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保德軍有作原文
我行河之滸,我陟山之巔。
跋涉豈殊途,無勞怨獨賢。
懍懍踏崩崖,惴惴臨深淵。
安危系馬足,戈矛興目前。
投裝日之夕,散懷詠涼天。
居人俯黃流,高城生暮煙。
此邦實巨鎮,勢與西羌連。
繞亭讀殘碑,繁華憶當年。
樓傾有遺址,兔爰經壞阡。
訪古念今昔,永歌黍離篇。
詩詞問答
問:過保德軍有作的作者是誰?答:李述祖
問:過保德軍有作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李述祖的名句有哪些?答:李述祖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先韻 出處:御選元詩卷二十
參考注釋
我行
猶言我這裡。《水滸傳》第十四回:“ 雷橫 又駡道:‘賊頭賊臉賊骨頭,必然要連累 晁蓋 !你這等賊心賊肝,我行須使不得。’”
跋涉
同“爬山涉水”。形容旅途艱苦
在人煙稀少的地方長途跋涉
殊途
見“ 殊塗 ”。
勞怨
勞苦和怨恨。《新唐書·后妃傳上·太宗賢妃徐惠》:“ 貞觀 末,數調兵,討定四夷,稍稍治宮室,百姓勞怨, 惠 上疏極諫。” 清 梅曾亮 《上方尚書書》:“方今官吏皆習故態,雖小利害至微淺,輒袖手委重律令,不一任勞怨,為天下先。” 鄒韜奮 《事業管理與職業修養·關於工作與學習七》:“資金不夠……同時使主持造貨的負責同事感到困難,勞怨交集。”
獨賢
(1).謂獨勞。《詩·小雅·北山》:“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 毛 傳:“賢,勞也。”
(2).特別賢良。《漢書·王吉傳》:“古者工不造琱瑑,商不通侈靡,非工商之獨賢,政教使之然也。”《晉書·裴頠傳》:“ 漢 二十四年帝,惟 孝文 、 光武 、 明帝 不重外戚,皆保其宗,豈將獨賢,實以安理故也。”亦稱德才突出者。 元 華幼武 《送族子擴之通州》詩:“猶子苦好學,鄉閭稱獨賢。”
懍懍
亦作“懍懍”。1.危懼貌;戒慎貌。《書·泰誓中》:“百姓懍懍,若崩厥角。” 孔 傳:“言民畏 紂 之虐,危懼不安。” 晉 陸機 《文賦》:“心懍懍以懷霜,志眇眇而臨雲。” 明 方孝孺 《答金景文書》:“僕獨學宜加懍懍,而以弗獲聞己過為懼。” 鄭振鐸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十章二:“ 植 當 建安 、 黃初 之間,境況至苦。 曹丕 本來很猜忌他,到了 丕 一即位,便先剪除 植 的餘黨……他不得不懍懍小心,以求無過,以免危害。”
(2).嚴正貌。剛烈貌。《後漢書·陳蕃傳論》:“及遭際會,協策 竇武 ,自謂萬世一遇也。懍懍乎 伊 望 之業矣!”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 廉頗 、 藺相如 雖千載上死人,懍懍恆如有生氣。” 宋 陳亮 《謫仙歌》:“豈特文章為足法,懍懍氣節安可移!” 魯迅 《集外集·斯巴達之魂》:“ 斯巴達 將士殊死戰……迨 浦累皆 之役,大仇斯復,迄今讀史,猶懍懍有生氣也。”
(3).寒冷貌。 隋 虞世基 《出塞》詩之二:“懍懍邊風急,蕭蕭征馬煩。” 清 陳恭尹 《下祝融峰向白門寺道中作》詩:“遲遲聞遠鐘,懍懍日將暮。”
