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百尺金身倚景星,景星時與月齊明。
景星得月禪房靜,月蘸景星貝闕清。
玉鏡光懸上塱底,菱花香散北岡屏。
山僧有意相留款,漏盡更殘始過城。
詩詞問答
問:《次臨封八景韻·其七·景星夜月》的作者是誰?答:岑一麒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岑一麒的名句有哪些?答:岑一麒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詞韻第十一部
參考注釋
百尺
(1).十丈。喻高、長或深。 漢 枚乘 《七發》:“ 龍門 之桐,高百尺而無枝。” 晉 左思 《詠史》之二:“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文選·鮑照<苦熱行>》:“丹蛇踰百尺,玄蜂盈十圍。” 李善 註:“百尺、十圍,言其長大也。” 宋 蘇軾 《惠州李氏潛珍閣銘》:“眩古潭之百尺,涵萬象於瑤琨。”
(2).桅桿。《文選·木華<海賦>》:“於是候勁風,揭百尺,維長綃,掛帆席。” 李善 註:“百尺,帆檣也。”
金身
裝金的佛像。 唐 司空曙 《題凌雲寺》詩:“百丈金身開翠壁,萬龕燈焰隔煙蘿。”《西遊記》第七七回:“我在雪山頂上,修成丈六金身。” * 《過五台山》詩:“千年古剎千年債,萬個金身萬姓糧。”
景星
大星;德星;瑞星。古謂現於有道之國。《文子·精誠》:“故精誠內形氣動於天,景星見,黃龍下,鳳凰至,醴泉出,嘉穀生,河不滿溢,海不波涌。” 漢 王充 《論衡·是應》:“古質不能推步五星,不知歲星、太白何如狀,見大星則謂景星矣。”《晉書·天文志中》:“瑞星,一曰景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先聲》:“景星明,慶雲現。”
齊明
整齊而嚴明。《禮記·中庸》:“齊明盛服,非禮不動,所以修身也。” 孔穎達 疏:“齊謂整齊,明謂嚴明,盛服謂正其衣冠,是修身之體也。”
謂在祭祀前齋戒沐浴,靜心潔身。《禮記·中庸》:“齊明盛服,以承祭祀。” 鄭玄 註:“明猶潔也。” 孔穎達 疏:“言鬼神能生養萬物,故天下之人齊戒明絜,盛飾衣服,以承祭祀。”
敏捷明智。齊,通“ 齌 ”。《國語·周語上》:“國之將興,其君齊明衷正。”《荀子·修身》:“齊明而不竭,聖人也。” 王念孫 《讀書雜誌·荀子一》:“齊者,智慮之敏也,故以齊明連文。”
粢盛;齍盛。祭祀所盛黍稷。齊,通“ 粢 ”。《詩·小雅·甫田》:“以我齊明,與我犧羊,以社以方。” 毛 傳:“器實曰齊,在器曰盛。” 陳奐 傳疏:“《釋文》:‘齊本又作齍。’《豐年》傳作齍盛,他經典多作粢盛,作齊者,古文假借字。器實曰齊,實謂黍稷也。黍稷為齊,齊在器曰盛,故經言齊而傳乃兼言盛耳。”
得月
受到月光的照臨。 唐 李白 《經離亂後贈江夏韓太守良宰》詩:“窺日畏銜山,促酒喜得月。” 宋 王阮 《和陶詩六首·和歸田園》:“野曠易得月,谷虛常帶煙。” 宋 俞文豹 《清夜靈》:“ 范文正公 鎮 錢塘 ,兵官皆被薦,獨巡檢 蘇麟 不見録,乃獻詩云:‘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公即薦之。”
禪房
寺院建築的一部分,僧徒尼姑的靜修居住、講經頌佛的房屋,也泛指寺院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貝闕
以紫貝為飾的宮闕。本指 河伯 所居的龍宮水府,後用以形容壯麗的宮室。語出《楚辭·九歌·河伯》:“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朱宮。” 南朝 齊 謝朓 《祀敬亭山廟》詩:“貝闕眡 阿宮 ,薜帷陰網戶。” 唐 李商隱 《利州江潭作》詩:“ 河伯 軒窗通貝闕,水宮帷箔卷冰綃。” 清 魏源 《秦淮燈船引》:“誰幻江城作蜃樓,誰化暑宵成貝闕。”參見“ 貝闕珠宮 ”。
玉鏡
(1).玉磨成的鏡子。《南齊書·東昏侯紀》:“帝有膂力,能擔 * 橦,自製雜色錦伎衣,綴以金花玉鏡眾寶,逞諸意態。”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六楹排玉鏡,四座敷金鈿。”
