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游什四首·其三

作者:何吾騶 朝代:明代

西湖游什四首·其三原文

在處征舠和別棹,獨留勺水盪名區。

南來北去疑閒局,潭影山光互畫圖。

欲吊忠魂過武穆,試憑清影訪林逋。

湖山不為閒游賞,含意何堪付酒徒。

詩詞問答

問:西湖游什四首·其三的作者是誰?答:何吾騶
問:西湖游什四首·其三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西湖游什四首·其三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何吾騶的名句有哪些?答:何吾騶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虞韻

參考注釋

在處

到處;處處。 唐 張籍 《贈別王侍御赴任陝州司馬》詩:“京城在處閒人少,惟共君行並馬蹄。” 宋 歐陽修 《與王龍圖書》:“所云少朋儔宴處為樂,此乃在處皆然,何獨 濟 也。”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七·何首烏》﹝集解﹞引 蘇頌 曰:“何首烏本出 順州 南河縣 ,今在處有之。”

征舠

遠行的小船。 南朝 梁 吳均 《贈王桂陽別》詩之二:“行衣侵曉露,征舠犯夜湍。” 明 無名氏 《運甓記·辭親赴任》:“征舠已集,拜辭偷淚滴。”

別棹

指離去的船。 唐 王勃 《臨江》詩之一:“歸驂將別棹,俱是倦遊人。”

水盪

(1) 水不深的湖

(2) 低洼積水處

路邊上有不少水盪

南來北去

泛指來來往往。

出處:

元·賈仲名《對玉梳》第三折:“這裡是大道官塘,怎沒個行人南來北去。”

例句:田園有計歸須早,在家縱貧亦好,~何日了。光陰送盡,可憐青鬢,暗逐流年老。 ★宋·曹組《青玉案》詞

山光

山的景色。 南朝 梁 沉約 《泛永康江》詩:“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來。” 唐 岑參 《郡齋平望江山》詩:“山光圍一郡,江月照千家。”

畫圖

圖畫(多用於比喻)

這些詩篇構成了一幅農村生活的多彩的畫圖

忠魂

忠勇志士的英魂

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毛 * 《答李淑一》

清影

清朗的光影;月光。 三國 魏 曹植 《公宴》詩:“明月澄清影,列宿正參差。” 唐 羊滔 《游爛柯山》詩之二:“亙壑躡丹虹,排雲弄清影。” 宋 張先 《相思兒令》詞:“願教清影長相見,更乞取長圓。”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上:“其( 楊詠泰 )詩云:‘……書完含笑顧清影,一刻千秋此俄頃。攜兒挈女完所天,長別金閨藏金井。’”

林逋

(967—1028),字君復,錢塘(現在浙江省杭州市)人,北宋詩人。他一生未做官,長期隱居西湖孤山,賞梅養鶴,終身不仕,也不婚娶。有《林和靖詩集》。“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是古今傳唱的名句

湖山

(1).湖水與山巒。 唐 元稹 《酬鄭從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詩:“湖山四面爭氣色,曠望不與人間同。” 唐 杜牧 《江樓晚望》詩:“湖山翠欲結蒙籠,汗漫誰游夕照中。” 宋 曾鞏 《歸老橋記》:“雖欲遺章綬之榮,從湖山之樂,余知未能遂其好也。” 元 趙孟頫 《錢塘懷古》詩:“湖山靡靡今猶在,江水悠悠只自流。” 林之夏 《生日同泛西湖》詩之一:“ 林逋 、 蘇軾 俱名世,指點湖山感慨深。”

(2).特指用太湖石堆迭成的假山。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寫真》:“倚湖山夢繞,對垂楊風裊。”

不為

(1).不做;不乾。《詩·衛風·淇奧》:“善戲謔矣,不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又以其子孫之所請也,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銘始不實。”

(2).謂收成不好。《墨子·雜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備湛旱、歲不為。” 王念孫 《讀書雜誌·墨子六》:“‘歲不為’,猶《玉藻》言年不順成也。”《淮南子·本經訓》:“是故上下離心,氣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為。” 高誘 註:“不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夫璿玉致美,不為池隍之寶;桂椒信芳,而非園林之實。”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先破後承,始開終結,內分八股,股股相對,繩墨不為不嚴矣。”

(1).不因為。《荀子·天論》:“天行有常,不為 堯 存,不為 桀 亡。” 漢 東方朔 《答客難》:“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彥 《浣溪沙》詞:“不為蕭娘舊約寒,何因容易別 長安 。”

(2).不為了。《漢書·揚雄傳下》:“蓋聞聖主之養民也,仁霑而恩洽,動不為身。” 顏師古 註:“言憂百姓也。”

游賞

遊歷、欣賞

他們在江南遊賞湖光山色

含意

(1).所懷的心意。《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齊心同所願,含意俱未申。”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十九章:“ 靜子 聞余言,若喜若憂,垂額至余肩際,方含意欲申。”

(2).所包含的意義。 宋 曾鞏 《祭歐陽少師文》:“辭窮卷盡,含意未卒。” 杜鵬程 《在和平的日子裡》第二章:“捉摸無數公式的實用價值,推求許多原理的深奧含意。”

何堪

(1).怎能忍受。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上:“ 盧 相 邁 不食鹽醋,同列問之:‘足下不食鹽醋,何堪?’” 清 呂大器 《鎮羌道上有感》詩:“鷹眼何堪秋草枯? 姑臧 清節至今無。”

(2).豈可;哪裡能。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可。 宋 歐陽修 《筆說·峽州詩說》:“‘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若無下句,則上句何堪?既見下句,則上句頗工。” 清 潘陸 《彭澤縣》詩:“地借 陶潛 著,人思 狄相 賢。何堪尋廢縣?沙草浸寒泉。” 葉聖陶 《窮愁》:“阿母一襖,春間已敝,不與補綴,何堪著體?”

酒徒

嗜酒的人。《韓非子·詭使》:“今死士之孤飢餓乞於道,而優笑酒徒之屬乘車衣絲。” 唐 韋應物 《酒肆行》:“ 長安 酒徒空擾擾,路傍過去那得知。” 清 龔諴 《二月望日西澗僉憲招飲》詩:“酒徒嗜酒慙戶小,飲未三升迷白皂。” 艾青 《蘆笛·透明的夜》:“酒徒們,走向村邊,進入了一道燈光敞開的門。”

詩詞推薦

西湖游什四首·其三原文_西湖游什四首·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