惴惴
恐懼的樣子
惴惴焉摩玩不已。——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惴惴奉行。——《明史》
惴惴恐不當意。——《聊齋志異·促織》
深淵
(1) 深潭
後牆緊貼著崢嶸的山石,前臉正對著萬丈的深淵。——《雨中登泰山》
(2) 特指海淵
南太平洋上阿爾求斯海深淵
(3) 比喻險境
如臨深淵
(4) 比喻無法擺脫的困境
苦難的深淵
安危
平安和危險
奮勇搶救溺水兒童,不顧自己的安危
系馬
(1).指在廄內系養的良馬。《國語·齊語》:“ 狄 人攻 衛 , 衛 人出廬於 曹 , 桓公 城 楚丘 以封之。其畜散而無育, 桓公 與之繫馬三百。” 韋昭 註:“繫馬,良馬在閒,非放牧者。”《孟子·萬章上》:“非其義也,非其道也,祿之以天下弗顧也,繫馬千駟弗視也。”
(2).拴馬。 晉 劉琨 《扶風歌》:“繫馬長松下,發鞍高岳頭。” 唐 杜甫 《謁先生廟》詩:“絶域歸舟遠,荒城繫馬頻。” 元 虞集 《寄丁卯進士薩都剌天錫》詩:“投壺深竹里,繫馬古松間。”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宦娘》:“經由古寺,繫馬門外,暫憩止。”
戈矛
(1).戈和矛。亦泛指兵器。《詩·秦風·無衣》:“王於興師,脩我戈矛,與子同仇。” 漢 張衡 《東京賦》:“戈矛若林,牙旗繽紛。”《後漢書·孔融傳》:“ 建安 元年,為 袁譚 所攻,自春至夏,戰士所餘裁數百人,流矢雨集,戈矛內接。 融 隱几讀書,談笑自若。” 清 顧炎武 《廣昌道中》詩之一:“出車日轔轔,戈矛接江裔。”
(2).武士;軍隊。 唐 韓愈 《赴江陵途中寄贈翰林三學士》詩:“此府雄且大,騰凌盡戈矛。” 元 尚仲賢 《氣英布》第三折:“喒囑付您箇 張子房 莫愁。看 英布 統戈矛,今番不是強誇口。”
(3).戰爭;衝突。 唐 王昌齡 《箜篌引》:“便令海內休戈矛,何用 班超 定遠侯 。”《 * 詞話》第一回:“雨意雲情不遂謀,心中誰信起戈矛。” 清 孫枝蔚 《譏老翁》詩:“豈無貧親戚,視之若贅瘤。還聞骨肉間,往往生戈矛。”
目前
當前,現在
目前我掌握的材料
散懷
抒 * 懷。 晉 孫綽 《<游天台山賦>序》:“方解纓絡,永託茲嶺,不任吟想之至,聊奮藻以散懷。”
涼天
秋天。 唐 韋應物 《秋夜寄丘二十二員外》詩:“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亦指秋天的天空。 唐 王維 《賦得秋日懸清光》:“寥廓涼天靜,晶明白日秋。”
居人
住在家裡的人;居民
巷無居人
黃流
(1).指酒。《詩·大雅·旱麓》:“瑟彼玉瓚,黃流在中。” 毛 傳:“黃金所以飾流鬯也。” 鄭玄 箋:“黃流,秬鬯也。” 孔穎達 疏:“釀秬為酒,以鬱金之草和之,使之芬香條鬯,故謂之秬鬯。草名鬱金,則黃如金色;酒在器流動,故謂之黃流。”按,傳、箋所釋不同,此從箋疏。參閱 清 馬瑞辰 《毛詩傳箋通釋》。 南朝 梁 沉約 《梁宗廟登歌》之四:“我鬱載馨,黃流乃注。” 宋 陸游 《題齋壁》詩:“晝存真火溫枵腹,夜挽黃流灌病骸。” 章炳麟 《訄書·原教下》:“夫黃流之祼,鬱金百葉,酹之以達黃泉。”