(2).比喻清明之道。《尚書帝命驗》:“ 桀 央玉鏡,用其噬虎。” 鄭玄 註:“玉鏡喻清明之道。” 南朝 梁簡文帝 《奉請上開講啟》:“玉鏡宸居,金輪馭世。” 唐 李白 《送張秀才謁高中丞》詩:“ 秦帝 淪玉鏡, 留侯 降氛氳。”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郊遇》:“今年既是 歐陽修 主考,此人玉鏡高懸,冰壺朗照,二子定為首薦,諸君亦契約登。”
(3).比喻明月。 唐 張子容 《璧池望秋月》詩:“滿輪沉玉鏡,半魄落銀鉤。” 宋 楊萬里 《月夜觀雪》詩:“游遍瓊樓霜欲曉,卻將玉鏡掛青天。”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伯喈牛小姐賞月》:“闌乾露濕人猶憑,貪看玉鏡。”《紅樓夢》第四八回:“翡翠樓邊懸玉鏡,珍珠簾外掛冰盤。”
(4).比喻明靜的水面。 唐 李白 《陪族叔曄游洞庭湖》詩之五:“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 君山 。” 宋 楊萬里 《池亭》詩:“揩磨一玉鏡,上下兩青天。” 明 王寵 《旦發胥口經湖中瞻眺》詩:“金屏匝地軸,玉鏡開天容。”
(5).指婚娶的聘禮。 明 梅鼎祚 《玉合記·參成》:“這分明,是 溫 家勾鳳引鸞的玉鏡。”《群音類選·玉丸記·病起成親》:“追往昔玉鏡親收,喜今日東牀堪選。” 柳亞子 《盛湖竹枝詞題詞》詩之十一:“卻教慚愧 朱 陳 好,玉鏡 溫郎 第二流。”參見“ 玉鏡臺 ”。
菱花
(1).菱的花。 南朝 梁 簡文帝 《采菱曲》:“菱花落復含,桑女罷新蠶。” 郁達夫 《車過臨平》詩:“清溪波動菱花亂,黃葉林疏鳥夢輕。”
(2).指菱花形的花紋。 唐 駱賓王 《王昭君》詩:“古鏡菱花暗,愁眉柳葉顰。” 前蜀 韋莊 《搗練篇》:“白袷絲光織魚目,菱花綬帶鴛鴦簇。”
(3).指菱花鏡。亦泛指鏡。 唐 李白 《代美人愁鏡》詩之二:“狂風吹卻妾心斷,玉筯並墮菱花前。” 明 唐寅 《二郎神》曲:“整雲鬟,對菱花,教人怕見愁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卻奩》:“兩個在那裡交扣丁香,並照菱花,梳洗才完,穿戴未畢。”參見“ 菱花鏡 ”。
山僧
(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臥疾窮愁》詩:“野老時相訪,山僧或見尋。” 唐 劉長卿 《尋盛禪師蘭若》詩:“山僧獨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見少年。” 元 李宗冽 《題岳溪禪林精舍》詩:“山僧四五人,屢訪期識面。” 清 魏源 《武林紀游》詩之七:“百覓 理安寺 ,始與山僧晤。”
(2).僧人自稱的謙詞。《五燈會元·法眼宗·羅漢琛禪師》:“眾人既盡在此,山僧不可無言。”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師曰:‘山僧過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有意
(1) 故意
有意舉行一次化裝舞會
(2) 有心思
有意幫忙
相留
挽留。《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九:“兩人見是真仙來度他,不好相留。”《紅樓夢》第九一回:“嚇的 寳玉 站起身來,往外忙走, 黛玉 也不敢相留。”
漏盡
(1).刻漏已盡。謂夜深或天將曉。 漢 蔡邕 《獨斷》卷下:“夜漏盡,鼓鳴則起;晝漏盡,鐘鳴則息也。”《資治通鑑·漢元帝建昭二年》:“恐後漏盡宮門閉,請使詔吏開門。” 清 方苞 《弟椒塗墓志銘》:“吾父喜交遊,與諸公夜飲,或漏盡乃歸。”
(2).佛教語。謂煩惱為“漏”。至三乘的極果,以聖智斷盡此種種煩惱,稱為“漏盡”。 南朝 宋 僧愍 《戎華論折顧道士<夷夏論>》:“道則以仙為貴,佛用漏盡為妍;仙道有千歲之壽,漏盡有無窮之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