·墨子六》:“‘歲不為’,猶《玉藻》言年不順成也。”《淮南子·本經訓》:“是故上下離心,氣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為。” 高誘 註:“不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夫璿玉致美,不為池隍之寶;桂椒信芳,而非園林之實。”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先破後承,始開終結,內分八股,股股相對,繩墨不為不嚴矣。”

(1).不因為。《荀子·天論》:“天行有常,不為 堯 存,不為 桀 亡。” 漢 東方朔 《答客難》:“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彥 《浣溪沙》詞:“不為蕭娘舊約寒,何因容易別 長安 。”

(2).不為了。《漢書·揚雄傳下》:“蓋聞聖主之養民也,仁霑而恩洽,動不為身。” 顏師古 註:“言憂百姓也。”

徵求

(1) 訪求

徵求意見

(2) 徵收

徵求滋多

西北

方位名,介於西和北之間。特指中國西北部

泰山西北。—— 清· 姚鼐《登泰山記》

烽煙

烽火台報警之煙

滿眼

(1).充滿視野。 晉 陶潛 《祭程氏妹文》:“尋念平昔,觸事未遠,書疏猶存,遺孤滿眼。” 唐 杜甫 《千秋節有感》詩之二:“ 桂江 流向北,滿眼送波濤。” 清 張養重 《汀州道中》詩:“可憐滿眼崎嶇路,惟有青猿伴客愁。”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母女兩個從來沒有去過 上海 ,一下了北火車站,滿眼儘是高樓大廈,幾乎遮去了半個天。”

(2).猶言一心一意。《水滸傳》第八一回:“ 宋江 等滿眼只望太尉來招安。若得恩相早晚於天子前題奏此事,則 梁山泊 十萬之眾,皆感大恩!”《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錢贈年少》:“娘如今六十已上年紀,自從沒了你爺,便滿眼只看你,若是你做出事來,老身靠誰?”

(3).充滿眼球。 曹禺 《雷雨》第三幕:“ 魯貴 坐在左邊一張破靠椅上,喝得醉醺醺的,滿眼紅絲,像個猴子,望著 侍萍 打著噎。”

詩詞推薦

  • 七夕

    李廌宋代〕七夕知何夕,雲是牛女期。俚俗具瓜華,階除兒女嬉。繁星爛煌煌,流月湛沉輝。群兒望鵲橋,橋端七寶帷。彷佛
  • 南紅門行宮作

    乾隆清代〕稍加脩葺落成歌,走馬來停閱若何。既弗聽其就頹圮,亦無能此久延俄。因思閒者率應少,大抵愁生所欲多。試射
  • 晚春

    范成大宋代〕好事憐春老,無愁耐日長。爐煙驚扇影,酒面舞花光。照水雲容懶,移床竹意涼。更煩紅槿帽,促拍打山香。
  • 清平樂

    晏幾道宋代〕蕙心堪怨,也逐春風轉。丹杏牆東當日見,幽會綠窗題遍。眼中前事分明,可憐如夢難憑。都把舊時薄倖,只消今
  • 秋夜南宮,寄灃上弟及諸生

    韋應物唐代〕暝色起煙閣,沉抱積離憂。況茲風雨夜,蕭條梧葉秋。空宇感涼至,頹顏驚歲周。日夕游闕下,山水憶同游。
  • 紅梅

    劉嗣慶宋代〕瞥眼繁華處處空,寒林獨透一枝紅。入時姿態人爭羨,清韻須知冰雪同。
    次張天瑞答陳少參原文_次張天瑞答陳少參的賞析_古詩文
  • 帥節留先生兩年粵服氓獠安之一日疏十宜欲袖

    陳元晉宋代〕手疏宜歸十,心知昨夢非。鴻冥空費弋,鷗舞早知機。風急推潮落,雲閒剩雨歸。攀轅多少淚,海岩濕斜暉。
  • 秋日遣懷

    陸游宋代〕離離上藥苗,鬱郁靈芝榮,我昔逢異人,瑣細皆能名。擊石以取火,薪桂持煎烹,五雲夜覆鼎,談笑得長生。
    次張天瑞答陳少參原文_次張天瑞答陳少參的賞析_古詩文
  • 偈一百二十首·其九十二

    釋懷深宋代〕千般說,萬般喻,特地令人轉不悟。西風昨夜泄天機,鬱郁黃花香滿路。
  • 春懷

    葛紹體宋代〕春衫曾著淚痕斑,才到年時怕倚欄。何處飛來雙燕子,傍人還欲訴春寒。
    次張天瑞答陳少參原文_次張天瑞答陳少參的賞析_古詩文
  • 雨(五月初三日)

    乾隆清代〕夜雨更連朝,徐飛復細飄。董文潤枝葉,米畫入湘瀟。漿灌麥成穗,莖滋禾發苗。對斯寧不慰,憶遠尚心焦。
  • 知縣再次韻不作平側體複次韻二首

    曹彥約宋代〕和氏得荊璞,眩走數百舍。謂足奉至尊,過眼不售價。有時置篋笥,光彩忽驚夜,持歸弄兒女,足以照里社。
  • 滿庭芳 重陽真人升霞之後

    馬鈺元代〕重陽師父,預指南京。果然得赴蓬瀛。四假凡軀棄下,真性超升。*儀橋邊出現,勸臧公、早做修行。垂教語,遮
  • 箴放心

    釋文珦宋代〕養形而放心,譬若樹抱蠍。表似內已虛,識者為憯怛。形瘁或當腴,心蠹不可活。先民有格言,勿使本先撥。
  • 當食嘆

    陸游宋代〕黃鵪舉網收,錦雉帶箭墮,藉藻赬鯉鮮,發奩蒼兔臥。吾儕亦何心,甘味樂死禍。貪夫五鼎烹,志士首陽餓;請言
  • 贈李兕彥威秀才

    蘇軾宋代〕魏王大瓠實五石,種成濩落將安適。可憐公子持十牛,海上三年竟何得。先生少負不羈才,從車數到單于台。天山
  • 奉酬劉侍郎

    顧況唐代〕幾回新秋影,璧滿蟾又缺。鏡破似傾台,輪斜同覆轍。雖分上林桂,還照滄洲雪。暫伴憔悴人,歸華耿不滅。
    次張天瑞答陳少參原文_次張天瑞答陳少參的賞析_古詩文
  • 後庭花

    董嗣杲宋代〕有葉無花孰與同,繄誰指作雁來紅。翠梢潤色攢秋瓣,玉樹遺歌入野叢。混跡塵泥欺落日,強顏籬落媚西風。麗華
  • 和陶學長雪詩

    虞儔宋代〕寒侵病骨笑支離,爐撥通紅小放圍。風運六花侵幾席,雲移萬杵碎瓊璣。從渠窮巷回車轍,休羨朱門點舞衣。造物
    次張天瑞答陳少參原文_次張天瑞答陳少參的賞析_古詩文
  • 夕霽

    張鎡宋代〕霜雪連朝作勁威,暮來吹散景偏宜。未開璧月千秋鏡,已建金雲十丈旗。脫帽漸看山峍屼,襲裘須判酒淋淳。乘閒
次張天瑞答陳少參原文_次張天瑞答陳少參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