(2). 黃河 之水。 唐 韓愈 《感二鳥賦》:“過 潼關 而坐息,窺黃流之奔猛。” 宋 陳師道 《口號》:“坐使黃流隨指顧,即看丹閣畫精神。” 清 周亮工 《庚子重九雜感用古詩十九首韻呈今醉先生並諸同人》:“ 泰山 日峩峩,黃流時浩浩。”
(3).泛指洪水。 宋 蘇軾 《次韻張昌言喜雨》:“千里黃流失故居,年來赤地到 青 徐 。” 王文誥 輯注引 趙次公 曰:“言水所衝盪,而民居不見也。” 宋 張元乾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謫新州》詞:“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九地黃流亂注。”
暮煙
亦作“墓煙”。傍晚的煙靄。 南朝 梁 何遜 《慈姥磯》詩:“暮煙起遙岸,斜日照安流。” 唐 王昌齡 《留別郭八》詩:“長亭駐馬未能前,井邑蒼茫含暮煙。” 前蜀 韋莊 《夜景》詩:“誰家一笛吹殘暑,何處雙砧擣暮煙。” 清 沉復 《浮生六記·坎坷記愁》:“至 靖 ,暮煙四合矣。”
見“ 暮煙 ”。
巨鎮
(1).一方的主山。 南朝 梁 吳均 《八公山賦》:“若夫神基巨鎮,而卓犖 荊河 。” 唐 李義府 《在巂州遙敘封禪》詩:“ 天齊 標巨鎮, 日觀 啟崇期。” 宋 蘇舜欽 《奉酬公素學士見招之作》詩:“長川奔渾走一氣,巨鎮截嶭上赤霄。” 清 顧炎武 《金石文字記序》:“所至名山、巨鎮、祠廟、伽藍之跡,無不尋求。”
(2).強大的藩鎮。 唐 白居易 《和渭北劉大夫借便秋遮虜寄朝中親友》詩:“巨鎮為邦屏,全材作國楨。” 明 王應麟 《通鑑地理通釋·歷代州域總敘中·宋二十二州》:“ 六朝 能保守 江 左,以強兵巨鎮盡在 淮 南 荊 襄 間。”
(3).比喻強大而可以依靠的力量。 明 宋濂 《故嘉興知府呂府君墓碑》:“是時, 永康 有 呂氏 ,隱若巨鎮焉。”
西羌
西漢 時對 羌 人的泛稱。亦指 東漢 羌 人內徙定居在 金城 、 隴西 、 漢陽 等郡的一支。《後漢書·西羌傳》:“ 西羌 之本,出自 三苗 , 姜 姓之本也。”《後漢書·桓帝紀》:“ 當煎羌 寇 武威 ,護 羌 校尉 段熲 追擊於 鸞鳥 ,大破之。 西羌 悉平。”
殘碑
殘缺的碑石。 宋 王安石 《破冢》詩:“埋沒殘碑草自春,旋風時出地中塵。” 明 王偁 《黃陵廟》詩:“剝盡殘碑無可問,春山唯有鷓鴣啼。”
繁華
(1) 繁榮熱鬧
繁華大街
(2) 指容貌美麗或地位顯貴
當年
在事情發生的同一年
這個新建的廠子當年就收回了投資
遺址
古人遺留下來的城堡、村落或寺廟等建築基地
古城遺址
訪古
(1).查考古訓。 南朝 梁 江淹 《為蕭驃騎讓封第三表》:“臣炤冊訪古,誦史稽昔。以為敷道之寄,管物成務;總録之重,匡績毗風。”
(2).探尋古蹟。 唐 杜甫 《玉台觀》詩之二:“浩劫因王造, 平臺 訪古游。” 清 孫星衍 《<京畿金石考>序》:“京畿為四方之樞,極訪古之所必至,而方誌俱無金石一門。” * 《酒泉》詩:“風雪關山訪古來,評泉品酒看光杯。”
今昔
現在和過去
不知今昔是何年
今昔對比
歌黍
唱《黍離》之歌。寓慨嘆興廢之意。典出《詩·王風·黍離序》:“《黍離》,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 周 室之顛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 明 高啟 《長洲苑》詩:“城迷歌黍客,地屬採蕘童。”