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札札寒女機,織素工流黃。
何如風塵外,翠袖倚修篁。
幽居渺天末,肯傍霍衛牆。
饔人解黿處,誰能染指嘗。
詩詞問答
問:《慶上人以再聞誦新作突過黃初詩為韻作十詩見寄次韻酬之·其十》的作者是誰?答:李彭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李彭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彭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陽韻
參考注釋
札札
(1).象聲詞。《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唐 柳宗元 《田家》詩之一:“札札耒耜聲,飛飛來烏鳶。” 宋 梅堯臣 《促織》詩:“札札草間鳴,促促機上聲。” 清 惲敬 《釋蟪蛄》:“﹝螓﹞似蜺而小,青赤色,其聲札札。”
(2).迭音詞綴。表示程度深。 茅盾 《虹》九:“ 梅女士 低了頭看自己的腳尖,心裡亂札札地,辨不出是快意呢還是感慨。” 茅盾 《秋收》一:“ 老通寶 聽得明白……他心裡亂札札地又驚又喜。”
寒女
貧家女子。 漢 徐幹 《中論·貴驗》:“ 伊尹 放 太甲 , 展季 覆寒女。”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撻其夫家,聚斂貢城闕。” 清 劉光弟 《夢中》詩:“宗臣有説持邊釁,寒女何心泣國讎?”
織素
(1).將絲織為絹帛。素,白色生絹。《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 南朝 陳 徐陵 《鴛鴦賦》:“ 炎皇 之季女,織素之佳人。” 唐 張德昇 《聲賦》:“織素寒早,調砧夜半。”
(2).指已織成之生絹。 南朝 梁簡文帝 《梅花賦》:“爭樓上之落粉,奪機中之織素。”
流黃
(1).褐黃色。《文選·江淹<別賦>》:“慙幽閨之琴瑟,晦高臺之流黃。” 李善 注引《環濟要略》:“間色有五:紺、紅、縹、紫、流黃也。”《西京雜記》卷二:“ 會稽 歲時獻竹簟供御,世號為流黃簟。” 宋 高似孫 《緯略》卷七:“ 潁子顏 曰……中央土,土色黃,黃加黑為流黃,流黃為中央之間色。” 章炳麟 《訄書·序種姓上》:“凡地球以上,人種五,其色黃、白、黑、赤、流黃。”
(2).褐黃色的物品。特指絹。《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九·相逢行》:“大婦織綺羅,中婦織流黃。” 明 鄭若庸 《玉玦記·擄掠》:“[醜]手執流黃。[浄]你會織作,一發從我罷。” 清 周宸藻 《浪淘沙》詞:“玉梭和淚織流黃,蹙得遠山眉又淺,怕整殘妝。”
(3).玉名。《淮南子·本經訓》:“甘露下,竹實滿,流黃出而朱草生。” 高誘 註:“流黃,玉也。”
(4).香名。《太平御覽》卷九八二引 三國 吳 康泰 《吳時外國傳》:“流黃香出 都昆國 ,在 扶南 南三千餘里。”
(5).即硫黃。《文選·張衡<南都賦>》:“赭堊流黃。” 李善 注引《本草經》:“石流黃生 東海 牧陽山 谷中。” 前蜀 貫休 《送僧歸日本》詩:“流黃山火著,碇石索雷鳴。”
何如
(1) 如何,怎么樣
今日之事何如。——《史記·項羽本紀》
誠好惡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則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2)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勝過或不如
與其強攻,何如智取
風塵
(1) 比喻旅途的艱辛勞累
國步初返正,乾坤尚風塵。——杜甫《贈別賀蘭銛》
風塵僕僕
(2) 比喻紛亂的社會或漂泊江湖的境況
風塵知己
(3) 舊指娼妓生涯
淪落風塵
翠袖
(1).青綠色衣袖。泛指女子的裝束。 唐 杜甫 《佳人》詩:“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宋 蘇軾 《王晉叔所藏畫跋尾·芍藥》詩:“倚竹佳人翠袖長,天寒猶著薄羅裳。” 清 龔自珍 《菩薩鬘》詞:“無言垂翠袖,粉蝶窺人瘦。”
(2).指女子。 宋 辛棄疾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詞:“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明 何景明 《明妃引》:“琵琶馬上再三彈,翠袖朝啼關塞寒。”
修篁
修竹,長竹。 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沖淡》:“猶之惠風,荏苒在衣。閲音修篁,美曰載歸。” 明 歸子慕 《壬寅正月西村築室成》詩:“北牑移修篁,南圃藝藥草。” 陳毅 《莫乾山紀游詞》:“ 莫乾 好,遍地是修篁。”
幽居
(1) 隱居,很少與外界往來(他已幽居十年了)
(2) 寧靜的住所
天末
天的盡頭。指極遠的地方。 漢 張衡 《東京賦》:“眇天末以遠期,規萬世而大摹。” 唐 杜甫 《天末懷李白》詩:“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清 龔自珍 《水調歌頭·寄徐二義尊大梁》詞:“故人天末不見,使我思華年。” 葉聖陶 《夜》:“狗吠聲同汽車的嗚嗚聲遠得幾乎渺茫,好象在天末的那邊。”
饔人
(1).古官名。掌切割烹調之事。《周禮·天官·內饔》:“凡王之好賜肉脩,則饔人共之。”《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公膳,日雙雞。饔人竊更之以鶩。”
(2).泛指廚師。 唐 沉佺期 《白蓮花亭侍宴應制》詩:“苑吏收寒果,饔人膳野禽。” 明 劉元卿 《賢奕編·德器》:“庖肉為饔人所私食,不飽,乞治之。”
染指
(1) 典出《左傳》:鄭靈公請大臣們吃甲魚,故意不給子公吃,子公很生氣,就伸出手指蘸了點湯,嘗嘗味道走了
子公怒,染指於鼎,嘗之而出。——《左傳·宣公四年》
(2) 後用以比喻插手以獲取不應得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